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馈式电刺激助力技术联合减重步行训练在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娜 《中医临床研究》 2019年第22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针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联合采取反馈式电刺激助力技术与减重步行训练的治疗效果。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减重步行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用反馈式电刺激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功能性步行能力量表(Functional Ambulation Ca... 目的:探讨针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联合采取反馈式电刺激助力技术与减重步行训练的治疗效果。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减重步行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用反馈式电刺激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功能性步行能力量表(Func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y Scale,FAC)、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 Index,BI)评分均较低,且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AC、FMA、BI评分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随访三个月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采取减重步行训练联合反馈式电刺激助力技术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该联合治疗方案值得在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治疗中加以应用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偏瘫 反馈式电刺激 减重步行训练 效果
下载PDF
反馈式电刺激助力技术在偏瘫肢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康复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夏阳 邱圣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5期243-246,共4页
目的分析反馈式电刺激助力技术在偏瘫肢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100例脑卒中后偏瘫肢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 目的分析反馈式电刺激助力技术在偏瘫肢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100例脑卒中后偏瘫肢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电刺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采用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量表以及Barthel指数来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能力与生活能力变化。结果观察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刺激在偏瘫肢体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馈式电刺激 偏瘫肢体 应用效果 康复质量
下载PDF
不同频率反馈式呼吸电刺激训练促进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的康复效果对比
3
作者 白黎峰 张倩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0期1827-1831,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反馈式呼吸电刺激对促进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94例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反馈式呼吸电刺激对促进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94例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接受10 Hz频率反馈式呼吸电刺激,观察组接受30 Hz反馈式呼吸电刺激。对比两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6 min步行距离(6MWD)、膈肌活动度[平静呼吸时膈肌活动度(QDM)、用力呼吸膈肌活动度(FDM)]、呼吸肌功能[最大吸气压(MIP)、最大呼气压(MEP)]、呼吸困难量表评分(MRC)、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SGRQ)。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EV_(1)、FVC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6MWD较对照组长(P<0.05)。干预后,观察组QDM、FDM活动度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MEP、MIP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MRC、SGRQ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高频率反馈式呼吸电刺激应用于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中,可加快患者康复,改善肺功能、膈肌活动度和呼吸肌功能,可提高运动耐力,减轻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反馈呼吸刺激
下载PDF
反馈式功能性电刺激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与机制 被引量:4
4
作者 项蓉 陈勇 +1 位作者 江玉娟 代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5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反馈式功能性电刺激(BFES)在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在该院治疗的67例可完成部分主动运动的一侧肢体瘫痪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A组22例行BFES治疗;B组22例行... 目的探讨反馈式功能性电刺激(BFES)在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在该院治疗的67例可完成部分主动运动的一侧肢体瘫痪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A组22例行BFES治疗;B组22例行单纯功能性电刺激(FES)治疗;C组23例行常规康复治疗,疗程均为4周。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进行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及功能性MRI脑区激活度检查。结果 1治疗4周后,A组和B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4周后,A组和B组脑功能的重组情况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FES较单纯FES及常规康复治疗更有利于脑梗死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及脑功能的重组,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馈功能性刺激 脑梗死 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反复促通疗法联合肌电反馈式助力电刺激对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姜文 郭川 +3 位作者 徐胜 卞海波 王彤 朱兰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48-553,571,共7页
目的观察反复促通疗法联合肌电反馈式助力电刺激治疗对亚急性期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连续纳入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于江苏省常州市德安医院康复中心住院的卒中偏瘫患者43例,按照随机数... 目的观察反复促通疗法联合肌电反馈式助力电刺激治疗对亚急性期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连续纳入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于江苏省常州市德安医院康复中心住院的卒中偏瘫患者4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43例入组患者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2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下肢反复促通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反复促通疗法治疗的同时给予肌电反馈式助力电刺激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测试2组患者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FMA-LE)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胫骨前肌积分肌电值(iEMG)和伸膝位踝关节主动背屈活动度(AROM),并进行组间及组内治疗前后的比较。结果43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因3例病情变化转院,使得治疗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最终共40例患者入组,其中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FMA-LE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iEMG、ARO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0.50(6.50,16.00)分比11.00(8.25,15.75)分、5.50(2.00,13.50)分比3.50(2.00,14.00)分、17.85(14.10,20.39)V·s比18.25(11.83,20.38)V·s、0.00°(0.00°,0.00°)比0.00°(0.00°,0.00°),均P>0.05]。治疗3周后,FMA-LE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iEMG、AROM治疗组分别为23.00(21.25,25.00)分、37.50(27.00,42.00)分、62.00(54.65,64.88)V·s、5.00°(5.00°,10.00°),对照组分别为20.00(16.50,21.75)分、31.50(20.00,36.75)分、43.20(27.51,50.59)V·s、2.50°(0.00°,5.00°),2组患者治疗后FMA-LE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iEMG、AROM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反复促通疗法联合肌电反馈式助力电刺激治疗可明显提高亚急性期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反复促通疗法 反馈助力刺激 偏瘫 表面肌 运动功能
下载PDF
反馈式呼吸电刺激训练对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俞丹 刘茗 +1 位作者 方晓明 史彩雯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21期8-13,共6页
目的探讨反馈式呼吸电刺激训练(RESTB)对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吸氧、支气管扩张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反馈式呼吸电刺激训练(RESTB)对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吸氧、支气管扩张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RESTB,持续12周。干预前后,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用力肺活量(FVC)、FEV/FVC]、呼吸肌功能指标[最大吸气压(MIP)、最大呼气压(MEP)]、平静呼吸膈肌活动度(QDM)、用力呼吸膈肌活动度(FDM)、膈肌厚度分数(DTF)、呼吸困难量表(MRC)评分、生活质量[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运动耐力[6 min步行距离(6MWD)]、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和心理状况[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干预前后,2组患者FVC、FEV、FEV/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MIP、MEP、QDM、FDM、DTF均高于干预前,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MRC评分、SGRQ评分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6MWD长于干预前,且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PSQI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RESTB应用于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的呼吸康复训练中,可改善呼吸肌功能,提高运动耐力和睡眠质量,改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康复 反馈呼吸刺激训练
下载PDF
反馈式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其机制的fMRI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邢亮 张通 +3 位作者 顾越 张亚菲 张锋 刘丽旭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04-608,共5页
目的探讨反馈式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以及应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MRI)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自2011年8月至2012年12月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神经康复中心住院的脑梗死患者21例(一侧肢体瘫痪且偏瘫侧肢... 目的探讨反馈式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以及应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MRI)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自2011年8月至2012年12月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神经康复中心住院的脑梗死患者21例(一侧肢体瘫痪且偏瘫侧肢体腕背屈关节活动度大于15。及肌张力为改良AshworthI级及以下的可完成部分主动运动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反馈式功能性电刺激组8例、单纯功能性电刺激组7例及常规康复治疗组6例。3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其中反馈式功能性电刺激组进行反馈式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单纯功能性电刺激组行功能性电刺激治疗,疗程4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次日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项目及腕背伸角度评估,以及3d内应用fMRI进行脑M1区激活强度检查。结果(1)治疗后4周时,3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项目评分及腕背伸角度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其中反馈式功能性电刺激组、单纯功能性电刺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氏0.05);反馈式功能性电刺激组亦明显优于单纯功能性电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4周时,3组患者的患侧脑M1区激活强度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其中反馈式功能性电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馈式功能性电刺激组亦明显优于单纯功能性电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功能性电刺激和反馈式功能性电刺激均有利于脑梗死后上肢运动功能的提高,并有助于脑功能的重组,且后者较前者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反馈功能性刺激 功能核磁共振成像 上肢运动功能
原文传递
反馈式功能性电刺激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影响的fMRI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宫萍 李春志 +3 位作者 张娟 荣月彤 孙易南 胡佳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利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 MRI)技术探究反馈式功能性电刺激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为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提供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42例,随机分为I、II、III组,各14例,3组患者... 目的:利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 MRI)技术探究反馈式功能性电刺激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为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提供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42例,随机分为I、II、III组,各14例,3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和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I组行反馈式功能电刺激治疗,II组行单纯功能性电刺激治疗,疗程均为28天。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上肢功能Fugl-Meyer运动量表评估和腕背屈关节活动度测量,并于治疗后3 d内对患者大脑M1区的激活强度进行f MRI检查。结果:3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其中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和腕背屈关节活动度的测量结果显示,I、II组测量结果明显好于III组,I组测量结果明显好于I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大脑M1区激活强度对比,I、II组明显强于III组(P<0.05),I组测量明显强于I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康复期患者采用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有助于受损脑功能重组,其中反馈式功能性电刺激强调人的主观性运动,较单纯性电刺激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馈功能性刺激 脑梗死 上肢运动功能 FMRI
原文传递
不同呼吸训练方法对COPD患者的康复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程双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1年第11期139-140,167,共3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阻塞为特征的常见慢性疾病。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以高达9%-10%,给患者和患者家庭带来了不少困扰,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呼吸训练已被临床证实可增加机体呼吸肌耐力,减轻患者病情,降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阻塞为特征的常见慢性疾病。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以高达9%-10%,给患者和患者家庭带来了不少困扰,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呼吸训练已被临床证实可增加机体呼吸肌耐力,减轻患者病情,降低呼吸衰竭发生的风险。本文通过分析不同呼吸训练方法对COPD患者康复作用效果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呼吸肌训练和反馈式呼吸电刺激训练对COPD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显示这两种方法具有各自的优势,可显著改善COPD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和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研究旨在为COPD患者的呼吸训练提供科学指导,促进呼吸训练在COPD患者康复中得到进一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训练 COPD 阈值负荷 反馈呼吸刺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