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发热婴幼儿血液细菌L型培养的临床价值
- 1
-
-
作者
李玉山
-
机构
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
出处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0年第2期200-201,共2页
-
-
关键词
发热婴幼儿
血液细菌L型培养
药敏试验
-
分类号
R446.119
[医药卫生—诊断学]
-
-
题名自拟中药退热方熏洗佐治婴幼儿外感发热45例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张小林
钟宝珠
吴慧静
杨嘉妮
伍树潜
张桂成
-
机构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中医医院
-
出处
《中医外治杂志》
2018年第5期10-12,共3页
-
文摘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佐治婴幼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及温水擦浴,治疗组采用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48 h、72 h后的临床症状及体温变化,记录两组治疗72 h内服用退热药物次数。结果:治疗48 h后两组总有效率及痊愈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体温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 446,P <0. 05);治疗72 h后治疗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χ~2=4. 29,P <0. 05),体温低于对照组(t=4. 452,P <0. 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72 h内服用退热药物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t=12. 127,P <0. 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熏洗佐治婴幼儿外感发热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纯西医常规对症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
关键词
婴幼儿外感发热
退热方
中药熏洗
-
分类号
R255.9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在婴幼儿发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 3
-
-
作者
陈艳华
-
机构
河北省平泉县中医院
-
出处
《河北医学》
CAS
2009年第7期861-862,共2页
-
-
关键词
婴幼儿发热
物理降温
药物降温
-
分类号
R454
[医药卫生—治疗学]
R725
[医药卫生—儿科]
-
-
题名穴位贴敷在婴幼儿发热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 4
-
-
作者
王艳萍
陆奕钻
胡丽芳
封业桥
罗翠娟
-
机构
英德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
出处
《中国处方药》
2019年第4期95-96,共2页
-
文摘
目的为了更好控制婴幼儿发热并预防不良事件发生,观察穴位贴敷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随机从2017年11月~2018年10月因发热来就诊的婴幼儿中选取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双盲、对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如物理降温、口服布洛芬混悬液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以及对开始出汗时间、起效时间等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儿用药后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用药后最大作用时间、1 h内体温降低度数、首次出汗时间分别为(150.77±10.80)min、(0.65±0.16)℃、(27.50±11.05)min,对照组分别为(125.50±12.48)min、(0.55±0.21)℃、(36.45±11.0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婴幼儿发热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辅以穴位贴敷,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疗效,又可以快速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患儿痛苦,效果显著。
-
关键词
婴幼儿发热
穴位贴敷
疗效
-
Keywords
Infant fever
Acupoint application
Curative effect
-
分类号
R246.4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
-
题名背部冷敷在心脏术后发热患儿的应用效果探讨
- 5
-
-
作者
黄萍
黄华珍
凌一翡
-
机构
广西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血管外科
-
出处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1期7-8,共2页
-
文摘
目的采用一次性使用3 L袋自制冷水袋应用于心脏术后发热婴幼儿患者,探讨其降温效果。方法观察组随机选择54例先心术后肛温在39 oC以上的婴幼儿,在其背部垫上2 oC-8 oC的冷水袋进行物理降温;对照组54例先心术后肛温在39 oC以上的婴幼儿,采取传统的头部、体表大血管冰敷降温;分别于30 min、1 h、2 h、3 h后观察降温效果。结果两种方法比较,背部冷敷降温效果优于传统头部、体表大血管等部位冰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背部冷敷与婴幼儿身体接触面积大,不受患儿躁动等因素影响,使用经济方便,经临床使用,降温效果好。
-
关键词
背部冷敷
发热婴幼儿
心脏术后
-
分类号
R473.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婴幼儿发热待查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 6
-
-
作者
单红梅
赵醴
成彧
-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特诊部
-
出处
《中华全科医学》
2020年第10期1790-1792,共3页
-
文摘
儿童发热是儿科/全科医生临床遇到的常见症状,如何规范处置,尤其对婴幼儿患者,对临床医生而言是一挑战。本文回顾1例婴儿发热病例,对罕见病临床表征多样化,长期发热婴儿病例规范处置进行基于文献的讨论。
-
关键词
PRADER-WILLI综合征
临床表征
并发症
婴幼儿发热
-
分类号
R441.3
[医药卫生—诊断学]
R720.5
[医药卫生—儿科]
-
-
题名儿童隐性菌血症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
- 7
-
-
作者
王媛媛
刘钢
-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
-
出处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4期317-320,共4页
-
文摘
1定义1973年,McGowan首次提出婴幼儿隐性菌血症(occult bacteremia,OB)的概念,OB又称意料外的菌血症(unsuspected bacteremia),这类菌血症是指临床表现仅为发热(通常体温≥39℃),没有中毒症状和局部感染的临床或实验室证据,而血培养阳性的患者[1,2]。最初OB病例均为急诊或门诊对发热婴幼儿进行非选择性血培养而诊断,患儿多数是所谓"步入"诊室,仅有轻微的病态而无可查出的感染性疾病。OB不包含具有侵袭性疾病症状或体征的患者,也不包括免疫抑制者、体内置有医疗装置者、具有明确感染征兆(如肺炎和尿道感染)者。
-
关键词
隐性菌血症
BACTEREMIA
发热婴幼儿
血培养阳性
儿童
临床表现
局部感染
实验室证据
-
分类号
R720.597
[医药卫生—急诊医学]
-
-
题名介绍一种安乃近滴鼻法
- 8
-
-
作者
黄亚玲
-
机构
湖北省鄂州市中心医院门诊输液室
-
出处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2年第2期50-50,共1页
-
文摘
由于小儿鼻腔粘膜血管丰富,吸收快,为了达到退热的目的,减轻注射造成的痛苦,防止局部感染,临床上常用25%安乃近注射液滴鼻法给发热婴幼儿退烧。旧法常使用1 ml无菌注射器抽取药物后,将乳头置于患儿鼻孔,但患儿稍微哭闹摆动,乳头就脱出,无法准确滴入药液,且药量也不易被控制,经过多次试验与探索,笔者对安乃近的滴鼻方法进行了改良,简单实用,现介绍如下。
-
关键词
安乃近注射液
滴鼻法
发热婴幼儿
无菌注射器
粘膜血管
局部感染
患儿
乳头
-
分类号
R4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流感疫苗可同时保护母子
- 9
-
-
-
出处
《中国医药指南》
2008年第11期51-51,共1页
-
文摘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网络首发的单盲法报道称,按照随机控制结果,用灭活的流感疫苗给孕产妇免疫,与减少63%的流感和29%的6个月内发热婴幼儿呼吸道疾病相关。
-
关键词
流感疫苗
母子
保护
发热婴幼儿
医学杂志
疾病相关
单盲法
英格兰
-
分类号
R511.7
[医药卫生—内科学]
R392.21
[医药卫生—免疫学]
-
-
题名研讨地塞米松入壶治疗儿童高热的观察护理方案
- 10
-
-
作者
齐玉珍
-
机构
吉林省长春市儿童医院
-
出处
《中外妇儿健康(学术版)》
2011年第7期345-345,共1页
-
文摘
发热的概念是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防御性反应。正常的小儿体温一殷为36.5_37.5℃。特点喂奶、运动、哭闹、衣被过厚、气温过高均可使小儿体温暂时升高。发热也是医生判断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诊断的重要指症,是机体对入侵病毒和细菌的反应和病理生理反应,机体适应性反应和也是机体抗感染的机制之一,研究表明体温在一定范围内升高以及与某些发热因素能增加感染宿主的抵抗力,并可直接影响病原菌的生物代谢,有利于抗炎反应。它是由于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等原因导致体温超出正常范围。根据发热病症分析,可分为低热、中度热和高热。地塞米松属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通过抑制嗜中性粒细胞向炎症部位积聚,吞噬和清理菌体蛋白。减少血桨渗出细胞漫润,消除炎症部位的热和疼,达到抗炎作用。故婴幼发热期,地塞米松入壶治疗是我院常规诊治方案,但使用地塞米松副作用很大,过大剂量容易出现头晕、腹痛,抽搐,为防止用药后的并发症,以人文关怀为工作理念,研讨由于高热儿童使用地塞米松药物治疗观察要点,浅谈体会。
-
关键词
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
地塞米松
护理
-
分类号
R473.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