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麻黄汤的发汗作用与M受体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国清 王涛 +1 位作者 余林中 罗佳波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1210-1211,共2页
目的:探讨麻黄汤的发汗作用机制与M受体的关系。方法: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麻黄汤+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1mg/kg组、麻黄汤+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4mg/kg组、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1mg/kg+麻黄汤组、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4mg/kg... 目的:探讨麻黄汤的发汗作用机制与M受体的关系。方法: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麻黄汤+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1mg/kg组、麻黄汤+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4mg/kg组、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1mg/kg+麻黄汤组、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4mg/kg+麻黄汤组、麻黄汤组、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1mg/kg组、空白对照(生理盐水)组,给药后30min,采用组织形态学方法观察小鼠腋窝部皮肤汗腺组织,以判断其发汗作用强弱。结果:麻黄汤具有发汗作用,阿托品对麻黄汤的发汗作用有抑制作用,但不能完全阻滞,随着阿托品剂量增加,发汗作用减弱;麻黄汤+阿托品组的发汗作用强于阿托品+麻黄汤组。结论:麻黄汤发汗作用与激动M受体有关,但并非唯一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汤 阿托品 发汗作用 小鼠 M受体
下载PDF
麻黄汤的发汗作用与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关系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国清 莫志贤 +1 位作者 余林中 罗佳波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3-365,共3页
目的:研究麻黄汤的发汗机制。方法:以α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NA)、α、β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AD)、α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和β1受体阻断药阿替洛尔为工具药,采用组织形态学方法,观察麻黄汤给药后30min对小鼠腋... 目的:研究麻黄汤的发汗机制。方法:以α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NA)、α、β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AD)、α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和β1受体阻断药阿替洛尔为工具药,采用组织形态学方法,观察麻黄汤给药后30min对小鼠腋窝部皮肤汗腺的发汗作用。结果:麻黄汤具有发汗作用。NA0.39mg/kg抑制发汗,1.56mg/kg能完全阻断麻黄汤的发汗作用。AD0.1mg/kg抑制发汗,0.4mg/kg能完全阻断麻黄汤的发汗作用,虽然汗管明显扩张,但未见分泌现象。酚妥拉明对麻黄汤的发汗起促进作用,并且随着酚妥拉明剂量的增加,发汗作用越来越显著。普萘洛尔对麻黄汤的发汗有抑制作用,随着普萘洛尔剂量的增加,发汗作用减弱。阿替洛尔对麻黄汤的发汗作用无影响。结论:麻黄汤的发汗作用与肾上腺素能受体有关。激动α受体,可以抑制发汗;拮抗α受体,可促进发汗。激动β受体,可导致汗腺导管的扩张;拮抗β受体,可抑制发汗,但不是通过激动β1受体实现的,可能是通过β受体的其他亚型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汤 药效学 肾上腺素 动物实验 大鼠 发汗作用
下载PDF
桂麻合方发汗作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贾春华 庞宗然 +3 位作者 魏晓芬 杨鹤梅 刘宝山 赵淑敏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19-21,共3页
目的揭示桂麻合方中桂枝汤与麻黄汤的发汗作用方面存在着协同关系。方法大鼠足跖汗腺分泌计数法与组织结构法。结果桂麻合方与桂枝汤、麻黄汤的发汗作用强度依次为麻黄汤>桂麻各半汤(先合后煎)>桂麻各半汤(先煎后合)>桂麻各取... 目的揭示桂麻合方中桂枝汤与麻黄汤的发汗作用方面存在着协同关系。方法大鼠足跖汗腺分泌计数法与组织结构法。结果桂麻合方与桂枝汤、麻黄汤的发汗作用强度依次为麻黄汤>桂麻各半汤(先合后煎)>桂麻各半汤(先煎后合)>桂麻各取12(先煎后合)>桂二麻一汤(先煎后合)>桂二麻一汤(先合后煎)>桂枝汤>正常对照组。结论桂麻合方中桂枝汤与麻黄汤在发汗作用方面存在着协同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麻合方 桂枝汤 麻黄汤 发汗作用 汗腺组织结构
下载PDF
抗解浸膏解热、发汗作用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包旭 包定元 +1 位作者 李建农 杨艳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9年第3期35-36,共2页
给兔灌服抗解浸膏252、504g(生药)/kg体重后,具有明显的抑制静脉注射三联菌苗所致的发热作用,此解热作用可持续3小时以上。给小鼠灌服抗解浸膏151、252和504g(生药)/kg体重1小时后,均具有显... 给兔灌服抗解浸膏252、504g(生药)/kg体重后,具有明显的抑制静脉注射三联菌苗所致的发热作用,此解热作用可持续3小时以上。给小鼠灌服抗解浸膏151、252和504g(生药)/kg体重1小时后,均具有显著的促进足跖汗腺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解浸膏 解热作用 发汗作用 药理学 里热证
下载PDF
桂枝汤发汗作用浅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童增华 徐扬 《青海医药杂志》 1998年第6期1-2,共2页
桂枝汤发汗作用浅析青海医学院中医系(810001)童增华秦皇岛市海港医院(066000)徐扬目前医界对桂枝汤作用看法不一,有人认为桂枝的作用重在调和营卫、温通经脉等,笔者认为桂枝汤本身就具有发汗之功效,其理由如下:1... 桂枝汤发汗作用浅析青海医学院中医系(810001)童增华秦皇岛市海港医院(066000)徐扬目前医界对桂枝汤作用看法不一,有人认为桂枝的作用重在调和营卫、温通经脉等,笔者认为桂枝汤本身就具有发汗之功效,其理由如下:1溯本求源,功效方明古今注疏家把“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药理 桂枝汤 发汗作用
下载PDF
解肌退热胶囊发汗作用实验研究
6
作者 陈声武 邓毅峰 +2 位作者 盖国忠 周鸣 杨晓村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解肌退热胶囊 发汗作用 实验 中药 药理
下载PDF
麻黄汤发汗作用的电生理学研究
7
作者 沈映君 苗维纳 +1 位作者 谭祥华 马云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9年第4期31-31,共1页
本实验采用电生理技术,研究麻黄汤的发汗作用及其机制。本实验分为两大部分:一、麻黄汤外周电生理学研究:应用皮肤电阻反射的电生理学的方法,研究麻黄汤的发汗作用,我们观察了大鼠在给药前及给药后15min、30min、60min时的皮肤电阻的变... 本实验采用电生理技术,研究麻黄汤的发汗作用及其机制。本实验分为两大部分:一、麻黄汤外周电生理学研究:应用皮肤电阻反射的电生理学的方法,研究麻黄汤的发汗作用,我们观察了大鼠在给药前及给药后15min、30min、60min时的皮肤电阻的变化,结果表明,给麻黄汤后大鼠皮肤电位的幅度出现明显的增高(P【0.05),而潜伏期无明显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麻黄汤 发汗作用 成都中医药大学 皮肤电阻 电生理技术 皮肤电位 教研室 大鼠 皮肤电反射
下载PDF
麻黄汤发汗作用的实验研究方法概况 被引量:4
8
作者 胡亚男 张建英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4年第2期223-224,共2页
麻黄汤是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的代表方,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1],方中仅四味药: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各司君臣佐使之职,是千百年来辛温解表发汗法的经典方剂.本文经查阅资料,对相关文献进行阅读、整理和总结,概述麻黄汤发汗的实验研究... 麻黄汤是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的代表方,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1],方中仅四味药: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各司君臣佐使之职,是千百年来辛温解表发汗法的经典方剂.本文经查阅资料,对相关文献进行阅读、整理和总结,概述麻黄汤发汗的实验研究方法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方法 发汗作用 麻黄汤 风寒表实证 解表发汗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君臣佐使
下载PDF
麻黄汤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发汗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刘月波 章小敏 +2 位作者 洪冰 陈将 何昱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第6期454-456,共3页
目的:比较麻黄汤及其拆方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的发汗作用差异,为配方颗粒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体重随机将小鼠分为19组,分别为饮片汤剂组9组、配方颗粒组9组和空白组1组。通过比较各组小鼠腋窝皮肤汗腺导管内径的大小,比较配... 目的:比较麻黄汤及其拆方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的发汗作用差异,为配方颗粒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体重随机将小鼠分为19组,分别为饮片汤剂组9组、配方颗粒组9组和空白组1组。通过比较各组小鼠腋窝皮肤汗腺导管内径的大小,比较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的发汗作用是否有差异。结果: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所有给药组小鼠腋窝皮肤汗腺的导管内径都增大(P<0.01),都有较强的发汗作用。②麻黄汤全方组的发汗作用强于其他配伍组,且麻黄汤全方传统汤剂组相比配方颗粒组有更好的发汗作用,两者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③含麻黄的各配伍组的小鼠汗腺高管内径都比不含麻黄的各配伍组大。结论:麻黄汤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对小鼠都有发汗作用,但麻黄汤全方传统汤剂组作用优于颗粒组,麻黄汤中药配方颗粒完全替代传统饮片仍有待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汤 配方颗粒 汤剂 发汗作用 小鼠
下载PDF
苦参——7味胶囊发汗作用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斯日古楞 格日乐 《蒙医药》 2005年第1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苦参 胶囊 发汗作用 蒙医 民族医学
下载PDF
以发汗的药效法再探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桑菊饮的药物动力学 被引量:43
11
作者 富杭育 贺玉琢 +2 位作者 周爱香 郭淑英 沈鸿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2年第5期1-5,共5页
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桑菊饮等四个解表方剂均能促进大鼠的汗腺分泌,并呈显著的量效相关。以发汗的药效法测定了它们的药效动力学参数。麻黄汤的最低起效剂量为0.04g/kg po,相当于临床等效剂量的效应消退半衰期为2.54小时,效应维持... 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桑菊饮等四个解表方剂均能促进大鼠的汗腺分泌,并呈显著的量效相关。以发汗的药效法测定了它们的药效动力学参数。麻黄汤的最低起效剂量为0.04g/kg po,相当于临床等效剂量的效应消退半衰期为2.54小时,效应维持时间为16.39小时,效应达峰时间为1.96小时。桂枝汤相应为0.47g/kg、2.62、8.95和1.64小时。银翘散相应为0.267g/kg、3.90、23.71和2.21小时。桑菊饮相应为0.109g/kg、6.20、34.23和2.30小时。对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的研究方法也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汤 桂枝汤 银翘散 桑菊饮 发汗作用 药物动力学
下载PDF
发汗实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国清 余林中 +2 位作者 莫志贤 罗佳波 王建华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4-64,F0003,共2页
目的探索一种评价发汗作用强度的新方法。方法以小鼠腋窝部皮肤汗腺导管内径作为发汗强度指标,测量麻黄汤对小鼠发汗量的影响。结果麻黄汤2g/kg、4g/kg、9g/kg的发汗量分别为0.240±0.079g、0.357±0.077g、0.556±0.082g,... 目的探索一种评价发汗作用强度的新方法。方法以小鼠腋窝部皮肤汗腺导管内径作为发汗强度指标,测量麻黄汤对小鼠发汗量的影响。结果麻黄汤2g/kg、4g/kg、9g/kg的发汗量分别为0.240±0.079g、0.357±0.077g、0.556±0.082g,汗腺导管内径分别为0.783±0.155μm、2.235±0.273μm、3.298±0.318μm,皮肤汗腺导管内径与小鼠出汗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927)。结论以皮肤汗腺导管内径作为评价发汗强度的定量指标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汤 发汗 汗腺 导管 发汗作用 导管内径 验方 强度指标 定量指标 发汗
下载PDF
麻黄桂枝汤发汗解表作用的试验与观察
13
作者 黄爱芳 《中兽医学杂志》 2005年第2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麻黄桂枝汤 发汗解表作用 风寒表实证 《抱犊集》
下载PDF
麻黄汤及拆方对汗液、唾液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沈映君 聂红 +1 位作者 赵威 李云逸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9年第4期31-31,共1页
目的:中药复方“麻黄汤”是张仲景《伤寒论》中发汗解表的著名方剂。本课题以发汗为主要药理学观察指标,通过研究麻黄汤及拆方对汗液、唾液分泌的影响来探讨麻黄汤发汗的主要药物及物质基础。方法:采用汗腺上皮组织形态观测法、汗液着... 目的:中药复方“麻黄汤”是张仲景《伤寒论》中发汗解表的著名方剂。本课题以发汗为主要药理学观察指标,通过研究麻黄汤及拆方对汗液、唾液分泌的影响来探讨麻黄汤发汗的主要药物及物质基础。方法:采用汗腺上皮组织形态观测法、汗液着色法、唾液分泌法等进行研究。结果:(1)麻黄汤及拆方对正常大鼠足跖部汗腺组织形态学变化表明:麻黄汤标准汤及去甘草组发汗效果最好,其余各方也有一定发汗作用。(2)麻黄汤及拆方对正常大鼠足跖部汗腺分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汤 唾液分泌 发汗作用 成都中医药大学 拆方 中药复方 足跖部 正常大鼠 汗液 形态学变化
下载PDF
发散风寒药的功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钟赣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4年第9期10-10,共1页
发散风寒药 大多辛温,以发散风寒为主.
关键词 发散风寒药 成分 功用 发汗作用 解表作用
下载PDF
天热 用布洛芬要防脱水
16
作者 王奕 《家庭健康(医学科普)》 2014年第8期45-45,共1页
天气炎热时,出汗增多,容易脱水。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布洛芬可能会增加脱水的风险,建议慎重选择。必须服用时应在服药期间多喝水,可起到以下作用。 防脱水布洛芬用于退热时具有发汗作用。如果服药期间饮水不足,或者同时有呕吐、腹泻... 天气炎热时,出汗增多,容易脱水。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布洛芬可能会增加脱水的风险,建议慎重选择。必须服用时应在服药期间多喝水,可起到以下作用。 防脱水布洛芬用于退热时具有发汗作用。如果服药期间饮水不足,或者同时有呕吐、腹泻等症状,都会加重脱水。建议体温在38.5℃以上者服用布洛芬,并多喝水,必要时可适当饮用运动饮料,以补充水分及电解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洛芬 脱水 服药期间 解热镇痛药 出汗增多 发汗作用 饮水不足 运动饮料
下载PDF
麻黄炮炙探微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社荣 于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7年第4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伪麻黄碱 炮炙方法 麻黄绒 发汗作用 中药炮炙 协同作用 挥发油含量 蜜炙 止咳平喘 流感病毒
下载PDF
暑热感冒颗粒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由东 肖春莹 连红 《黑龙江医药》 CAS 2014年第4期804-806,共3页
目的:研究暑热感冒颗粒抗病毒、解热和发汗作用。方法:小鼠滴鼻感染流感病毒,感染后96h解剖取肺称重,计算肺指数值;大鼠背部皮下注射10%鲜啤酒酵母悬浮液,测给药后的肛温;大鼠足趾部涂染色剂,观察汗点数量。结果:暑热感冒颗粒明显减少... 目的:研究暑热感冒颗粒抗病毒、解热和发汗作用。方法:小鼠滴鼻感染流感病毒,感染后96h解剖取肺称重,计算肺指数值;大鼠背部皮下注射10%鲜啤酒酵母悬浮液,测给药后的肛温;大鼠足趾部涂染色剂,观察汗点数量。结果:暑热感冒颗粒明显减少小鼠肺指数值;明显降低大鼠肛温;明显增加大鼠汗点数量。结论:暑热感冒颗粒具有明显的抗病毒、解热和发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暑热感冒颗粒 抗病毒作用 解热作用 发汗作用
下载PDF
麻黄的药理 被引量:4
19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第24期162-162,共1页
1、麻黄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和利尿消肿之功效。(1)发汗麻黄水煎剂、挥发油、麻黄碱等均有发汗作用。人体处于温热环境时,麻黄碱促进汗腺分泌的作用更加显著,伍用桂枝后此作用明显增强,麻黄发汗作用机制可能与以下环节有关:由于... 1、麻黄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和利尿消肿之功效。(1)发汗麻黄水煎剂、挥发油、麻黄碱等均有发汗作用。人体处于温热环境时,麻黄碱促进汗腺分泌的作用更加显著,伍用桂枝后此作用明显增强,麻黄发汗作用机制可能与以下环节有关:由于其阻碍汗腺导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呈现汗液分泌增加;兴奋汗腺α受体,使汗腺分泌增加;通过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有关部位而产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碱 药理 汗腺分泌 中枢神经系统 发汗解表 发汗作用 分泌增加 利尿消肿
下载PDF
自按穴位治感冒
20
作者 张德元 《医学文选》 1998年第Z1期57-57,共1页
冬春之交,人易感冒,引起头痛、发热、鼻塞、咳嗽、身体酸胀等症状,此时您不妨试试自按穴位,不花钱而治好病。方法如下: 泻合谷穴(手虎口两骨间凹陷中)、泻列缺穴(腕后桡侧一寸五分),每穴重按100下。此法能清热解表,有止痛发汗作用,故能... 冬春之交,人易感冒,引起头痛、发热、鼻塞、咳嗽、身体酸胀等症状,此时您不妨试试自按穴位,不花钱而治好病。方法如下: 泻合谷穴(手虎口两骨间凹陷中)、泻列缺穴(腕后桡侧一寸五分),每穴重按100下。此法能清热解表,有止痛发汗作用,故能治头痛、鼻塞、发热、恶寒等症。 若有一阵冷、一阵热症状,加补风池穴(在耳后挟风府两侧陷中)轻揉50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穴 清热解表 风池穴 发汗作用 合谷穴 列缺穴 足三里穴 三阴交穴 内关穴 太溪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