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化桥式运动及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对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吴婉霞 徐武华 +1 位作者 刘文权 曾德良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15-18,47,共5页
目的观察强化桥式运动及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对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0年7月—2012年12月在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卒中后偏瘫患者43例,按接诊时奇偶数将患者分为强化训练组(22例)和常规训练组... 目的观察强化桥式运动及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对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0年7月—2012年12月在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卒中后偏瘫患者43例,按接诊时奇偶数将患者分为强化训练组(22例)和常规训练组(21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1次/d,45 min/次,5 d/周,共治疗4周;强化训练组每天增加桥式运动及视觉反馈平衡训练1次,20 min/次。比较两组训练前,训练后2、4周的Fugl-Meyer量表(FMA)中下肢部分(FMA-L)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及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的差异。结果 (1)与治疗前比较,随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患者FMA-L、BBS评分均呈逐渐提高趋势,而TUGT测评时间呈加快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训练前及训练后2周,两组各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4周后,强化训练组FMA-L、BBS量表评分,TUGT测评时间分别为(21.2±4.6)分、(19.4±2.6)分、(44.8±10.1)s;常规训练组分别为(18.7±3.3)分、(17.4±2.8)分、(57.6±7.7)s,两组各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桥式运动及视觉反馈平衡训练较常规康复训练能更明显改善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随着强化训练时间的延长,其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偏瘫 康复 桥式运动 视觉反馈平衡训练 下肢运动功能
下载PDF
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及功能性转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徐睿华 刘琦 +1 位作者 熊键 宋晶萍 《中国康复》 2010年第6期430-431,共2页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通过视觉反馈平衡训练治疗对平衡及功能性转移能力的作用。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32例,分为运动组17例和对照组15例,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运动组加视觉反馈平衡训练。2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Berg平衡评定量表(BBS)和&...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通过视觉反馈平衡训练治疗对平衡及功能性转移能力的作用。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32例,分为运动组17例和对照组15例,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运动组加视觉反馈平衡训练。2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Berg平衡评定量表(BBS)和"站立-走"计时测试(TUG)评定。结果:治疗5周后,BBS评分2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TUG计时明显缩短;运动组2项评定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配合视觉反馈平衡训练能明显提高平衡及功能性转移的能力,增加站立和行走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反馈平衡训练 平衡 功能性转移 脑卒中
下载PDF
躯干力量及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吴婉霞 徐武华 +2 位作者 刘文权 沈雁 钟思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529-2530,共2页
目的:探讨躯干力量及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一般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增加躯干力量及视觉反馈平衡训练(MTD-Bala... 目的:探讨躯干力量及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一般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增加躯干力量及视觉反馈平衡训练(MTD-Balance System),治疗3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Berg平衡量表(BBS)、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等比较。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BBS评分增高、TUGT时间下降及FAC分级提高,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躯干力量及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能力及步行能力,减少跌倒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躯干力量 视觉反馈平衡训练 平衡能力 步行能力
下载PDF
反馈平衡调节自适应机制在搜索引擎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田生伟 刘胜全 禹龙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387-389,共3页
介绍了反馈平衡调节自适应机制在循环工作链中的研究和实现 ,经实践证明运行效果良好 。
关键词 反馈平衡调节自适应 循环工作链 多线程 搜索引擎
下载PDF
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相关静息态脑网络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林巧茂 李阔 项宁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2年第3期347-354,共8页
目的探讨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相关静息态脑网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2—2021-01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就诊的认知功能有障碍的脑卒中患者(138例),其中A(视觉反馈平衡训练)、B(常规训练)组各69例,另选69例同期体... 目的探讨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相关静息态脑网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2—2021-01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就诊的认知功能有障碍的脑卒中患者(138例),其中A(视觉反馈平衡训练)、B(常规训练)组各69例,另选69例同期体检健康人员为C组。3组进行对比分析,包括一般资料、训练前后MoCA评分以及训练前后左右侧海马功能连接的变化。结果A、B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训练后MoCA评分比较,A组患者的回忆力评分、视空间和执行能力评分以及总分[分别为(4.06±0.84)分、(3.31±1.33)分、(22.92±4.42)分]均显著高于B组[分别为(3.68±0.77)分、(2.89±1.10)分、(19.56±3.89)分](P<0.05)。与C组对比,A组患者训练后左侧海马与左侧颞叶(t=9.371,P<0.001)、左侧尾状核(t=4.992,P=0.001)以及左侧丘脑(t=4.450,P=0.002)的连接增加,与右侧前扣带回(t=—4.106,P<0.001)、右侧额上回(t=—3.221,P=0.003)以及右侧额中回(t=—7.079,P=0.001)的连接减少;右侧海马与右侧杏仁核(t=10.530,P=0.001)、右侧小脑后叶(t=8.543,P<0.001)、右侧顶叶(t=4.764,P=0.001)、右侧颞上回(t=5.215,P<0.001)以及右侧颞中回(t=5.185,P=0.002)的连接增加,与左侧额上回(t=—4.698,P<0.001)以及左侧额下回(t=—4.807,P=0.004)的连接减少。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丘脑(OR=12.013,P=0.024)、基底节(OR=6.015,P=0.045)、顶叶(OR=12.378,P=0.016)、枕叶(OR=8.304,P=0.031)、额叶(OR=19.569,P=0.005)、颞叶(OR=11.246,P=0.011)均与MoCA评分具有相关性。结论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回忆力、语言能力、视空间和执行能力方面。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效果尚可。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左右侧海马与脑区功能连接存在异常改变,且额叶与脑卒中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视觉反馈平衡训练 认知功能障碍 静息态脑网络 相关性
下载PDF
一种新型压差负反馈平衡阀 被引量:3
6
作者 胡长胜 赵伟民 李瑰贤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2-53,共2页
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压差负反馈平衡阀的结构 。
关键词 压差负反馈平衡 液压同步工作 单缸调整 浮动阀芯
下载PDF
头针结合视觉反馈平衡仪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平衡功能障碍4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建文 寄婧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44-46,共3页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视觉反馈平衡仪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视觉反馈平衡仪进行平衡功能训练,治疗组采用头针结合视觉反馈平衡仪训练治疗。2组连...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视觉反馈平衡仪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视觉反馈平衡仪进行平衡功能训练,治疗组采用头针结合视觉反馈平衡仪训练治疗。2组连续治疗5周,在治疗前后分别通过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Holden步行能力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BBS评分和Holden步行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2组BBS评分和Holden步行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且治疗组升高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头针结合视觉反馈平衡仪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和行走能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针 视觉反馈平衡 脑卒中 偏瘫 平衡功能障碍
下载PDF
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在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刘立明 张倩 董静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1年第8期87-88,共2页
目的讨论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在早期帕金森患者平衡功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早期帕金森患者54例,所有患者经抽签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参照组对患者施以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利用常规康复训... 目的讨论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在早期帕金森患者平衡功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早期帕金森患者54例,所有患者经抽签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参照组对患者施以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利用常规康复训练联合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对两组患者的平衡功能与生活质量予以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在Berg评分与QOL评分分别为(51.28±1.68)分和(73.87±5.16)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康复治疗效果满意度为92.6%,其数据与参照组(70.4%)进行比对存在显著的优势,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帕金森患者应用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可改善患者平衡功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帕金森 视觉反馈平衡训练 康复治疗 平衡功能
下载PDF
基于反馈平衡累加的Chirp-COTR-UWB检测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孔泽华 康荣宗 +1 位作者 张剑 刘洛琨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60,共5页
针对基于有源频谱压缩的码域发送参考Chirp超宽带信号检测问题进行研究,在系统现有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码域发送参考结构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符号反馈平衡累加的改进检测方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改进方法在保持系统... 针对基于有源频谱压缩的码域发送参考Chirp超宽带信号检测问题进行研究,在系统现有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码域发送参考结构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符号反馈平衡累加的改进检测方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改进方法在保持系统简洁性的同时,实现了对参考模板的提纯,可以有效提高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 线性调频信号 码域参考 反馈平衡累加 检测方法
下载PDF
视觉反馈平衡训练仪训练对脑卒中后平衡及步行能力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晓春 王俊华 谢水平 《循证医学》 2019年第2期86-91,101,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视觉反馈平衡训练仪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能力、步行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等国内外数据库从建库到2018... 目的系统评价视觉反馈平衡训练仪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能力、步行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等国内外数据库从建库到2018年4月的有关文献,收集视觉反馈平衡训练仪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影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运用RevMan 5.3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所有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后选入12篇文献共56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视觉反馈平衡仪训练组与常规平衡训练组平衡量表评分12篇文献合并效应量均数差=6.49,95%可信区间5.63~7.35,Z=14.77,P<0.000 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视觉反馈平衡仪训练组与常规平衡训练组"起立-行走"计时6篇文献合并效应量均数差=-3.91,95%可信区间-4.68~-3.14,Z=9.97,P<0.000 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视觉反馈平衡仪训练组与常规平衡训练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2篇文献合并效应量均数差=5.58,95%可信区间2.31~8.84,Z=3.35,P=0.000 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视觉反馈平衡训练仪训练能有效增强脑卒中患者的站位平衡功能并改善他们的步行能力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较传统平衡训练改善更明显。但是目前与平衡仪训练相关的高水平的临床研究较少,故需要进行大样本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视觉反馈平衡训练仪训练 平衡功能 步行能力 日常生活能力 META分析
下载PDF
基于fMRI对视觉反馈平衡仪联合腕踝针治疗脑卒中后平衡障碍的机制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晶晶 邓海鹏 +2 位作者 焦黛妍 刘思宏 张建萍 《广东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84-89,共6页
目的观察视觉反馈平衡仪联合腕踝针治疗脑卒中后平衡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变化。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康复科住院的90例脑卒中后平衡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平衡组和联合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脑卒中康复训练,... 目的观察视觉反馈平衡仪联合腕踝针治疗脑卒中后平衡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变化。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康复科住院的90例脑卒中后平衡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平衡组和联合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脑卒中康复训练,平衡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视觉反馈平衡训练仪,联合组在平衡组的基础上增加踝关节的围刺法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和4周时测定3组患者平衡指标并进行静息态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和弥散张量成像(DTI)的检查,比较3组患者平衡参数、各脑区[感觉运动区(SMC区)、辅助运动区(SMA区)、主运动区(M1区)、小脑]的比率低频振幅(fALFF)和皮质脊髓束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结果治疗后2周和4周时,3组患者轨迹长、左右偏离、外周面积和矩形面积等重心转移轨迹参数,X轴重心转移距离均值(Mean-X)、Y轴重心转移距离均值(Mean-Y)、X轴重心转移距离最大值(Max-X)、Y轴重心转移距离最大值(Max-Y)、重心转移距离(LSKG)、重心转移面积(SSKG)、重心转移面积比(LFS)等重心转移距离参数以及体质量分布系数(WDI)和稳定性系数(SI)均显著降低,单位面积轨迹长均显著增加(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2周和4周时的轨迹长、左右偏离、外周面积和矩形面积等重心轨迹参数,Mean-X、Mean-Y、Max-X、Max-Y、LSKG、SSKG、LFS等重心转移距离参数以及WDI和SI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和平衡组,单位面积轨迹长显著大于对照组和平衡组(P<0.05)。经过治疗,3组患者SMC区、M1区、SMA区和小脑等fALFF以及患侧皮质脊髓束FA均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2周和4周时SMC区、M1区、SMA区和小脑等fALFF以及患侧皮质脊髓束FA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和平衡组,平衡组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觉反馈平衡仪联合腕踝针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平衡障碍患者平衡功能,这与脑卒中后神经可塑和运动功能重组有关,可将fALFF和FA作为平衡障碍康复指标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平衡障碍 功能磁共振成像 视觉反馈平衡 腕踝针 疗效 机制
下载PDF
基于反馈平衡的铁路通信网络优化调度算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安伦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2-84,共3页
传统铁路通信传输SDH网络管理中心LT,对于划分ID只按不同车站划分,对于同一车站不同信息平台的2M接口不做划分,只按照接入网2M接口的接入,自动分配时隙;至于该数据在信息平台处理的周期、数据归口为哪一种车站业务数据、数据的具体内容... 传统铁路通信传输SDH网络管理中心LT,对于划分ID只按不同车站划分,对于同一车站不同信息平台的2M接口不做划分,只按照接入网2M接口的接入,自动分配时隙;至于该数据在信息平台处理的周期、数据归口为哪一种车站业务数据、数据的具体内容,不做处理。数据包较大的信息量会造成信道拥堵,造成重要的通信数据丢失或者形成误码。无法保证反馈的相对平衡。在LT终端采用新的反馈平衡程序,保证同等重要、数据量大小基本一致的信息包,在同一个ID下输入信息终端处理后,进行平衡反馈,有效地提高通信信道使用率,解决信道拥堵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管LT 2M 时隙 反馈平衡
下载PDF
视觉反馈平衡训练仪结合减重支持系统在脑卒中早期康复阶段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谢秋蓉 江征 +3 位作者 罗庆禄 刘雪枫 廖燕锬 刘燕平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31期61-63,66,共4页
目的 探讨视觉反馈平衡训练仪结合减重支持系统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阶段平衡功能重建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早期(病程在1个月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 目的 探讨视觉反馈平衡训练仪结合减重支持系统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阶段平衡功能重建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早期(病程在1个月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采用美国Biodex动态平衡系统训练仪结合减重支持系统进行站立平衡功能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平衡训练方法站位进行平衡训练,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的FMBT、BBS、FRT、TBT、TUG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FMBT、BBS、FRT、TBT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TUG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觉反馈平衡训练仪结合减重支持平衡系统可以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阶段的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平衡训练 平衡训练视觉反馈训练仪 减重支持系统
下载PDF
引导式教育联合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自理能力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宏玲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1年第11期1833-1835,共3页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联合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对老年髋部骨折(HF)患者术后自理能力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50例老年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术后对照组采用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在此基础上观察...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联合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对老年髋部骨折(HF)患者术后自理能力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50例老年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术后对照组采用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引导式教育,均连续干预8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量表(ESCA)]及运动能力(Tinetti步态及平衡试验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Tinetti步态及平衡试验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引导式教育联合视觉反馈平衡训练能有效改善老年HF患者术后的自理能力及运动能力,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髋部骨折 视觉反馈平衡训练 引导式教育 自理能力 运动能力
下载PDF
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对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恢复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丛海铭 毕可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19期118-119,共2页
目的观察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对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恢复中的效果。方法将68例早期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基础上增加视觉反馈平衡训练,采用Berg平衡量表结合pro-kin平衡... 目的观察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对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恢复中的效果。方法将68例早期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基础上增加视觉反馈平衡训练,采用Berg平衡量表结合pro-kin平衡训练仪评估干预前后的平衡功能。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Berg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Berg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干预后睁眼和闭眼的运动轨迹长度、运动椭圆面积均减小,且观察组减小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觉反馈平衡训练有助于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反馈平衡训练 早期帕金森病 平衡功能
下载PDF
视觉反馈平衡训练联合数字化跑台训练对脑小血管病平衡与步态障碍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包娟 刘红 +3 位作者 张红霞 卢苇 马瑞 张敏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23期195-198,共4页
脑小血管病(CSVD)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导致平衡与步态障碍的重要原因。在日常生活中,平衡与步态障碍会进一步增加患者的肢体功能依赖和跌倒的风险,明显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并增加了住院和死亡的风险。已有实验证实Pro-Kin视觉反... 脑小血管病(CSVD)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导致平衡与步态障碍的重要原因。在日常生活中,平衡与步态障碍会进一步增加患者的肢体功能依赖和跌倒的风险,明显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并增加了住院和死亡的风险。已有实验证实Pro-Kin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和数字化跑台训练均对改善平衡和步态障碍有着显著的疗效,但对于两种康复方式联合使用是否有着更好的疗效国内外暂无相关报道。本文主要探讨Pro-Kin视觉反馈平衡训练联合数字化跑台训练对CSVD平衡与步态障碍患者功能康复的可行性,以期为CSVD的临床康复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视觉反馈平衡训练 数字化跑台 步态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无反馈平衡型电平控制缓冲放大器
17
作者 从余 《实用影音技术》 1999年第1期43-44,共2页
用电平控制器对平衡信号作电平调节时必须使用精度很高的双连电阻切换式电位器。本文介绍一种仅由两只电阻和一个普通电位器组成的简易型平衡电位器。为了减轻信号源的负载,在简易型平衡电位器的前面增添了一级场效应管SEPP缓冲放大器... 用电平控制器对平衡信号作电平调节时必须使用精度很高的双连电阻切换式电位器。本文介绍一种仅由两只电阻和一个普通电位器组成的简易型平衡电位器。为了减轻信号源的负载,在简易型平衡电位器的前面增添了一级场效应管SEPP缓冲放大器。该电路具有失真率低、频率特性好、残留噪声小的优点。经试听声音清晰、动态范围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馈平衡 缓冲放大器 电平控制器
下载PDF
平衡生物反馈训练对脑卒中足内翻患者足底压力和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炜 王玲 +1 位作者 张学敏 季润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245-250,共6页
目的探讨平衡生物反馈训练对脑卒中足内翻患者的足底压力和平衡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60例脑卒中足内翻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50~58岁,平均年龄54.79岁;病程79~92 d,平均病程87.76 d;偏瘫左侧33例,右侧27例;脑梗死31例,脑出血2... 目的探讨平衡生物反馈训练对脑卒中足内翻患者的足底压力和平衡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60例脑卒中足内翻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50~58岁,平均年龄54.79岁;病程79~92 d,平均病程87.76 d;偏瘫左侧33例,右侧27例;脑梗死31例,脑出血29例。随机选择30例作为对照组,另外30例为试验组。对照组和试验组都进行综合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平衡生物反馈训练。两组连续训练8周,每周5 d,每天2次,每次共60 min。选用美国Tekscan公司的Footscan三维动态足底压力步态分析系统。在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对患者的足底压力和平衡运动学参数进行对比。结果在足底压力方面,治疗前,两组患者内外侧压力和接触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内侧压力增大(P<0.05),外侧压力减小(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内侧压力(150.18±96.30)N vs(175.70±99.95)N,外侧压力(184.14±85.72)N vs(166.46±112.01)N;对照组治疗前后内侧压力(147.11±74.22)N vs(165.97±71.93)N,外侧压力(230.13±93.73)N vs(223.57±114.75)N]。两组患者内侧接触面积增大(P<0.05),外侧接触面积减小(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内侧接触面积(26.75±12.07)cm^(2)vs(34.97±9.17)cm^(2),外侧接触面积(45.79±21.57)cm^(2)vs(37.86±21.99)cm^(2);对照组治疗前后内侧接触面积(39.28±22.25)cm^(2)vs(42.44±14.76)cm^(2),外侧接触面积(45.74±22.66)cm^(2)vs(41.73±20.54)cm^(2)],且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内外侧压力和接触面积变化更为显著(P<0.05)。在平衡运动学参数方面,治疗前两组患者运动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X、Y轴上的轨迹长度、均方差、最大动摇径、总轨迹、偏移长度和包络面积均显著降低(P<0.05),速度、单位面积轨迹长度均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平衡运动学参数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平衡生物反馈训练可显著提高脑卒中足内翻患者的足底压力和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平衡生物反馈训练 足底压力 平衡功能
下载PDF
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19
作者 叶宏 杨秋红 +1 位作者 蔡涵 林建强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观察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v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对照组则辅以常规平... 目的观察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v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对照组则辅以常规平衡训练。于训练前及训练3,6周后分别对2组患者稳定度指数、前/后稳定指数和中间/旁侧稳定指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训练3周后其稳定度指数、前/后稳定指数及中间/旁侧稳定指数均较训练前明显改善(P〈0.05),在训练6周后上述指标较训练前进一步好转(P〈0.01);而对照组患者在训练3周后上述指标较训练前无明显改善(P〉0.05),在训练6周后上述指标才较训练前有显著好转(P〈0.05);组间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在训练3周后及训练6周后其稳定度指数、前/后稳定指数、中间/旁侧稳定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辅以视觉反馈平衡训练,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促其功能全面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反馈平衡训练 脑卒中 偏瘫 平衡功能 平衡功能训练
原文传递
等速肌力训练联合平衡反馈训练仪在脑卒中后偏瘫病人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20
作者 刘虹 张金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3期2461-2464,共4页
目的:观察等速肌力训练联合平衡反馈训练仪在脑卒中后偏瘫病人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偏瘫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平衡反馈训... 目的:观察等速肌力训练联合平衡反馈训练仪在脑卒中后偏瘫病人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偏瘫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平衡反馈训练仪配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等速肌力训练,4周后观察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肌力水平[伸膝肌峰力矩(PT)、屈膝肌PT]、关节活动度[腕关节活动度(AROM)、踝关节AROM]、本体感觉平均指数(ATE)、肌痉挛[改良Ashworth(MAS)]评分、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Holden功能性步行分级法(FAC)评分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伸膝肌PT、屈膝肌PT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腕关节AROM、踝关节AROM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ATE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BBS、FAC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偏瘫病人应用等速肌力训练联合平衡反馈训练仪对肌力、关节活动度、本体感觉均有明显改善作用,有助于平衡能力及步行能力的恢复,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等速肌力训练 平衡反馈训练仪 康复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