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肠镜直肠U形反转检查法的优点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宇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35期424-425,共2页
目的探讨在无麻醉条件下肠镜直肠内反转检查方法的可能性、有效性、优越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09年1月我科行无麻醉条件下电子结肠镜检查的连续病例。入选病例进行第二次结肠镜检查。一组只进行直视进退镜观察方法(... 目的探讨在无麻醉条件下肠镜直肠内反转检查方法的可能性、有效性、优越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09年1月我科行无麻醉条件下电子结肠镜检查的连续病例。入选病例进行第二次结肠镜检查。一组只进行直视进退镜观察方法(直视组)复查;另一组在退镜至肛管后重新插镜,实施内镜U形反转(反转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检查过程中的反应和疼痛度。结论肠镜直肠内反转检查方法的优越性和安全性更大,值得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结肠镜 内镜u 直视进退镜 检查
下载PDF
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直肠“U”形反转观察860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潘新智 温记来 《中外医学研究》 2014年第16期145-147,共3页
目的:通过对结肠镜单人操作在直肠壶腹内作"U"形反转,探讨观察直肠肛管的方法。方法:对860例无麻醉结肠镜单人操作在壶腹内作"U"形反转观察直肠肛管疾病,根据直视观察与反转观察结果,比较所见直肠肛管疾病。内镜反... 目的:通过对结肠镜单人操作在直肠壶腹内作"U"形反转,探讨观察直肠肛管的方法。方法:对860例无麻醉结肠镜单人操作在壶腹内作"U"形反转观察直肠肛管疾病,根据直视观察与反转观察结果,比较所见直肠肛管疾病。内镜反转操作时,根据受检者疼痛程度分3级,检查结束后,检查受检者直肠黏膜的受损程度分3度。结果:内镜反转操作成功率为781例(90.81%);反转观察直肠肛管息肉、肛乳头肥大、内痔等疾病发现率均显著高于直视观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耐受内镜反转观察与直肠黏膜无损(包括轻微擦损)比例分别为90.81%、90.35%,大多数受检者能耐受结肠镜单人操作直肠"U"形反转对直肠肛管疾病进行诊疗。结论:结肠镜单人操作在直肠作"U"形反转观察,能完整、细致地观察直肠肛管,最大限度地避免直肠息肉等直肠肛管疾病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单人操作 直肠“u
下载PDF
结肠镜直肠U形反转检查法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周毅 林涛 +2 位作者 何录梅 钟筱兰 谢艳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5年第4期273-274,共2页
目前肠镜已成为大肠疾病诊断和治疗中最常用、有效、可靠的方法[1].直肠下端与肛管交界处用直视进退镜观察法(内镜不反转)不易完全观察清楚.因直肠内镜反转检查方法的病变检出率及安全性方面缺少相关的临床研究和认识,临床上很少应用.... 目前肠镜已成为大肠疾病诊断和治疗中最常用、有效、可靠的方法[1].直肠下端与肛管交界处用直视进退镜观察法(内镜不反转)不易完全观察清楚.因直肠内镜反转检查方法的病变检出率及安全性方面缺少相关的临床研究和认识,临床上很少应用.本研究探讨在无麻醉条件下肠镜直肠内反转检查法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直肠u转检查法 临床应用 大肠疾病 肛管 直肠黏膜
原文传递
新型生物质环保节能数控锅炉的设计研究
4
作者 陈贤 刘孝敏 +2 位作者 王俊 陈文超 邓丽 《节能》 2024年第7期91-93,共3页
针对甘肃省锅炉数量大且热效率低的问题,设计新型生物质环保节能数控锅炉。该锅炉采用U形曲线反烧技术,优化了炉膛设计,使烟气中的燃料得到进一步燃烧,显著提高了热能利用效率,同时净化了排放烟气中的有害物质,降低了污染物排放。锅炉... 针对甘肃省锅炉数量大且热效率低的问题,设计新型生物质环保节能数控锅炉。该锅炉采用U形曲线反烧技术,优化了炉膛设计,使烟气中的燃料得到进一步燃烧,显著提高了热能利用效率,同时净化了排放烟气中的有害物质,降低了污染物排放。锅炉设计为多功能环保节能炉,适合北方农村建筑采暖,能提高居民舒适度。经济分析显示,与传统燃煤锅炉相比,新型锅炉具有更高的热效率和环保指数,使用生物质作为燃料,有助于推动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改善乡村地区的空气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环保节能数控锅炉 u曲线烧技术 烟气净化
下载PDF
航空矩形环径向轧制芯辊进给曲线工程化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君 杨家典 +3 位作者 胡元伟 罗鸿飞 王清 官斌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1-124,共4页
为满足航空环形锻件批量制造过程稳定性及制造产品质量一致性的要求,同时为了满足轧制过程精细化设计及产品自动轧制生产的需要,根据航空环形锻件轧制生产控制特点及实际生产经验,将芯辊径向进给曲线规划为5段折线的进给曲线,构建了径... 为满足航空环形锻件批量制造过程稳定性及制造产品质量一致性的要求,同时为了满足轧制过程精细化设计及产品自动轧制生产的需要,根据航空环形锻件轧制生产控制特点及实际生产经验,将芯辊径向进给曲线规划为5段折线的进给曲线,构建了径向轧制进给位移方程组{ΔH=f(v_(i),Δt_(i))、ΔH=f(D 0,d 0,D 1,d 1)},提供了每段轧制时间Δt_(i)以及初始进给速度v_(i)的工程经验值,从而求解出芯辊径向进给曲线v_(i)=f(Δt_(i)),并按照轧制理论和航空材料轧制特性,对初始轧制速度v 1、环件外径长大速度v_(ΔD)进行了校核,最终完成了环轧过程的精细化设计,从而满足了航空环形锻件工艺特性、制造特点、质量要求、自动化轧制参数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材料 径向轧制 芯辊进给曲线 反u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