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句子错误记忆:发展性逆转现象及精加工推理效应 被引量:1
1
作者 屈晓兰 凌宇 +1 位作者 孟红 陈屈峰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5-272,共8页
为探究文本背景下句子错误记忆的发展性逆转现象及精加工推理效应,95名有效被试学习3篇文本材料后,参与由学过句、内涵推理句、外延推理句和无关句组成的再认测验。结果发现:(1)高中二年级被试学过句的正确再认率和关键诱饵句的校正的... 为探究文本背景下句子错误记忆的发展性逆转现象及精加工推理效应,95名有效被试学习3篇文本材料后,参与由学过句、内涵推理句、外延推理句和无关句组成的再认测验。结果发现:(1)高中二年级被试学过句的正确再认率和关键诱饵句的校正的错误再认率均显著高于小学五年级和初中二年级,后二者差异不显著;(2)内涵推理句错误再认率高于外延推理句,高中二年级被试尤甚。结论:(1)句子真实记忆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句子错误记忆存在发展性逆转现象,初中二年级到高中二年级是句子错误记忆发展相对迅速的阶段;(2)文本背景下,不同的精加工推理诱发了不同程度的句子错误记忆,这种精加工推理效应与一般世界知识的自上而下激活的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子错误记忆 发展性逆转现象 精加工推理 自上而下激活
下载PDF
儿童错误记忆研究的新进展:错误记忆中的发展性逆转 被引量:1
2
作者 窦刚 胡娟 郭秀艳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51-53,共3页
错误记忆的发展性逆转是指在一定条件(如DRM范式)下,错误记忆会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现象。模糊痕迹理论从记忆痕迹衰退的角度,将错误记忆归因于要点加工和字面加工在记忆衰退中的不同表现;联想激活理论则从记忆的激活出发,将错... 错误记忆的发展性逆转是指在一定条件(如DRM范式)下,错误记忆会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现象。模糊痕迹理论从记忆痕迹衰退的角度,将错误记忆归因于要点加工和字面加工在记忆衰退中的不同表现;联想激活理论则从记忆的激活出发,将错误记忆的产生归因于项目之间的联想强度。发展性逆转效应为比较儿童和成人在记忆编码、保持和提取过程中的差异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发展性逆转效应告诉我们,在司法实践中证词的真实性并不因年龄而产生绝对的差别,记忆加工的过程、知识网络的特征等都应该是考量记忆正确性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错误记忆 模糊痕迹理论 联想激活理论 DRM范式 发展性逆转
下载PDF
错误记忆的发展性逆转:为什么越长大越易“错”? 被引量:5
3
作者 江荣焕 李晓东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71-1379,共9页
错误记忆的发展性逆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错误记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模糊痕迹理论认为这是由于个体提取要义的能力不断增强,而字面痕迹在记忆任务中无法得到利用所导致;关联激活理论则将其归因于个体... 错误记忆的发展性逆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错误记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模糊痕迹理论认为这是由于个体提取要义的能力不断增强,而字面痕迹在记忆任务中无法得到利用所导致;关联激活理论则将其归因于个体不断成熟的自动化激活过程。两种理论均有大量的实证研究支持,目前仍未有一致结论。错误记忆的发展涉及多种认知功能,更与某些基于记忆和语义的高级认知过程有密切的联系,未来的研究应该继续完善错误记忆的发展模型,并将其应用到更多的领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误记忆 模糊痕迹理论 关联激活理论 发展性逆转
下载PDF
基于同义关联的句子错误记忆:发展性逆转现象及句式效应
4
作者 屈晓兰 曾萍 王思非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2-338,共7页
以汉语把字句和被字句为材料,采用学习-再认方式,考察基于同义关联的句子错误记忆及其发展性逆转现象和句式效应。实验1结果发现高二和初二校正后的关键诱饵句错误再认率显著高于小学五年级,把字关键诱饵句校正后的错误再认率显著高于... 以汉语把字句和被字句为材料,采用学习-再认方式,考察基于同义关联的句子错误记忆及其发展性逆转现象和句式效应。实验1结果发现高二和初二校正后的关键诱饵句错误再认率显著高于小学五年级,把字关键诱饵句校正后的错误再认率显著高于被字句,表明基于同义关联的句子错误记忆存在发展性逆转现象和句式效应。实验2结果发现三个年级关键诱饵句与无关句的错误再认率差异均不显著,表明去除同义关联后,句子错误记忆现象被抑制。结果表明,同义关联能诱发句子错误记忆,且句子错误记忆存在发展性逆转现象和句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子错误记忆 发展性逆转现象 句式效应
下载PDF
使用外语思考,克服风险决策中的发展性逆转——风险决策中的外语效应 被引量:6
5
作者 蔡任栋 彭贝 董燕萍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5-81,共7页
在风险决策中存在一种发展性逆转现象:经验越丰富,越容易受到框架(frame)的影响,所做决策越有可能出现前后矛盾(框架效应)(Reyna et al.2014)。能否有办法规避或者降低框架的影响?本研究考察可能影响框架效应的三个因素:被试的专业背景... 在风险决策中存在一种发展性逆转现象:经验越丰富,越容易受到框架(frame)的影响,所做决策越有可能出现前后矛盾(框架效应)(Reyna et al.2014)。能否有办法规避或者降低框架的影响?本研究考察可能影响框架效应的三个因素:被试的专业背景、决策任务的呈现语言、决策问题的类型。数据分析显示,在生命问题中,汉语条件下,两组被试都出现了框架效应;英语条件下,金融专业被试框架效应消失。在金钱问题中,汉语条件下,只有金融专业被试出现框架效应,符合发展性逆转预测;英语条件下,框架效应消失。研究结果为外语效应的普遍性提供进一步数据。本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外语能克服发展性逆转,对专业人员的风险决策实践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效应 发展性逆转 框架效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