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半规管后臂管石症中反转相眼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景华 李长青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32-735,共4页
目的分析外半规管后臂型管石症中出现反转相眼震与无反转相眼震患者的参数特点,探讨其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外半规管后臂型管石症68例,滚转试验中是否出现反转相眼震进行分组,应用眼震视频记录仪,记录和分析眼震参数,比... 目的分析外半规管后臂型管石症中出现反转相眼震与无反转相眼震患者的参数特点,探讨其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外半规管后臂型管石症68例,滚转试验中是否出现反转相眼震进行分组,应用眼震视频记录仪,记录和分析眼震参数,比较出现反转相眼震组中第一相眼震和反转相眼震参数及有无反转相眼震患者患侧眼震参数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在68例外半规管后臂型管石症中,48例出现反转相眼震,其中17例为双侧,31例为单侧。第一相眼震强度明显大于反转相眼震,反转相眼震持续时间明显长于第一相眼震,两者的潜伏期、持续时间及强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814、-10.851、13.485,P<0.05)。典型的反转相眼震也有渐强渐弱的过程,但达峰速度较第一相眼震减慢,减弱时间也明显延长。48例有反转相眼震者与20例无反转相眼震者比较,潜伏期、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23、1.692,P>0.05),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13,P<0.05)。结论反转相眼震在外半规管后臂型管石症中较常见,出现反转相眼震的通常为患侧,滚转试验时建议延长观察时间,反转相眼震的出现能帮助识别责任半规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转相眼震 试验 外半规管管石症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下载PDF
反转相眼震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周凤洁 杨长亮 张钊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969-971,共3页
目的:探讨变位试验中反转相眼震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诊断中的意义。方法:118例BPPV患者,其中在变位试验中出现反转相眼震26例,记录和分析其眼震参数,再综合病史特点,对耳石的责任半规管进行判断,并进行对应的耳石复位治疗(CRP)... 目的:探讨变位试验中反转相眼震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诊断中的意义。方法:118例BPPV患者,其中在变位试验中出现反转相眼震26例,记录和分析其眼震参数,再综合病史特点,对耳石的责任半规管进行判断,并进行对应的耳石复位治疗(CRP),比较疗效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出现反转相眼震的26例BPPV患者均拟诊为水平半规管后臂型管石症,其中右水平半规管型15例,左水平半规管型11例,CRP治疗显效4例,有效15例,无效7例,对疗效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6,P<0.05)。结论:对在变位试验中出现反转相眼震并拟诊为BPPV的患者,CRP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RP治疗有效,治疗性诊断成立,对责任半规管的分析和判断有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位试验 反转相眼震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