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54篇文章
< 1 2 1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与脑CT及MRI对持续植物状态患者脑血流灌注的观察(英文) 被引量:6
1
作者 孟娟 潘晓雯 +2 位作者 朱家瑞 川玲 吕艳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4期752-753,共2页
目的:观察持续植物状态(persistentvegetativestate,PVS)患者脑血流灌注情况,并以此判断高压氧综合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采用99Tcm-双半胱乙酰(99Tcm-ECD)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simpleportonemissioncomputertomograph,SPECT)显像方... 目的:观察持续植物状态(persistentvegetativestate,PVS)患者脑血流灌注情况,并以此判断高压氧综合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采用99Tcm-双半胱乙酰(99Tcm-ECD)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simpleportonemissioncomputertomograph,SPECT)显像方法对26例不同病因所致的PVS患者进行了观察,9例随访60d至3年,其中17例行脑CT,14例行脑MRI检查。结果:26例PVS患者脑血流灌注全部显示异常,9例PVS患者显示部位与脑CT或MRI相符,9例不符。9例随访观察SPECT显示,6例随病情恢复,脑血流灌注亦恢复正常,另3例中,2例患者无明显变化,仍处于PVS,1例患者血流灌注进一步减少,3年后死亡。结论:99Tcm-ECD脑SPECT显像检查安全可靠,可明确反映PVS患者脑血流灌注情况,弥补脑CT或MRI之不足,并可作为高压氧综合治疗PVS观察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脑CT MRI PVS 持续植物状态 脑血流灌注 高压氧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体积积分测定甲状腺体积的模型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韩萍萍 金超岭 +3 位作者 李刚 郑玉民 王猛 甄力莳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7年第4期255-256,共2页
甲状腺质量是^131I治疗格雷夫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剂量估算的重要参数之一。目前估算甲状腺质量的方法有手触诊法、核素显像法、超声测定法、CT测定法、MRI测定法及PET/CT测定法,其中临床最常用的方法为核素显像法和超声测... 甲状腺质量是^131I治疗格雷夫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剂量估算的重要参数之一。目前估算甲状腺质量的方法有手触诊法、核素显像法、超声测定法、CT测定法、MRI测定法及PET/CT测定法,其中临床最常用的方法为核素显像法和超声测定法。核素显像法又包括平面显像和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本研究通过标准模型探讨用SPECT断层显像体积积分法(简称断层积分法)测定甲状腺体积的准确性.并与平面图像结果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甲状腺体积 体积积分法 超声测定 标准模 SPECT断层显像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PET/CT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在帕金森病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邓伟胜 楼云龙 苏中振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7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在帕金森病(PD)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5例原发性早期PD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除外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同期检查者2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PET检查进行扫描诊断,观察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在帕金森病(PD)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5例原发性早期PD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除外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同期检查者2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PET检查进行扫描诊断,观察比较两组双侧尾状核和前后壳核^(11)C-CFT摄取值。结果研究组双侧尾状核^(11)C-CFT摄取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7,P>0.05);前壳核和后壳核^(11)C-CFT摄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007、32.998,P<0.05)。研究组发病同侧与对照组、研究组发病对侧与对照组、研究组发病同侧与研究组发病对侧双侧尾状核^(11)C-CFT摄取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59、1.359、0,P>0.05);研究组发病同侧与对照组、研究组发病对侧与对照组、研究组发病同侧与研究组发病对侧前壳核^(11)C-CFT摄取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525、26.226、5.528,P<0.05);研究组发病同侧与对照组、研究组发病对侧与对照组、研究组发病同侧与研究组发病对侧后壳核^(11)C-CFT摄取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122、38.422、6.633,P<0.05)。结论 PET显像技术能够早期分辨出双侧尾状核和前后壳核中多巴胺(DA)转运体的不同分布,可帮助提高早期PD患者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帕金森病 早期诊断 应用价值
下载PDF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与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最大标准化摄取值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杨志 柴华 +5 位作者 仇冰清 韦琳琳 罗煜 杨彩娟 李宁 肖国有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789-793,共5页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与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 max)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与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 max)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18)F-FDG PET/CT显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SUV max与病灶大小及Ki-67水平的关系,采用协方差分析不同病理参数[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Ki-67]、不同病理亚型、不同转移特征乳腺癌患者SUV max的差异。结果乳腺癌病灶SUV max与病灶大小、Ki-67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ER、PR阴性者的SUV max高于阳性者,HER2阴性及不确定者的SUV max低于HER2阳性者(均P<0.05)。4种病理亚型乳腺癌患者的SUV 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Luminal A型的SUV max低于非Luminal A型(均P<0.05)。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者SUV max分别高于无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和无远处转移者(均P<0.05)。结论^(18)F-FDG PET/CT显像SUV max增高与乳腺癌侵袭性病理亚型及转移有关,可为乳腺癌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估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最大标准化摄取值 临床病理 相关性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CT诊断以腹痛乏力为主要表现的巨细胞动脉炎一例
5
作者 黄会芳 霍丽娟 +1 位作者 郭俊芝 郝新忠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期151-152,共2页
患者男,77岁,因腹痛、乏力2月余入院。2个月前患者出现间断右侧腹部疼痛,呈针刺样,全身乏力明显,双下肢为著,腹痛、乏力逐渐加重。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示:肝弥漫性回声粗疏,考虑早期肝硬化,收住院。患者自发病以来,饮食可,大小便正常,... 患者男,77岁,因腹痛、乏力2月余入院。2个月前患者出现间断右侧腹部疼痛,呈针刺样,全身乏力明显,双下肢为著,腹痛、乏力逐渐加重。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示:肝弥漫性回声粗疏,考虑早期肝硬化,收住院。患者自发病以来,饮食可,大小便正常,体质量减轻约4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全身乏力 巨细胞动脉炎 主要表现 腹痛 CT诊断 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 早期肝硬化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再次手术前定位的临床价值
6
作者 李玲 富丽萍 +2 位作者 赵朕龙 余其多 郑玉民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0年第8期517-520,共4页
目的探讨锝(99Tcm)甲氧异腈[technetium(99Tcm)sestamibi,99Tcm-MIBI]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双时相断层融合显像在进行再次手术治疗的... 目的探讨锝(99Tcm)甲氧异腈[technetium(99Tcm)sestamibi,99Tcm-MIBI]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双时相断层融合显像在进行再次手术治疗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术前定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3月19例进行再次手术治疗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进行再次甲状旁腺切除术前均行99Tcm-MIBI SPECT/CT双时相断层融合显像,并与颈部超声结果进行对比,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比较99Tcm-MIBI SPECT/CT双时相断层融合显像及超声对甲状旁腺病灶的诊断效能。结果99Tcm-MIBI SPECT/CT双时相断层融合显像及颈部超声对所有甲状旁腺病灶和异位甲状旁腺病灶检出的灵敏度分别为95.2%、52.3%和90.9%、18.2%,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4、0.008)。99Tcm-MIBI SPECT/CT双时相断层融合显像对所有甲状旁腺病灶和异位甲状旁腺病灶检出的准确性分别为71.4%、83.3%,均高于及颈部超声的准确性34.3%、18.2%。结论99Tcm-MIBI SPECT/CT双时相断层融合显像对再次手术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所有甲状旁腺病灶检出的灵敏度和准确性高于超声、尤其对于异位甲状旁腺病灶检出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更高,在再次手术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术前定位中发挥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甲状旁腺切除术 游离全片段甲状旁腺激素
下载PDF
^(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CT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复发与转移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樊上飞 靳宏星 +2 位作者 赵铭 任基伟 邢军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0期1444-1446,共3页
目前临床上用于监测结直肠癌术后复发与转移的方法繁多,各有优势。肿瘤标志物虽然不能作为诊断结直肠癌的直接依据,但在术后监测复发与转移上仍有一定的作用;B超对实质脏器的转移尤其是肝脏的转移诊断意义较大;电子肠镜对于结直肠... 目前临床上用于监测结直肠癌术后复发与转移的方法繁多,各有优势。肿瘤标志物虽然不能作为诊断结直肠癌的直接依据,但在术后监测复发与转移上仍有一定的作用;B超对实质脏器的转移尤其是肝脏的转移诊断意义较大;电子肠镜对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吻合口复发的诊断最好,但是受患者耐受能力的限制;磁共振成像(MRI)对肿瘤血管等周围组织的侵犯显示最好,但检查时间较长,且适应证较局限,不能做到全身检查;CT目前应用最为广泛,对于结直肠癌术后复发、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脏器转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对术后瘢痕组织与肿瘤复发、炎性或反应性淋巴结的鉴别较难,容易漏诊小病灶;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显像能够获得全身各方位的断层图像,检出一些不常见或不被怀疑的病灶,可作为监测结直肠癌术后复发与转移的最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术后复发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脏器转移 CT诊断 临床应用 氟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直肠癌患者
下载PDF
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联合诊断级CT融合显像在鉴别良恶性肺部病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刘长江 肖本波 +2 位作者 黄霖 鄢庆州 董燕玉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24期3201-3204,共4页
目的分析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99mTc-MIBI-SPECT)联合诊断级CT融合显像在鉴别良恶性肺部病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3例可疑肺癌病灶患者的99mTc-MIBI-SPECT联合诊断级CT同机融合显像资料,总结良恶... 目的分析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99mTc-MIBI-SPECT)联合诊断级CT融合显像在鉴别良恶性肺部病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3例可疑肺癌病灶患者的99mTc-MIBI-SPECT联合诊断级CT同机融合显像资料,总结良恶性肺部病灶的影像特征,并比较良恶性肺部病灶的放射性摄取比。以病理结果或临床诊断为金标准,分析99mTc-MIBI-SPECT联合诊断级CT融合显像对良恶性肺部病灶的鉴别效能。结果63例可疑恶性肺部病灶患者中,44例为恶性肺部病变,19例良性肺部病变。99mTc-MIBI-SPECT联合诊断级CT同机融合显像对肺部病灶良恶性鉴别诊断灵敏度为95.45%、特异性为84.21%、准确性为92.06%、阳性预测值为93.33%、阴性预测值为88.89%。恶性肺部病灶放射性摄取比高于良性病灶(P<0.05)。中央型恶性肺部病灶主要表现为肺门肿块放射性浓聚,而周围型恶性肺部病灶出现分叶征、毛刺、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的概率,以及肺部病灶呈灶性放射性浓聚的概率也高于周围型良性肺部病灶(均P<0.05)。结论99mTc-MIBI-SPECT联合诊断级CT融合显像对可疑恶性肺部病灶性质有较高的鉴别价值。SPECT影像表现为灶性放射性浓聚者多为恶性肺部病灶,对于CT影像有恶性征象者应注意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病灶 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诊断级CT 融合显像 定性诊断 诊断效能
下载PDF
^(18)F标记吲哚苯醌衍生物分子探针的合成及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被引量:1
9
作者 尹宏鹭 邢乃果 何菱 《合成化学》 CAS 2022年第10期777-781,共5页
基于2-苯基萘型结构,以2-甲基吲哚和四氯苯醌、1-二甲基胺-2-丙炔和碘甲基硼酸频哪醇酯作为起始底物,经5步反应合成了一种吲哚苯醌类分子探针的前体,其结构经1 H NMR,^(13)C NMR和HR-MS(ESI)表征。对该前体进行放射性标记,再经高效液相... 基于2-苯基萘型结构,以2-甲基吲哚和四氯苯醌、1-二甲基胺-2-丙炔和碘甲基硼酸频哪醇酯作为起始底物,经5步反应合成了一种吲哚苯醌类分子探针的前体,其结构经1 H NMR,^(13)C NMR和HR-MS(ESI)表征。对该前体进行放射性标记,再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纯化,最后将探针注入小鼠体内进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结果表明:探针分子进入小鼠体内后,在膀胱、胆和肠道聚集,随后经肠道和膀胱代谢排出体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苯基萘 吲哚苯醌类 放射性标记 分子探针 合成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下载PDF
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全身骨扫描联合靶/非靶比值在骨转移瘤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志 柴华 +5 位作者 李宁 杨鸿宇 廖光星 陆静佳 李党生 肖国有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427-430,共4页
目的探讨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全身骨扫描(WBS)联合病灶的靶/非靶比值(T/NT)在骨转移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51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170处骨骼放射性浓聚病灶。比较炎性病变或骨质增生病灶、骨转移病灶、原发性骨肿瘤、术... 目的探讨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全身骨扫描(WBS)联合病灶的靶/非靶比值(T/NT)在骨转移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51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170处骨骼放射性浓聚病灶。比较炎性病变或骨质增生病灶、骨转移病灶、原发性骨肿瘤、术后改变病灶的T/NT,以及肋骨、骨盆和脊柱等不同部位骨转移瘤的T/NT。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WBS、T/NT及二者联合诊断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结果原发性骨肿瘤的T/NT最高,炎性病变或骨质增生病灶的T/NT低于骨转移灶和术后改变病灶(均P <0. 05),而术后改变病灶的T/NT与骨转移病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肋骨转移灶的T/NT低于盆骨及脊柱(均P <0. 05),而盆骨与脊柱的转移灶的T/N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WBS诊断骨转移瘤的曲线下面积为0. 864,敏感度为84. 9%; T/NT诊断骨转移瘤的曲线下面积为0. 793,敏感性为60. 3%;而WBS联合T/NT诊断骨转移瘤的曲线下面积为0. 917,敏感性达93. 2%。结论骨转移病灶的T/NT高于炎性病变或骨质增生病灶,WBS联合T/NT可以提高骨转移瘤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转移瘤 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全身骨扫描 靶/非靶比值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对肺部结节合并多病灶的诊疗意义
11
作者 梁建生 罗清泉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98-300,共3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逐渐在许多城市中兴起,为肿瘤的良恶性鉴别提供了有力的依据,PET对肺孤立性结节的诊断已有较多的研究。本研究回顾分析20例肺部肿瘤合并多病灶的病例... 背景与目的近年,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逐渐在许多城市中兴起,为肿瘤的良恶性鉴别提供了有力的依据,PET对肺孤立性结节的诊断已有较多的研究。本研究回顾分析20例肺部肿瘤合并多病灶的病例来探讨PET在肺部结节合并多病灶的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上海胸科医院2004年8月—2005年6月住院病例20例,术前行18-FDG-PET检查及X线、CT(computerized tomography)、骨SPECT(single photonemisson computed tomography)扫描检查,疑有脊柱转移者行MRI(magnetic reimage)检查。其中14例获手术病理。结果肺部原发灶的PET诊断符合率为100%,除原发灶以外病灶PET阳性者6例,其中2例为肺部结节,其结节直径均大于1cm,3例为纵隔淋巴结,1例为脊柱转移,阳性率66.7%,阳性者病理符合率100%;PET阴性者14例中,假阴性4例,其中2例为肺部结节,其结节直径均小于1cm,1例为纵隔淋巴结,1例为脊柱骨转移,阴性符合率71.4%。结论PET在肺部肿块及结节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肺癌合并多病灶时的分期有较高的价值,但小于1cm的结节PET检查意义不大,脊柱转移有假阴性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 肺部肿瘤 多病灶 结节
下载PDF
分子影像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联合多层螺旋CT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晨 《医疗装备》 2020年第20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分子影像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联合多层螺旋CT(MSCT)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54例疑似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分子... 目的探讨分子影像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联合多层螺旋CT(MSCT)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54例疑似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分子影像SPECT/CT、MSCT单独检查及联合检查、磁共振检查,以磁共振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SPECT/CT、MSCT单独诊断及联合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效能。结果54例疑似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经磁共振检查确诊32例。SPECT/CT联合MSCT检查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特异度与SPECT/CT、MSCT检查单独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CT/CT联合MSCT检查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SPECT/CT、MSCT检查单独诊断。结论相较于单独诊断,SPECT/CT联合MSCT检查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准确度及灵敏度较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影像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乳腺癌骨转移 诊断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患者的护理
13
作者 孙爱军 洪军 +2 位作者 张承红 杨星 李丽琴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6年第8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中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例患者在进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的全过程,实施耐心、细致、周到的护理服务。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所得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中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例患者在进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的全过程,实施耐心、细致、周到的护理服务。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所得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图像全部达到了临床诊断要求。结论:全程、细致、耐心、周到的护理服务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图像 护理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被引量:2
14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2年第2期150-152,共3页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脑血流灌注显像 医学动物实验 PET 肿瘤显像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ECT)全身骨显像技术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施宏萍 《智慧健康》 2019年第10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ECT)全身骨显像技术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584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各类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全身骨显像检查,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 目的探讨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ECT)全身骨显像技术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584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各类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全身骨显像检查,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全身骨显像检测骨转移中以前列腺癌和鼻咽癌最高,其次为肺癌;全身骨显像检测骨转移敏感性为96.15%,特异性为99.11%,阳性预测值为96.89%,阴性预测值为98.90%,准确性为98.46%,正确指数为0.95。结论在恶性肿瘤骨转移早期诊断中应用骨显像技术灵敏度高、显像范围广且准确性高,可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全身骨显像 恶性肿瘤 骨转移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在肝脏储备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16
作者 孙永刚 李建生 +4 位作者 荚卫东 许戈良 马金良 葛勇胜 余继海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74-76,共3页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动态检查肝脏储备功能,具有方便、可靠、直观、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越来越受到肝脏外科界的重视。从单纯的判断肝脏损伤程度,预测肝脏术后的可能并发症,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到模拟切除判断术后肝脏功...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动态检查肝脏储备功能,具有方便、可靠、直观、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越来越受到肝脏外科界的重视。从单纯的判断肝脏损伤程度,预测肝脏术后的可能并发症,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到模拟切除判断术后肝脏功能等,均表现出其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重点讨论其在肝脏储备功能评估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清除率 受体指数 心肝相关指数
下载PDF
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抑制剂BAY-876体内活性的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检测
17
作者 王旻姝 马文超 +2 位作者 朱磊 宋秀宇 徐文贵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2-195,共4页
目前,葡萄糖转运蛋白(glucose transporter,GLUT)不仅是细胞摄取葡萄糖的功能与物质保障,同时也是恶性肿瘤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新型干预靶点。建立GLUT抑制剂的体内活性评价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测仪(positr... 目前,葡萄糖转运蛋白(glucose transporter,GLUT)不仅是细胞摄取葡萄糖的功能与物质保障,同时也是恶性肿瘤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新型干预靶点。建立GLUT抑制剂的体内活性评价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测仪(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对小动物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肿瘤模型进行PET检测,建立GLUT抑制剂的小动物体内活性检测方法。在HCC细胞系中检测GLUT-1的表达,选取GLUT-1表达水平最高的细胞系接种BalB/c免疫缺陷动物皮下,形成免疫缺陷动物皮下肿瘤模型。连续三日口服灌胃给药,给予动物5 mg/kg的GLUT-1抑制剂BAY-876后,进行PET检测。动物行尾静脉注射200μCi的核素探针^(18)F-FDG,约30 min后进行PET检测。在此基础上,使用盖革计数器检测动物肿瘤与血液的放射性强度比较。在所选细胞系中,MHCC-97H细胞中GLUT-1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细胞系,BAY-876治疗动物能够显著抑制MHCC-97H皮下肿瘤组织对18F-FDG的摄取。GLUT-1抑制剂BAY-876能够显著抑制HCC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成功建立了利用PET检测GLUT抑制剂动物体内活性的PET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葡萄糖转运体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药物活性检测
下载PDF
核磁类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成像在筛查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灶的价值
18
作者 王朝军 张蕾 +1 位作者 王志芳 霍成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21期3567-3568,共2页
许多恶性肿瘤患者发病隐匿,临床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一经发现已伴有全身淋巴、血道及骨转移,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临床需尽早对恶性肿瘤有无病灶转移进行诊断,从而确定肿瘤分期,为临床治疗选择最佳方案,改善患者预后[1]。CT检查是临床... 许多恶性肿瘤患者发病隐匿,临床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一经发现已伴有全身淋巴、血道及骨转移,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临床需尽早对恶性肿瘤有无病灶转移进行诊断,从而确定肿瘤分期,为临床治疗选择最佳方案,改善患者预后[1]。CT检查是临床常用检查方法,但需对患者进行多次多部位检查才能完成人体大范围探测,费时、费力,不利于临床推广。核磁类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成像技术可从水分子在细胞内外液体中的布朗运动差异探测组织结构的微细变化,从而判断病变组织位置、形态、良恶性质及病灶转移状况,具有较高诊出率及准确性[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淋巴结转移灶 肿瘤分期 临床推广 最佳方案 细胞内外液 恶性肿瘤 常用检查方法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的临床应用
19
作者 张荣银 《社区医学杂志》 2005年第2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脏器 临床应用 发射计算机 断层显像 血流 SPECT 病变组织 区别 大小 信息
下载PDF
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
作者 贺永明 杨向军 《苏州医学》 2010年第2期107-109,共3页
冠心病(CHD)是我国心血管病中主要的致死、致残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CHD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ECT)在CHD的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范围的估计、治疗策... 冠心病(CHD)是我国心血管病中主要的致死、致残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CHD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ECT)在CHD的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范围的估计、治疗策略选择、疗效评价以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在国际上已得到公认。在美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显像 临床应用价值 冠心病 发射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心血管病 生活方式 预后判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