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在神经放射中的应用
1
作者 戴建平 葛玉林 高培毅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1996年第4期16-20,共5页
分析了61例脂肪抑制技术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病例,着重探讨了频率选择性预饱合法(ChemSat)与短TI反转回复法(STIR)两种脂肪抑制技术的原理及在中枢神经系统应用中的优缺点,进行了脂肪抑制与水抑制观察垂体后叶成分... 分析了61例脂肪抑制技术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病例,着重探讨了频率选择性预饱合法(ChemSat)与短TI反转回复法(STIR)两种脂肪抑制技术的原理及在中枢神经系统应用中的优缺点,进行了脂肪抑制与水抑制观察垂体后叶成分的研究。笔者认为,脂肪抑制技术可提高含脂类病变诊断准确率,并使高信号的病变或增强病变与周围脂肪区分,使其在神经放射中有特殊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抑制 频率选择性预饱合 短TI反转回复法 中枢神经系统
下载PDF
6种核磁共振法含量测定用标准物质纵向弛豫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师小春 冯玉飞 +2 位作者 陈忠兰 吴先富 肖新月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28-1934,共7页
目的:研究6种核磁共振法含量测定用标准物质(核磁定量内标物)纵向弛豫时间(T1)的影响因素。方法:使用Bruker AVANCE NEO 600 MHz核磁共振波谱仪,采用反转恢复法采集6种核磁内标物(对苯二酚、苯甲酸、富马酸、马来酸、对苯二甲酸二甲酯、... 目的:研究6种核磁共振法含量测定用标准物质(核磁定量内标物)纵向弛豫时间(T1)的影响因素。方法:使用Bruker AVANCE NEO 600 MHz核磁共振波谱仪,采用反转恢复法采集6种核磁内标物(对苯二酚、苯甲酸、富马酸、马来酸、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3,5-三甲氧基苯)在不同溶剂(D2O、DMSO-d6、CD3OD、CDCl3)、不同浓度(1.25、2.5、5、10 mg·mL-1)以及不同温度(20、30、40、45℃)下的T1。结果:溶剂和温度对T1的影响显著,浓度对其影响不大。不同的核磁内标物在不同的化学环境(不同溶剂、不同浓度以及不同温度)中,T1不尽相同。结论:核磁定量内标物T1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可以为定量核磁共振法中重要参数弛豫延迟时间(D1)的设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核磁共振 核磁定量内标物 反转回复法 纵向弛豫时间 弛豫延迟时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