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盐酸雷尼替丁——基于在反胶束纳米微反应介质中的反应 被引量:4
1
作者 石文兵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1-683,686,共4页
在0.05mol·L^-1盐酸介质中,雷尼替丁(RNTD)经质子化的RNTD+与AuCl4^-络阴离子反应生成离子缔合物RNTD+·AuCl4^-,用正辛醇5mL将其萃取入有机相。萃取液作为样品溶液注入流动注射分析仪中,由载流正辛烷载带至汇合点与... 在0.05mol·L^-1盐酸介质中,雷尼替丁(RNTD)经质子化的RNTD+与AuCl4^-络阴离子反应生成离子缔合物RNTD+·AuCl4^-,用正辛醇5mL将其萃取入有机相。萃取液作为样品溶液注入流动注射分析仪中,由载流正辛烷载带至汇合点与由鲁米诺溶液与CTMAC的正辛烷-环乙烷溶液所组成的反胶束的纳米微反应剂混合液汇合并流入反应盘管中完成由从离子缔合物中释出的AuCl4^-与鲁米诺在反胶束纳米微反应介质中的化学发光反应,并测得其化学发光强度,由此间接测得RNTD的含量。化学发光信号强度与RNTD浓度在0.001~10mg·L^-1之间保持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5)为0.03μg·L^-1。应用此方法分析了雷尼替丁的片剂和针剂,还测定了人尿及血浆中RNTD的含量。测得结果与药典法的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法 流动注射分析 反胶束纳米微反应介质 雷尼替丁
下载PDF
反相胶束微反应器的特性与Fe_3O_4纳米微粒制备 被引量:22
2
作者 成国祥 张仁柏 +2 位作者 万怡灶 沈锋 姚康德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7-30,共4页
利用电导率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等手段,研究了水/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异辛烷反相胶束微反应器的结构和内核水的特性,并以此为微反应器,使FeCl3、FeCl2与NH4OH反应制备了Fe3O4纳米微粒。用透射电镜和紫外分光... 利用电导率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等手段,研究了水/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异辛烷反相胶束微反应器的结构和内核水的特性,并以此为微反应器,使FeCl3、FeCl2与NH4OH反应制备了Fe3O4纳米微粒。用透射电镜和紫外分光光度仪等对所得纳米微粒的特性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 反应 纳米 粒制备 四氧化三铁
下载PDF
反相胶束微反应器特性与ZnS纳米微粒制备 被引量:48
3
作者 成国祥 沈锋 +1 位作者 姚康德 孙平川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83-187,共5页
本文以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AOT)/水/异辛烷反相胶束体系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导率仪、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差示扫描量热(DSC)等手段,研究了反相胶束微反应器的总体结构和内核水的特征,讨论了温度以及不同类型的有机添加... 本文以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AOT)/水/异辛烷反相胶束体系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导率仪、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差示扫描量热(DSC)等手段,研究了反相胶束微反应器的总体结构和内核水的特征,讨论了温度以及不同类型的有机添加物对体系的影响,总结了制备纳米微粒的适宜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ZnS纳米微粒的制备,通过透射电镜和紫外光谱考察了制得的纳米微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反应 内核水 纳米 硫化锌
下载PDF
利用模拟纳米微环境的反胶束法结合圆二色技术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建华 高愈希 陶冶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31-135,共5页
简要阐明了构成纳米微环境的反胶束的工作原理,强调其可以模拟细胞中纳米尺度空间的特点,以三种基础蛋白质:髓磷脂蛋白、溶菌酶和细胞色素C为例,简单介绍利用圆二色技术测试它们在反胶束中的结构变化和反应动力学。
关键词 纳米环境 胶束 圆二色 蛋白质结构 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单宁酶反胶束微反应器生产没食子酸戊酯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征 罗泽民 +1 位作者 卢向阳 毛清黎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76-80,共5页
研究利用单宁酶微反应器生产没食子酸戊酯 (amylgallate ,AG)的方法。采用AOT(双 ( 2 乙基己基 )磺基琥珀酸钠 ) 异辛烷 水组成的微反应器首次成功合成了没食子酸戊酯。并对反应体系中的各种主要参数对反应底物没食子酸 (gallicacid ,... 研究利用单宁酶微反应器生产没食子酸戊酯 (amylgallate ,AG)的方法。采用AOT(双 ( 2 乙基己基 )磺基琥珀酸钠 ) 异辛烷 水组成的微反应器首次成功合成了没食子酸戊酯。并对反应体系中的各种主要参数对反应底物没食子酸 (gallicacid ,GA)的转化率的影响进行了探索。研究表明 ,反应条件为pH =6,温度 45℃ ,[AOT]=0 2 0mol L ,振荡速度为 1 5 0r min时 ,W0 =1 0或 1 2 5(W0 =[水 ] [表面活性剂 ])的条件下 ,没食子酸的转化率在反应 96h都可以达到 9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 胶束 单宁酶 没食子酸 没食子酸戊酯 胶束
下载PDF
反胶束微乳液法制备纳米ZnO 被引量:11
6
作者 周富荣 郭晓洁 匡亚琴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5年第11期690-691,694,共3页
以CTAB/煤油/正辛醇/氨水反胶束微乳体系,采用双微乳液混合法制备了纳米ZnO,考察了CTAB和反应物浓度对ZnO粒径的影响,利用TEM、XRD等手段对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纳米ZnO为球形六方晶体,粒径为20~70 nm,且分散性较好.
关键词 乳液 胶束 纳米ZNO
下载PDF
反胶束微乳液法合成纳米SrTiO_3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月峰 赖琼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15-918,F011,共5页
The precursors of SrTiO3 were prepared by inverse micell microemulsion method. SrTiO3 nano-powders were synthesized by calcining the precursors at 800 ℃ in air for 4 hours and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IR, TG, SEM. ... The precursors of SrTiO3 were prepared by inverse micell microemulsion method. SrTiO3 nano-powders were synthesized by calcining the precursors at 800 ℃ in air for 4 hours and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IR, TG, S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herical SrTiO3 nano-particles have narrow distribution with an average size of 40 nm. The surfactant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trolling shape and size of nano-particles, and combined surfactants were more effective than single surfact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乳液法 表面活性剂 合成 纳米 钛酸锶 电子陶瓷材料
下载PDF
反胶束微乳法制备无机功能纳米材料 被引量:4
8
作者 阎建辉 黄可龙 戴潇燕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03年第3期4-7,共4页
介绍了微乳法制备无机纳米粒子的一般实验室方法 ,讨论了影响粒径及其分布的有关因素。比较了微乳液法与传统的制备方法的优劣 ,探讨了无机功能纳米材料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研究工作的展望。
关键词 胶束乳法 制备 无机功能纳米材料
下载PDF
反胶束微乳液法制备的Fe_3O_4纳米微粒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勇 季家友 刘羽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CSCD 2008年第3期52-53,62,共3页
报道了一种反胶束微乳法制备纳米Fe3O4微粒的方法。以十六烷基溴化铵/正丁醇/正辛烷/氨水构建反胶束微乳液体系,通过反胶束微乳法制备纳米Fe3O4微粒,利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分析、透射电镜(TEM)等对所得产物进行... 报道了一种反胶束微乳法制备纳米Fe3O4微粒的方法。以十六烷基溴化铵/正丁醇/正辛烷/氨水构建反胶束微乳液体系,通过反胶束微乳法制备纳米Fe3O4微粒,利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分析、透射电镜(TEM)等对所得产物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产物为单相Fe3O4纳米微粒,粒径均匀,颗粒尺寸集中分布在20~30nm之间,纯度高,分散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纳米 胶束乳液法 结构
下载PDF
微通道反应器内纳米头孢呋辛酯制备工艺优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乾霞 娄金婷 +2 位作者 周月 段永鸿 王洁欣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20,共6页
在Y型微通道反应器中,采用反溶剂沉淀法制备头孢呋辛酯纳米颗粒。通过正交实验,系统研究药物溶液质量浓度、沉淀温度、溶剂流量和反溶剂流量等因素对产物粒径的影响。得到的适宜制备工艺条件为:药物溶液质量浓度0.08g/mL、沉淀温度... 在Y型微通道反应器中,采用反溶剂沉淀法制备头孢呋辛酯纳米颗粒。通过正交实验,系统研究药物溶液质量浓度、沉淀温度、溶剂流量和反溶剂流量等因素对产物粒径的影响。得到的适宜制备工艺条件为:药物溶液质量浓度0.08g/mL、沉淀温度5℃、溶剂流量3mL/min,以及反溶剂流量80mL/min,制备出了粒径为260—340nm,且粒径分布窄的纳米颗粒。实验还进一步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分析和体外溶出实验对原料药及产品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微粉化产品为无定形,溶出度明显优于原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头孢呋辛酯 溶剂沉淀法 Y型通道反应 正交实验
下载PDF
反相胶束微乳液法合成纳米粒子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海春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0年第1期66-73,共8页
讨论了微乳液的一些理论,反相胶束微乳液法合成纳米粒子的原理,以及这种方法在合成纳米粒子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胶束乳液法 纳米粒子 合成原理 纳米材料 油包水胶束 反应
全文增补中
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白藜芦醇纳米分散体
12
作者 刘孟涛 尚尔康 +1 位作者 樊蓉蓉 乐园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3-38,共6页
对微通道反溶剂沉淀法制备白藜芦醇(RES)纳米药物分散体进行了研究。采用T型微通道反应器优化操作参数制备RES纳米分散体,当RES溶液与反溶剂水溶液进料流量比为1∶20(分别为3 m L/min和60 m L/min),RES溶液水平进料时,制得的RES纳米分... 对微通道反溶剂沉淀法制备白藜芦醇(RES)纳米药物分散体进行了研究。采用T型微通道反应器优化操作参数制备RES纳米分散体,当RES溶液与反溶剂水溶液进料流量比为1∶20(分别为3 m L/min和60 m L/min),RES溶液水平进料时,制得的RES纳米分散体尺寸最小,平均粒径为132 nm;此时RES纳米分散体接触角为19°,水润湿性较原料药得到大幅度提高;在拟肠液(p H 7.4)环境下,RES纳米分散体在120 min内累积释放率可达到95%。在上述优化工艺的基础上利用套管式微通道反应器进行放大实验,得到套管式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的RES纳米分散体颗粒尺寸更小,平均粒径为82 nm;在拟肠液环境下,所得RES纳米分散体在120 min内累积释放率可达到97%,略高于T型微通道反应器所得产品的溶出量。计算结果表明,套管式微通道反应器可显著提高处理量,约为T型微通道反应器处理量的1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沉淀法 白藜芦醇 纳米分散体 T型通道反应 套管式通道反应
下载PDF
MnOOH纳米棒的反胶束法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4
13
作者 董喜燕 张兴堂 +2 位作者 程纲 李蕴才 杜祖亮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4期2441-2443,共3页
采用水溶液 /CTAB/正丁醇 /庚烷四组分组成的反相胶束体系 ,制备了MnOOH纳米棒 ,并用透射电镜 (TEM)、高分辨透射电镜 (HRTEM)和X射线粉末衍射 (XRD)进行了表征 .结果显示所得MnOOH为单斜晶系 ,直径约为 10nm、长度约为 2 0 0nm .实验表... 采用水溶液 /CTAB/正丁醇 /庚烷四组分组成的反相胶束体系 ,制备了MnOOH纳米棒 ,并用透射电镜 (TEM)、高分辨透射电镜 (HRTEM)和X射线粉末衍射 (XRD)进行了表征 .结果显示所得MnOOH为单斜晶系 ,直径约为 10nm、长度约为 2 0 0nm .实验表明 ,不同的反应时间所得纳米棒的长度不同 ,但直径可以保持不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单斜晶系 胶束 X射线粉末衍射 表征 胶束 高分辨透射电镜 制备 并用 反应时间
下载PDF
微乳反胶团体系在纳米超微颗粒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4
作者 邵庆辉 古国榜 章莉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综述了微乳状液体系的应用现状 ,对微乳反胶团反应器的原理、形成与结构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并进一步阐述了微乳反应器在纳米超微颗粒制备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 乳液 胶团 反应 纳米颗粒 制备
下载PDF
反胶束体系中的酶催化反应 被引量:4
15
作者 唐功 杨兴江 +2 位作者 杨子松 余列 李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1047-11048,11066,共3页
反胶束是新的酶催化反应的介质工程,酶在反胶束体系中的性质与在水溶液中相比有较大区别。综述了含酶反胶束体系的制备、反胶束体系中影响酶催化化学反应的因素,以及在反胶束体系中酶的活性及动力学特性,介绍了反胶束体系下酶催化反应... 反胶束是新的酶催化反应的介质工程,酶在反胶束体系中的性质与在水溶液中相比有较大区别。综述了含酶反胶束体系的制备、反胶束体系中影响酶催化化学反应的因素,以及在反胶束体系中酶的活性及动力学特性,介绍了反胶束体系下酶催化反应的优点及应用,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 酶催化反应 介质工程
下载PDF
海藻酸辛酯衍生物载药微纳米胶束的合成及释药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冯美西 王艳芳 +3 位作者 陈秀琼 窦文杰 颜慧琼 林强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780-1786,1856,共8页
为了拓宽海藻酸盐的应用范围,以1-溴辛烷为疏水改性剂,采用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制备海藻酸辛酯衍生物(OAD),通过FTIR、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并采用TGA、XRD、荧光光谱(FM)、表面张力(SFT)、TEM、激光粒度和Zeta电位分析仪对其... 为了拓宽海藻酸盐的应用范围,以1-溴辛烷为疏水改性剂,采用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制备海藻酸辛酯衍生物(OAD),通过FTIR、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并采用TGA、XRD、荧光光谱(FM)、表面张力(SFT)、TEM、激光粒度和Zeta电位分析仪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辛基侧链的接枝使OAD的分子内氢键断裂,热稳定性下降,失重率增大,同时伴随微晶结构的改变。并且海藻酸钠(SA)与OAD的临界聚集质量浓度(CAC)分别为1.09和0.34 g/L,其SFT也随浓度的增大而逐步降低。相比SA,OAD胶束的水动力学粒径(dH)由446.7 nm变为342.0 nm,Zeta电位由-36.4 mV降为-39.3 mV,说明OAD具有一定的胶体界面活性。OAD胶束对负载的布洛芬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药物的释放过程属于Non-Fickian扩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 海藻酸辛酯衍生物 临界聚集浓度 纳米胶束 缓释性能 功能材料
下载PDF
浅谈酶促反应在非水介质中的研究
17
作者 王世理 《神州》 2012年第23期53-53,共1页
近年来随着酶类在非水介质中催化作用研究的日益频繁,非水相催化相关的酶工程、酶制剂应用成为酶催化发展的热门课题。本文就有关酶促反应在非水介质中的研究展开讨论,介绍了有关酶工程的一些理论知识和研究进展。
关键词 酶促反应 非水介质 酶工程 胶束体系 合成应用
下载PDF
润滑油清净剂金属化反应机理的新概念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景河 丁丽芹 +2 位作者 何力 梁生荣 付兴国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4-59,共6页
扼要回顾了润滑油清净剂金属化工艺技术70年来的发展,简要归纳了清净剂金属化化学反应历程的传统认识;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现代清净剂金属化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着重阐释了用现代纳米化学的微乳液微反应器理论分析清净剂金属化如何形成胶... 扼要回顾了润滑油清净剂金属化工艺技术70年来的发展,简要归纳了清净剂金属化化学反应历程的传统认识;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现代清净剂金属化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着重阐释了用现代纳米化学的微乳液微反应器理论分析清净剂金属化如何形成胶束的反应机理新概念;最后,据此示例提出了若干运用新概念分析清净剂金属化工艺规律的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清净剂 金属化 纳米粒子 反应 乳液 胶束 胶态
下载PDF
“反胶团法”合成的CdS半导体纳米粒子的光谱性质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恒达 王庆伟 +1 位作者 翟宏菊 李文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573-1577,共5页
反相胶束是指由介于油和水界面的表面活性剂分子,稳定、且均匀分散于连续油介质中的微液滴。它可以作为"微反应器"合成性能优良的CdS粒子。文章研究了反相胶束的W值(W=[水]/[表面活性剂])、[Cd2+]与[S2-]的比例和Cd2+和S2-离... 反相胶束是指由介于油和水界面的表面活性剂分子,稳定、且均匀分散于连续油介质中的微液滴。它可以作为"微反应器"合成性能优良的CdS粒子。文章研究了反相胶束的W值(W=[水]/[表面活性剂])、[Cd2+]与[S2-]的比例和Cd2+和S2-离子的起始浓度对CdS纳米粒子发光特性均有明显影响。回流处理可以对CdS纳米粒子的表面进行修饰,可以使CdS粒子的缺陷发光减弱并消失而显著增强激子发射,同时可增大粒径使激子发射峰位红移,体现了明显的量子限域效应;所得材料的室温最大荧光量子效率高达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纳米颗粒 胶团 反应 光谱性质
下载PDF
反胶束萃取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段海霞 曹劲松 彭志英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0-93,共4页
综述了反胶束萃取技术在食品中的研究进展,包括分离蛋白质和氨基酸,反胶束体系还可以作为酶催化反应介质,具有良好的食品工业应用前景。
关键词 胶束萃取技术 应用研究进展 食品 工业应用前景 胶束体系 反应介质 氨基酸 蛋白质 酶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