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前”反腐工作成效与民众“心中”的反腐获得感——作用逻辑与实证分析
1
作者 王璞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96-107,共12页
腐败治理工作成效是影响民众获得感的关键性所在,外部反腐成效如何具体影响和转化为民众反腐获得感,已成为亟需回答的现实命题。通过构建“反腐工作成效—民众反腐获得感”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实证数据对反腐工作成效与民众反腐获得... 腐败治理工作成效是影响民众获得感的关键性所在,外部反腐成效如何具体影响和转化为民众反腐获得感,已成为亟需回答的现实命题。通过构建“反腐工作成效—民众反腐获得感”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实证数据对反腐工作成效与民众反腐获得感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发现腐败治理的“客观状况”对民众反腐获得感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尤其是加大反腐力度会对民众反腐获得感提升起到促进作用,差异化的廉洁价值观念更是会影响反腐工作的整体效应。而且,纵深推进反腐工作能够提升民众社会经济地位并改善民众的公平感知,有助于提升政府民生服务回应力,进而起到保障和增强民众反腐获得感的现实作用。因此,为进一步保障和提升民众反腐获得感,政府须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以民众的实际需求为抓手,精准化反腐工作“供给”,保障民生事业有序开展,全面提升政府廉能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腐工作成效 社会经济状况 社会公平 民生回应力 反腐获得感
下载PDF
社会经济地位、政治参与对民众反腐获得感的影响研究——基于CSS2017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璞 周晨 任建明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2-96,共15页
民众反腐获得感是衡量反腐败工作效能的重要指标,更是对政府“公信力”起到重要影响。相关问题已成为政治学和行政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重点,但鲜有研究探讨民众个体内部和外部结构性特征对其反腐获得感的影响作用。鉴于此,本文从民众内... 民众反腐获得感是衡量反腐败工作效能的重要指标,更是对政府“公信力”起到重要影响。相关问题已成为政治学和行政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重点,但鲜有研究探讨民众个体内部和外部结构性特征对其反腐获得感的影响作用。鉴于此,本文从民众内部社会经济地位与外部政治参与的综合视角出发,探究其对民众反腐获得感的作用机理。结合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民众的社会经济状况与其反腐获得感之间具有显著正向相关性;民众制度性政治参与行为对民众反腐获得感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并在民众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其反腐获得感过程中起到不完全中介效应;而非制度性政治参与则会削弱民众反腐获得感状况。基于此,为进一步提升民众的反腐获得感,亟须创新完善民众参与途径和方式,积极疏导群体性行为;并着力加大腐败治理力度,深入治理民生领域的腐败问题,全面提升民众的反腐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地位 制度性参与 非制度性参与 反腐获得感
原文传递
我国农村基层反腐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的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林兵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6期26-32,共7页
权力自由的前提是自觉地认同和遵守规则与制度。腐败正是公权力的自由超越了制度和规则的限制进而导致权力目的异化的结果。导致农村地区基层公权力异化的原因众多,既有制度方面的因素,也有基层干部和群众方面的因素。要优化基层反腐的... 权力自由的前提是自觉地认同和遵守规则与制度。腐败正是公权力的自由超越了制度和规则的限制进而导致权力目的异化的结果。导致农村地区基层公权力异化的原因众多,既有制度方面的因素,也有基层干部和群众方面的因素。要优化基层反腐的策略,可以从完善党内基层巡察制度,加强基层党建和基层公权力的治理;创新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试点实行村级干部轮值制度;加强基层法制宣传与政治教育,匡正基层中的非规范性互动关系;建立健全基层反腐制度机制,增强群众反腐安全感与"获得感"等角度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层反腐 村级干部轮值制度 党内基层巡察制度 反腐获得
下载PDF
公共价值视域下的地方廉政社会评价模式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曾明 陶冶华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13,共10页
廉政社会评价是反腐败绩效评估重要的社会参与手段,构建基于公共价值的廉政社会评价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PV-GPG理论认为政府绩效的生成沿着价值建构、组织管理和协同领导系统的路径发展。政府绩效评价需要实现公共价值,地方廉政社... 廉政社会评价是反腐败绩效评估重要的社会参与手段,构建基于公共价值的廉政社会评价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PV-GPG理论认为政府绩效的生成沿着价值建构、组织管理和协同领导系统的路径发展。政府绩效评价需要实现公共价值,地方廉政社会评价的出发点在于发挥群众路线的正风反腐功能,增加群众的获得感,实现公共利益。基于该理论模型,运用多个案研究手法对太仓、盐田和江西廉政社会评价实践进行叙事性解释和价值分析,研究发现:实践中的地方廉政社会评价基本实现了满足集体偏好、参与、回应、公正和稳定性的多元公共价值,拓展了公众"反腐获得感"价值实现路径。在价值分析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基于公共价值的廉政社会评价模式,并提出可通过重新审视政府绩效内涵、拓宽绩效沟通渠道及制度化参与来完善该项工作,进一步实现多元的公共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廉政社会评价 公共价值 PV-GPG理论 反腐获得感 廉政评价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