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硬膜外阻滞期间反馈靶控输注异丙酚清醒镇静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李甲莲 高润兴 +2 位作者 刘洪珍 梁幸甜 杨承祥 《海南医学》 CAS 2005年第8期42-44,共3页
目的评价脑电双频谱指数(BIS)作为反馈靶控输注异丙酚在硬膜外阻滞期间清醒镇静的可行性。方法将50例在硬膜外阻滞下完成择期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靶控输注组(TCI组),反馈靶控输注组(FTCI组),每组25例。以1.0μg/kg为初始靶控浓度开始输... 目的评价脑电双频谱指数(BIS)作为反馈靶控输注异丙酚在硬膜外阻滞期间清醒镇静的可行性。方法将50例在硬膜外阻滞下完成择期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靶控输注组(TCI组),反馈靶控输注组(FTCI组),每组25例。以1.0μg/kg为初始靶控浓度开始输注,在效应室异丙酚浓度达到平衡后3min,将靶控浓度增加至1.8μg/ml。TCI组整个手术过程中维持此浓度不变。FTCI组5min后开启BIS反馈系统,当BIS>75时,持续进行TCI,BIS<75停止TCI。整个调控由脑电监测仪器控制输注泵自动完成。记录两组病人麻醉前(T1)、开启BIS反馈系统前(T2)、切皮时(T3)、腹腔探查时(T4)、手术60min时(T5)、术毕停异丙酚输注时(T6)、病人清醒时(T7)等各时点BIS、MAP、HR、SPO2的参数及OAA/S评分,并记录两组病人麻醉时间、异丙酚总用量、平均给药速度、意识恢复时间,计算术中OAA/S、BIS、MAP、评分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分别表示为△OAA/S、△BIS、△MAP。随访有否术中知晓。结果与T1比较,两组患者在T2时BIS、MAP、HR均下降(P<0.05),T4时MAP、HR升高(P<0.05)。与FTCI组比较,TCI组患者在T4时BIS、MAP、HR升高,而在T6时上述几项指标均下降(P<0.05),术中△OAA/S、△BIS、△MAP升高(P<0.05)。FTCI组病人异丙酚总用量犤(410±33)mg犦显著低于TCI组犤(528±59)mg犦(P<0.01)。结论应用BIS值反馈靶控输注异丙酚在硬膜外阻滞期间的清醒镇静,可更加合理地评估镇静的深度,防止术中知晓,减少异丙酚用量,加快病人清醒,安全有效,较TCI更适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描记术 反馈靶控 异丙酚 硬膜外 镇静
下载PDF
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被引量:1
2
作者 冯行云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7期65-66,共2页
目的:分析并比较对接受胆囊切除术的胆囊结石患者进行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的效果。方法:将近年来在宜兴市人民医院进行胆囊切除术的30例胆囊结石患者按照术中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丙泊酚静脉麻醉组(PBA组,n=15)与... 目的:分析并比较对接受胆囊切除术的胆囊结石患者进行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的效果。方法:将近年来在宜兴市人民医院进行胆囊切除术的30例胆囊结石患者按照术中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丙泊酚静脉麻醉组(PBA组,n=15)与七氟醚吸入麻醉组(SIA组,n=15)。术中分别对PBA组患者与SIA组患者进行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麻醉指标。结果:与SIA组患者相比,PBA组患者麻醉诱导的时间及术后睁眼、自主呼吸恢复和拔管的时间较更短,其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对胆囊结石患者进行胆囊切除术的过程中,与对其进行七氟醚吸入麻醉相比,对其进行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的效果更好,能缩短其麻醉诱导的时间和术后恢复的时间,降低其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胆囊结石 丙泊酚 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 七氟醚 吸入麻醉
下载PDF
反馈靶控输注和自控输注丙泊酚用于硬膜外麻醉病人的镇静
3
作者 陈志则 万里 张传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 比较反馈靶控输注(TCI)和病人自控镇静(PCS)在硬膜外麻醉下择期手术病人 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50例ASAⅠ~Ⅱ级、年龄18~70岁的妇科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成T组 (TCI)和P组(PCS),每组25例。硬膜外穿刺成功后,使麻醉平面维持在T6以... 目的 比较反馈靶控输注(TCI)和病人自控镇静(PCS)在硬膜外麻醉下择期手术病人 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50例ASAⅠ~Ⅱ级、年龄18~70岁的妇科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成T组 (TCI)和P组(PCS),每组25例。硬膜外穿刺成功后,使麻醉平面维持在T6以下,同时连接TCI系 统和PCS系统并设置参数。切皮前5min开始系统给药,手术结束前5min停止给药,持续观察脑电 双频指数(BIS)、频谱边界频率(SEF)、高频(HF)、低频(LF)的变化,并评定镇静深度(OAA/S评分 法)。术毕记录丙泊酚的总用量及按压次数、苏醒时间和手术医师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P组丙泊 酚用量明显少于T组(P<0.01),而各时间点MAP、BIS、SEF、HF、LF、LF/HF、HRV的变化无显著 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及手术医师的满意度一致(P>0.05)。结论 PCS和反馈TCI是两种 安全有效的镇静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馈靶控输注 输注丙泊酚 硬膜外麻醉 镇静 硬膜外穿刺
下载PDF
比较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4
作者 罗俊能 张战良 《中外医疗》 2013年第2期136-136,141,共2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在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该院在2008年12月—2011年12月间所收治的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病例,共128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采取异氟醚吸入... 目的研究并探讨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在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该院在2008年12月—2011年12月间所收治的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病例,共128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采取异氟醚吸入麻醉和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的方式来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患者麻醉诱导以及气管插管时患者的血压和心律变化,停药之后患者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以及拔管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进行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而言,运用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的方式来进行术中麻醉患者具有苏醒快、拔管早、血流动力学无显著影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今后的临床手术治疗过程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 异氟醚吸入麻醉 临床效果 分析比较
下载PDF
双谱指数反馈调控靶控输注时异丙酚血药浓度的变化--闭合环路靶控输注的可行性研究
5
作者 李海燕 吴新民 +2 位作者 单国瑾 苏玉 刘虎威 《麻醉与监护论坛》 2002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测定以双谱指数(BIS)作为控制变量的异丙酚反馈靶控输注系统在全凭静脉麻醉时异丙酚的血药浓度。方法:16例择期腹控镜胆囊切除手术的病人,用自行编制的反馈靶控程序控制Graseby 3500输液进行异丙酚靶控输注,BIS调定点设为50... 目的:测定以双谱指数(BIS)作为控制变量的异丙酚反馈靶控输注系统在全凭静脉麻醉时异丙酚的血药浓度。方法:16例择期腹控镜胆囊切除手术的病人,用自行编制的反馈靶控程序控制Graseby 3500输液进行异丙酚靶控输注,BIS调定点设为50,靶浓度设为3μg/ml,在异丙酚靶控输注10分钟时,BIS值为50时,BIS值降到最低点时,BIS值在最高点时采集桡动脉血样,HPLC紫外线检测异丙酚血药浓度。记录BIS的最高值和最低值。结果:此反馈靶控输注系统的执行误差的中位数MDPE=-3.74%,执行误差绝对值的中位数MDPE=9.47%,BIS值50时血中异丙酚的浓度为(2.98±0.38μg/ml),BIS波动最低点(36.5±5.3)时异丙酚的浓度(3.1±0.31μg/ml),与BIS波动最高点(62.5±5.8)时异丙酚的浓度(2.63±0.28μg/ml)间差异显著。结论:在全凭静脉麻醉中,以BIS作为控制变量的异丙酚反馈靶控输注系统实测浓度常低于靶浓度,但整体上精确度较高,偏离性较小,麻醉可控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谱指数 异丙酚 反馈靶控输注系统 静脉麻醉 血药浓度 镜胆囊切除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