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贝特兰眼中的中国抗战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李云峰
李凤琴
-
机构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
-
出处
《党史博采(上)》
1995年第8期33-36,共4页
-
文摘
1937年10月,一个28岁的青年学者从西安秘密出发,一路风尘,抵达延安。他为自己是第一个到达延安的英国访问者而感到骄傲。他的名字叫詹姆斯·门罗·贝特兰。 贝特兰于1910年8月生于新西兰,是奥克兰的一个牧师的儿子。1932年在新西兰大学附属奥克兰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1935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那几年,贝特兰曾到德国、意大利和苏联旅行,并成为一个坚定的反法西斯主义者。1936年,贝特兰获牛津大学罗滋远东研究奖学金,来华在燕京大学进修中文和研究远东政治。
-
关键词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国抗战
西安事变
毛泽东
中国共产
蒋介石
反法西斯主义者
日本帝国主义
战略战术
八路军
-
分类号
D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荣誉与耻辱
- 2
-
-
作者
祝勇
-
出处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59-61,共3页
-
文摘
荣誉与耻辱祝勇左今中外都有这样一些文人:在个人成就造诣的天平上,他们显得沉甸甸的,而如果放置到社会道德的天平上,便称不出多少重量来。后世的人们津津乐道于前者的同时,却十分容易遗忘后者。周作人在民族危亡的时候投靠了日本人,张爱玲嫁给了汪精卫伪政权的宣传...
-
关键词
海德格尔
胡塞尔
知识分子
《存在与时间》
雅斯贝斯
犹太人
张爱玲
希特勒
萨德
反法西斯主义者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令人敬畏的乐坛“暴君”——托斯卡尼尼
- 3
-
-
作者
文波
-
出处
《视听技术》
1996年第4期105-106,共2页
-
文摘
在举世公认的最伟大的指挥家中,“暴君”型的人物不是个别,但在这方面堪称王者的,恐怕要数意大利指挥家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ArturoToscanini,1867——1957)。 托斯卡尼尼在指挥台上给人的印象通常是不苟言笑,严肃专注。这对于他指挥棒下的乐员来说倒不可怕,可怕的是他那高不可攀的要求,他那苛刻到令人难以置信的专横。
-
关键词
指挥家
完美主义者
暴君
拉威尔
反法西斯主义者
萨尔茨堡音乐节
自命不凡的人
肖斯塔科维奇
意大利
社会舆论
-
分类号
TN912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
-
题名一位德国女摄影家眼中的延安
- 4
-
-
-
出处
《瞭望》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2期37-39,共3页
-
文摘
编者按〕耶娃·萧又名叶华,是我国著名诗人萧三的夫人,原籍德国,摄影家。40年代,她同许多同情和支持中国革命的国际友人一起在延安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本文是她对自己在延安一段生活的回忆。初入延安1940年10月22日,萧三带着我和孩子到达延安后,当天下...
-
关键词
萧三
中国革命
反法西斯同盟
延安
德国
毛主席
斯大林
反法西斯主义者
无线电报
朱德
-
分类号
D5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D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阿玛珂德》/《我的回忆》:费里尼和政治
- 5
-
-
作者
彼.邦达内拉
罗颇诚
-
出处
《世界电影》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24-230,共7页
-
文摘
40年来,费里尼的作品除了展现导演个人的艺术关注,也提供给观众鲜明的意大利社会形象。其中,《阿玛珂德》(又译《我的回忆》)与《乐队排练》比较独特,因为这两部影片的焦点直接摆在政治议题上。在《阿玛珂德》中(这是费里尼最后一部商业上成功的影片,并获得奥斯...
-
关键词
费里尼
法西斯主义者
意大利
墨索里尼
法西斯党
法西斯政权
电影
反法西斯主义者
影片
马克思主义
-
分类号
J991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