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痛中心建立对区域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黎德庆 刘子永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16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建立对区域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269例急性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时间进行分组,2016年1~12月(胸痛中心建立前)作为对照组(130例),...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建立对区域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269例急性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时间进行分组,2016年1~12月(胸痛中心建立前)作为对照组(130例),2017年1~12月(胸痛中心建立后)作为研究组(139例)。统计两组患者从发病至球囊扩张时间(S2B)、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PCI)从入门至球囊扩张时间(D2B)、行溶栓治疗从入门至开始溶栓时间(D2N)、住院时期心力衰竭(Killip分级≥2级)发生率及住院期间病死率,并对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结果研究组患者的S2B、D2B、D2N均短于对照组,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发生率、住院期间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心力衰竭发生率、死亡率及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痛中心的建立能够有效及时地让急性STEMI患者接受治疗,降低STEMI的病死率,从而从本质上提高急性STEMI患者的救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胸痛中心 发病-球囊扩张时间 病死率 救治效果
下载PDF
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光明 《江西医药》 CAS 2020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探究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时间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未实行区域协同救治体系时收治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50例为对照组,另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已实施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后... 目的探究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时间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未实行区域协同救治体系时收治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50例为对照组,另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已实施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后收治的72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发病-球囊扩张(S2B)时间、入门-球囊扩张(D2B)时间、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FMC2B)时间,以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S2B、D2B、FMC2B时间分别为(175.82±15.27)min、(65.82±8.25)min、(79.24±9.41)min,对照组的S2B、D2B、FMC2B时间分别为(195.28±20.82)min、(76.52±15.21)min、(89.43±18.64)min,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多因素Logistic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建立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可显著减少患者的不良结局。结论引入区域协同救治后,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更为及时,能够显著缩短S2B、D2B、FMC2B时间,为患者的急救赢得宝贵的时间,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评价,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区域协同救治体系 发病-球囊扩张 入门-扩张 首次医疗接触-扩张
下载PDF
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时间及近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6
3
作者 张国新 李长顺 +6 位作者 李恒涛 高丽娟 李庚 张献辉 郭洁 游斌权 刘峰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77-881,共5页
目的 探讨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设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时间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急诊科救治的急诊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STEMI患... 目的 探讨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设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时间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急诊科救治的急诊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STEMI患者病例资料.以急性胸痛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立前的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就诊的患者作为A组;以救治体系建立后的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就诊的患者作为B组.记录患者发病-球囊扩张(S2B)时间、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FMC2B)时间、入门-球囊扩张(D2B)时间,以及90 d终点事件(包括心力衰竭、全因死亡及其他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立与90 d终点事件发生率的关系.结果 入选221例STEMI患者,A组83例,B组138例.与A组比较,B组S2B时间、FMC2B时间和D2B时间均明显缩短〔S2B时间(min):180(140,210)比201(154,225),FMC2B时间(min):89(78,100)比94(83,107),D2B时间(min):66(62,70)比85(72,99),均P〈0.05〕,90 d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心力衰竭:20.3%比32.5%,全因死亡:1.4%比7.2%,其他相关不良事件:23.2%比36.1%,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立可以减少90 d终点事件的发生率 〔心力衰竭:优势比(OR)=1.904,95%可信区间(95%CI)=0.968~1.004,P=0.048;全因死亡:OR=11.724,95%CI=0.955~1.048,P=0.013;其他相关不良事件:OR=1.925,95%CI=1.049~3.530,P=0.034〕.结论 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设能有效缩短STEMI患者的急诊救治时间,减少90 d心力衰竭、死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ST段抬高型 发病-球囊扩张 首次医疗接触-扩张 入门-扩张 区域协同救治体系
原文传递
急救医疗系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赵蓓 魏腾飞 +9 位作者 刘佩林 冯雪瑶 赵京涛 刘莉 宋洪勇 毛帅 刘利峰 刘瑛琪 高铁山 王守力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911-913,917,共4页
目的探讨急救医疗系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1年7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319例,按不同转运方式分为急救医疗系统(EMS)转运组与非EMS转运组。比较两组发病呼叫-首次医... 目的探讨急救医疗系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1年7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319例,按不同转运方式分为急救医疗系统(EMS)转运组与非EMS转运组。比较两组发病呼叫-首次医疗接触(So-to-FMC)时间、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FMC-to-B)时间、发病呼叫-球囊扩张(So-to-B)时间、入门-球囊扩张(D-to-B)时间的差异,分析不同转运方式发病距离与这些时间的关系。结果 EMS组So-to-FMC时间、FMC-to-B时间、So-to-B时间分别为60 min、143 min、105 min,非EMS组分别为96 min、177 min、175 min,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S组与非EMS组D-to-B时间分别为107 min与106 min,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S组So-to-FMC时间、FMC-to-B时间、So-to-B时间不随着发病距离的增加而延长(P>0.05),而非EMS组So-to-FMC时间、FMC-to-B时间、So-to-B时间均随着发病距离的增加而延长(P<0.05)。结论运用EMS转运患者不会因为发病距离的延长而增加急救时间,可有效缩短院前急救时间,进而缩短心肌缺血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医疗系统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发病呼叫-首次医疗接触时间 首次医疗接触-扩张时间 发病呼叫-扩张时间 入门-扩张时间 发病距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