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氨酯发泡胶血管止漏在人脑组织库建设中的应用
1
作者 蒲勇华 王淼 +4 位作者 孙必强 罗宇涛 张琼花 严小新 潘爱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6-719,共4页
目的 观察聚氨酯发泡胶在开颅取脑后新鲜大体标本防腐灌注时的血管止漏和颅盖骨固定效果。方法 复位颅盖,连续头皮缝合,用扎带沿下颌骨经耳后至颅顶环扎固定,颅内聚氨酯发泡胶填充;行股动脉双向插管,分别采用重力和微型泵灌注,测量颅骨... 目的 观察聚氨酯发泡胶在开颅取脑后新鲜大体标本防腐灌注时的血管止漏和颅盖骨固定效果。方法 复位颅盖,连续头皮缝合,用扎带沿下颌骨经耳后至颅顶环扎固定,颅内聚氨酯发泡胶填充;行股动脉双向插管,分别采用重力和微型泵灌注,测量颅骨断面漏液量,评价聚氨酯发泡胶对取脑后新鲜大体标本的血管止漏和颅盖骨固定效果。结果 颅骨断面漏液量占比灌注液总量较低,血管止漏效果显著;干固后的发泡胶紧密粘合颅盖骨,且均匀覆盖颅底各孔裂。结论 聚氨酯发泡胶在开颅取脑后新鲜大体标本防腐灌注止漏和颅盖骨固定效果理想,对捐献者遗容恢复有利,有助于人脑组织库的建设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发泡胶 血管止漏 人脑组织库
下载PDF
飞机发泡胶除胶剂的研制
2
作者 丁梦 朱浩 +2 位作者 谭学才 蔡鹏 杨宗邦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12期154-159,共6页
在飞机机翼尾节板、扰流板等部位深度修理过程中,实现发泡胶高效清除又不损伤铝合金基材,在航空修理领域一直备受关注。在红外光谱、热重等试验分析发泡胶固化后产物的基础上,采用溶胀理论,确定二氯甲烷作为除胶剂的主溶剂。引入TiO_(2... 在飞机机翼尾节板、扰流板等部位深度修理过程中,实现发泡胶高效清除又不损伤铝合金基材,在航空修理领域一直备受关注。在红外光谱、热重等试验分析发泡胶固化后产物的基础上,采用溶胀理论,确定二氯甲烷作为除胶剂的主溶剂。引入TiO_(2)改性SiO_(2)纳米微胶囊作为二氯甲烷的吸附剂及缓释剂,通过物理吸附、物理隔离及缓慢释放等方式,来实现减少VOC排放、延长除胶剂使用时间、提升脱胶性能。同时,采用石蜡和聚乙烯片进行表面阻隔,并在除胶剂的研制中加入Halox630缓蚀剂,有效地减缓除胶剂的挥发和对基材的腐蚀。结果表明,研制的除胶剂对铝合金表面残留发泡胶表现出优异的脱胶效果,同时对热固性胶粘剂表现出优异的软化、溶胀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泡胶 除胶剂 溶胀理论 缓释 缓蚀
下载PDF
复合材料胶接用发泡胶的工艺验证与固化动力学
3
作者 乔海涛 梁滨 +2 位作者 李喜民 陈舸 张立国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2,共8页
通过动态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研究了一种中温固化的发泡胶的固化工艺和固化动力学。为证实DSC峰值温度T_(p)与升温速率β的自然对数存在线性关系,在DSC测试中除采用β为5、10、15和20 K/min的升温速率组合外,还特意设定升温速率β为1... 通过动态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研究了一种中温固化的发泡胶的固化工艺和固化动力学。为证实DSC峰值温度T_(p)与升温速率β的自然对数存在线性关系,在DSC测试中除采用β为5、10、15和20 K/min的升温速率组合外,还特意设定升温速率β为1、2.718、7.389和20 K/min,则lnβ等于或近似为0、1、2、3以便于计算,由此可确定固化工艺参数并快速地估算活化能E_(a)。结合其他关于热固化、热分解甚至一些高分子材料结晶的文献数据,进一步证实了T_(p)与lnβ往往存在线性关系。利用上述线性关系所获得的特性温度参数T_(1)和ΔT值,可以解释活化能的大小并快速求解动力学数据。研究结果建立并证实了区别于Kissinger和Ozawa方法的另一种简易而且可靠的反应动力学求解方法,并用数学极限的方法进行推导给出了活化能的解析解。上述简易方法求解热致反应或结晶变化的动力学参数是合理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泡胶 固化工艺 活化能 T_(p)-lnβ外推法 极限法
下载PDF
聚氨酯发泡胶热传导性能研究及其在110 kV电缆接头中的应用
4
作者 梁栋 王琪瑄 +5 位作者 白晓烨 田正兵 张李程 吕泽鹏 吴锴 沈频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6-123,共8页
聚氨酯发泡胶具有良好的膨胀填充特性、电绝缘性及防水性。为实现将其用于电缆接头保护壳内层的填充,本文首先测试了不同发泡倍率下聚氨酯发泡胶的热、电、力学性能,然后建立了电缆接头的二维轴对称模型,并仿真分析不同填充胶情况下电... 聚氨酯发泡胶具有良好的膨胀填充特性、电绝缘性及防水性。为实现将其用于电缆接头保护壳内层的填充,本文首先测试了不同发泡倍率下聚氨酯发泡胶的热、电、力学性能,然后建立了电缆接头的二维轴对称模型,并仿真分析不同填充胶情况下电缆接头的稳态温度场分布,最后搭建了110 kV中间接头的实物模型,对不同填充胶的电缆接头进行了热循环试验。结果表明:聚氨酯发泡胶各项性能测试结果良好,发泡倍率越大,发泡胶的导热性能、绝缘性能和力学性能越差,其中发泡倍率为3倍的发泡胶综合性能最优;不同填充胶接头内部各结构温度的仿真值与实测值的误差绝对值基本不超过10%,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填充发泡胶与填充传统防水胶的接头稳态温度场分布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中间接头 聚氨酯发泡胶 温度分布 电-热耦合场
下载PDF
发泡胶联合头颈肩面罩的固定方式在鼻咽癌放疗中的优化探索
5
作者 周丹 张振宇 +3 位作者 管西寅 尤丹 梁洪娇 夏天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21期4139-4142,共4页
目的:讨论发泡胶联合头颈肩面罩固定方式在鼻咽癌放疗中优化的可能性。方法:随机选取20例需要照射颈部淋巴结的初治鼻咽癌患者分成2组各10例,A组采用通用型头枕+发泡胶+头颈肩面罩的固定方式,B组采用发泡胶+头颈肩面罩的固定方式。前3... 目的:讨论发泡胶联合头颈肩面罩固定方式在鼻咽癌放疗中优化的可能性。方法:随机选取20例需要照射颈部淋巴结的初治鼻咽癌患者分成2组各10例,A组采用通用型头枕+发泡胶+头颈肩面罩的固定方式,B组采用发泡胶+头颈肩面罩的固定方式。前3次放疗前进行CBCT扫描,后每周进行一次,扫描之后以颅底为中心进行位置验证,作为图像引导放疗的数据依据。对于头部和颈部位置偏差超过3 mm的患者重新摆位后再一次进行CBCT扫描并治疗。利用每次首次扫描的CBCT图像,采用离线的方式分别以头部和颈部为中心配准获得X(左右)、Y(头脚)、Z(垂直)三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值,作为本次研究的数据。结果:A组头部和颈部X、Y、Z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12±0.10)cm与(0.17±0.13)cm、(0.17±0.14)cm与(0.19±0.16)cm、(0.18±0.15)cm与(0.22±0.1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头部X、Y、Z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12±0.10)cm与(0.15±0.16)cm、(0.17±0.14)cm与(0.17±0.16)cm和(0.18±0.15)cm与(0.22±0.16)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颈部X、Y、Z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17±0.13)cm与(0.25±0.21)cm、(0.19±0.16)cm与(0.22±0.16)cm和(0.22±0.16)cm与(0.22±0.16)cm,X方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Z方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咽癌放疗患者使用通用型头枕+发泡胶+头颈肩面罩的固定方式提高了颈部的位置重复性,但未能解决颈部相较于头部误差更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泡胶 头颈肩面罩 鼻咽癌 锥形束CT 摆位误差
下载PDF
聚酯发泡胶联合热塑膜在直肠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胡道坤 邓源 《现代仪器与医疗》 CAS 2024年第5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聚酯发泡胶联合热塑膜在直肠癌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2年12月在南方医院放疗科接受放疗的直肠癌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A组和B组,A组的患者固定方式采用聚酯发泡胶联合热塑膜固定,B组的患者固定方式采... 目的探讨聚酯发泡胶联合热塑膜在直肠癌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2年12月在南方医院放疗科接受放疗的直肠癌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A组和B组,A组的患者固定方式采用聚酯发泡胶联合热塑膜固定,B组的患者固定方式采用真空垫固定。在第一周前3次治疗前和后续每周1次进行锥形束CT(cone beamCT,CBCT)扫描,通过影像匹配系统采用软组织配准和人工校对,与计划重建图像进行比较两组左右、头脚、腹背方向的摆位误差。结果聚酯发泡胶联合热塑膜固定组在三个方向上的误差比真空垫固定组要好,三个方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需要放疗时采用聚酯发泡胶联合热塑膜固定优于单纯的真空垫固定,重复性好,减少了摆位误差,摆位精度得到明显的提升。对于临床治疗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真空垫 体位固定 发泡胶 摆位误差
下载PDF
发泡胶热塑膜组合固定方式下头部及头颈部肿瘤质子重离子治疗中的摆位误差分析
7
作者 刘珠磊 步蕊蕊 +5 位作者 周丹 里尧 吴玲敏 张东鹏 张江兵 尤丹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4年第7期56-61,共6页
目的:分析发泡胶热塑膜组合固定方式下头部及头颈部肿瘤患者在质子重离子治疗中的摆位误差。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12月于某院接受质子重离子治疗的20例患者,其中10例为头部肿瘤(临床靶区位于头部)患者、10例为头颈部肿瘤(临床靶区... 目的:分析发泡胶热塑膜组合固定方式下头部及头颈部肿瘤患者在质子重离子治疗中的摆位误差。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12月于某院接受质子重离子治疗的20例患者,其中10例为头部肿瘤(临床靶区位于头部)患者、10例为头颈部肿瘤(临床靶区分布于头部及颈部)患者,全部患者均采用发泡胶热塑膜组合方式固定。将影像引导后获取的患者头颈部影像与CT定位数字重建影像进行配准,记录每位患者于首5次和末5次放疗中在六维方向(左右平移、头脚平移、前后平移、等中心旋转、俯仰旋转、横滚旋转)上的摆位误差。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和EXCEL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头部肿瘤患者于首5次与末5次放疗中在六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颈部肿瘤患者于首5次与末5次放疗中在头脚平移方向和俯仰旋转方向上的摆位误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余4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部肿瘤患者与头颈部肿瘤患者在六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经六维治疗床的校准后均可满足临床要求。结论:发泡胶热塑膜组合固定方式对于头部肿瘤患者在六维方向上的摆位重复性良好,而对于头颈部肿瘤患者在头脚平移方向和俯仰旋转方向上的摆位重复性欠佳,临床上可采取相应措施来减少头部及头颈部肿瘤患者在质子重离子治疗中的摆位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泡胶热塑膜组合固定 质子重离子治疗 头部肿瘤 头颈部肿瘤 摆位误差
下载PDF
头颈肩发泡胶在颈胸上段食管癌放疗体位固定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8
作者 张惠英 沈燕丽 谢剑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2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头颈肩发泡胶在颈胸上段食管癌放疗体位固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2例颈胸上段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体位固定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发泡胶组(31例)和头颈肩罩组(31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调强放疗(IMRT)治疗,头颈肩罩组放疗时... 目的探讨头颈肩发泡胶在颈胸上段食管癌放疗体位固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2例颈胸上段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体位固定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发泡胶组(31例)和头颈肩罩组(31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调强放疗(IMRT)治疗,头颈肩罩组放疗时采用常规透明塑料枕和头颈肩罩固定,发泡胶组采用头颈肩发泡胶联合头颈肩罩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摆位误差、应用效果。结果与头颈肩罩组[(1.83±1.47)、(1.39±0.98)mm]比较,发泡胶组X轴及Z轴的摆位误差[(0.63±0.59)、(0.23±0.46)mm]更小,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Y轴的摆位误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头颈肩罩组(67.74%、58.06%、58.06%)比较,发泡胶组重复性、适形性、舒适度(96.77%、93.55%、96.77%)均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颈肩发泡胶在颈胸上段食管癌放疗体位固定中应用可减少X轴、Z轴的摆位误差,使肩部获得支撑,因此发泡胶联合头颈肩罩固定方法值得在颈胸上段食管癌放疗中进一步推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肩发泡胶 颈胸上段食管癌 放疗体位固定 摆位误差测量
下载PDF
乳腺托架固定与发泡胶固定体位用于老年乳腺癌放疗中的摆位精度观察
9
作者 张敬慧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3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托架固定与发泡胶固定体位用于老年乳腺癌放疗中的摆位精度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放疗治疗的90例老年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5)和参考组(n=45)。参考组使用... 目的:探讨乳腺托架固定与发泡胶固定体位用于老年乳腺癌放疗中的摆位精度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放疗治疗的90例老年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5)和参考组(n=45)。参考组使用乳腺托架固定体位,研究组使用发泡胶固定体位。对比两组摆位误差(线性误差、旋转误差)、摆位时间。结果:研究组腹背(X轴)摆位误差为(1.72±0.57)mm、头脚(Y轴)摆位误差为(1.60±0.51)mm、身体左右(X轴)摆位误差为(2.27±0.67)mm,均小于参考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翻滚角度摆位误差为(0.15±0.04)°、俯仰角度摆位误差为(0.23±0.07)°、翻旋转角度摆位误差为(0.27±0.08)°,均小于参考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摆位时间为(3.40±1.02)min,短于参考组的(5.52±1.14)min,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乳腺托架固定相比,老年乳腺癌放疗中使用发泡胶固定体位可减小摆位误差,缩短摆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放疗 乳腺托架 体位固定 发泡胶 摆位精度
下载PDF
发泡胶枕在鼻咽癌调强放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傅万凯 刘利彬 +4 位作者 陈彩霞 杨海松 黄星武 柏朋刚 林发生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19期3413-3416,共4页
目的:应用MVCT研究鼻咽癌放疗中个体化发泡胶枕与标准聚氨酯头枕两种不同固定方式的摆位精度。方法:选取鼻咽癌螺旋断层调强放疗患者共34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个体化发泡胶枕和标准化聚氨酯头枕,结合头颈肩热塑网膜进行体位... 目的:应用MVCT研究鼻咽癌放疗中个体化发泡胶枕与标准聚氨酯头枕两种不同固定方式的摆位精度。方法:选取鼻咽癌螺旋断层调强放疗患者共34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个体化发泡胶枕和标准化聚氨酯头枕,结合头颈肩热塑网膜进行体位固定。两组患者每次放疗前行MVCT扫描并与定位CT在线匹配,对得出的两组摆位误差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并以线性误差3 mm和旋转误差2°为限定阈值,对两组摆位误差数据行χ~2检验。结果:对照组在左右、上下、前后三个方向的摆位线性误差和绕这三个方向形成的旋转误差分别为(1.79±2.05)mm、(1.82±1.36)mm、(1.48±1.77)mm和(0.94±1.23)°、(1.15±1.08)°、(0.54±0.61)°;试验组在上述的摆位误差和旋转误差分别为(1.19±1.09)mm、(1.24±0.97)mm、(0.91±0.89)mm和(0.71±0.79)°、(0.99±0.79)°、(0.67±0.68)°,两组在上述方向比较P=0.00、0.00、0.00、0.00、0.01、0.00,两组超出误差限定阈值次数的比较,除绕前后方向的旋转误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方向均有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体化发泡胶枕对鼻咽癌患者进行体位固定,摆位精度优于标准化聚氨酯头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个体化发泡胶 标准化聚氨酯头枕 摆位误差
下载PDF
热塑膜联合发泡胶固定技术在宫颈癌放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11
作者 刘巍巍 王美娇 +2 位作者 杨敬贤 于松茂 杜乙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6期636-640,共5页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技术分析盆部热塑膜联合发泡胶和单纯盆部热塑膜这两种固定方法在宫颈癌放疗时的摆位误差。方法:分别对13例盆部热塑膜联合发泡胶固定的62次CBCT、14例单纯盆部热塑膜固定的71次CBCT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技术分析盆部热塑膜联合发泡胶和单纯盆部热塑膜这两种固定方法在宫颈癌放疗时的摆位误差。方法:分别对13例盆部热塑膜联合发泡胶固定的62次CBCT、14例单纯盆部热塑膜固定的71次CBCT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两种固定方式在左右(Lat)、前后(Vrt)、头足(Lng)和床转角(Rtn)这4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及其分布情况。结果:在Lat、Vrt和Lng这3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均在5 mm以内,而Rtn也在3°以内,符合临床治疗要求。两种固定方式在Lat和Rtn方向上的摆位误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比单纯盆部热塑膜固定,盆部热塑膜联合发泡胶固定在Vrt和Lng方向上具有较好的稳定性(P=0.018、0.002)。盆膜联合发泡胶固定≤3 mm的分布情况:Lat 61次(98.39%)、Vrt 59次(95.16%)、Lng 58次(93.55%);单纯盆膜固定≤3 mm的分布情况:Lat 63次(88.73%)、Vrt 58次(81.69%)、Lng 54次(76.06%)。结论:盆部热塑膜联合发泡胶固定技术在Vrt和Lng方向的稳定性优于单纯盆部热塑膜固定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锥形束CT 旋转容积调强放疗 热塑膜 发泡胶 摆位误差
下载PDF
锥形束CT分析发泡胶个体化头枕在头颈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2
作者 付秀根 袁响林 +4 位作者 郑祖安 肖志平 王俊峰 尹龙斌 黄河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22-525,共4页
目的:探讨发泡胶个体化头枕在头颈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体位固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2例头颈部肿瘤患者,共进行589次锥形束CT(CBCT)扫描,其中44例患者采用发泡胶个体化头枕体位固定(个体化组),进行了252次CBCT扫描,48例患者采用标准... 目的:探讨发泡胶个体化头枕在头颈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体位固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2例头颈部肿瘤患者,共进行589次锥形束CT(CBCT)扫描,其中44例患者采用发泡胶个体化头枕体位固定(个体化组),进行了252次CBCT扫描,48例患者采用标准化头枕体位固定(标准组),进行了337次CBCT扫描。分析摆位误差,对误差结果进行分析并记录成小结供以后摆位时参考,记录两组患者的摆位误差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个体化组在X、Y和Z轴的线性误差分别为(0.85±0.68)mm、(1.17±0.87)mm和(1.00±0.81)mm,旋转误差分别为(0.52±0.45)°、(0.72±0.49)°和(0.57±0.47)°;标准组在X、Y和Z轴的线性误差分别为(1.15±0.90)mm、(1.48±1.20)mm和(1.08±0.81)mm,旋转误差分别为(0.68±0.52)°、(0.77±0.55)°和(0.60±0.44)°;个体化组在X、Y轴的线性误差、X轴的旋转误差小于标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0.001、0.000)。小结前标准组Y轴的线性误差大于小结后(P=0.001),个体化组小结前与小结后的线性误差和旋转误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标准化头枕,个体化头枕可以减少X、Y轴的线性误差及X轴的旋转误差,个体化头枕体位固定稳定,摆位可重复性高,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泡胶 个体化头枕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头颈部肿瘤 摆位误差
下载PDF
发泡胶个体化体位固定技术在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吴云来 孙谦 +5 位作者 韩洋 蔡汉飞 徐全敬 李文海 吴先想 杨荣邦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12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发泡胶个体化体位固定技术在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肿瘤放疗中心接受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80例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患者,按不同体位固定方式将患者分为发泡胶组和头枕组,每组40例。发泡... 目的:探讨发泡胶个体化体位固定技术在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肿瘤放疗中心接受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80例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患者,按不同体位固定方式将患者分为发泡胶组和头枕组,每组40例。发泡胶组采用个体化发泡胶联合头颈肩热塑膜固定体位,头枕组采用标准聚氨酯头枕联合头颈肩热塑膜固定体位。采集每例患者放射治疗前3次和治疗后每周1次的锥形束CT(CBCT)图像,并与计划CT图像进行配准后分别记录在左右、上下及前后方向上的重复摆位误差值,并根据3个方向的误差值计算出三维摆位误差。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评估患者对固定装置及技师操作的主观治疗舒适满意度。结果:发泡胶组和头枕组摆位误差左右方向分别为(0.76±0.97)mm和(1.78±1.33)mm;上下方向分别为(0.82±1.02)mm和(2.29±1.45)mm;三维摆位误差分别为(2.97±1.13)mm和(4.34±1.65)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78,t=11.89,t=1.74;P<0.05);前后方向分别为(0.97±0.82)mm和(1.10±0.97)m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泡胶组和头枕组≥5 mm的三维摆位误差累积频率分别为11.9%和24.4%,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73,P<0.05);发泡胶组和头枕组患者的主观舒适满意度分别为87.5%和57.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3,P<0.05);结论:发泡胶个体化体位固定技术在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IMRT中,能够减少患者的摆位误差,提高患者摆位精度和舒适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 调强放射治疗(IMRT) 个体化发泡胶 体位固定 摆位误差
下载PDF
图像引导下单纯头颈肩定位与头颈肩+发泡胶联合定位的误差比较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裕良 段禾祯 +2 位作者 胡道坤 林晓汕 彭金浩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3期432-436,共5页
目的:在调强放射治疗过程中,采用同样的放射治疗手段,通过头颈肩+发泡胶联合的定位方式,与传统单纯的头颈肩面罩固定方式对比,最大限度地减少摆位过程中的随机误差,达到精确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食道癌病人60例,30人为一组,分为单... 目的:在调强放射治疗过程中,采用同样的放射治疗手段,通过头颈肩+发泡胶联合的定位方式,与传统单纯的头颈肩面罩固定方式对比,最大限度地减少摆位过程中的随机误差,达到精确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食道癌病人60例,30人为一组,分为单纯的头颈肩面罩定位和头颈肩+发泡胶联合定位两组。应用Varian Trilogy直线加速器对每一位患者进行一周一次的CBCT扫描,采取两组患者所有的摆位误差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单纯的头颈肩定位方式摆位平均误差Z方向约0.287 cm。而采用头颈肩+发泡胶定位,Z方向误差0.187 cm。两组数据对比之下,头颈肩+发泡胶联合定位的方式有明显优势,尤其是在Z轴上,大大减少了摆位的随机误差,明显提高了放射治疗的精确性。结论:治疗体位的精确性对于放射治疗的效果最为重要,通过改良定位装置,严格按照CBCT验证后的数据进行摆位,能够有效地减少摆位的随机误差,保证了放射治疗的精确度,使正常组织受到最少的照射,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减少放疗副反应和后期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扫描 图像引导 摆位误差 头颈肩固定 发泡胶定位 食道癌
下载PDF
一种耐高温发泡胶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乔海涛 邹贤武 齐楠 《粘接》 CAS 2003年第5期27-29,共3页
对FP发泡胶进行了热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通过热分析,研究了该发泡胶的固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发泡胶的力学性能与填充密度、固化温度等有关。增大填充密度,可提高管剪强度;提高固化温度,可增加剪切强度。FP发泡胶中温固化,具有优异的... 对FP发泡胶进行了热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通过热分析,研究了该发泡胶的固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发泡胶的力学性能与填充密度、固化温度等有关。增大填充密度,可提高管剪强度;提高固化温度,可增加剪切强度。FP发泡胶中温固化,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温 发泡胶 力学性能 热分析 胶粘剂
下载PDF
基于DCS的罐装聚氨酯发泡胶生产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文学 陈相铭 +1 位作者 江万里 李荣平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56-159,共4页
针对罐装聚氨酯发泡胶的生产特性及自动化控制要求,提出基于DCS的罐装聚氨酯发泡胶的生产控制系统。介绍了罐装聚氨酯发泡胶的生产工艺流程,并且详细阐述了DCS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系统网络设计、配电柜配置以及主要复杂工艺的实... 针对罐装聚氨酯发泡胶的生产特性及自动化控制要求,提出基于DCS的罐装聚氨酯发泡胶的生产控制系统。介绍了罐装聚氨酯发泡胶的生产工艺流程,并且详细阐述了DCS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系统网络设计、配电柜配置以及主要复杂工艺的实施方案。系统具有操作方便、维护简单、运行稳定等特点。系统投入运行后,不仅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厂区生产环境,而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S ECS-100 聚氨酯发泡胶 自动控制 罐区
下载PDF
头颈肩热塑膜联合发泡胶固定在颈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吴艳 肖杨 +1 位作者 李恒 黄顺平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10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头颈肩热塑膜联合发泡胶固定在颈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接受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91例颈胸部肿瘤患者,根据体位固定方式不同将采用头颈肩热塑膜固定的患者纳入热塑膜固定组(44例),采用头颈肩热塑膜联... 目的:探讨头颈肩热塑膜联合发泡胶固定在颈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接受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91例颈胸部肿瘤患者,根据体位固定方式不同将采用头颈肩热塑膜固定的患者纳入热塑膜固定组(44例),采用头颈肩热塑膜联合发泡胶固定的患者纳入联合发泡胶固定组(4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大孔径CT扫描定位并执行IMRT计划。每周行5次放射治疗,对患者行锥形束CT(CBCT)扫描位置验证。比较两组腹背、左右和头脚3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及其分布情况。结果:91例患者总共进行1 765次放射治疗摆位,热塑膜固定组和热塑膜联合发泡胶固定组分别进行了172次和163次CBCT位置验证,所有摆位误差均符合临床治疗要求≤5 mm。热塑膜固定组在腹背、左右和头脚3个方向的平均摆位误差分别为(0.06±0.15)cm、(0.02±0.19)cm和(0.10±0.23)cm;联合发泡胶固定组平均摆位误差分别为(0.04±0.17)cm、(0.01±0.18)cm和(0.03±0.24)cm,联合发泡胶固定组在3个方向误差均小于热塑膜固定组,其中在头脚方向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91,P<0.05)。结论:头颈肩热塑膜联合发泡胶固定能够提高患者舒适性和配合度,同时减少颈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在腹背和头脚方向的稳定性优于单纯头颈肩热塑膜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肩热塑膜 发泡胶固定 肿瘤放射治疗 摆位误差
下载PDF
室温快固型发泡胶粘剂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史建设 张丽华 菅晓霞 《中国胶粘剂》 CAS 2005年第10期17-19,共3页
以环氧树脂和丙烯酸为基本原料,合成环氧丙烯酸酯,采取氧化还原引发方式,用环氧丙烯酸酯及其它活性单体和添加剂制备出一种室温快固型发泡胶粘剂;考虑了发泡剂用量、泡沫稳定剂种类及用量对发泡倍率和粘接强度的影响。
关键词 发泡胶粘剂 环氧树脂 丙烯酸酯 室温快速固化 发泡倍率
下载PDF
SY-P14复合发泡胶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邹贤武 乔海涛 《粘接》 CAS 2008年第8期21-23,共3页
对SY-P14复合发泡胶进行了热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通过热分析,确定了该发泡胶的固化温度。研究结果表明,SY-P14复合发泡胶的综合性能达到了研制指标,耐环境性能优良。SY-P14复合发泡胶广泛用于雷达天线罩的制造。
关键词 复合发泡胶 力学性能 耐久性能
下载PDF
J-273高温固化发泡胶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刚 崔宝军 +4 位作者 陈维君 宋军军 耿庆生 张恩天 杜明 《粘接》 CAS 2015年第4期65-68,共4页
对J-273高温固化发泡胶进行了力学性能、耐水煮、耐盐雾等性能的测试。研究结果表明,J-273高温固化发泡胶的综合性能满足波音BMS5-90V标准的要求,而且具有良好的质量批次稳定性,可广泛用于金属或各种复合材料构成的夹芯蜂窝结构件中,适... 对J-273高温固化发泡胶进行了力学性能、耐水煮、耐盐雾等性能的测试。研究结果表明,J-273高温固化发泡胶的综合性能满足波音BMS5-90V标准的要求,而且具有良好的质量批次稳定性,可广泛用于金属或各种复合材料构成的夹芯蜂窝结构件中,适于蜂窝零件的周边、侧面和与之相接的梁、肋、腹板之间的结构胶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泡胶 力学性能 耐水煮 耐盐雾 批次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