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物综合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合并发热性感染的效果
1
作者 邴林 吴伟光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7期31-33,共3页
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合并发热性感染采用药物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01月~2023年12月60例乙肝患者,根据是否存在发热性感染分为对照组(未合并发热性感染,30例)和观察组(合并发热性感染,30例),均采用药物综合治疗,分... 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合并发热性感染采用药物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01月~2023年12月60例乙肝患者,根据是否存在发热性感染分为对照组(未合并发热性感染,30例)和观察组(合并发热性感染,30例),均采用药物综合治疗,分析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功能受损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层连蛋白(laminin,LN)、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HA)、前Ⅲ型胶原肽(Pre-typeIIIcollagenpeptide,PCⅢ)、Ⅳ型胶原(TypeIVcollagen,Ⅳ-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肝合并发热性感染后,可影响肝功能,经过综合药物治疗后,可改善肝功能指标,抑制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 发热性感染 药物综合治疗 肝纤维化 反应
下载PDF
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发热性感染的临床观察与治疗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兴飞 《中国乡村医药》 2013年第2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合并发热性感染的临床观察特征与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2年4月入住我院并确诊为乙肝的住院患者80例,分成非发热组38例,伴发热性感染组42例,观察两组肝功能情况与预后。结果两组Child-P... 目的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合并发热性感染的临床观察特征与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2年4月入住我院并确诊为乙肝的住院患者80例,分成非发热组38例,伴发热性感染组42例,观察两组肝功能情况与预后。结果两组Child-Pugh分级有明显差异,发热患者的肝功能受损更大。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乙肝合并发热性感染可导致肝功能恶化,也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上应密切观察发热病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肝炎 发热性感染 肝功能
下载PDF
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发热性感染采用药物综合治疗的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杜盈 刘嫚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2期21-23,共3页
目的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合并发热性感染采用药物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发热性感染分为发热组(54例)与非发热组(46例),均给予药物综合治疗。对比两组肝... 目的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合并发热性感染采用药物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发热性感染分为发热组(54例)与非发热组(46例),均给予药物综合治疗。对比两组肝功能受损程度、疗效、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降钙素原(PCT)]、肝纤维化指标[层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前Ⅲ型胶原肽(PCⅢ)、Ⅳ型胶原(Ⅳ-C)]水平。结果非发热组的肝功能显著优于发热组(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非发热组IL-17、PCT、LN、HA、PCⅢ及Ⅳ-C水平均显著低于发热组(P<0.05);治疗后,两组IL-17、PCT、LN、HA、PCⅢ及Ⅳ-C水平均显著降低,且非发热组低于发热组(P<0.05)。结论乙肝合并发热性感染可加重肝功能受损程度,给予药物综合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延缓肝纤维化进程,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肝炎 发热性感染 药物综合治疗 因子 肝纤维化
下载PDF
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发热性感染的临床分析
4
作者 赵波 《临床医学工程》 2013年第12期1537-1538,共2页
目的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发热性感染。方法调查对象为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入我院就诊并被确诊为乙肝的患者共34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发热组)和治疗组(非发热组),对照组20例,治疗组14例。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1个月,且全部... 目的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发热性感染。方法调查对象为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入我院就诊并被确诊为乙肝的患者共34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发热组)和治疗组(非发热组),对照组20例,治疗组14例。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1个月,且全部采用综合保肝的方法予以治疗,主要药物包括:抗生素、苦参素、维生素以及辅酶A等,此外治疗前后还应加强营养支持并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比较治疗前后所有患者肝功能的相关检测指标。结果 Chil-Pugh分级统计学意义较为明显,发热的临床患者肝功能受损较大,P<0.01。治疗组治疗后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丙氨酸基转移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乙肝病毒性肝炎合并发热性感染可引起肝功能的恶化,因此应对病情给予密切关注,并积极给予相关治疗,改善预后,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肝炎 发热性感染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结石患者输尿管镜碎石术后发生发热性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5
作者 徐晔 蒋挺 《交通医学》 2024年第4期420-422,共3页
目的:分析影响结石梗阻性肾盂肾炎患者在输尿管镜碎石术(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URS)后发生发热性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在本院行URS的130例结石梗阻性肾盂肾炎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发热性UT... 目的:分析影响结石梗阻性肾盂肾炎患者在输尿管镜碎石术(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URS)后发生发热性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在本院行URS的130例结石梗阻性肾盂肾炎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发热性UTI分为发热性UTI组85例,无发热性UTI组45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URS术后发生发热性UTI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中男性、女性人数占比、平均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性UTI组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占比高于无发热性UT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患侧、结石数量、术前血白细胞计数、手术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性UTI组合并糖尿病占比、输尿管上、中段结石占比、结石直径、术前尿培养阳性率、尿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水平、手术时间高于无发热性UT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术前中段尿培养阳性、尿白细胞计数增加、降钙素原水平升高、手术时间延长是URS术后发生发热性UT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结石梗阻性肾盂肾炎患者URS术前应对术后发生发热性UTI的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术后尽早监测和治疗发热性UT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梗阻肾盂肾炎 输尿管镜碎石术 发热尿路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白蛋白与球蛋白比率在输尿管镜碎石术后并发发热性尿路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6
作者 陈王超 张新军 《现代临床医学》 2024年第4期259-262,共4页
目的:探究白蛋白与球蛋白比率(AGR)在输尿管镜碎石术(URS)术后并发发热性尿路感染(UT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行URS的2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发热性UTI分为感染组(78例)与未感染组(20... 目的:探究白蛋白与球蛋白比率(AGR)在输尿管镜碎石术(URS)术后并发发热性尿路感染(UT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行URS的2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发热性UTI分为感染组(78例)与未感染组(202例)。比较两组AGR、CRP及PCT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AGR、CRP及PCT对URS术后患者并发发热性UTI的诊断价值。结果:感染组AGR、CRP及PCT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AGR、CRP、PCT及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9、0.836、0.841及0.943,均具有诊断价值,且联合诊断的价值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P<0.05)。AGR≥1.51、CRP≥79.6 mg/L、PCT≥1.6μg/L、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手术时间≥90 min及结石大小≥3 cm为URS术后并发发热性UT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AGR可有效早期诊断URS术后并发发热性UTI,URS术后并发发热性UTI的独立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引起重视,并根据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与球蛋白比率 输尿管镜碎石术 发热尿路感染
下载PDF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感染性发热疾病的疗效 被引量:1
7
作者 谭彩银 《哈尔滨医药》 2024年第1期117-119,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对小儿感染性发热疾病应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小儿感染性发热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表法分成2组,50例患儿纳入对照组应用布洛芬治疗,另外50例患儿则纳入观察组在基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 目的研究分析对小儿感染性发热疾病应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小儿感染性发热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表法分成2组,50例患儿纳入对照组应用布洛芬治疗,另外50例患儿则纳入观察组在基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统计比对两组的疗效、用药前后体温变化、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要高出对照组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用药前的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用药后观察组患儿用药后30min、1、2、3、4h的体温都要比对照组患儿体温更低,数据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前的CPR、IL-6、TNF-α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CPR、IL-6、TNF-α水平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组间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感染性发热疾病,可有效促进患儿体温恢复,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儿炎症因子水平,有助于促进患儿病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感染发热疾病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治疗效果
下载PDF
PCT和PSPN对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期间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细菌感染的鉴别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曲伟 商军锋 +1 位作者 邹慧琳 杨瑞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1703-1708,共6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oluble cell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14,sCD14,又称presepsin,PSPN)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化疗期间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febrile neut...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oluble cell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14,sCD14,又称presepsin,PSPN)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化疗期间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febrile neutropenia,FN)患者细菌感染的鉴别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07月至2022年0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化疗且出现FN的121例AML患者,分为非细菌感染组化疗期间发生FN且发热原因不明(细菌培养阴性,无临床迹象表明存在感染)与细菌感染组菌血症(血培养阳性)和局部感染(血培养阴性,细菌培养提示局部感染)。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检测FN发病第1至3天血浆PCT和PSPN水平。结果:与非细菌感染组相比,细菌感染组患者FN发病第1至3天的PCT和PSPN水平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2、3天的PCT水平鉴别FN细菌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82、0.737、0.715,而PSPN诊断AUC分别为0.799、0.729、0.703。此外,PCT和PSPN联用可进一步提高对FN细菌感染诊断的AUC值(0.892、0.808、0.763)。发病第1天PCT≥2.02 ng/mL或者PSPN≥2.40μg/L,FN细菌感染风险显著增加(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当PSPN≥2.91μg/L时,AML患者FN细菌感染风险增加2.177~2.624倍(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CT与细菌性脓毒症患者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呈正相关(P<0.001),PSPN值与SOFA评分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PCT较PSPN在区分FN细菌感染性病因和非感染病因方面准确性更高,其浓度与细菌性脓毒症的严重程度有关;二者联用能进一步提高PCT对FN细菌感染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可溶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 髓系白血病 感染发热粒细胞减少症
下载PDF
输尿管镜碎石术后发热性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及血清β防御素2高迁移率族蛋白B1 Toll样受体4早期预测价值
9
作者 周恩谱 钱余 +2 位作者 黄进宝 曾俊斌 陆航晨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90-193,共4页
目的 探讨泌尿结石疾病采取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术后发生发热性尿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观察血清β防御素2、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以及Toll样受体4(TLR4)对早期预测尿路感染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2例行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者的临... 目的 探讨泌尿结石疾病采取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术后发生发热性尿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观察血清β防御素2、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以及Toll样受体4(TLR4)对早期预测尿路感染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2例行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发热性尿路感染分成感染组与未感染组,记录患者资料,分析危险因素,此外采集2组血液分离血清,测定血清β防御素2、HMGB1、TLR4水平。结果 术后35例(28.7%)发生发热性尿路感染,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手术时间≥60 min、泌尿道手术史、合并糖尿病、导尿管留置时间≥72 h、住院时间≥7 d均是输尿管镜碎石术患者术后发热性尿路感染独立危险因素(P=0.023、0.014、0.016、0.019、0.008、0.011,OR值=2.154、3.021、2.451、2.331、2.025、2.415);感染组血清β防御素2、HMGB1、TLR4检测水平高于未感染组(t=10.48、28.47、22.86,P<0.05)。结论 输尿管镜碎石术,年龄、手术时间、泌尿手术室、合并糖尿管、导尿管留置与住院时间为术后发热性尿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需加强防范,术后通过检测血清β防御素2、HMGB1、TLR4水平对早期预测感染价值突出,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镜碎石术 发热尿路感染 危险因素 β防御素2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TOLL样受体4
下载PDF
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抗生素治疗肿瘤姑息化疗后感染性发热的效果及免疫相关因子水平的变化
10
作者 蒋碧涛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658-661,共4页
目的:探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抗生素治疗肿瘤姑息化疗后感染性发热的效果及免疫相关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6月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肿瘤姑息化疗后感染性发热患者6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 目的:探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抗生素治疗肿瘤姑息化疗后感染性发热的效果及免疫相关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6月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肿瘤姑息化疗后感染性发热患者6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免疫因子、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γ-干扰素(IFN-γ)、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改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抗生素治疗肿瘤姑息化疗后感染性发热取得显著成效,有助于调节免疫相关因子水平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感染发热 抗生素 人免疫球蛋白 免疫因子
下载PDF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治疗小儿感染性发热的临床效果
11
作者 林志勇 《北方药学》 2024年第1期103-105,共3页
目的:对小儿感染性发热患者分别进行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9日~2023年3月9日来本诊所就诊的90例小儿感染性发热患儿纳入试验,依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纳入的45例患儿进行布洛芬治疗与观察组... 目的:对小儿感染性发热患者分别进行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9日~2023年3月9日来本诊所就诊的90例小儿感染性发热患儿纳入试验,依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纳入的45例患儿进行布洛芬治疗与观察组纳入45例患儿进行对乙酰氨基酚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组间患儿退热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的0.5、1、2、3、4h的退热值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组间体温和心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体温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对小儿感染性发热患儿治疗的临床效果相当,临床可依据患儿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退烧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感染发热 对乙酰氨基酚 布洛芬 疗效
下载PDF
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研究现状
12
作者 蔡东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08-0111,共4页
非感染性发热是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目前现代医学对术后发热缺乏重视,术后发热增加了患儿家长的心理负担,延长了住院时间,不利于患儿术后康复。本文章主要综述了DDH术后发... 非感染性发热是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目前现代医学对术后发热缺乏重视,术后发热增加了患儿家长的心理负担,延长了住院时间,不利于患儿术后康复。本文章主要综述了DDH术后发热概念、特点及诊疗现状,旨在为DDH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提供临床诊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H术后 感染发热 综述
下载PDF
六经辨治术后非感染性发热体会
13
作者 熊道森 熊芹俊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9期1888-1888,共1页
术后发热是外科术后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患者通过西药抗生素、退热药等处理后,部分患者发热症状仍易反复,发热持续时间较长,影响患者病情恢复,增加医疗费用,甚至引发医患矛盾。临床实践证... 术后发热是外科术后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患者通过西药抗生素、退热药等处理后,部分患者发热症状仍易反复,发热持续时间较长,影响患者病情恢复,增加医疗费用,甚至引发医患矛盾。临床实践证明,针对发热患者中医药治疗有优势,结合六经辨证在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治疗上效果显著。六经辨治术后非感染性发热常见的是太阳病发热、太阴病发热和少阴病发热,总属阳虚发热或阳虚兼外感所致发热最多见。其发热特点为发热时间以下午和上半夜为多,低热或者高热都可以见到,不恶寒或者伴随恶寒,患者可以出现有汗或者无汗,一般口不渴,或者口渴喜饮温水或热水,大便正常或者稀,舌淡或暗或胖或齿痕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或者沉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经辨证 中医药治疗 感染发热 临床并发症 西药抗生素 少阴病 太阳病 阳虚发热
下载PDF
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感染性发热的临床观察与治疗
14
作者 肖跃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70-0073,共4页
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感染性发热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医院收治的10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感染性患者为对象,并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观察组加以恩替卡韦,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肝功能... 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感染性发热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医院收治的10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感染性患者为对象,并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观察组加以恩替卡韦,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肝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改善效果比对照组高,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感染性发热患者积极采取综合药物方式治疗可以改善病情症状,提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肝炎 感染发热 临床观察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发热性感染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效果分析
15
作者 覃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94-96,共3页
在临床治疗中,研究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发热性感染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效果。方法 从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选择了80名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参与者,根据是否发热进行分组,均实施综合治疗,研究组(40人),合并发热性感染,对照组(40... 在临床治疗中,研究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发热性感染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效果。方法 从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选择了80名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参与者,根据是否发热进行分组,均实施综合治疗,研究组(40人),合并发热性感染,对照组(40人),不合并发热,比较治疗效果,炎症因子指标,PCT、CRP、WBC,以及不良反应,肝功能指标。结果 对比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效果较差(P<0.05),临床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发热性感染病情较重,肝功能受损严重,通过综合治疗有好转,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肝炎 发热性感染 临床表现 肝功能指标 炎症因子指标
下载PDF
细节护理干预应用于感染性发热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16
作者 徐珊珊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3年第16期110-111,114,共3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细节护理干预应用于感染性发热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研究方法,2018年9月至2022年1月选择在本院住院诊治的感染性发热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观察7d。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 目的:探讨与分析细节护理干预应用于感染性发热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研究方法,2018年9月至2022年1月选择在本院住院诊治的感染性发热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观察7d。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细节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干预。结果:细节组与对照组护理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2%和80.6%,细节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的血乳酸低于护理前(P<0.05),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高于护理前(P<0.05),细节组与对照组对比也有明显差异(P<0.05)。细节组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2.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4%(P<0.05)。结论:细节护理干预应用于感染性发热患者能提高总体疗效,改善患者的组织细胞代谢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节护理干预 感染发热 血乳酸 并发症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下载PDF
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前CT影像特征判断输尿管镜碎石术后发热性尿路感染风险的临床价值
17
作者 马天虹 魏景洋 高冠枭 《大医生》 2023年第23期89-92,共4页
目的 研究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前CT影像特征判断输尿管镜碎石术(URS)后发热性尿路感染风险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收治的19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URS治... 目的 研究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前CT影像特征判断输尿管镜碎石术(URS)后发热性尿路感染风险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收治的19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URS治疗,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发热性尿路感染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4例,发生发热性尿路感染)和对照组(171例,未发生发热性尿路感染)。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指标、结石情况及CT影像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URS后患者发生发热性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分析该模型预测URS后患者发生发热性尿路感染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合并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及术前尿潴留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合并高血压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结石直径大于对照组,结石CT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结石位置和结石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输尿管积水、肾周脂肪链、输尿管周围脂肪链及组织边缘征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肾周脂肪链及组织边缘征是URS后患者发生发热性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预测模型:Y=1.167×(X_1)+0.917×(X_(2))+0.459×(X_8)+1.070×(X_(10)),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预测URS后患者发生发热性尿路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95(SE=0.173,95%CI=0.548~1.000,P=0.02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33和0.718。结论 输尿管结石患者URS后发热性尿路感染的发生受较多因素影响,术前行CT检查并获得影像特征,基于此建立的模型对预测URS后患者发热性尿路感染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CT影像特征 输尿管镜碎石术 发热尿路感染
下载PDF
当归补血汤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临床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郎晏权 袁庆华 郑义 《四川中医》 2023年第4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临床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阜新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10例,其中并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患者80例,将这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临床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阜新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10例,其中并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患者80例,将这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当归补血汤治疗,均治疗7d。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免疫功能、体温变化及血常规情况,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d后~治疗7d后,观察组的体温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d后,观察组患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d后,观察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当归补血汤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患者,可有效退热,改善血常规,提高机体免疫力,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补血汤 老年 髋部骨折 术后非感染发热 免疫功能
下载PDF
麻黄升麻汤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疗效观察
19
作者 夏子茗 王润生 +3 位作者 徐敏 黄承军 苏正义 薛鸿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24期136-141,共6页
目的:观察麻黄升麻汤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腰椎融合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术后服用麻黄升麻汤,对照组术后给予物理降温等常规治疗,两组均治疗7 d。比较两组体温变化、... 目的:观察麻黄升麻汤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腰椎融合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术后服用麻黄升麻汤,对照组术后给予物理降温等常规治疗,两组均治疗7 d。比较两组体温变化、退热疗效、中医证候评分、临床总有效率及安全性等指标。结果:术后第1天治疗组与对照组体温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发热峰值出现在术后第2天,此后各组体温均值逐渐下降,治疗组体温均值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两组退热疗效相比,治疗组为84.8%(28/33)、对照组为50.00%(17/3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30/33)、对照组为67.6%(23/34),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安全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黄升麻汤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非感染性发热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能降低体温峰值、缩短术后发热时间,改善患者寒热错杂的临床症状,进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减少患者术后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融合术 麻黄升麻汤 内伤发热 感染发热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感染性发热患者检测血清降钙素原、D-二聚体和心肌肌钙蛋白Ⅰ水平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0
20
作者 张晓青 张慧娟 +2 位作者 张铁梅 于洪波 徐鹿鹿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心肌肌钙蛋白I(cTnI)对感染性发热患者出现全身病理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以发热收入院治疗的130例感染性发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特征将其分细菌感...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心肌肌钙蛋白I(cTnI)对感染性发热患者出现全身病理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以发热收入院治疗的130例感染性发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特征将其分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其中细菌感染组又分为血流感染组及局灶性感染组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各组血清PCT、D-D及cTnI水平变化。结果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比较,PCT、D-D、cTnI显著增高(P<0.05);血流感染组与局灶感染组比较,PCT、D-D、cTnI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D-D和cTnI检测可用于早期感染严重程度的判断,判断是否引起凝血功能异常及心肌细胞受损,为临床早期合理应用抗凝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D-二聚体 肌钙蛋白I 感染发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