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程录像脑电图监测儿童发作性疾病262例 被引量:8
1
作者 田培超 王静 +1 位作者 陈晓昕 王怀立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1019-1021,共3页
目的评价长程录像脑电图(VEEG)监测技术在小儿发作性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4月-2007年12月,因发作性事件就诊于本院门诊和住院患儿262例,对其进行常规脑电图(EEG)检查及VEEG监测,监测中和结束后对记录的VEEG... 目的评价长程录像脑电图(VEEG)监测技术在小儿发作性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4月-2007年12月,因发作性事件就诊于本院门诊和住院患儿262例,对其进行常规脑电图(EEG)检查及VEEG监测,监测中和结束后对记录的VEEG进行分析,并与原拟的诊断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根据发作间期EEG及临床发作特点确定为癫发作(ES)或非性发作(NES),比较常规EEG与VEEG判定结果的差异,评价2种检查方法在诊断儿童发作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62例患儿记录到临床发作113例,其中诊断更改为NES 4例,更改为癫3例;未记录到发作149例,69例判定为未确定型。发作期同步EEG见性放电者79例(30.2%)判定为癫性发作事件。其中ES组76例,NES组3例;发作期同步EEG未见性放电者34例(12.9%)判定为非癫性发作事件。其中ES组4例,NES组30例。常规EEG与VEEG样放电检出率和总异常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与EEG比较,VEEG更有助于降低小儿发作性疾病的误诊、误治率,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及症状的控制率,对小儿发作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程录像脑电图 发作性疾病 儿童
下载PDF
24小时动态脑电图对小儿非癫痫性发作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韩洁 姜红 +1 位作者 安利香 景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2期53-55,共3页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小儿非癫痫性发作性疾病的认识。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8月我院就诊的299例年龄在49 d~5岁之间拟诊或需排除癫痫的患儿进行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依据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关于癫痫和癫痫综合征的分类标准,分为...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小儿非癫痫性发作性疾病的认识。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8月我院就诊的299例年龄在49 d~5岁之间拟诊或需排除癫痫的患儿进行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依据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关于癫痫和癫痫综合征的分类标准,分为非癫痫性发作性疾病150例,癫痫125例,热性惊厥24例。结果:299例中非癫痫性发作性疾病150例,其中主要为非癫痫性强直样发作、睡眠肌阵挛、脑发育不良及脑损伤引起的发作性抖动、小儿屏气发作、心因性发作、触觉或情绪诱发性运动障碍、电解质紊乱、晕厥、小儿夜惊等;AEEG监测到发作间期正常99例,癫痫样放电37例,非特异性改变14例;同期监测到60例有临床发作的病例均不伴异常放电。结论:动态脑电图能有效地诊断非癫痫性发作,可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 h动态脑电图 非癫痫发作性疾病 小儿 癫痫
下载PDF
150例发作性疾病动态脑电图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黄影柳 龙志刚 +1 位作者 黄丹 邓益东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分析150例发作性疾病24h动态脑电图(AEEG),以评估其对发作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0例发作性疾病常规脑电图(REEG)无痫样放电的患者行24h AEEG检查。结果150例发作性疾病患者中,85例初诊癫痫性发作,经24h AEEG监测60例出现痫样放... 目的分析150例发作性疾病24h动态脑电图(AEEG),以评估其对发作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0例发作性疾病常规脑电图(REEG)无痫样放电的患者行24h AEEG检查。结果150例发作性疾病患者中,85例初诊癫痫性发作,经24h AEEG监测60例出现痫样放电(70.58%),非特异性异常7例(8.23%),65例初诊非癫痫性发作中,经24h AEEG监测,12例显示痫样放电(18.46%),6例有非特异性异常(9.23%),150例中共72例有痫样放电(48%)。结论24h动态脑电图对发作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作性疾病 动态脑电图
下载PDF
视频脑电图在睡眠相关发作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焦颖 林忠东 李光乾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95-696,共2页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在睡眠相关发作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06年6月在我院儿科病房和门诊就诊的具有与睡眠相关发作性症状患儿65例。其中拟诊癫35例,非性发作性疾病30例。全部行常规脑电图(EEG)...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在睡眠相关发作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06年6月在我院儿科病房和门诊就诊的具有与睡眠相关发作性症状患儿65例。其中拟诊癫35例,非性发作性疾病30例。全部行常规脑电图(EEG)和视频脑电图(VEEG)检查。结果拟诊癫35例,性波阳性率VEEG为62.86%(22/35),EEG为17.14%(6/35),有显著性差异(χ2=15.23P<0.01);经EEG监测,结合其临床表现,确诊癫27例中,额叶癫2例,颞叶癫1例,儿童良性癫伴中央中颞区棘波7例;VEEG检查其中样放电22例(81.48%),睡眠期18例(81.82%),清醒期11例(50%),睡眠相关性癫睡眠期异常放电率高于清醒期(χ2=4.96P<0.05);共监测到发作22例,其中非癫性发作15例(睡眠肌阵挛10例、睡眠障碍3例、阵发性肌张力不全,生长痛各1例)。结论VEEG是鉴别发作性质及类型的最有效检查方法,也是鉴别癫与非癫性发作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相关发作性疾病 视频脑电图 儿童
下载PDF
PRRT2相关发作性疾病4例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姚春美 王雅洁 +2 位作者 邓亚仙 高宝勤 赵成松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84-686,共3页
PRRT2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6p11.2,包含4个外显子,全长3794 bp,编码340个氨基酸残基,表达于大脑皮质、基底节和小脑,尤其是锥体外系区域高表达。其相关的发作性疾病包括良性家族性婴儿癫痫(benign familial infantile epilepsy,BFIE)、伴... PRRT2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6p11.2,包含4个外显子,全长3794 bp,编码340个氨基酸残基,表达于大脑皮质、基底节和小脑,尤其是锥体外系区域高表达。其相关的发作性疾病包括良性家族性婴儿癫痫(benign familial infantile epilepsy,BFIE)、伴有婴儿惊厥的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aroxysmal kinesigenic dyskinesia with infantile convulsions,PKD/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作性疾病 锥体外系 发作运动诱发运动障碍 INFANTILE 大脑皮质 基底节 婴儿惊厥
下载PDF
视频脑电图在婴幼儿发作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银波 常健 +4 位作者 李春怀 梁东 贾飞勇 王江涛 郝云鹏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2853-2854,共2页
目的:评价视频脑电图(Video-EEG)在婴幼儿发作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6例发作性疾病患儿行普通脑电图检查及3-6h的Video-EEG监测,观察监测患儿发作性行为及同步脑电图改变,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诊断儿童发作性疾病中的应... 目的:评价视频脑电图(Video-EEG)在婴幼儿发作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6例发作性疾病患儿行普通脑电图检查及3-6h的Video-EEG监测,观察监测患儿发作性行为及同步脑电图改变,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诊断儿童发作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普通脑电图中伴有痫性放电的31例,Video-EEG监测脑电异常与发作同步的76例,有8例患儿在Video-EEG监测中未出现临床发作,但发作间期脑电图有痫性放电,确诊癫痫性发作84例,非癫痫性发作52例。在52例非癫痫性发作患儿中,屏气发作8例、低钙惊厥7例、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12例、情感性交叉擦腿动作7例、睡眠良性肌阵挛6例、非癫痫性强直发作6例、过度惊吓反应3例、脑瘫所致的手足徐动及震颤3例。结论:Video-EEG是鉴别婴幼儿发作性疾病为癫痫发作还是非癫痫性发作有效地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视频脑电 发作性疾病
下载PDF
发作性疾病116例的动态脑电图监测报告 被引量:3
7
作者 肖湛 梁少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对癫痫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癫痫与AEEG睡眠时相的关系。方法:116例常规脑电图(REEG)无痫样放电的患者分别为癫痫组和可疑癫痫组,进行24hAEEG监测。结果:癫痫组AEEG痫样放电临床癫痫组的检出率65.2%,可疑癫...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对癫痫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癫痫与AEEG睡眠时相的关系。方法:116例常规脑电图(REEG)无痫样放电的患者分别为癫痫组和可疑癫痫组,进行24hAEEG监测。结果:癫痫组AEEG痫样放电临床癫痫组的检出率65.2%,可疑癫痫组是12.9%。痫样放电多见于NREMⅠ~Ⅱ期。结论:AEEG可提高痫样放电的检出率,对癫痫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AEEG 痫样放电 动态脑电图 发作性疾病 检出率 监测报告 结论 重要意义 目的
下载PDF
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在癫痫与非痫性发作性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倩 徐祖才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17-620,共4页
癫痫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的临床综合征。以发作性、短暂性、重复性和刻板性为临床特征。临床上非痫性发作性(non-epileptic seizures NES)疾病亦有发作性和重复性的特点,其可以是由心理因素或其他疾病所致,而... 癫痫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的临床综合征。以发作性、短暂性、重复性和刻板性为临床特征。临床上非痫性发作性(non-epileptic seizures NES)疾病亦有发作性和重复性的特点,其可以是由心理因素或其他疾病所致,而非脑电紊乱引起的脑部功能异常所致。癫痫与非痫性发作性疾病在诊断时有时难以鉴别,长程视频脑电监测(long-term video-EEG monitoring,LTM)是目前鉴别癫痫和非痫性发作性疾病的最可靠的辅助检查方法之一。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就LTM在癫痫与NES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非痫发作性疾病 长程视频脑电监测
下载PDF
PRRT2基因相关发作性疾病的临床特点与预后(附1例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梁超 王丹 郭虎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469-471,共3页
目的探讨PRRT2基因相关发作性疾病的临床特点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经基因诊断明确的良性婴儿癫痫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患儿临床表现为反复抽搐,丛集性发作,查体无明显异常。基因检查示PRRT2移码变异。患儿母亲既往有发作性运动诱... 目的探讨PRRT2基因相关发作性疾病的临床特点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经基因诊断明确的良性婴儿癫痫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患儿临床表现为反复抽搐,丛集性发作,查体无明显异常。基因检查示PRRT2移码变异。患儿母亲既往有发作性运动诱发运动障碍史,舅舅及表姐幼时有多次抽搐史。患儿口服奥卡西平后未再抽搐。结论 PRRT2基因相关发作性疾病以自限性婴儿期癫痫、发作性运动诱发的运动障碍为临床表现。明确诊断需进行基因检查。本病治疗以控制癫痫为主,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RT2基因相关发作性疾病 临床特点 预后
下载PDF
视频脑电图监测对发作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洁 张明 +1 位作者 王春芝 丁勇明 《江西医药》 CAS 2003年第6期391-393,共3页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对发作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发作性疾病患者进行VEEG监测,并与普通脑电图(REEG)进行对比分析。结果REEG正常47例(75.8%),异常15例(24.2%),其中痫样放电13例(21.0%),临床发作1例(1.6%)。而VEEG监测正常2...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对发作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发作性疾病患者进行VEEG监测,并与普通脑电图(REEG)进行对比分析。结果REEG正常47例(75.8%),异常15例(24.2%),其中痫样放电13例(21.0%),临床发作1例(1.6%)。而VEEG监测正常20例(32.3%),异常42例(67.7%),其中痫样放电38例(61.3%),监测到临床发作22例(35.5%)。最终诊断癫痫性发作38例,非癫痫性发作24例。结论VEEG监测对癫痫发作及非癫痫发作的诊断和鉴别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脑电图 监测 发作性疾病 诊断
下载PDF
视频脑电图长程监测在诊断儿童睡眠相关发作性疾病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浩 唐宇晖 韩虹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9期1228-1229,共2页
与睡眠相关的发作性疾病,临床上可分为癫痫发作(epilepticseizures)和非癫痫性发作(nonepilepticseizures)两大类,非癫痫性发作与癫痫发作可以有类似的临床症状,但其发作期脑电图不伴有痫样放电[1]。儿童中,非癫痫性发作的发生... 与睡眠相关的发作性疾病,临床上可分为癫痫发作(epilepticseizures)和非癫痫性发作(nonepilepticseizures)两大类,非癫痫性发作与癫痫发作可以有类似的临床症状,但其发作期脑电图不伴有痫样放电[1]。儿童中,非癫痫性发作的发生率是癫痫发作的10—20倍,是小儿神经科医疗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需要进行鉴别的问题,也是诊断癫痫前要必须排除的问题。常规清醒期脑电图检查往往阳性率较低,临床易漏、误诊[2],而视频脑电图可以同步长程监测患儿清醒期和睡眠期脑电活动及临床发作情况,是目前诊断发作性疾病较有效、可靠、成熟的神经电生理技术,是鉴别诊断非癫痫性发作的金标准[3]。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视频脑电图长程监测在睡眠相关发作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为鉴别癫痫发作、非癫痫性发作及其他睡眠相关疾病提供可靠的实验室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作性疾病 视频脑电图 鉴别诊断 睡眠相关 长程监测 诊断价值 儿童 非癫痫发作
下载PDF
小儿发作性疾病视频脑电图的监测护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余淑素 张春霞 +2 位作者 詹雪芬 刘一苇 杨晶晶 《护理与康复》 2004年第1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小儿 发作性疾病 视频脑电图 护理 癫痫 癫痫样放电
下载PDF
动态脑电图监测在诊断癫痫和某些发作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南平 杨丽 +1 位作者 周宜蓉 孙海峰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对发作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MB8000/MB8500(8道/16道)动态脑电图监测系统对812例发作性疾病患者行24hAEEG监测的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812例发作性疾病患者中,AEEG异常者496例(6108%),其中有...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对发作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MB8000/MB8500(8道/16道)动态脑电图监测系统对812例发作性疾病患者行24hAEEG监测的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812例发作性疾病患者中,AEEG异常者496例(6108%),其中有痫样放电344例(6935%),睡眠期痫样放电率8488%(292例);496例AEEG异常者中在确诊癫痫及怀疑癫痫组为458例(9234%),其它组异常者为38例(766%)。结论AEEG可提高痫样放电的检出率,对发作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作性疾病 痫样放电 动态脑电图监测
下载PDF
VEEG监测发作性疾病临床发作71例报告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惠琪 余秀兰 +1 位作者 张书琼 张才英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3年第4期228-228,共1页
关键词 发作性疾病 癫痫 VEEG监测 临床报告
下载PDF
145例癫痫与发作性疾病24h动态脑电图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向军 冯延秋 +1 位作者 解玉梅 王跃平 《实用医技杂志》 2007年第32期4450-4451,共2页
癫痫为短暂性、发作性疾病,常规脑电图(EEG)因描记时间短,患者脑电图痫样放电常不易被捕捉。本文通过对145例患者24h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发现,AEEG因其监测时间长,使痫样放电的检出率得到较大提高。对于癫痫及非癫痫性发... 癫痫为短暂性、发作性疾病,常规脑电图(EEG)因描记时间短,患者脑电图痫样放电常不易被捕捉。本文通过对145例患者24h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发现,AEEG因其监测时间长,使痫样放电的检出率得到较大提高。对于癫痫及非癫痫性发作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发作性疾病 动态脑电图
下载PDF
辨时论治针灸治疗定时发作性疾病86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炳权 《针灸临床杂志》 2003年第3期5-6,共2页
应用辨时论治为主 ,其他辨证为辅 ,针灸治疗定时发作性疾病 86例。结果 :时间辨证组 ,治愈 2 9例 ,显效 10例 ,好转 3例 ,无效 1例 ;循经辨证组 ,痊愈 15例 ,显效 19例 ,好转 10例 ,无效
关键词 辨时论治 针灸治疗 定时发作性疾病
下载PDF
睡眠剥夺──睡眠诱发脑电图在发作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原 陈志颖 毕桂南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1年第4期235-235,共1页
关键词 发作性疾病 睡眠 剥压睡眠 脑电图 同步录像脑电图
下载PDF
针灸治疗时间发作性疾病的临床举隅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云广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8期20-21,共2页
时间发作性疾病,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多数被归属为"怪病"、"奇难杂症"的范畴。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积极实践,运用针灸疗法治疗了许多此类疾病,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摘录两侧,以飨同道。
关键词 时间发作性疾病 针灸 治疗经验
下载PDF
视频脑电监测在婴幼儿期发作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敏 黄启坤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11期1728-1728,共1页
关键词 视频脑电监测 发作性疾病 鉴别诊断 婴幼儿期 癫痫样发作 视频脑电图 临床医生 癫痫发作
下载PDF
Video-EEG在小儿发作性疾病中诊断价值的探讨
20
作者 朱炳亮 王纪文 +3 位作者 石秀玉 孙若鹏 郭庆辉 郭淑华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60-862,867,共4页
目的:评价Video-EEG(Video-脑电图)在鉴别诊断小儿发作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对癫痫分类的指导意义。方法:对拟诊为癫痫性发作(ES)的274例患儿和拟诊为非癫痫性发作(NES)的396例患儿,进行1~6h的Video-EEG动态监测。监测包括清醒-睡... 目的:评价Video-EEG(Video-脑电图)在鉴别诊断小儿发作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对癫痫分类的指导意义。方法:对拟诊为癫痫性发作(ES)的274例患儿和拟诊为非癫痫性发作(NES)的396例患儿,进行1~6h的Video-EEG动态监测。监测包括清醒-睡眠周期,并利用各种诱发试验;监测中和结束后对记录的Video-EEG进行分析,并与原拟的诊断作回顾性对比。结果:①274例临床上拟诊为ES的患儿,平均记录时间5.1h,125例(45.6%,125/274)监测到发作,其中112例(89.6%,112/125)为ES,91例(81.3%,91/112)确定了发作类型,42例(37.5%,42/112)发作类型得到修正;8例(6.4%,8/125)为NES;5例(4%,5/125)为癫痫合并NES。149例(54.4%,149/274)未监测到临床发作,其中78例记录到癫痫样放电;②临床上拟诊为NES的396例患儿平均记录时间2.4h,307例(77.5%,307/396)监测到发作,其中283例(92.2%,283/307)证实为NES,24例(7.8%,24/307)为ES。89例(22.5%,89/396)未监测到发作,其中2例(2.2%,2/89)记录到癫痫样放电。结论:Video-EEG是鉴别诊断ES和NES及明确ES分类的可靠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作 癫痫 VIDEO-EEG 诊断价值 小儿发作性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