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式均衡:区域基础教育师资均衡化的新路向——基于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政策变革 被引量:8
1
作者 胡友志 《教育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14,共4页
师资的均衡化是实现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区域内基础教育师资配置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间、校际间教师数量与质量的不均衡。在促进师资均衡化的政策实施中,形成了以促进教师流动为主的"配置式均衡"模式。"... 师资的均衡化是实现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区域内基础教育师资配置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间、校际间教师数量与质量的不均衡。在促进师资均衡化的政策实施中,形成了以促进教师流动为主的"配置式均衡"模式。"配置式均衡"旨在通过对现有师资的分配和再分配实现"均质化",却存在着实践困境和根本性的难题。进一步实现基础教育师资均衡,需要形成一种能促进教师与学校共同发展、教师愿意"扎根"学校的"发展式均衡"路径。应通过加大扶持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教师发展的政策倾斜、立足于本校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素质、增强教师对区域和学校文化的认同等政策变革,形成基础教育师资的"发展式均衡"新路向,促进基础教育质量的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优质均衡 基础教育师资 配置均衡 发展式均衡
原文传递
“后危机时代”:城市转型与经济发展路径创新——以南京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吴海瑾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2-135,共4页
随着多数经济指标逐步企稳回升,中国经济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后危机时代"。本文以南京为例,分析"后危机时代"的城市转型和经济发展的新路径,应继续加大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进一步通过城市创新力的提... 随着多数经济指标逐步企稳回升,中国经济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后危机时代"。本文以南京为例,分析"后危机时代"的城市转型和经济发展的新路径,应继续加大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进一步通过城市创新力的提升,驱动城市转型、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城市经济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危机 城市转型 均衡发展 城市创新力
下载PDF
我国学前教育优质均衡的探索历程、反思与展望
3
作者 邓泽军 钱孝兵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24-132,共9页
随着高质量学前教育体系建设的持续推进,我国学前教育正朝着优质均衡的目标迈进,推动了相关研究的持续深入。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系统梳理,发现我国学前教育大致经历了重点关注“规模发展”、全面关注“均衡发展”、转向关注“优质均衡”... 随着高质量学前教育体系建设的持续推进,我国学前教育正朝着优质均衡的目标迈进,推动了相关研究的持续深入。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系统梳理,发现我国学前教育大致经历了重点关注“规模发展”、全面关注“均衡发展”、转向关注“优质均衡”三大阶段,并且各阶段研究普遍比较丰硕。但是,相关研究探索尚未形成系统、多元、特色的研究体系,主要局限于研究特色趋同、交叉研究不足、实证研究欠缺、指标体系缺乏等方面。后续研究需要超越单一层面的重复探索,走向更具独特性、多视域、针对性、可行性的策略体系创新,立足县域管理,从静态关注转向动态发展探索;重视政策优化,从单一均衡转向多元视角的优质均衡关注;着眼实践成效,从外延式均衡转向内涵式优质均衡关注;聚焦路径创新,从发散式关注转向聚焦式优质均衡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外延均衡发展 内涵优质均衡
下载PDF
新理念·新思路·新对策——基础教育发展的WTO视角
4
作者 刘合群 《江西教育科研》 2002年第9期3-6,共4页
基础教育面对中国加入WTO后的挑战,该如何应对是不容回避的问题。本文围绕WTO、政府、学校三者的联系,在哲学观点的指导下,从理念层面分析了入世后教育理论上的三对新关系,从政府的视角提出了四个发展基础教育的新思路,从学校的处境上... 基础教育面对中国加入WTO后的挑战,该如何应对是不容回避的问题。本文围绕WTO、政府、学校三者的联系,在哲学观点的指导下,从理念层面分析了入世后教育理论上的三对新关系,从政府的视角提出了四个发展基础教育的新思路,从学校的处境上列出四个新对策,指出中国基础教育必须走均衡式发展的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世 基础教育 均衡发展 教育理念 管理体制改革 社会评估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