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ASL技术评估TIA患者急性脑梗死发病危险度的ROC曲线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蔡文炬 张爱娟 +1 位作者 魏恒乐 杨涟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228-232,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灌注图像(ASL)技术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急性脑梗死(AIS)发病危险度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南京市江宁医院医学影像科收治的113例TIA患者,均行磁共振ASL技术检查,根据6个月内是否发生...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灌注图像(ASL)技术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急性脑梗死(AIS)发病危险度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南京市江宁医院医学影像科收治的113例TIA患者,均行磁共振ASL技术检查,根据6个月内是否发生AIS分为AIS组(n=32)、无AIS组(n=81),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患侧CBF、健侧CBF、患侧/健侧CBF、狭窄程度,应用Pearson分析患侧CBF、患侧/健侧CBF、狭窄程度与ABCD^(2)评分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的AIS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ROC下面积(AUC)分析患侧CBF、患侧/健侧CBF、狭窄程度及联合预测AIS的价值。结果AIS组患侧CBF、患侧/健侧CBF低于无AIS组,狭窄程度、ABCD^(2)评分高于无AIS组(P<0.05);患侧CBF、患侧/健侧CBF与ABCD^(2)评分呈负相关,狭窄程度与ABCD^(2)评分呈正相关(P<0.05);将ABCD^(2)评分控制后,患侧CBF、患侧/健侧CBF、狭窄程度仍与AIS发生相关(P<0.05);患侧CBF、患侧/健侧CBF联合狭窄程度预测AIS的AUC最大。结论患侧CBF、患侧/健侧CBF、狭窄程度均与TIA患者发生AIS危险度有关,应用磁共振ASL技术检测脑组织血流灌注与颅内血管狭窄程度,能为临床预测AIS发生提供可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ASL技术 TIA 急性脑梗死 发病危险度
下载PDF
收缩压与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危险度对老年高血压人群全因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春盛 陈有仁 +6 位作者 宋路 郑琼冰 陈志超 赵华灵 李春慧 陈朔华 吴寿岭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9-183,共5页
目的探讨收缩压与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10年发病危险度对无合并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病老年高血压人群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采取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首次参加2006-2007、2008-2009年开滦集团健康体检的6372例无合并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病老... 目的探讨收缩压与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10年发病危险度对无合并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病老年高血压人群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采取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首次参加2006-2007、2008-2009年开滦集团健康体检的6372例无合并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病老年高血压人群为观察对象。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血液生化检查,以全因死亡为终点事件。依据观察对象收缩压值分为4组:收缩压<140 mm Hg(Q1组,n=703)、收缩压140~<150 mm Hg(Q2组,n=1931)、收缩压150~<160 mm Hg(Q3组,n=1472)和收缩压≥160 mm Hg(Q4组,n=2266)。用寿命表法计算各组累积全因死亡率,并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收缩压对全因死亡的影响。根据国人10年内ICVD发病危险简易评分方法,评估观察对象10年ICVD发病危险度,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10年ICVD发病危险度对全因死亡的影响。结果随访(7.2±1.5)年,4组全因死亡例数和累积全因死亡率分别为128(18.2%)、323(16.7%)、264(17.9%)和458(20.2%)(χ~2=9.8,P=0.02)。以Q2组为对照,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Q4组全因死亡风险比为1.23(95%CI 1.06~1.44,P<0.05);以Q1组为对照,Q2组10年内ICVD发病为很低危+低危、高危+很高危的全因死亡风险比分别为0.64(0.50~0.83)、1.48(1.05~2.10),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未服降压药者(n=3939)以及排除随访时间不足1年的观察对象24例后(n=6348),仅Q4组全因死亡风险增加。结论收缩压≥160 mm Hg无合并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病的老年高血压人群全因死亡风险增加23%。收缩压140~<150 mm Hg组10年ICVD发病低危及以下者全因死亡风险减少36%,高危及以上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缩压 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危险度 全因死亡风险 前瞻性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饮酒与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危险度
3
作者 程薇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1996年第2期93-93,共1页
酗酒能改变促性腺激素、催乳素的水平,能引起排卵停止,甚至损伤肝脏,并对激素代谢及性激素结合蛋白的合成产生影响。饮酒可促发乳腺癌、卵巢癌的机制已见许多流行病学的报道。作者在意大利北部地区,通过病例对照分析了饮用含酒精饮料与... 酗酒能改变促性腺激素、催乳素的水平,能引起排卵停止,甚至损伤肝脏,并对激素代谢及性激素结合蛋白的合成产生影响。饮酒可促发乳腺癌、卵巢癌的机制已见许多流行病学的报道。作者在意大利北部地区,通过病例对照分析了饮用含酒精饮料与子宫内膜癌发病之间的联系。726名年龄低于75岁,经病理学诊断明确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对照组选自各医疗网内年龄低于75岁的妇科病以外的急症患者2123名,同时要求对照组患者未行子宫切除,无与激素相关的肿瘤疾患。调查结果显示68.2%的内膜癌患者与63.9%的对照组患者有饮酒现象。其中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发病危险度 流行病学 性激素结合蛋白 促性腺激素 病例对照分析 病理学诊断 子宫切除 卵巢癌 排卵停止
下载PDF
“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危险评估方法”在高校女教师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温晓妮 梁晓曼 穆蕊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34-738,共5页
目的采用国家"十五"攻关课题组所开发的"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危险评估方法"对高校女教师未来10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绝对危险性进行评估,旨在检出高危个体,对其实施重点预防,对于高校教师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 目的采用国家"十五"攻关课题组所开发的"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危险评估方法"对高校女教师未来10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绝对危险性进行评估,旨在检出高危个体,对其实施重点预防,对于高校教师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具有现实意义。方法选取西安市2010年来我院教学实验医院进行健康查体的年龄在35~59岁的高校女教师126名为研究对象,按每五年一个年龄组进行分组,采用上述方法对体检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将各危险因素分层评分求和查表即得所对应的10年发生ICVD(ischemic-cardiovascular diseases,ICVD)的绝对危险。结果 (1)除HDL-C均值为1.25略低于1.29 mmol/L外,血压、TC、TG、腰围、体质指数、空腹血糖等危险因素均值都在正常范围。(2)所有教师10年发生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绝对危险均≤5%,为极低危。(3)被检出的MS人群与非MS人群10年发生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绝对危险度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4)与35~39岁年龄组比较,40~44岁/45~49岁年龄组10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绝对危险度平均水平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55~59岁年龄组与之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50~54岁年龄组与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0~44岁/45~49岁年龄组与55~59岁年龄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余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1)受测评的高校女教师缺血性心血管事件10年发病危险度为极低危,推测可能与受试者均无吸烟这一危险因素,大多数年龄偏轻并具备职业运动特点有关。(2)与非MS人群相比,MS人群心血管事件危险性显著增加。因此,早期识别、诊断MS,有助于早期干预和遏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女教师 代谢综合征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 10年发病危险度评估
下载PDF
不同级别医院医护人员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评估
5
作者 陈见红 汪彪 +1 位作者 韦文文 苗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6期8-12,共5页
目的调查广西柳州市三级及社区医院医护人员心血管疾病及危险因素的流行情况,分析并比较两者未来10年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的发病风险及危险因素评估。方法入选在广西柳州市某医院进行体检的年龄≥35岁医护人员2423例。对受检者进行问... 目的调查广西柳州市三级及社区医院医护人员心血管疾病及危险因素的流行情况,分析并比较两者未来10年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的发病风险及危险因素评估。方法入选在广西柳州市某医院进行体检的年龄≥35岁医护人员2423例。对受检者进行问卷调查及生化检查,采用"国人ICVD10年发病危险度评估表"评估35~59岁人群10年ICVD发病风险。定义ICVD发病风险>10%为发病人群,采用广义多因素降维法(GMDR)分析各危险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及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各危险因素与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结果三级医院医护人员的体质量,BMI,收缩压,舒张压,TC,FBG及10年患病危险度水平,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患病率及相对危险度超过10%占比均高于社区人员(P<0.001)。调整性别后,GMDR分析发现全部医护人员最佳交互模型为年龄和收缩压,测试集精确度为0.8825,交叉一致性为9/10(P<0.001);三级医院医护人员最佳交互模型为年龄和收缩压,测试集精确度为0.8714,交叉一致性为9/10(P=0.004);社区医院医护人员最佳交互模型为体质量指数和收缩压,测试集精确度为0.9386,交叉一致性为10/10(P<0.004)。logistics回归分析交互效应的贡献程度。全部医护人员收缩压升高发病风险增加(OR=1.32,95%CI=0.84~1.56,P<0.05),年龄及血压均升高发病风险增加(OR=1.55,95%CI=1.03~2.27,P<0.001);三级医院医护人员年龄及血压均升高时,发病风险增加(OR=1.31,95%CI=1.01~2.12,P<0.001);社区医院医护人员收缩压升高发病风险增加(OR=1.17,95%CI=0.82~1.47,P<0.05),体质量指数及血压均升高发病风险增加(OR=1.89,95%CI=1.08~2.74,P<0.001)。结论收缩压升高是医院医护人员10年ICVD发病风险的重要贡献因素,需加强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人员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 发病危险因素评分 发病危险度评估表 logistics回归模型 不同级别
下载PDF
散步与体格锻炼对预防妇女冠心病的效果比较
6
作者 杨荣成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1999年第22期18-18,共1页
据《N Engl J Med》1999年341卷第9期报道 美国哈佛医学院医疗系J.E.Manson医生等报告,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体力活动与减少冠心病危险性相关,但对于妇女其资料尚感不足。散步的作用与体格锻炼相比,在预防冠心病方面尚存有争议。鉴此。
关键词 体格锻炼 冠心病危险 体力活动 发病危险度 能量消耗 流行病学调查 多变量分析 代谢当量 哈佛医学院 年龄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