期刊文献+
共找到8,89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文关怀对象取向视角下的档案内容反映者探析
1
作者 张志雄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3-26,22,共5页
档案人文关怀价值近年来受到国际档案界颇多关注,其与档案情感研究关系密切,是档案情感价值的具象分支之一。论文聚焦档案内容反映者这一人文关怀对象取向,与档案工作者和利用者两种人文关怀对象比较,提出其存在形式和功能定位上的特殊... 档案人文关怀价值近年来受到国际档案界颇多关注,其与档案情感研究关系密切,是档案情感价值的具象分支之一。论文聚焦档案内容反映者这一人文关怀对象取向,与档案工作者和利用者两种人文关怀对象比较,提出其存在形式和功能定位上的特殊之处,即存在形式层面档案内容反映者表现出群体具象性、社会性和形成逐步显像化的特征,功能定位上表现出影响可持续与价值可扩散特性,最后提出基于档案内容反映者的两种人文关怀实现路径,即解档与建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关怀 档案内容反映者 对象取向 档案情感价值
下载PDF
不应求“爱”于被反映者——重谈真理阶级性问题
2
作者 郭佳 郭凡 《社会科学研究》 1983年第4期116-122,共7页
黄枬森、陈志尚二同志曾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涉及多方面基本理论的问题——重提真理阶级性问题》的文章(载《北京大学学报》1981年第6期,以下简称《重提》)。本文也就真理阶级性问题,力求在与马克思主义真理论的总体系保持一致的基础上... 黄枬森、陈志尚二同志曾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涉及多方面基本理论的问题——重提真理阶级性问题》的文章(载《北京大学学报》1981年第6期,以下简称《重提》)。本文也就真理阶级性问题,力求在与马克思主义真理论的总体系保持一致的基础上,提出一些不成熟意见,并与黄、陈二同志商榷。一《重提》认为,作为马克思主义真理论的基本概念,必须同马克思主义真理论的总体系保持一致。这提得好,我们深表赞同。然而,《重提》对部分社会科学真理之有阶级性的论述,就没能做到始终与马克思主义真理论的总体系保持一致。这是黄、陈二同志始料不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级性 社会科学真理 马克思主义真理 总体系 反映者 性问题 无产阶级 自然科学 认识主体 阶级社会
下载PDF
空心变压器电路反映阻抗的深入研究
3
作者 周波 顾天祺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24年第4期94-97,共4页
现有教材分析空心变压器电路时,对反映阻抗的阐述不够深入,使用的电路实例过于简单,读者困惑于各类阻抗的具体细节。通过详细的计算推导,揭示反映阻抗与回路阻抗本质,完善反映阻抗公式,给出电路去耦模型及分析方法,并借助两个复杂实例... 现有教材分析空心变压器电路时,对反映阻抗的阐述不够深入,使用的电路实例过于简单,读者困惑于各类阻抗的具体细节。通过详细的计算推导,揭示反映阻抗与回路阻抗本质,完善反映阻抗公式,给出电路去耦模型及分析方法,并借助两个复杂实例阐述其在电路计算中的便利性。通过三个概念(一次与二次回路阻抗、一次开路电压)、三组公式(两组反映阻抗、二次开路电压),直接计算变压器电路的一次与二次回路电流,丰富教材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映阻抗 去耦模型 空心变压器
下载PDF
社会变迁与文学反映:安妮·埃尔诺的自传体小说研究
4
作者 李砚芳 《湛江文学》 2024年第2期0017-0019,共3页
文学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不仅承载着人类文明的传承,更直观地反映社会变迁的历程。从古至今,无数文学作品都在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描绘着时代的画卷,记录着社会的变迁。诸如古文诗词中先秦时期的诸侯争霸、儒家思想的传播;唐宋诗词中领略... 文学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不仅承载着人类文明的传承,更直观地反映社会变迁的历程。从古至今,无数文学作品都在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描绘着时代的画卷,记录着社会的变迁。诸如古文诗词中先秦时期的诸侯争霸、儒家思想的传播;唐宋诗词中领略到封建社会的繁荣昌盛、民间风俗的多样;元曲戏剧中看到社会阶层的矛盾冲突、人性的善恶较量;近现代小说中体验到民族解放、社会制度的变革。可以说,文学作品是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在欣赏的同时,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的演变。文章旨在研究安妮·埃尔诺自传体小说中所体现的社会变迁与文学反映,主要包括家庭变迁与个人命运的交织、社会阶层与身份认同、文化冲突与融合和社会与人性四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妮·埃尔诺 社会变迁 文学反映 自传体小说
下载PDF
新时期反思文学反映论的三种学理路径
5
作者 赖锐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46,共8页
新时期对文学反映论的反思,始终伴随对“唯认识论”思维的清理:以认识论统摄文学,容易掩抑文学应有的审美、价值和人性维度,使之沦为摹写现实的工具。20世纪80年代初,学界针对文学反映论及其背后的认识论问题,主要采用了三种反思方法,... 新时期对文学反映论的反思,始终伴随对“唯认识论”思维的清理:以认识论统摄文学,容易掩抑文学应有的审美、价值和人性维度,使之沦为摹写现实的工具。20世纪80年代初,学界针对文学反映论及其背后的认识论问题,主要采用了三种反思方法,取得了不同的理论效果:一是“原理廓清”,主要围绕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人的反映论观点,对马克思主义反映论原理进行正本清源,促成机械反映论向能动反映论的平稳过渡;二是“嫁接修复”,力主在追求确定性的知识映现机制中,植入彰显主观性的审美维度,实现审美反映论、审美意识形态论等本土话语的辩证创新;三是“颠倒挪移”,声张文学应与追求客观性、确定性的认识论彻底决裂,而完全倒向主体性、价值性一维,以完成客体性文论向主体性文论的激情跃进。整理反思文学反映论的诸种路径,有益于从文论知识生产的学理层次,对本土文论的创新机制提供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学理 文学反映 审美反映 文学主体论
下载PDF
反映论抑或再现论——马克思认识论形式省思
6
作者 覃万历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6-42,177,共8页
在认识论问题上,马克思是再现论者而非反映论者。反映与再现是两种不同的认识模式而且具有不同的理论效应。反映能清晰准确地“镜现”事物,但它是被动的仿像性的,在知识建构上往往缺乏创造性。再现虽不具有总体的精确性,但它是能动的想... 在认识论问题上,马克思是再现论者而非反映论者。反映与再现是两种不同的认识模式而且具有不同的理论效应。反映能清晰准确地“镜现”事物,但它是被动的仿像性的,在知识建构上往往缺乏创造性。再现虽不具有总体的精确性,但它是能动的想象性的,不仅可以“再生产”知识,而且这种知识可以包含对人类行为的筹划。再现论深嵌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方法当中,由此构成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所具有的筹划潜能是反映论无法提供的。这是深化理解马克思思想的实践性质及其对当代社会的积极建构意义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论 再现论 反映 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客户与审计师不匹配及企业财报信息如实反映
7
作者 熊健 闫小庆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27-135,共9页
客户与审计师不匹配不仅是审计供求关系中的一种异常资源配置现象,而且体现了企业与审计机构基于自身利益诉求的选择行为。文章以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客户与审计师不匹配关系的构成及其对企业财... 客户与审计师不匹配不仅是审计供求关系中的一种异常资源配置现象,而且体现了企业与审计机构基于自身利益诉求的选择行为。文章以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客户与审计师不匹配关系的构成及其对企业财报信息如实反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客户与审计师不匹配现象主要由“向下不匹配”关系构成,且该不匹配关系会降低企业财报信息如实反映程度。通过横截面分析进一步论证了上述效应在企业内外部一系列不同因素作用下的差异化表现。经济后果检验发现企业通过提升财报信息如实反映程度进而降低受到违规处罚与诉讼风险的可能性在客户与审计师不匹配的样本中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关系 审计资源 财报信息 如实反映
下载PDF
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的范式转换
8
作者 张立军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13-121,共9页
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文章将由库恩提出、经姚斯所论述的文学范式作为观照文学反映论的基本理论方法,主要讨论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的范式转换问题。中国马克思主... 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文章将由库恩提出、经姚斯所论述的文学范式作为观照文学反映论的基本理论方法,主要讨论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的范式转换问题。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范式经历了范式常规化发展、范式危机及范式转换三个阶段,文章着重从范式的转换视角,探讨进入范式危机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所面临的调试过程及其话语转变策略,从而审视文学反映论范式转换过程的不同发展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反映 反映论范式 范式危机 范式转换
下载PDF
史学研究观的转变:从认识反映论到认识建构论
9
作者 张浩楠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9-24,共6页
将历史虚构视为谬误而加以拒斥,史学研究中的这一基本观点因契合人们日常朴素的看法而显得似乎无懈可击。但这实质上是以知性形而上学的认识反映论作为基础,将实在对象独断地设定为自在存在,因其坚守非此即彼和有限性,所以无法实现从有... 将历史虚构视为谬误而加以拒斥,史学研究中的这一基本观点因契合人们日常朴素的看法而显得似乎无懈可击。但这实质上是以知性形而上学的认识反映论作为基础,将实在对象独断地设定为自在存在,因其坚守非此即彼和有限性,所以无法实现从有限认知到无限对象的超越,难以解决史学争论和认知变迁的问题,也消解了深化历史认知的意义。相反,认识建构论在主体活动的基础上确证了外部对象的实在性并成为真正的无限,使认知与对象达成了动态过程中的辩证统一,从而克服了这些局限。因此,史学研究观从认识反映论到认识建构论的转变,将不仅为自身奠定坚实的认识论基础,而且也持续推动史学研究的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研究 历史认知 实在对象 认识反映
下载PDF
导演与影视:创造、反映、合作与交流
10
作者 陈晋超 《视听界》 2024年第3期115-116,共2页
导演是影视作品的创作者,也是观众的服务者。导演的创作风格和特色、社会责任和影响力、与其他影视元素的关系、与观众的互动等方面,都是影视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一位资深导演的身份和视角,对这些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展示导演... 导演是影视作品的创作者,也是观众的服务者。导演的创作风格和特色、社会责任和影响力、与其他影视元素的关系、与观众的互动等方面,都是影视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一位资深导演的身份和视角,对这些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展示导演的艺术理念和创作实践,以及导演在影视领域中的角色和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演 创作 反映 合作 交流
下载PDF
统编教材中反映奋斗历程和重大事件类作品的编排及教学
11
作者 黄元虎 《教育视界》 2024年第2期16-19,共4页
反映奋斗历程和重大事件类作品,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统编教材中的相关作品编排在不同年级、不同板块,有助于学生在不同学习活动、学习方式中体认先进文化。这类作品具有育人价值全面、呈现内容丰富、表达方法多样等特点。教... 反映奋斗历程和重大事件类作品,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统编教材中的相关作品编排在不同年级、不同板块,有助于学生在不同学习活动、学习方式中体认先进文化。这类作品具有育人价值全面、呈现内容丰富、表达方法多样等特点。教学时,单篇要注重拓展,单元要注重整合,学段要注重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统编教材 反映奋斗历程和重大事件类作品
下载PDF
反映与创造:江西省兴国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党的建设实践与启示
12
作者 贺丹君 漆芸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4-32,共9页
思想建党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与显著特征,贯穿中国革命与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始终高度重视思想建党,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创新与发展。本文聚焦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中国共产党人在江西“模范兴国”的思想... 思想建党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与显著特征,贯穿中国革命与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始终高度重视思想建党,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创新与发展。本文聚焦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中国共产党人在江西“模范兴国”的思想建党,以马克思主义“反映与创造”为逻辑主线,深入剖析这一时期党的建设的客观背景和实践经验,总结“模范兴国”思想建党的新时代启示,提出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持续深入开展过程中,汲取党在兴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党建经验,始终树牢思想建党的根本原则;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始终坚持党性修养的自愿与自觉;始终保持敢于尝试、善于坚持的创新力;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牢固确立“国之大者”的思想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思想建党 模范兴国 启示 反映与创造
下载PDF
被反映者是不依赖于反映者而存在的
13
作者 朱民 《实事求是》 1979年第2期16-23,共8页
随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的深入发展,关于真理有没有阶级性的问题又提出来了。今天,讨论这个问题,对于解放思想,开动机器,坚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的意义。这里谈点个人的看法,与同志们共同商榷。
关键词 反映者 开动机器 原则同格 思想路线 阿芬那留斯 两条路线 解放思想 三个组成部分 社会历史现象 人类社会
下载PDF
文学反映论视域下中俄童话中的动物形象对比分析——以“龙”为例
14
作者 李贺飞凡 《时代人物》 2024年第10期28-31,共4页
童话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童话作者往往通过对动物的描写来反映社会深层次状态;同时,同一种动物在不同国家的童话中有着不同的形象刻画和主题反映。本文从文学反映论视域入手,对比研究和分析中国与俄罗斯童话中“龙”形象,以及它所代... 童话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童话作者往往通过对动物的描写来反映社会深层次状态;同时,同一种动物在不同国家的童话中有着不同的形象刻画和主题反映。本文从文学反映论视域入手,对比研究和分析中国与俄罗斯童话中“龙”形象,以及它所代表或者映射的社会事物、社会状态与时代背景,将为深刻了解和理解中国与俄罗斯童话文学、中国与俄罗斯童话反映的社会与文化奠定好的基础,有助于中俄童话读者有效把握童话中“龙”形象的语言模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反映 童话 动物形象 对比分析
下载PDF
王佐良诗歌翻译中的反映意义探析
15
作者 梁艳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2期109-111,共3页
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形式,有着鲜明的特色,诗歌翻译有利于促进诗歌的传播与发展。本文从反映意义的角度,对王佐良诗歌翻译中诗歌内容、形象、韵律、文化的反映意义进行探析。
关键词 诗歌翻译 王佐良 反映意义
下载PDF
鸭绒苗语中古苗语鼻音韵类的反映形式
16
作者 班庆梅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13,共9页
古苗语鼻音韵类在现代苗语各方言中的反映形式具有一定的共性和特性。鸭绒苗语中古鼻音韵类的演变主要受到声母制约,有的还会受到声调的制约,调类的阴阳分化、声母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不同都会使韵母演变和分化。对比其他苗语方言,古... 古苗语鼻音韵类在现代苗语各方言中的反映形式具有一定的共性和特性。鸭绒苗语中古鼻音韵类的演变主要受到声母制约,有的还会受到声调的制约,调类的阴阳分化、声母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不同都会使韵母演变和分化。对比其他苗语方言,古鼻音韵类在鸭绒苗语中的反映形式趋向于鼻韵尾脱落,会导致一些韵类发生合并,看起来韵母简化了,但因声母和声调的制约韵母又会发生分化,所以苗语韵母对应关系较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绒苗语 古苗语鼻音韵类 演变 反映形式
下载PDF
从反映论艺术观到文艺反映论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艺反映论”发生前史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永明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23年第3期106-115,共10页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确立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这一论断。毛泽东之前,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没有明确提出过这一反映论认识论表述。从哲学认识论角度看,这一表述可以说是对...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确立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这一论断。毛泽东之前,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没有明确提出过这一反映论认识论表述。从哲学认识论角度看,这一表述可以说是对恩格斯—列宁辩证法思想和苏联哲学认识论的综合,毛泽东也将这一论断归在列宁名下。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来看,这一表述虽然和列宁的哲学反映论认识论有很大的联系,但它的理论来源和发展过程较为复杂,呈现出革命文艺理论在综合诸多反映论艺术观和“镜子说”的基础上形成的另外一种发展脉络,它的发生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艺反映论受到诸多质疑,而对中国文艺反映论发生之初的反机械直观、重视实践等特性的了解,也许能够改变我们对文艺反映论的一些偏见或者不公正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论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 反映论艺术观 文艺反映 发生学
下载PDF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18
作者 李亮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12期16-20,共5页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首次明确地提出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这一哲学范畴,不仅对思维和存在这一哲学基本问题作出规定,科学回答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问题,而且通过对认识的辩证运动的考察,揭示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能...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首次明确地提出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这一哲学范畴,不仅对思维和存在这一哲学基本问题作出规定,科学回答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问题,而且通过对认识的辩证运动的考察,揭示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由于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有机统一,所以也从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出发,阐明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道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正确解决了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问题,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论》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 实事求是
下载PDF
基于Rafael Moneo“反映设计”理念的建筑评论教学模式研究
19
作者 王晓健 孙小叶 王子瑄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21-124,共4页
提高学生思辨能力是建筑评论教育的核心思想,探寻利于学生深入思考建筑本质的教学模式是建筑评论教学的重要课题。通过对拉菲尔·莫内欧的建筑设计思想及其作品的分析研究,总结其设计手段与教育理念,建立基于“反映设计”理念的教... 提高学生思辨能力是建筑评论教育的核心思想,探寻利于学生深入思考建筑本质的教学模式是建筑评论教学的重要课题。通过对拉菲尔·莫内欧的建筑设计思想及其作品的分析研究,总结其设计手段与教育理念,建立基于“反映设计”理念的教学模式课程模块,以期为今后建筑评论课程的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斐尔·莫内欧 反映设计 建筑评论 建筑教育
下载PDF
“反映论”与“建构论”之辨——基于黑格尔—马克思的辩证逻辑
20
作者 张浩楠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75-80,共6页
从黑格尔—马克思的辩证逻辑来看,无论是“机械反映论”还是“能动反映论”,都是以知性形而上学作为基础,将实在对象独断地设定为独立于认识、存在于意识之外的自在存在,而前者还预设经验认识必然能够与实在对象保持同一,并能判断自身... 从黑格尔—马克思的辩证逻辑来看,无论是“机械反映论”还是“能动反映论”,都是以知性形而上学作为基础,将实在对象独断地设定为独立于认识、存在于意识之外的自在存在,而前者还预设经验认识必然能够与实在对象保持同一,并能判断自身与实在对象是否同一。相反,“建构论”则是通过主体的自身活动来对外部对象的实在性进行确证,以保证认识结果的客观性,这样使认知与对象形成辩证的统一,在规避相对主义的同时克服了“反映论”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在对象 知性形而上学 机械反映 能动反映 建构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