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仰之海”彻底崩塌——互文性视角下《多佛女郎》对《多佛海滩》的反讽式戏仿研究
1
作者 刘茜彤 《今古文创》 2023年第45期16-18,共3页
《多佛海滩》是19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鼎盛时期的著名诗歌,《多佛女郎》是20世纪中叶美国战火不断时期的诗歌。《多佛女郎》取自《多佛海滩》,是对其的反讽式戏仿,作者安东尼·赫克特用幽默、诙谐的语调嘲讽了《多佛海滩》中马修&#... 《多佛海滩》是19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鼎盛时期的著名诗歌,《多佛女郎》是20世纪中叶美国战火不断时期的诗歌。《多佛女郎》取自《多佛海滩》,是对其的反讽式戏仿,作者安东尼·赫克特用幽默、诙谐的语调嘲讽了《多佛海滩》中马修·阿诺德面对“信仰之海”崩溃时的忐忑不安,展示了百年后“信仰之海”彻底崩塌后的“人类精神荒原”。本文以琳达·哈琴的《后现代主义诗学》为理论支撑,从人物形象、情节结构、主题思想等方面分析互文性视角下《多佛女郎》对《多佛海滩》的反讽式戏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佛海滩》 《多佛女郎》 互文性 反讽式戏仿
下载PDF
反讽性构式“美得+PP”的共时特征与习语化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爱玲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10-14,共5页
现代汉语反讽性构式"美得+PP"在语用上多用于对话语体,分布于对话中的回应性话轮中;语义上,该构式带有反讽意味;语法上,该构式中的PP限于第二、三人称代词。"美得+PP"构式是"美得+[PP+VP]"句式中"美... 现代汉语反讽性构式"美得+PP"在语用上多用于对话语体,分布于对话中的回应性话轮中;语义上,该构式带有反讽意味;语法上,该构式中的PP限于第二、三人称代词。"美得+PP"构式是"美得+[PP+VP]"句式中"美得+PP"这个跨层组合习语化而来。在习语化过程中,源句式经历了补语的结构简化与语义主观化、结构关系的重新分析和使用环境的窄化过程,其习语化是由言语礼貌原则下的得体准则和慷慨准则促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构 习语化 重新分析 主观化 礼貌原则
下载PDF
隐喻式反讽的哲学思辨--以利科的隐喻理论为视角 被引量:2
3
作者 涂天煦 李洪儒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5-160,共6页
隐喻式反讽是以隐喻为字面形式的特殊反讽类型,意在通过表述事物的相似性反向显示说话人的交际意图。隐喻式反讽的显著特征在于其意义表达的辩证性。事物的相似性与对立性并置,处于辩证的关系之中。隐喻式反讽的意义源于字面义与隐含义... 隐喻式反讽是以隐喻为字面形式的特殊反讽类型,意在通过表述事物的相似性反向显示说话人的交际意图。隐喻式反讽的显著特征在于其意义表达的辩证性。事物的相似性与对立性并置,处于辩证的关系之中。隐喻式反讽的意义源于字面义与隐含义之间的张力,是由话语体现的全部外延和内涵构成的有机整体。通过隐喻式反讽,人与世界之间的指称关系将得到重新调整,人对自身的存在方式亦将拥有更深刻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相似性与对立性 张力 指称 存在
下载PDF
耻辱与荣耀——谈电影《红字》的反讽 被引量:3
4
作者 罗爱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7-107,共1页
根据霍桑小说《红字》改编的电影《红字》,通过具有反讽意义的结构和人物命运来展现19世纪美国政教合一下的社会面貌和生存境遇,呈现出自然人和扭曲的社会人之间的矛盾对立。这种反讽式手法的运用使作品产生了百感难言的情感张力和丰富... 根据霍桑小说《红字》改编的电影《红字》,通过具有反讽意义的结构和人物命运来展现19世纪美国政教合一下的社会面貌和生存境遇,呈现出自然人和扭曲的社会人之间的矛盾对立。这种反讽式手法的运用使作品产生了百感难言的情感张力和丰富的审美文化内蕴,其历史真实性在今天的现实境遇中仍然具有启思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字》 反讽式结构 反讽式人物角色 人物命运
下载PDF
论《白鹿原》审美创造中的反讽艺术
5
作者 刘晓亮 赵录旺 《唐都学刊》 2005年第6期50-53,共4页
《白鹿原》在其文本中展开了两种矛盾对立的文化语境,这两种文化语境在特定的历史转型时期相互交融与碰撞,形成了该作品独特的反讽式艺术效果。具体体现为文本结构的反讽特征、人物性格的反讽特征以及语言形式的反讽特征。这种反讽式手... 《白鹿原》在其文本中展开了两种矛盾对立的文化语境,这两种文化语境在特定的历史转型时期相互交融与碰撞,形成了该作品独特的反讽式艺术效果。具体体现为文本结构的反讽特征、人物性格的反讽特征以及语言形式的反讽特征。这种反讽式手法的运用使作品产生了百感难言的情感张力和丰富的审美文化内蕴,其历史的真实性在今天的现实境遇中仍然具有启思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鹿原》 文化语境 反讽式结构 反讽式性格
下载PDF
中国现代诗歌中的反讽技巧——以第三代诗歌为例
6
作者 褚洪敏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52-55,共4页
反讽是中国现代诗歌的重要表现技巧。反讽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也是一种观照世界的生命态度和方式。论文主要以第三代诗歌文本为例,分析阐述反讽在诗歌中的具体表现:言语反讽、戏仿式反讽、存在式反讽等。
关键词 第三代诗歌 言语 戏仿 存在
下载PDF
论《查太莱夫人的情人》中的“反讽”
7
作者 刘淼 程远蝶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70-72,共3页
D·H·劳伦斯在他的作品《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使用反讽这一术语带领读者阅读他想在作品在真正想呈现的观点。表现对战争的不满,对工业化进程中人们异化的思考,对男女两性关系的探讨。
关键词 直白 矛盾 对比
下载PDF
佩戴面具的“传道者”——论圣经《传道书》中的反讽策略
8
作者 王晴阳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96-99,共4页
反讽作为《传道书》的基本思维方式,被巧妙地编织进全书的内在结构中,对该书核心内容的传达和整体风格的构成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传道书》成功地运用苏格拉底式反讽嘲弄了传统的智慧文学,利用情境反讽等策略创造出多层次智慧空... 反讽作为《传道书》的基本思维方式,被巧妙地编织进全书的内在结构中,对该书核心内容的传达和整体风格的构成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传道书》成功地运用苏格拉底式反讽嘲弄了传统的智慧文学,利用情境反讽等策略创造出多层次智慧空间。更重要的是,作者的反讽最终超越虚空,回到其中心命题——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经 《传道书》 苏格拉底 情境 结构
下载PDF
引导学生探究古典诗词中反讽手法的妙用
9
作者 林育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4年第7期20-21,共2页
新批评反讽理论认为:反讽不仅是诗歌语言的基本原则,而且也是诗歌的基本思想方式和哲学态度。文章认为在古典诗话中虽无反讽一词,但并不说明古人创作诗词从未使用反讽技法。本文结合中学古典诗词教学在这方面作了初步的探索,提出在古... 新批评反讽理论认为:反讽不仅是诗歌语言的基本原则,而且也是诗歌的基本思想方式和哲学态度。文章认为在古典诗话中虽无反讽一词,但并不说明古人创作诗词从未使用反讽技法。本文结合中学古典诗词教学在这方面作了初步的探索,提出在古典诗词中反讽主要表现为:语词反讽、意象反讽、否定式反讽和对比反讽,以期见教于大方之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诗词 手法 语词 意象 否定 对比
下载PDF
招魂者言:现代民间叙述——试释《尘埃落定》的叙述模式
10
作者 龙靖遥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82-85,共4页
文章主要从叙述立场的角度来分析《尘埃落定》。经过分析比较 ,我们发现小说的叙述者采取的是一种民间叙述立场 ,即第三只眼视角与主题先行 ,而叙述的质地又充满了西方现代主义“恶之花”式的病态美。小说反讽式写作使文本具有存在主义... 文章主要从叙述立场的角度来分析《尘埃落定》。经过分析比较 ,我们发现小说的叙述者采取的是一种民间叙述立场 ,即第三只眼视角与主题先行 ,而叙述的质地又充满了西方现代主义“恶之花”式的病态美。小说反讽式写作使文本具有存在主义的色彩。书中的“傻子”与堂吉诃德一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埃落定》 叙述模 反讽式写作
下载PDF
先锋诗歌的七种写作形态
11
作者 沈健 《求索》 CSSCI 2004年第2期209-211,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先锋诗歌 写作形态 肉身 事象 拼贴 反讽式 新闻 纯诗 卡通
下载PDF
意象的风景——论20世纪中国题咏新诗
12
作者 姬学友 《殷都学刊》 2009年第4期77-82,共6页
本文以20世纪中国题咏新诗创作为整体考察对象,界定了题咏新诗的内涵与外延,描述其发展脉络和演进过程,较为全面系统地论述了20世纪中国题咏新诗的价值取向和意象形态变化,并对21世纪中国题咏新诗创作走向做了合乎情理的预测。
关键词 题咏新诗 寓言体 直咏 象征化 反讽式
下载PDF
近代文学的突围——论《何典》对古典小说的叛逆与创新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阳 《文教资料》 2014年第36期33-35,共3页
《何典》是一部奇特的近代白话小说,其藐视一切的魄力,无规无矩的写作方式,以及彻底的口语化、俗语化,既是对传统文学的叛逆,又是对俗文学的真实回归。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何典》在颠覆经典的同时,自身也成为了经典。
关键词 《何典》 叛逆 创新 反讽式幽默意味
下载PDF
永远的狂人,独立的自己——鲁迅小说《狂人日记》和《头发的故事》比较研究
14
作者 周玉容 《长春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77-79,共3页
1920年鲁迅小说《头发的故事》发表,《头发的故事》和早期的《狂人日记》在叙事层面存在惊人的相似性:除去不同的隐指读者,两者的叙事层次、人物功能和干预评论等均一脉相承。小说形式的"同"与"异"最终透露了作家... 1920年鲁迅小说《头发的故事》发表,《头发的故事》和早期的《狂人日记》在叙事层面存在惊人的相似性:除去不同的隐指读者,两者的叙事层次、人物功能和干预评论等均一脉相承。小说形式的"同"与"异"最终透露了作家的思想观念在不同时期的一致性和嬗变性,这对于理清现代文学史上纷繁复杂的鲁迅思想脉络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人日记》 《头发的故事》 叙事分层 反讽式评论 隐指读者
下载PDF
甄、贾宝玉“对子”建构的现代解读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庆信 《天府新论》 CSSCI 2008年第3期131-137,共7页
甄(真)、贾(假)宝玉"对子"建构别有巧思,深具哲理。第一部分打破传统解读的单向思维模式,阐明甄、贾宝玉谐音所寓的"真假"价值判断,包含着双取向的"悖论"式反讽。第二部分借鉴现代社会心理学的"镜... 甄(真)、贾(假)宝玉"对子"建构别有巧思,深具哲理。第一部分打破传统解读的单向思维模式,阐明甄、贾宝玉谐音所寓的"真假"价值判断,包含着双取向的"悖论"式反讽。第二部分借鉴现代社会心理学的"镜像自我"概念分析贾宝玉的深层自我意识,指出甄、贾宝玉梦中互见,甄(真)、贾(假)难辨的迷幻情境,不过是贾宝玉梦外镜像自我的象征性投影;贾宝玉内心深处存在的忏悔意识和自卑情结,正是他"自己眼中之我"折射出的"他人眼中之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宝玉 “对予”建构 “悖论” 镜像自我
下载PDF
柔弱思想——理查德·罗蒂与反讽概念当代释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殷振文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2-111,共10页
反讽作为西方哲学与文论基本概念,始终关涉语言、意义与交谈等论题,并形成了贯穿古典与当代的释义脉络。当代视野下的哲理反讽与苏格拉底式反讽有着明显关联,尤其以理查德·罗蒂的反讽释义最为典型。立足于西方形而上学批判,罗蒂指... 反讽作为西方哲学与文论基本概念,始终关涉语言、意义与交谈等论题,并形成了贯穿古典与当代的释义脉络。当代视野下的哲理反讽与苏格拉底式反讽有着明显关联,尤其以理查德·罗蒂的反讽释义最为典型。立足于西方形而上学批判,罗蒂指出反讽表现为对哲学论证与语言的根本和持续性怀疑;反讽体现着当代哲学的自谦化和自我柔弱。作为柔弱思想,反讽是对强势的形而上学的疗治,反讽是人类不间断交谈当中的虔诚和宽容意识的彰显,同时也是词语与意义关联性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格拉底 理查德·罗蒂 交谈 柔弱思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