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西医用于外感高热青壮年发汗退热的护理观察
被引量:4
- 1
-
-
作者
曹晓明
吕波
王争艳
-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四医院
-
出处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6年第11期81-82,共2页
-
文摘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与西医解热镇痛药分别用于外感高热青壮年,其发汗退热的药物作用在不同个体间的显现及差异,用以指导护理健康宣教的内容.方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四医院收治的外感高热青壮年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80)和对照组(n=80),观察组服用中药汤剂;对照组服用西医解热镇痛药,两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使用中药汤剂退热后,较使用西医解热镇痛药后起效慢,但体温复升时间延长,复升后体温降低,解除发热的时间缩短,患者出汗症状轻.结论:西药退热起效快、维持时间短、中药退热稍慢,但疗效稳固.
-
关键词
中药汤剂
解热镇痛药
外感发热
青壮年
发汗退热
护理观察
-
分类号
R25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R248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
-
题名论小儿推拿退热三法
- 2
-
-
作者
朱霜菊
王莉
-
机构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出处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2年第20期33-35,共3页
-
文摘
小儿发热是临床常见症状,持续的高热可引发惊风、抽搐,甚至危及生命,而推拿操作便捷,安全可靠,能够有效退热。发热的基本病机是阳盛则热,针对病机,推拿治疗小儿发热,不外乎以下三种方法:发汗、通便以及清热。发汗能够解表散热,使热随汗出而散,善治外感发热;通便为通腑泄热,使热邪从大便而出,善治腑热内结之发热;清热能祛除热邪,“热者寒之”,治疗各种实热或阴虚发热。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可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一起操作。
-
关键词
小儿推拿
发汗退热
通便退热
清热退热
-
分类号
R91
[医药卫生—药学]
-
-
题名《伤寒论》退热十二法
- 3
-
-
作者
白玉珣
-
机构
西安市中心医院
-
出处
《陕西中医函授》
2000年第3期42-44,共3页
-
文摘
发热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以大量的篇幅论述了各种原因引起发热的证治,确立了种种退热的方法,对后世医家的影响颇为深远。现就《伤寒论》中关于发热的证治,进行归纳,以供临床参考。
-
关键词
发热
退热法
《伤寒论》
发汗解表退热法
-
分类号
R2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254.905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唐方教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经验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邵利洁
唐方
-
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出处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426-427,共2页
-
文摘
唐方教授在临床中根据小儿特殊的生理特点,灵活运用发汗退热与清热退热两大治疗原则,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甚佳。并在临证中强调,小儿由于脾胃不足,运化失司,易引起食积内热,内热又易外感,故小儿发热多为内热外感,在临床治疗中,解外感之邪的同时应注重清小儿里热,但切不可太过,以免伤津伤胃,务必做到中病即止。
-
关键词
小儿
外感发热
发汗退热
清热退热
名医经验
@唐方
-
分类号
R272
[医药卫生—中医儿科学]
-
-
题名夏日感冒别靠发汗来退热
- 5
-
-
作者
李劼
林惠芳
-
出处
《百姓生活》
2016年第7期71-71,共1页
-
文摘
炎炎夏日,热浪袭来,人们喜欢吹风南、开空调、冲冷水澡、喝大量冷饮等以图凉快,如此外热内冷,一不小心就感冒了:夏日感冒中较常见的,是暑热感冒和暑湿感冒。暑热感冒,通常会有发热、口干、咽痛、舌苔黄腻等。
-
关键词
感冒
夏日
发汗退热
暑热感冒
暑湿感冒
-
分类号
R511.6
[医药卫生—内科学]
-
-
题名特效小偏方精选
- 6
-
-
作者
张炼
-
机构
江西省人民医院
-
出处
《农村百事通》
2002年第7期43-43,共1页
-
文摘
1. 治牙痛取新鲜地骨皮根100克,加水1000克,用沙锅煮沸后再改文火煮30分钟,
-
关键词
白内障
偏方
小儿口腔溃疡
地骨皮
特效
鲜瘦猪肉
枸杞
鲜蒲公英
发汗退热
调和气血
-
分类号
R247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