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观者主体性的结构转向:电影化虚拟现实的“反身性”思考
1
作者 郑洁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73-77,共5页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影视行业的革新,其衍生的电影化虚拟现实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以参与者主导的影游融合特征。从威廉·托马斯提出,乔治·索罗斯推崇的“反身性”作为核心视角,CVR参与者与前虚拟现实形式电影观众在参...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影视行业的革新,其衍生的电影化虚拟现实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以参与者主导的影游融合特征。从威廉·托马斯提出,乔治·索罗斯推崇的“反身性”作为核心视角,CVR参与者与前虚拟现实形式电影观众在参与方式、体验特征与视角内容方面的不同,思考CVR在交互性、具身化与间离化三个层面的转型,并分析在反身性视域下,观者主体性的结构化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化虚拟现实 反身性 主体转型 具身化 间离
下载PDF
教育政策研究中的反身性主题分析:价值、策略与示例
2
作者 张瀚文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4,共6页
作为揭示数据内容的主要方法,主题分析被广泛用于解释质性数据。由于研究范式的差异,不同主题分析方法处理数据的方式也不尽相同。这造成了质性方法的错误标记和不当使用,可能导致政策建议失当。以概念化大学生借款人债务经历的质性调... 作为揭示数据内容的主要方法,主题分析被广泛用于解释质性数据。由于研究范式的差异,不同主题分析方法处理数据的方式也不尽相同。这造成了质性方法的错误标记和不当使用,可能导致政策建议失当。以概念化大学生借款人债务经历的质性调查为例,研究详述了反身性主题分析的六步骤流程,旨在厘清和消解适用反身性主题分析可能存在的混淆和误区,并为在教育政策研究中使用这种分析方法提供方向和技巧。反身性主题分析突出了研究者在知识生产中的积极参与:开放、有机的编码和主题生成过程是研究者对质性资料意义模式的主动诠释。对主题的深入解释更能把握公共问题的复杂性和多面性,这有助于教育决策科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式 反身性 主题分析 助学贷款 反身性主题分析
下载PDF
反身性视域下电子竞技体育化过程中的价值冲突与消解路径
3
作者 张维凯 崔华 孔振兴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50,共8页
基于反思、悖论和诠释学循环反身性三维理论的方法论指导,利用文献与逻辑分析方法,对电子竞技在体育化过程中价值追求的转变及其与体育的价值冲突进行辨识和讨论,发现电子竞技在体育化过程中,价值追求由客观外在性向主体内生性转变,并... 基于反思、悖论和诠释学循环反身性三维理论的方法论指导,利用文献与逻辑分析方法,对电子竞技在体育化过程中价值追求的转变及其与体育的价值冲突进行辨识和讨论,发现电子竞技在体育化过程中,价值追求由客观外在性向主体内生性转变,并引发了其与体育之间的价值冲突,形成了“电竞不属于体育”的发展悖论。基于悖论,在明晰冲突的基础上,利用诠释学循环对电子竞技与体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辩证分析,并提出依据体育的结构与电子竞技的本质,对电子竞技要素进行创造性建构,以彰显体育特质,消解二者之间的价值冲突,促进电子竞技体育化发展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竞技 体育化 反身性 价值冲突 消解路径
下载PDF
后人类影像的反身性研究
4
作者 薛玉 《视听》 2024年第8期39-42,共4页
回溯百年影史,多数艺术思潮的出现先于创作实践。后人类主义论点蔓延至电影场域,电影借助特效技术辅以数字化场景叙事,对后人类图景进行观念性的重构,对人的主体性地位提出挑战。观众观影过程中对于影像奇观的消费倾向,使得导演在平衡... 回溯百年影史,多数艺术思潮的出现先于创作实践。后人类主义论点蔓延至电影场域,电影借助特效技术辅以数字化场景叙事,对后人类图景进行观念性的重构,对人的主体性地位提出挑战。观众观影过程中对于影像奇观的消费倾向,使得导演在平衡影像再现中艺术创作和商业诉求间的关系上,进一步反思创作主体的价值取向,避免故意夸大叙事和歪曲事实的反伦理行为。创作者将伦理反思与反身性引入作品,并非意味着对后人类影像进行盲目的批判,其本身拥有的优良特性值得观者借鉴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人类 影像奇观 反身性 伦理反思
下载PDF
公共性与反身性之辩:论私电影《吉祥如意》的叙事策略
5
作者 聂在田 《戏剧之家》 2024年第19期154-156,共3页
《吉祥如意》以第一文本《吉祥》建构“游戏真实”,贴近公众的审美取向,又以第二文本《如意》将其解构,在反身性表达中质疑“游戏真实”的合理性,从而远离观众和市场,双文本的并置导致影片的叙事表意游离于公共性和探索性之间。该片试... 《吉祥如意》以第一文本《吉祥》建构“游戏真实”,贴近公众的审美取向,又以第二文本《如意》将其解构,在反身性表达中质疑“游戏真实”的合理性,从而远离观众和市场,双文本的并置导致影片的叙事表意游离于公共性和探索性之间。该片试图将影像形式的自反和导演对私人生活的思考结合起来,实现影像和现实的互文指涉与双重反思,这种对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兼顾可以成为未来私电影创作的一个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祥如意》 私电影 公共 反身性 真实
下载PDF
诗意化表达与现代性反思:《宇宙探索编辑部》的影像反身性
6
作者 梁艺伟 《视听》 2024年第1期87-90,共4页
《宇宙探索编辑部》集科幻、喜剧、公路片等多种类型元素于一身,其手持拍摄配合罗伯特·奥特曼式的推拉镜头意外地与卓别林式的大远景动作喜剧风格相得益彰。《宇宙探索编辑部》以伪纪录的叙事策略表现超真实的审美体验,又以诗歌、... 《宇宙探索编辑部》集科幻、喜剧、公路片等多种类型元素于一身,其手持拍摄配合罗伯特·奥特曼式的推拉镜头意外地与卓别林式的大远景动作喜剧风格相得益彰。《宇宙探索编辑部》以伪纪录的叙事策略表现超真实的审美体验,又以诗歌、章回体等叙事技巧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在诗意化表达背后深藏着影片创作者对社会的现代性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探索编辑部》 影像反身性 诗意化表达 现代反思
下载PDF
何以反身?——反身性博物馆学视角中的《博物馆学习》
7
作者 张江弛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24年第2期117-121,共5页
《博物馆学习:作为增强实践的理论与研究(Museum Learning:Theory and Research as Tools for Enhancing Practice)》以意义构建为核心论述了博物馆学习的一般形式和主要方法,是目前博物馆学习领域较为精炼的研究著作。反身性博物馆学... 《博物馆学习:作为增强实践的理论与研究(Museum Learning:Theory and Research as Tools for Enhancing Practice)》以意义构建为核心论述了博物馆学习的一般形式和主要方法,是目前博物馆学习领域较为精炼的研究著作。反身性博物馆学视角下的本书可以为西方博物馆学理论中国化提供参考,这一过程包括去情境化、再情境化、交流与共创和原真性检验四个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学习 反身性博物馆学 博物馆化
下载PDF
反身性实践:设计人类学的一种方法论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文涛 魏洁 《艺术设计研究》 2023年第4期92-98,共7页
设计人类学以新兴学科的面目出现,意味着其形成更新意义的知识生产,包含特定的功能原则、理论与方法。本文提出以“反身性实践”作为设计人类学的方法论原则,是对其独立学科的本体论认识也作为可操作的指导,在研究主体、设计概念和实践... 设计人类学以新兴学科的面目出现,意味着其形成更新意义的知识生产,包含特定的功能原则、理论与方法。本文提出以“反身性实践”作为设计人类学的方法论原则,是对其独立学科的本体论认识也作为可操作的指导,在研究主体、设计概念和实践行动中建立逻辑的方法集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人类学 方法论 反身性
下载PDF
德育主体教育交往及反身性建构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明露 《中小学德育》 2023年第8期28-31,共4页
教育交往推动德育回归生活世界,是一种极具发展性的道德教育方式。通过实现德育主体精神世界的共建共享,助力德性与德行的有机统一,使德育实践发展成为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辩证统一的过程。德育主体的教育交往贯穿于全部校园时空... 教育交往推动德育回归生活世界,是一种极具发展性的道德教育方式。通过实现德育主体精神世界的共建共享,助力德性与德行的有机统一,使德育实践发展成为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辩证统一的过程。德育主体的教育交往贯穿于全部校园时空,统筹兼顾初级教育交往和次级教育交往,方能为学生道德成长营建完整的校园生活图景。以教育交往引领学生道德自我养成,需强化教育交往主体的反身性构建,这要求提升教育交往主体的交往理性,为教育交往主体营造适宜的交往空间,在教育交往中培育学生道德自我调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主体 教育交往 反身性
下载PDF
科学不确定性背景下新兴科技风险的反身性治理——以人类基因编辑风险为例
10
作者 张海柱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27,共9页
如何对新兴科技风险进行有效治理,已经成为重要且紧迫的现实问题。以人类基因编辑风险为例进行的考察发现,当前风险治理实践中形成了基于科学理性的“技术治理”范式,科学专家处于支配地位,非科学主体的参与弱化甚至缺位。然而,人类基... 如何对新兴科技风险进行有效治理,已经成为重要且紧迫的现实问题。以人类基因编辑风险为例进行的考察发现,当前风险治理实践中形成了基于科学理性的“技术治理”范式,科学专家处于支配地位,非科学主体的参与弱化甚至缺位。然而,人类基因编辑领域存在技术、方法论与认识论方面的科学不确定性问题,使得技术治理面临知识困境、责任困境与信任困境。为此需要进行一种“反身性治理”的范式变革,它以科学不确定性的存在作为治理改革的前提,强调以风险理性作为理性基础,以包容性审议作为实践模式,并以信任的重建作为改革的重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科技风险 科学不确定 技术治理 反身性治理 人类基因编辑
下载PDF
反身性视角下的一种泛知识传播方法尝试
11
作者 陈钰 《新闻传播科学》 2023年第4期791-798,共8页
20世纪70年代左右,反身性的概念在西方学界,尤其是哲学界和社会学界引发了热烈的讨论,而反身性的多重内涵也让这个概念有了进一步向各个学科跨界而去的可能。本文试图用反身性的思考方式,以b站up主“小约翰可汗”的视频为研究对象,通过... 20世纪70年代左右,反身性的概念在西方学界,尤其是哲学界和社会学界引发了热烈的讨论,而反身性的多重内涵也让这个概念有了进一步向各个学科跨界而去的可能。本文试图用反身性的思考方式,以b站up主“小约翰可汗”的视频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尝试找出呈现在网络空间中关于意义和身份的反身性重构,并试图提出一种新的泛知识传播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身性 泛知识 知识传播
下载PDF
从暗面到亮面:反身性的再转向及其效果 被引量:3
12
作者 肖瑛 韩倩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1-43,共13页
"反身性转向"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涌现的一股炙手可热的学术思潮。"反身性"的多元内涵之间隐含着"反思"和"自反"的紧张。第一次"反身性转向"凸显的是现代性的暗面。但在米德等实用主... "反身性转向"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涌现的一股炙手可热的学术思潮。"反身性"的多元内涵之间隐含着"反思"和"自反"的紧张。第一次"反身性转向"凸显的是现代性的暗面。但在米德等实用主义思想家的学术脉络之中,潜伏着"反思"引导和控制"自反"的维度。2000年前后,英国社会理论家阿切尔推动的"反身性的再转向",接续和彰显了米德这一传统,让现代性的亮面得以光大。暗面和亮面的分化,折射出当代人类矛盾的生存境况:一方面风险社会并非耸人听闻,另一方面社会的进步越来越依赖于每一个"积极施动者"。"一般化他人""社会理性"和"团体能动性"的概念之间的内在一致性,为反思和自反相结合并让现代性的亮面照进现代性的暗面,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身性 反身性现代化 自我 一般化他人 内心对话
下载PDF
反身性理论视野下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路径选择
13
作者 李长健 朱慧娴 《神州》 2014年第5期232-232,共1页
反身性理论逐渐被运用在政治、经济、历史各个分析领域,与传统的分析方法不同,反身性理论将"不确定性"这一其它理论所忽视的因素积极引入,契合食品安全监管市场的某些角度,使我们从新的理论视角来理解分析食安全风险的原因,... 反身性理论逐渐被运用在政治、经济、历史各个分析领域,与传统的分析方法不同,反身性理论将"不确定性"这一其它理论所忽视的因素积极引入,契合食品安全监管市场的某些角度,使我们从新的理论视角来理解分析食安全风险的原因,并对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提出创造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身性理论 优势 反身性运动 局限 启示
下载PDF
反身性视角下信息流空间建构与网络韧性分析:以长三角百度用户热点搜索为例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艳 孙阳 陈雯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2-72,共11页
基于百度指数,集成网络联系强度、网络复杂性、Circos弦图等研究方法,尝试基于个体搜索行动对实体地理空间与虚拟信息空间进行跨尺度认知,在反身性视角下诠释长三角信息流空间建构,对长三角信息流空间网络韧性进行评估,主要结果如下:1)... 基于百度指数,集成网络联系强度、网络复杂性、Circos弦图等研究方法,尝试基于个体搜索行动对实体地理空间与虚拟信息空间进行跨尺度认知,在反身性视角下诠释长三角信息流空间建构,对长三角信息流空间网络韧性进行评估,主要结果如下:1)节点等级性与密度集聚性分析表明,长三角区域信息流空间具有较高的网络韧性,总体呈现“一极多中心”格局,密度呈显著非均衡性。2)层级传输性与流向匹配性分析显示,一方面,旅游相较于房价、天气、人才政策的网络层级性更高、层级性优势突出;另一方面,上海、杭州、苏州、南京、宁波在长三角信息流空间中占据较高层级,其中,上海、杭州与苏州是双向信息流动的最重要节点。3)反身性视角展示了从个体行动到虚拟信息空间并反身至实体地理空间的跨尺度地理空间认知方法,网络韧性分析表明个体行动相对于区域网络结构与区域网络结构韧性是具有地域反身性的,通过反身性视角建立个体-区域的跨尺度空间关联,有助于展示个体行动变化与区域空间变化的互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身性视角 信息流空间 网络韧 百度指数 长三角
下载PDF
反身性理论对物流企业安全管理的启示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明利 宋守信 李森 《物流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5,11,共3页
运用社会理论—反身性理论来构建动态的安全反身性思考模式。基于该模式,从行为活动的特性和风险感知能力两方面分析了可能诱发安全生产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指出了安全反身性思考在物流企业安全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局限性,以及对当前物... 运用社会理论—反身性理论来构建动态的安全反身性思考模式。基于该模式,从行为活动的特性和风险感知能力两方面分析了可能诱发安全生产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指出了安全反身性思考在物流企业安全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局限性,以及对当前物流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现代物流企业安全管理提供了一个新的理念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身性理论 安全管理 风险管理 安全文化 物流企业
下载PDF
打破写实的神话——论电影的现实性与反身性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艳明 李文聪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3-128,共6页
现实主义(realism)是经典电影理论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它强调一种客观、忠实地反映生活的原本情形的态度。在电影发展史上,现实主义伴随着质疑和争辩一路走来。在这诸多的辩论中,有一个重要的专有名词,那就是“反身性”(reflexivit... 现实主义(realism)是经典电影理论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它强调一种客观、忠实地反映生活的原本情形的态度。在电影发展史上,现实主义伴随着质疑和争辩一路走来。在这诸多的辩论中,有一个重要的专有名词,那就是“反身性”(reflexivity)的概念。反身性向现实主义传统和技巧提出挑战。它试图告诉人们:影像——即便是采用写实主义的——也是由导演和摄像机架构起来的,渗透着作者身份和产制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电影理论 写实主义 反身性 现实 现实主义传统 神话 专有名词 作者身份
下载PDF
虚拟社区中自我认同的反身性重构——基于移动短视频应用“快手”的人类学研究 被引量:27
17
作者 朱靖江 高冬娟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7-53,112-114,共10页
互联网技术对时间进程的压缩和空间结构的整合创造出一个多时态共存的虚拟空间,社群成员之间的交互关系由以"我"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扩展为不同虚拟社区"我们"与"我们"的交流互动,这一交互过程中始终贯穿... 互联网技术对时间进程的压缩和空间结构的整合创造出一个多时态共存的虚拟空间,社群成员之间的交互关系由以"我"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扩展为不同虚拟社区"我们"与"我们"的交流互动,这一交互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人类学自我身份认同的再思考与再建构。本文以中国最大的短视频社交平台"快手"为研究对象,通过互联网田野调查方法复观虚拟社区中的文化表达与自我认同过程,揭示出以"快手"为代表的视频交互型虚拟社区在给予个体多元文化表达空间的同时,个体也经由反身性方式不断重构自我身份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手 虚拟社区 自我认同 反身性重构
下载PDF
反思、批判和反身性:实现“助人自助”的三种服务逻辑 被引量:5
18
作者 童敏 罗敏敏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44-56,共13页
"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核心服务理念,也是社会工作之所以能够立足的关键所在,从产生之日起,社会工作就秉持着这样的服务理念。但是从"助人"转变成"自助"却需要社会工作服务策略的根本转变,从专家式的直接给予转变成服务对象自主... "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核心服务理念,也是社会工作之所以能够立足的关键所在,从产生之日起,社会工作就秉持着这样的服务理念。但是从"助人"转变成"自助"却需要社会工作服务策略的根本转变,从专家式的直接给予转变成服务对象自主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这样,如何理解作为培养服务对象自主意识和能力的反思、批判和反身性这三个概念就成为实现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核心,然而这三个概念缺乏清晰统一的界定,常常相互混淆。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的方式开展探索,通过对已有研究文献的回顾、分析和比较,梳理了反思、批判和反身性这三个概念的基本内涵、理论基础和体现的服务策略。研究发现,这三个概念都关注个人对自己生活经验的主动审视,只不过,反思是强调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对自身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当下情境的检视,批判是注重从文化角度出发对自身日常生活中的权利关系的分析和原有知识假设的质疑,而反身性则是从社会差异假设出发对自身所处的社会位置的确认和动态关联中的文化历史脉络因素的理解。对这三个概念的清晰梳理有利于社会工作"助人自助"服务理念的实现,以及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思 批判 反身性 社会工作
下载PDF
社会科学知识的“反身性”——兼与自然科学知识反身性的比较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华新 唐礼勇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5年第2期90-96,共7页
社会科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都具有反身性。但两者的反身性有很大的不同,前者不仅影响知识研究的方向和效应,还可能改变理论命题本身;而后者更多的是对知识运用效应的反思,研究内容相对独立于社会的主观渗透。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社... 社会科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都具有反身性。但两者的反身性有很大的不同,前者不仅影响知识研究的方向和效应,还可能改变理论命题本身;而后者更多的是对知识运用效应的反思,研究内容相对独立于社会的主观渗透。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社会变量的渗入程度和研究对象的各自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身性 社会科学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
下载PDF
从理据到实践:多元文化路径中的主体反身性建构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晓明 禹奇才 +3 位作者 蔡忠兵 何晓晴 王凤霞 李芬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8期84-87,共4页
如何在大学探寻人才生成的多元文化路径,广州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题组经过五年来的探索,认为文化素质的教育不能依靠开展一些外缘于主体的活动就可达到目的,而首先应解决认识论上的问题,应将文化素质教育置于认知主体的反身... 如何在大学探寻人才生成的多元文化路径,广州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题组经过五年来的探索,认为文化素质的教育不能依靠开展一些外缘于主体的活动就可达到目的,而首先应解决认识论上的问题,应将文化素质教育置于认知主体的反身性建构这一理论框架,以获得进一步的理解,进而设计文化素质教育的逻辑进路,并通过诸种实践活动,创构一种在多元文化路径中的主体反身性生成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素质 反身性 多元路径 实践活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