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田反枝苋对除草剂多抗性及靶标抗性机理研究
1
作者 杜龙 李宁 +3 位作者 尚素琴 李丹 李晓 曲明静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38,共7页
黑龙江省大豆田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对ALS、PPO抑制剂类除草剂产生了严重抗性,为明确化学防除失败的反枝苋对咪唑乙烟酸、氟磺胺草醚的抗性机理,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了反枝苋抗性及敏感种群对除草剂的敏感性,克隆了抗性和... 黑龙江省大豆田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对ALS、PPO抑制剂类除草剂产生了严重抗性,为明确化学防除失败的反枝苋对咪唑乙烟酸、氟磺胺草醚的抗性机理,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了反枝苋抗性及敏感种群对除草剂的敏感性,克隆了抗性和敏感种群的ALS、PPO基因(质体型PPX1及线粒体型PPX2),查找突变位点,将突变基因转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验证其功能,明确抗性机理。结果显示:反枝苋抗性种群对咪唑乙烟酸、氟磺胺草醚抗性倍数分别为55.29倍和17.51倍,抗性植株ALS存在Ala205Val或Ser653Asn突变,PPX2存在Arg128Gly突变。将抗性种群的PPX2转入拟南芥,可导致拟南芥对氟磺胺草醚产生高水平抗性(10.3倍)。综上,东北大豆田反枝苋对咪唑乙烟酸、氟磺胺草醚产生了高水平多抗性,ALS、PPO基因突变是导致此类抗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枝苋 氟磺胺草醚 咪唑乙烟酸 多抗性机理
下载PDF
基于集合模型预测外来植物反枝苋的入侵趋势
2
作者 杨乐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88-899,共12页
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是一种入侵较早、分布范围广、危害程度严重的全国性分布恶性杂草。为了及时防控反枝苋,阻止或减缓进一步扩散蔓延,亟需明确其在中国的适宜生境及入侵趋势。基于296个分布点和32个环境变量,利用集合... 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是一种入侵较早、分布范围广、危害程度严重的全国性分布恶性杂草。为了及时防控反枝苋,阻止或减缓进一步扩散蔓延,亟需明确其在中国的适宜生境及入侵趋势。基于296个分布点和32个环境变量,利用集合物种分布模型分析反枝苋在当前(1970-2000年)的潜在适生区,并预测未来(2021-2040年和2041-2060年)3种气候情景下(SSPs1-2.6、SSPs2-4.5和SSPs5-8.5)的分布格局,综合分析影响反枝苋地理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及入侵趋势。结果表明,1)通过3种模型精度评价指标(AUC、KAPPA和TSS),集合模型(EM)模拟和预测的结果最为准确,当前气候条件下反枝苋主要的潜在适生区分布在华北地区、华中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的东部、西北地区的南部和北部些许地区,分布面积为4.39×10^(6) km^(2)。反枝苋的潜在分布重心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地理坐标为110.32°E,36.13°N。2)影响反枝苋潜在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为年平均温度(Bio1)、土地利用覆盖(LUCC)、海拔(Altitude)和年降水量(Bio12)。3)在2030年和2050年的3种不同气候情景下,随着年份和排放情景的增加,反枝苋的总适生区面积均会增加,并且扩张区的面积远大于收缩区的面积,扩张面积的比率在11.2%-21.4%。反枝苋在未来均有向高纬度地区扩散的趋势,华北地区的东部和东北地区的南部扩散面积最为显著,西北地区的南部和西南地区的东部也在逐渐扩散。该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对该物种入侵动态的早期预警,为及时采取防控措施阻止其传播扩散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枝苋 物种分布模型 环境变量 潜在适生区
下载PDF
5种除草剂对反枝苋的室内毒力测定
3
作者 郭甜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3年第7期162-165,共4页
为探究不同除草剂对反枝苋的防除效果,本试验选用M-1、S-1、二甲戊灵乳油、二甲戊灵悬浮剂、苯嘧磺草胺+专用助剂+二甲戊灵乳油按1:1:1混合五种除草剂,通过比较室内毒力测定结果,以期获得对不同浓度药剂的效果评价,对农业生产提供技术... 为探究不同除草剂对反枝苋的防除效果,本试验选用M-1、S-1、二甲戊灵乳油、二甲戊灵悬浮剂、苯嘧磺草胺+专用助剂+二甲戊灵乳油按1:1:1混合五种除草剂,通过比较室内毒力测定结果,以期获得对不同浓度药剂的效果评价,对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指导。方法 平皿法研究五种除草剂对反枝苋根部的影响。结果 通过对反枝苋的发芽率和根长测定,研究发现二甲戊灵乳油(5.600g/L)和二甲戊灵悬浮剂(5.600g/L)以及混剂(5.600g/L)均具有明显的防除效果。结论 低浓度(0.009g/L)和高浓度(5.600g/L)的二甲戊灵乳油及二甲戊灵悬浮剂药效均较好。中间浓度(0.045g/L、0.225g/L)药效不显著。其他药剂M-1、S-1和苯嘧磺草胺+专用助剂+二甲戊灵乳油按1:1:1混合无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枝苋 除草剂 药效
下载PDF
细菌除草剂黄单胞菌反枝苋致病菌的筛选 被引量:21
4
作者 李明智 李永泉 +2 位作者 徐凌 庄晓峰 孙自玲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6-229,共4页
从杂草反枝苋根际土壤中分离到大量的根际细菌 ,利用谷氨酰胺合成酶抑制剂模型和蛋白核小球藻筛选模型进行快速、高效的初筛 ,并结合温室盆栽复筛 ,筛选出一株具有较强除草活性的细菌 野油菜黄单胞菌反枝苋致病变种。温室盆栽试验表明 ... 从杂草反枝苋根际土壤中分离到大量的根际细菌 ,利用谷氨酰胺合成酶抑制剂模型和蛋白核小球藻筛选模型进行快速、高效的初筛 ,并结合温室盆栽复筛 ,筛选出一株具有较强除草活性的细菌 野油菜黄单胞菌反枝苋致病变种。温室盆栽试验表明 ,该黄单胞菌对反枝苋、荠菜等双子叶杂草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 反枝苋 根际土壤 细菌除草剂 黄单胞菌 致病菌 蛋白核小球藻筛选模型 酶抑制剂模型
下载PDF
反枝苋水浸提液与挥发油对黄瓜根尖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爽 张红 +4 位作者 马丹炜 李书娟 李杉 刘锋 彭强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69-574,共6页
采用悬空气法研究了在入侵植物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水浸提液和挥发油作用下,黄瓜根缘细胞活性、根冠果胶甲基酯酶(PME)、根尖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规律。结... 采用悬空气法研究了在入侵植物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水浸提液和挥发油作用下,黄瓜根缘细胞活性、根冠果胶甲基酯酶(PME)、根尖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反枝苋水浸提液对黄瓜根的生长无显著性影响而挥发油显著抑制黄瓜根的生长,且随浓度增大抑制作用显著增强。PME活性随着水浸提液浓度的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随着挥发油浓度的升高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水浸提液和挥发油均降低了对根缘细胞的存活率,这种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处理液浓度增大,黄瓜根尖中MDA含量、CAT活性整体表现为增加,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POD活性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反枝苋挥发油的化感效应大于水浸提液的化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枝苋 水浸提液 挥发油 化感作用 根缘细胞 抗氧化酶
下载PDF
反枝苋群落优势种的种间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赵彩莉 张峰 +2 位作者 庞春花 王慧敏 范晓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4-460,共7页
根据野外95个样方的调查数据,运用2×2列联表的x^2检验、Jaccard关联指数、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对山西省中南部地区反枝苋群落的25个优势种,共300个种对的种间关联性和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群落总体呈... 根据野外95个样方的调查数据,运用2×2列联表的x^2检验、Jaccard关联指数、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对山西省中南部地区反枝苋群落的25个优势种,共300个种对的种间关联性和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群落总体呈负相关趋势,优势种的分布相对独立,群落结构较为松散,显著和极显著关联的种对较少;2)x^2检验与关联度指数有机结合才能更为准确的反映种间关系;3)Spearman秩相关系数灵敏度高,分析结果较x^2检验与Pearson相关系数更为合理准确;4)根据25个优势种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和主导生态因素结合PCA排序,将它们划分为4个生态种组,各生态种组内的种对具有相同的资源利用方式和生态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种 反枝苋 种间关联 生态种组
下载PDF
EDTA和柠檬酸对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Cu迁移富集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婕 朱宇恩 +2 位作者 刘娜 王翠红 吴山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99-1405,共7页
为明确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对Cu的富集能力及EDTA与柠檬酸(CA)对Cu迁移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在0、100、200、400、800 mg·kg-1 Cu处理质量分数及2.5 mmol·kg-1 EDTA和柠檬酸施加条件下,测定了根际土、非根际土C... 为明确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对Cu的富集能力及EDTA与柠檬酸(CA)对Cu迁移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在0、100、200、400、800 mg·kg-1 Cu处理质量分数及2.5 mmol·kg-1 EDTA和柠檬酸施加条件下,测定了根际土、非根际土Cu不同形态含量及反枝苋组织Cu富集特征。结果表明:Cu处理质量分数小于400 mg·kg-1时,重金属Cu组织富集特征为根>叶>茎,Cu处理质量分数在400 mg·kg-1时,富集特征为根>茎>叶,Cu各处理组BCF与TF均小于1,不具备Cu超富集植物特征;EDTA、柠檬酸均可促进反枝苋对土壤中Cu的富集,并强化Cu由根系向地上部分的转移。EDTA的促进作用远高于柠檬酸,在Cu 800 mg·kg-1,施EDTA处理组反枝苋地上部分Cu可达3 513 mg·kg-1。施加EDTA可增加根际土全Cu含量,显著减少根际土中Fe-Mn态Cu含量,增加Exch态,促使Fe-Mn态向Exch态的转化;柠檬酸处理的根际土中则以Fe-Mn态向Carb态转化为主。由此可见,在EDTA强化修复下,反枝苋富集Cu的能力明显增加,而根际土中Cu全量的增加,是Cu-EDTA迁移活性极大增加与反枝苋防御性Cu阻隔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 反枝苋 EDTA 柠檬酸 富集 迁移 植物修复
下载PDF
黄花棘豆甲醇提取液对油菜、燕麦、反枝苋和狗尾草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邓建梅 杨顺义 +2 位作者 沈慧敏 符海波 李翔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8-52,共5页
通过室内生测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黄花棘豆甲醇提取液对油菜、燕麦、反枝苋和狗尾草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花棘豆植株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甲醇提取液对4种受体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影响,显著抑制了4种受体萌发和生长。同... 通过室内生测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黄花棘豆甲醇提取液对油菜、燕麦、反枝苋和狗尾草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花棘豆植株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甲醇提取液对4种受体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影响,显著抑制了4种受体萌发和生长。同时随着浓度的降低,其抑制作用逐渐减弱,表现出较强的浓度效应。其中浓度为0.100 g/mL的黄花棘豆甲醇提取液对油菜、燕麦、反枝苋和狗尾草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根生长抑制作用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棘豆 甲醇提取液 油菜 燕麦 反枝苋 狗尾草 影响
下载PDF
反枝苋对咪唑乙烟酸抗性水平及分子机制 被引量:9
9
作者 陈金奕 张朝贤 +6 位作者 黄红娟 魏守辉 刘延 黄兆峰 陈景超 杨龙 王旭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0-134,共5页
为初步明确大豆田反枝苋对咪唑乙烟酸的抗药性水平,并从分子角度对抗药性机制进行解释,以我国四川成都和黑龙江嫩江采集的反枝苋种子为材料,通过琼脂法检测了反枝苋对咪唑乙烟酸的抗药性水平,并分别对R(嫩江抗性种群)和S(成都敏感种群)... 为初步明确大豆田反枝苋对咪唑乙烟酸的抗药性水平,并从分子角度对抗药性机制进行解释,以我国四川成都和黑龙江嫩江采集的反枝苋种子为材料,通过琼脂法检测了反枝苋对咪唑乙烟酸的抗药性水平,并分别对R(嫩江抗性种群)和S(成都敏感种群)的乙酰乳酸合成酶(ALS)部分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皿内生测结果表明,成都种群的GI50为11.20,嫩江种群的GI50为52.26,其抗药性指数RI为4.67。分子检测结果表明,与S种群相比,R种群反枝苋ALS位于高度保守区Domain B编码574位氨基酸的基因发生突变,TGG突变为TTG,导致色氨酸被亮氨酸取代。ALS保守区域氨基酸的替换可能是嫩江反枝苋种群对咪唑乙烟酸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枝苋 咪唑乙烟酸 抗药性 突变
下载PDF
反枝苋对棉花的密度竞争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淑英 朱加保 +4 位作者 路献勇 叶泗洪 马艳 马小艳 程福如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6-298,共13页
【目的】反枝苋是世界性恶性杂草之一,为安徽省沿江棉区主要杂草,而棉花对杂草竞争十分敏感。论文旨在明确反枝苋对棉花的密度竞争影响,为棉田杂草反枝苋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3—2015年在安徽省安庆市试验地,采用添加系... 【目的】反枝苋是世界性恶性杂草之一,为安徽省沿江棉区主要杂草,而棉花对杂草竞争十分敏感。论文旨在明确反枝苋对棉花的密度竞争影响,为棉田杂草反枝苋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3—2015年在安徽省安庆市试验地,采用添加系列试验方法,棉花密度保持不变,设置8个反枝苋密度(0、0.125、0.25、0.5、1、2、4、8株/m)与棉花全生育期竞争,研究不同反枝苋密度竞争对棉花生长、子棉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随着反枝苋密度增加,反枝苋株高、茎直径逐渐减小;相对于0.125株/m的反枝苋,反枝苋茎直径分别于1株/m(2013年和2014年)、0.5株/m(2015年)显著降低12.0%—18.6%;反枝苋株高则在2015年于0.5株/m显著减少24.2%。3年数据平均,单位面积反枝苋生物量由1 156.9 kg·hm-2(0.125株/m)逐渐增加到7 524.0 kg·hm-2(8株/m),较高密度反枝苋种内竞争明显。随着反枝苋与棉花竞争时间的延长,反枝苋株高于52—83 DAE(出苗后天数,days after emergence)逐渐超过棉花的,茎直径于18—70 DAE逐渐大于棉花的。在棉花成熟期,反枝苋株高比棉花高35.6—128.2 cm,反枝苋茎直径比棉花粗9.9—24.8 mm。反枝苋在株高和生物量上对棉花具明显优势。随着反枝苋密度增加,棉花株高变化不明显,茎直径明显减小;棉花单株铃数、果枝数和单铃重显著减少,衣分也有一定程度减小。1株/m的杂草密度导致棉花单株果枝数减少4.63%—69.18%,铃数减少20.81%—84.98%,单铃重减少3.04%—20.36%,衣分减少1.54%左右。引起子棉产量显著减产的反枝苋密度分别是0.125株/m(2013年)和0.25株/m(2014年和2015年),导致子棉减产14.0%—33.7%;子棉产量损失率与反枝苋密度符合双曲线模型,据此可预测子棉减产50%的反枝苋密度为0.2—2.8株/m。在反枝苋与棉花竞争91 DAE,0.125—0.5株/m反枝苋可显著减少棉花单株果枝数和铃数。在部分年份,棉纤维的上半部平均长度、马克隆值及断裂比强度随反枝苋密度增加有减小的趋势,且差异显著。【结论】在安徽省沿江棉区,当反枝苋与棉花全生育期竞争时,对反枝苋及棉花的株高影响不明显,对两者的茎直径产生显著影响;随着竞争时间的延长,反枝苋的株高和茎直径逐渐大于棉花的;因而反枝苋在株高和生物量上对棉花具有竞争优势。反枝苋苗期是其防治关键期。当反枝苋密度逐渐增加时,其种内竞争逐渐增强。反枝苋生物量易受环境条件影响,随着反枝苋密度增加,单位面积反枝苋生物量增加,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反枝苋竞争主要通过影响棉花单株铃数和单铃重而减少棉花产量。推测本地区导致子棉减产5%的反枝苋密度为0.011—0.090株/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 反枝苋 棉花产量 纤维品质 杂草生物量
下载PDF
影响入侵种反枝苋分布的环境因子分析及可能分布区预测 被引量:16
11
作者 刘伟 朱丽 桑卫国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34-841,共8页
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是苋属入侵种中发生频率最多、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杂草。基于反枝苋在世界范围内4 207个实际分布点及其对应的气候、地形和土壤3类要素28个环境因子的定量关系,利用主成分分析确定了影响其分布的主... 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是苋属入侵种中发生频率最多、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杂草。基于反枝苋在世界范围内4 207个实际分布点及其对应的气候、地形和土壤3类要素28个环境因子的定量关系,利用主成分分析确定了影响其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据此估测其中心可能分布区和最大可能分布区,并与实际分布点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4个环境因子在决定反枝苋全球分布格局中起着重要作用。反枝苋中心分布区位于新西兰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南美洲北部少数地区、北美洲西北部及东南部部分地区、欧洲大部分地区和中国东南部,最大可能分布区位于南美洲中南部、北美洲大部分、非洲北部小部分、澳大利亚南部及北部少数区域、欧洲大部分地区和亚洲大部分地区及中国除西藏、青海、新疆、四川西部以外的地区。中心分布区的预测结果与实际分布点吻合较好,而最大分布区则过于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种 反枝苋 环境因子 最大分布区 中心分布区 实际分布点
下载PDF
增强紫外-B对反枝苋的形态、生理及异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薛慧君 王勋陵 岳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783-787,共5页
在田间条件下,模拟西安地区21.6%的臭氧层减薄,研究增强紫外-B辐射 280~320nm,3.18kJ·m-2·d-1 对双子叶阔叶杂草反枝苋 Amaranthusretroflexus 生理、形态及异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1 与对照相比,处理组的叶绿素、类胡萝... 在田间条件下,模拟西安地区21.6%的臭氧层减薄,研究增强紫外-B辐射 280~320nm,3.18kJ·m-2·d-1 对双子叶阔叶杂草反枝苋 Amaranthusretroflexus 生理、形态及异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1 与对照相比,处理组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但叶片紫外吸收物质的含量增加; 2 处理组的株高、叶数及单株重有明显降低; 3 株高与单株重的线性关系有较大的偏离,表现在同等株高下处理组的生物量低于对照.这些表明在补充的紫外-B条件下,反枝苋的形态有较大的可塑性,并进一步会影响该植物在群落中的竞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枝苋 形态 生理 异速生长 紫外—B辐射 杂草
下载PDF
反枝苋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被引量:34
13
作者 李晓晶 张宏军 倪汉文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4年第3期13-16,共4页
反枝苋是世界性分布的一种恶性杂草,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将有助于对其进行有效防治。本文从反枝苋的分布与危害、生长发育和繁殖等几个方面,详细综述了反枝苋的的生物学特性和防除措施,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及生物防治,并对综合治理反枝... 反枝苋是世界性分布的一种恶性杂草,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将有助于对其进行有效防治。本文从反枝苋的分布与危害、生长发育和繁殖等几个方面,详细综述了反枝苋的的生物学特性和防除措施,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及生物防治,并对综合治理反枝苋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枝苋 生物学特性 防治 区域分布 危害 生长发育
下载PDF
晾晒与添加剂对反枝苋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梁超 吴兆海 +5 位作者 许庆方 玉柱 白春生 石永红 刘建宁 乔羽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73-377,共5页
为探究含水量及添加剂(甲酸和蔗糖)对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以开花期的反枝苋为原料,在鲜贮和晾晒2种条件下分别设置甲酸(6mL.kg-1)和蔗糖(2%)处理,以不使用任何添加剂为对照,袋装青贮360d。结果表明:晾晒... 为探究含水量及添加剂(甲酸和蔗糖)对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以开花期的反枝苋为原料,在鲜贮和晾晒2种条件下分别设置甲酸(6mL.kg-1)和蔗糖(2%)处理,以不使用任何添加剂为对照,袋装青贮360d。结果表明:晾晒处理与鲜贮的反枝苋青贮饲料pH值和乳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而乙酸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氨态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通过青贮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青贮饲料品质无显著差异。添加甲酸和蔗糖能够改善反枝苋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极显著降低反枝苋青贮饲料的pH值和氨态氮含量并提高乳酸生成量(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枝苋 青贮 含水量 添加剂
下载PDF
玉米田杂草反枝苋对莠去津的敏感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孙会杰 纪明山 +4 位作者 刘郁 方忠义 王芳 侯东艳 盖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5193-5193,共1页
用不同剂量的莠去津对采自东北地区的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进行田间喷雾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采自不同地区玉米田的反枝苋对莠去津表现了不同的敏感性,采自熊岳、沈阳、铁岭、昌图、丹东、鞍山等地区的相对抗药性倍数低于2... 用不同剂量的莠去津对采自东北地区的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进行田间喷雾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采自不同地区玉米田的反枝苋对莠去津表现了不同的敏感性,采自熊岳、沈阳、铁岭、昌图、丹东、鞍山等地区的相对抗药性倍数低于2,而采自兴城、大连两地的反枝苋与采自其他地区的比较相对抗性水平较高,相对抗药性倍数分别为3.49、2.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莠去津 反枝苋 敏感性
下载PDF
不同发育期反枝苋对黄瓜根缘细胞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23
16
作者 刘爽 马丹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392-4396,共5页
以黄瓜为实验材料,采用悬空气培养法研究了不同发育期反枝苋水浸提液对根缘细胞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在反枝苋水浸提液作用下,黄瓜根果胶甲基酯酶(PME)活性升高,但随着水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这种促进效应逐渐降低;而黄瓜根缘细胞存活率... 以黄瓜为实验材料,采用悬空气培养法研究了不同发育期反枝苋水浸提液对根缘细胞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在反枝苋水浸提液作用下,黄瓜根果胶甲基酯酶(PME)活性升高,但随着水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这种促进效应逐渐降低;而黄瓜根缘细胞存活率随着水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而下降。相同发育期反枝苋不同部位的化感作用差异不显著,不同发育时期反枝苋化感作用差异较为明显,其化感作用以幼苗期最强,现蕾期次之,成熟期最弱。推测化感作用是反枝苋发育初期取得竞争优势,迅速占领生态位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枝苋 发育期 化感作用 根缘细胞 果胶甲基酯酶(PME)
下载PDF
小麦提取物对反枝苋、繁缕生长的化感效应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李善林 由振国 +1 位作者 李孙荣 张丽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1996年第4期168-170,共3页
接受抽穗期小麦提取物进行化感效应测定的10种作物和杂草中,反枝苋和繁缕的生长受到显著影响:提取物浓度500mg/kg时,反枝苋种子发芽率为14%。用小麦提取物50mg/m2进行土壤处理,2个月后反枝苋干重抑制率达82... 接受抽穗期小麦提取物进行化感效应测定的10种作物和杂草中,反枝苋和繁缕的生长受到显著影响:提取物浓度500mg/kg时,反枝苋种子发芽率为14%。用小麦提取物50mg/m2进行土壤处理,2个月后反枝苋干重抑制率达82%,用同样剂量对繁缕进行了茎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反枝苋 繁缕生长 化感效应 杂草
下载PDF
角茴香根和地上部水浸液对杂草反枝苋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礼玲 庞珂佳 +2 位作者 李同臣 李西柳 王俊儒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8-142,共5页
以常见杂草反枝苋为受体植物,采用培养皿滤纸法,通过测定角茴香根水浸液和地上部水浸液对杂草反枝苋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角茴香根和地上部水浸液均对反枝苋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根长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且... 以常见杂草反枝苋为受体植物,采用培养皿滤纸法,通过测定角茴香根水浸液和地上部水浸液对杂草反枝苋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角茴香根和地上部水浸液均对反枝苋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根长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当各水浸液的浓度大于0.030 g.mL-1时,即可对反枝苋种子72 h萌发的抑制率达到50%以上;当各水浸液处理浓度大于0.010 g.mL-1时,反枝苋幼苗的根长便低于对照的50%。角茴香根水浸液对反枝苋幼苗的下胚轴产生低促高抑的浓度双重效应,当根水浸液浓度小于0.030 g.mL-1时,促进反枝苋下胚轴的生长;当根水浸液浓度大于0.030 g.mL-1时,抑制反枝苋下胚轴的生长。研究发现,角茴香根和地上部水浸液均对反枝苋表现出明显的化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茴香 水浸液 反枝苋 化感作用
下载PDF
反枝苋内生菌筛选及其铬富集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方圆 张超兰 +3 位作者 黄河 张静静 卢美献 李传章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694-1700,共7页
以分泌吲哚乙酸(IAA)、铁载体能力以及对重金属离子耐受性为筛选指标,从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根系中筛选出分泌IAA、铁载体和耐铬能力强的两株菌株G3和G8,通过盆栽实验研究分析了其对反枝苋累积铬的影响,根据形态特性和16S... 以分泌吲哚乙酸(IAA)、铁载体能力以及对重金属离子耐受性为筛选指标,从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根系中筛选出分泌IAA、铁载体和耐铬能力强的两株菌株G3和G8,通过盆栽实验研究分析了其对反枝苋累积铬的影响,根据形态特性和16S r DNA序列分析对供试菌株进行分类鉴定。结果显示,菌株G8分泌IAA能力达到17.80 mg·L-1,强于其他菌株;菌株G3、G8对铬、镉、铅离子的耐受性分别为200、20、300和100、20、400 mg·L-1。盆栽实验中,接种菌株G8处理后反枝苋地下部生物量和重金属累积量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并增强了地下部对铬的富集能力。通过进行16S r DNA序列分析,菌株G3与Pseudomonas sp.CZGSD7的序列相似性达到99%;菌株G8与Pseudomonas extremorientalis CNU082017的序列相似性达到100%,2株菌株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菌 超富集植物 重金属铬 反枝苋 植物修复
下载PDF
不同处理对反枝苋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程伟霞 陈双臣 李文亮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4-96,104,共4页
研究了室内27℃条件下,不同光照、pH值、土壤深度和浸种方式对反枝苋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反枝苋种子在自然光照和全光照条件下萌发率都较高,分别可达73.33%和71.11%,而全黑暗条件下的萌发率显著降低,只有4.44%。反枝苋种子对pH值... 研究了室内27℃条件下,不同光照、pH值、土壤深度和浸种方式对反枝苋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反枝苋种子在自然光照和全光照条件下萌发率都较高,分别可达73.33%和71.11%,而全黑暗条件下的萌发率显著降低,只有4.44%。反枝苋种子对pH值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在pH5.0~8.0均可萌发。播种深度为3cm时较适宜反枝苋种子的萌发,萌发速度及萌发率均最高。0.3%KNO3浸种12h显著提高了反枝苋种子的萌发率。反枝苋对环境条件的广泛适应能力增加了其竞争优势,使其发展成为一种高度危险的外来入侵杂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枝苋 种子 萌发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