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歙砚纹理的成因及发墨机制
1
作者 唐甘宇 赖勇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2-574,共13页
歙砚作为我国四大名砚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及艺术价值。为探究歙砚特有纹理的成因和歙砚发墨机理,对江西婺源的歙砚样本进行了光学显微镜、环境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和能谱等的观察和测试,结果表明歙砚原石的主要组成矿物为绢云母、石英... 歙砚作为我国四大名砚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及艺术价值。为探究歙砚特有纹理的成因和歙砚发墨机理,对江西婺源的歙砚样本进行了光学显微镜、环境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和能谱等的观察和测试,结果表明歙砚原石的主要组成矿物为绢云母、石英和绿泥石;歙砚的不同纹理形态受控于原生矿物的变质作用程度以及原岩的应力变形作用。结合镜下微观结构和砚锋机制,提出在发墨过程中石英提供了粗磨作用,绢云母和绿泥石提供了细磨作用。通过计算砚锋密度,认为歙砚属于高密度锋一类,从数值的角度定量评估了歙砚的实用属性。再结合自磨刃机理解释了歙砚能够长久维持“滑不拒墨”优异表现的原因。在与其他砚台的比较中,歙砚从观赏性和实用性两方面都表现出了突出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歙砚 纹理成因 发墨机制
下载PDF
上野贤知《〈左氏会笺〉三稿》发墨
2
作者 孙赫男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4-118,共5页
本文以上野贤知《〈左氏会笺〉三稿》所研究的三个问题,即竹添光鸿《左氏会笺》的著述目的,其与岛田翰的关系,其原稿的存佚、与定本的差异为出发点,依据相关文献,详加考索,细以辨析,更为深入地探讨了上野氏研究的问题及意义。
关键词 上野贤知 《左氏会笺》 发墨
下载PDF
大漆诗缘发墨
3
作者 潘天波 胡玉康 《中国生漆》 2011年第1期9-12,共4页
中国大漆的文化与诗歌文明相伴同行,本文拟就大漆与中国诗歌文明之缘作简要阐发与研磨,以期为当下衰微的漆业文化提供设计文化学的思想文脉。
关键词 大漆 诗歌 文脉 发墨
下载PDF
山东临朐红丝砚石的发墨机理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刚 王时麒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75-181,共7页
采用薄片观察、X射线粉晶衍射、显微硬度实验等测试手段,对山东临朐红丝砚石的矿物学特征和砚石发墨机理进行了研究;模仿人工研磨的特点,设计了发墨对比实验,并开创性地利用薄片观察法对砚石发墨优劣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显示,石英是红... 采用薄片观察、X射线粉晶衍射、显微硬度实验等测试手段,对山东临朐红丝砚石的矿物学特征和砚石发墨机理进行了研究;模仿人工研磨的特点,设计了发墨对比实验,并开创性地利用薄片观察法对砚石发墨优劣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显示,石英是红丝砚石发墨的主要功能矿物,石英的磨圆度、粒度差异、含量是影响砚石发墨快慢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临朐 红丝砚石 发墨机理
下载PDF
扬州学派与苏南学人 被引量:1
5
作者 承载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4-56,共13页
关键词 扬州学派 扬州派 庄存与 刘逢禄 顾千里 江中 乾隆朝 清代中期 乾嘉时期 发墨守评
下载PDF
论端砚名世
6
作者 任漫丛 《美术大观》 2007年第12期18-19,共2页
  在传统的书画用具之中,笔墨和简帛纸都是易耗品,唯有砚台坚固耐用,故而深受文人和画家的爱惜.……
关键词 端砚 石品 花纹 发墨 暖砚 砚石
下载PDF
铸铁零件表面的常温氧化发黑处理
7
作者 兆益君 《轴承》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0-22,共3页
将化学沉积理论应用于铸铁零件表面间接氧化发黑处理,改变了常规铸铁零件表面发黑处理需要高温、耗电能和专用设备等条件,且工艺较简单,周期短,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附图4幅,表1个,参考文献3篇。
关键词 铸铁零件 表面 常温氧化发墨 化学沉积
下载PDF
洮砚
8
作者 杨晓冰 《风景名胜》 2001年第3期29-29,共1页
洮河石砚,这朵西北甘肃独有的艺苑奇葩至今已有1300余年历史。她与我国广东端砚、安徽歙砚齐名,并称中华三大名砚。甘肃洮砚的采掘制作,自宋代开始,历朝历代作为贡品为皇家之珍,砚台年代愈久远愈名贵。北宋著名鉴古家赵希鹄著《洞天清... 洮河石砚,这朵西北甘肃独有的艺苑奇葩至今已有1300余年历史。她与我国广东端砚、安徽歙砚齐名,并称中华三大名砚。甘肃洮砚的采掘制作,自宋代开始,历朝历代作为贡品为皇家之珍,砚台年代愈久远愈名贵。北宋著名鉴古家赵希鹄著《洞天清禄集》中曾说洮砚"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处之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墨 如玉 甘肃
下载PDF
品砚
9
作者 冯新生 《中关村》 2003年第5期99-100,共2页
鲁砚近日在湖北襄阳米公祠,闻“米芾得御砚”一段趣事:宋徽宗赵佶命米芾用御案砚台书写一大屏风。书毕,米芾捧砚向徽宗请求:“陛下,此砚经臣涂染,你不能用了,赐给我吧!”徽宗听后哈哈大笑,就把这方宝砚赐给米芾了。米芾狂喜中竟把宝砚... 鲁砚近日在湖北襄阳米公祠,闻“米芾得御砚”一段趣事:宋徽宗赵佶命米芾用御案砚台书写一大屏风。书毕,米芾捧砚向徽宗请求:“陛下,此砚经臣涂染,你不能用了,赐给我吧!”徽宗听后哈哈大笑,就把这方宝砚赐给米芾了。米芾狂喜中竟把宝砚揣入怀中,任墨汗浸满朝服,徽宗感慨道:“米芾颠名果真名不虚传。”回京后恰好友人赠我一砚。此砚既非贵州织金砚,更非歙砚、端砚、澄泥砚,而是一方山东的红丝砚,令我爱不释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澄泥砚 山西 鲁砚 四大名砚 端砚 红丝砚 发墨 砚石
原文传递
砚源
10
作者 金芷君 《上海工艺美术》 2008年第1期90-93,共4页
一、砚之源流砚虽在文房四宝中排次殿军,但由于它质地坚固,能世代相传,且无论贫富贵贱均须用之,故在流传至今的古代文房四宝中以砚最为多见。正如清代钱谦益在《保砚斋记》中所云:"天下玩好之物,多不能传之再世,而保砚为易。"... 一、砚之源流砚虽在文房四宝中排次殿军,但由于它质地坚固,能世代相传,且无论贫富贵贱均须用之,故在流传至今的古代文房四宝中以砚最为多见。正如清代钱谦益在《保砚斋记》中所云:"天下玩好之物,多不能传之再世,而保砚为易。"最初的砚是圆窝状的石臼,称作"研"。由于人工墨尚未发明,使用的是天然矿物颜料,所以还附有与研配套、用以研磨颜料的杵棒状研石,称作"研子",在陕西临潼姜寨一处原始社会遗址中,曾发掘出一组用以绘制彩陶的工具,其中有一方石研,呈臼状,配有石研棒、盖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澄泥砚 端砚 端石 发墨 铜砚 砚堂 瓦砚 砚瓦 暖砚 端溪 铜雀台 石砚 墨锭 漆砂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