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例FGFR3基因变异致儿童软骨发育低下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曾凡华 陈鸿耀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127-1130,共4页
目的总结3例FGFR3基因变异致软骨发育低下患儿的临床特点并文献复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例来自不同家系的软骨发育低下患儿的临床特征、实验室和影像学结果,以及基因测序等资料,并进行了相关文献回顾分析。结果3例患儿中,男2例,女1例... 目的总结3例FGFR3基因变异致软骨发育低下患儿的临床特点并文献复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例来自不同家系的软骨发育低下患儿的临床特征、实验室和影像学结果,以及基因测序等资料,并进行了相关文献回顾分析。结果3例患儿中,男2例,女1例,年龄4~12岁,均以生长缓慢就诊。出生时身高和体质量正常,1岁开始身高和体质量逐渐落后于同龄儿。主要临床表现为身材矮小、四肢稍短,指/趾粗短;2例智力正常,1例学习困难;2例轻微大头畸形;影像学可见长骨短,干骺端增宽、腰椎轻微前凸;基因测序发现3例患儿均携带FGFR3基因已知致病变异,分别是c.1620C>A(2例)和c.1620C>G(1例),导致第540号氨基酸由天冬氨酸变为赖氨酸(p.N540K)。文献复习发现,软骨发育低下主要由FGFR3基因在c.1620位点变异导致,症状轻微,临床多以身材矮小而不是以骨骼疾病就诊。结论软骨发育低下患儿以生长缓慢为主,伴有轻微骨骼异常,因此容易误诊和漏诊,影像学检查和全外显子基因测序可协助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发育低下 儿童 FGFR3 临床特点
下载PDF
软骨发育低下患儿的临床特征及FGFR3基因变异分析
2
作者 陶东英 张惠琴 +2 位作者 张静静 牛焕红 成胜权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193-198,共6页
目的探讨软骨发育低下(hypochondroplasia,HCH)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FGFR3)基因变异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0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例HCH患儿的... 目的探讨软骨发育低下(hypochondroplasia,HCH)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FGFR3)基因变异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0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例HCH患儿的临床资料、基因检测结果及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治疗效果。结果7例HCH患儿初始平均年龄为(6.4±2.7)岁(3.1~9.7岁),平均身高标准差分值为-3.22±1.22(-1.2~-4.9),上部量/下部量比值为1.28±0.13(1.10~1.52)。rhGH平均治疗时间为(4.4±1.2)年(3.1~6.0年),治疗后平均年龄为(10.8±2.1)岁(6.9~12.8岁),平均身高标准差分值为-1.73±1.32(-3.4~0.2),上部量/下部量比值为1.13±0.14(0.98~1.38)。HCH临床表现有不匀称身材矮小(7/7,100%)、肘关节伸展受限(2/7,28.6%)、腰椎前凸(2/7,28.6%)、轻度膝内翻(2/7,28.6%)、面部相对正常的前额凸起(1/7,14.3%)。HCH放射学特征包括长骨缩短伴轻度干骺端扩张(4/7,57.1%)、腰椎椎弓根间距变窄(1/7,14.3%)、短而宽的股骨颈(1/7,14.3%)、方形髋骨及扁平髋臼顶(1/7,14.3%)、坐骨大切迹变小(1/7,14.3%)。7例均存在FGFR3基因致病性变异,4例为FGFR3基因c.1620C>A(p.Asn540Lys)变异;3例为FGFR3基因c.1620C>G(p.Asn540Lys)变异。结论7例HCH均为FGFR3基因p.Asn540Lys的热点变异。HCH临床特征相对轻微,婴幼儿期需要加强认识和甄别。rhGH治疗对HCH患儿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发育低下 FGFR3基因 基因变异 重组人生长激素 软骨发育不全
下载PDF
胎儿软骨发育低下的尸体解剖病理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梅放 张燕 郑杰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15-419,共5页
目的:探讨胎儿软骨发育低下(HCH)的病理学特征、主要研究方法及诊断思路。方法:对一例因四肢短小而引产的胎儿进行尸体解剖,对其主要四肢骨骼及颅骨进行直接测量,在光镜下观察这些骨骼及主要脏器,并对骨骼、气管软骨、大中小动脉分别进... 目的:探讨胎儿软骨发育低下(HCH)的病理学特征、主要研究方法及诊断思路。方法:对一例因四肢短小而引产的胎儿进行尸体解剖,对其主要四肢骨骼及颅骨进行直接测量,在光镜下观察这些骨骼及主要脏器,并对骨骼、气管软骨、大中小动脉分别进行AB-PAS(阿尔辛蓝-过碘酸-无色品红法)及Masson三色染色,染色结果与无异常及畸形的相同胎龄胎儿的上述组织进行形态学比较。结果:患儿的畸形主要表现为四肢长骨及喉、气管软骨的发育异常。四肢主要长骨长度明显低于正常值,且股骨骨性标志不突出。镜下长骨生长板存在,但形态发育欠佳,气管软骨细胞多呈不活跃或凋亡状态,软骨基质及胶原较正常偏少。结论:软骨发育低下属于一种畸形程度较轻的骨软骨发育异常,主要影响软骨的发育成熟及软骨化骨,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测及病理观察可以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软骨发育异常 软骨发育低下 尸体解剖
下载PDF
软骨发育不全与软骨发育低下家系的FGFR3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琳迪 蓝丹 +3 位作者 杨湖 许田田 李琼艳 高宗燕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4-387,共4页
目的了解临床诊断为软骨发育异常类疾病患儿及其家系成员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DNA测序技术分析7例患儿及其家系成员的FGFR3基因突变热点分布区域第10外显子以及第13外显子的序... 目的了解临床诊断为软骨发育异常类疾病患儿及其家系成员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DNA测序技术分析7例患儿及其家系成员的FGFR3基因突变热点分布区域第10外显子以及第13外显子的序列。结果 4例患儿存在FGFR3基因第10外显子c.1138G>A(p.Gly380Arg)杂合突变,确诊为软骨发育不全(ACH),其父母未见突变。1例症状较轻微的患儿及其有同样表型的母亲存在FGFR3基因第13外显子c.1620C>A(p.Asn540Lys)杂合突变,确诊为软骨发育低下(HCH)。2例患儿未发现以上两个位点的突变。结论检测FGFR3基因第10、第13外显子可诊断大部分ACH或HCH病例,但少数患儿尚有必要检测FGFR3基因其他区域及其他相关基因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发育不全 软骨发育低下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基因 基因诊断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基因突变致软骨发育低下5例的临床特点及基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星星 曾婷 +5 位作者 郭毅 廖林燕 李爱文 熊小波 马丽琴 蒋婉娟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23期3246-3247,共2页
软骨发育低下(也称软骨发育不良,hypochon-droplasia,HCH)是由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基因突变引起的骨骼发育不良,文献报道,50%~70%的HCH患者被检测到FGFR3基因的N540K突变[1],少数突变位点为A542L。HCH以身材矮小为特征,表现... 软骨发育低下(也称软骨发育不良,hypochon-droplasia,HCH)是由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基因突变引起的骨骼发育不良,文献报道,50%~70%的HCH患者被检测到FGFR3基因的N540K突变[1],少数突变位点为A542L。HCH以身材矮小为特征,表现为四肢过短、椎骨茎缩短、腰椎前突。由于HCH临床症状较轻,易被临床医师忽视,不容易从普通矮小症中找出,本研究拟通过对5例临床表现为矮身材、骨骼改变不典型,基因诊断确诊为软骨发育低下的病例分析,以提高专科医师对软骨发育低下导致的身材矮小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发育低下 身材矮小 骨骼发育不良 专科医师 矮小症 临床医师 软骨发育不良 腰椎前突
下载PDF
软骨发育低下伴黑棘皮症及黑色素痣1例报道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珍 宋梅 +4 位作者 李荣敏 王杰英 雷淑琴 常洁 桑艳梅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9年第9期924-925,共2页
1临床资料患儿,男,12岁7个月,以“身材矮小8a余”为主诉于2018年7月4日入院。8a前,患儿家长发现患儿身高较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矮小,且生长缓慢,食欲、食量可,未治疗。2a前患儿身高明显低于同龄儿童,当地医院诊断为发育延迟,间断口服“... 1临床资料患儿,男,12岁7个月,以“身材矮小8a余”为主诉于2018年7月4日入院。8a前,患儿家长发现患儿身高较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矮小,且生长缓慢,食欲、食量可,未治疗。2a前患儿身高明显低于同龄儿童,当地医院诊断为发育延迟,间断口服“赖氨酸磷酸氢钙颗粒”1个月,身高增长不明显,遂自行停药。因患儿身矮明显,为求进一步诊治遂至本院就诊。患儿为领养,具体出生史、家族史不详,预防接种史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发育低下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基因 黑棘皮症 黑色素痣
原文传递
血清微量元素含量与儿童智力发育低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郭洪志 刘艺鸣 +1 位作者 王宝琴 秦延疆 《卒中与神经疾病》 1996年第1期24-26,共3页
测定104例智力发育低下儿童及88名正常儿童血清锌、铜、钴、镉、锰含量,结果发现智力发育低下组与正常组对照比较,锌显著低于正常组,镉显著高于正常组。根据智商(IQ)的高低,将患儿分为严重、重度、中度、轻度进行比较,发... 测定104例智力发育低下儿童及88名正常儿童血清锌、铜、钴、镉、锰含量,结果发现智力发育低下组与正常组对照比较,锌显著低于正常组,镉显著高于正常组。根据智商(IQ)的高低,将患儿分为严重、重度、中度、轻度进行比较,发现IQ与血清锌值呈正相关趋势,与血清镉值有负相关趋势,根据脑电图异常程度分组比较也得出同样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智力发育低下 微量元素
原文传递
重庆地区1743例智力低下/发育迟缓儿童细胞遗传学分析及意义探讨 被引量:9
8
作者 李程 程茜 张伟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0-332,共3页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智力低下/发育迟缓儿童染色体异常的主要分布情况,为疾病的病因诊断、遗传咨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 743例儿童无菌外周血进行常规接种、培养、制片及G带分析。结果 1 743例中检出基因异常共742例,异常检出率42.57%,...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智力低下/发育迟缓儿童染色体异常的主要分布情况,为疾病的病因诊断、遗传咨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 743例儿童无菌外周血进行常规接种、培养、制片及G带分析。结果 1 743例中检出基因异常共742例,异常检出率42.57%,异常核型共20种,常染色体异常以21-三体综合征为主,性染色体异常以Klinefelter综合征为主。按送检病因分类染色体检出异常相符情况为21-三体综合征80.69%,送检年龄集中在小于1岁组;脆性X综合征2.08%,送检年龄主要是3~5岁儿童;猫叫综合征57.12%(4/7);表型不易识别智力低下/发育迟缓4.95%,送检儿童年龄大部分为3~5岁。结论重庆地区智力低下/发育迟缓儿童最常见染色体异常为Down′s综合征、Kilinefelter综合征、脆性X综合征。临床上应较全面获取智力低下/发育迟缓儿童的染色体信息,以利于疾病的早期干预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遗传学 儿童 智力低下/发育迟缓
下载PDF
长期干预治疗对发育商(DQ)低下小儿的影响
9
作者 纪平 孙深 刘文清 《江苏临床医学杂志》 2002年第6期616-616,共1页
关键词 发育低下 长期干预治疗 儿童
下载PDF
6月龄婴儿神经心理发育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鲍玲 任军爽 王蕊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34-337,共4页
目的了解6月龄婴儿神经心理发育状况,分析不同性别发育差异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监制的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对1470例门诊婴儿进行测查,用发育商评估,对测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共调查1470名婴儿,其中男婴781... 目的了解6月龄婴儿神经心理发育状况,分析不同性别发育差异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监制的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对1470例门诊婴儿进行测查,用发育商评估,对测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共调查1470名婴儿,其中男婴781例,女婴689例,性别比为1.13∶1,平均月龄均为(6.12±0.24)个月。其中发育商低下不同性别6月龄婴儿神经心理发育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及社交行为能区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得分情况均表现为男婴显著低于女婴;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发育商偏低的婴儿中,出生胎龄(OR=14.215)越小及孕期伴有其他高危因素(OR=4.738)的婴儿,发生迟缓的可能性越大,发育商低下的婴儿,性别为男孩(OR=5.061)、出生胎龄越小(OR=80.604)及孕期伴有其他危险因素(OR=5.673)的婴儿发生迟缓的可能性大。结论男婴发育商低下较女婴突出,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及社交行为3个能区表现明显,出生胎龄小、孕期伴有其他高危因素及男婴为6月龄婴儿神经心理发育异常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神经心理发育 危险因素 发育低下
下载PDF
儿童热性惊厥复发的社区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丽梅 赵美玲 +1 位作者 肖凤艳 杜潘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3021-3022,共2页
热性惊厥是小儿时期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也是继发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高危因素,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且相当一部分患者会复发。每发作一次,脑细胞就会遭受一次损伤,并直接导致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重者可造成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 热性惊厥是小儿时期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也是继发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高危因素,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且相当一部分患者会复发。每发作一次,脑细胞就会遭受一次损伤,并直接导致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重者可造成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如:癫痫、脑瘫、感觉障碍、视力障碍、智力发育低下等,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一旦发现儿童出现热性惊厥,一定要快速采取急救措施,最大限度上降低由此可能带来的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性惊厥复发 干预效果 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儿童 神经系统后遗症 社区 智力发育低下 高危因素
下载PDF
离异家庭子女犯罪的心理特征与防范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淑萍 李洁 雷良忻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128-129,共2页
目的:离异家庭、缺陷家庭、不稳定家庭均给子女带来了心灵的创伤,不仅会遏制其智力、性格、情绪和社会性的良好发展、而且也会导致精神异常和心理变态甚至犯罪。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1997-01/2004-12期间的相关文献,检索... 目的:离异家庭、缺陷家庭、不稳定家庭均给子女带来了心灵的创伤,不仅会遏制其智力、性格、情绪和社会性的良好发展、而且也会导致精神异常和心理变态甚至犯罪。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1997-01/2004-12期间的相关文献,检索词为“离异家庭”、“儿童心理健康”和“青少年犯罪”,限定语言类型为中文。另在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资料室里手工查找关于离异家庭方面的资料。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择与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和青少年犯罪方面相关的文章,筛除与内容要求无明显联系及重复性研究的文章。资料提炼:收集的32篇文章中,资料内容呈现不同程度重复的有21篇,给予删除,对其余的11篇文献进行分类整理,用于综述,其中的5篇被选为参考文献;另外,还参考名为《离异家庭子女心理》的书籍。资料综合:离异家庭的家庭环境对子女的成长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导致其智力发育低下、情绪情感障碍、性格孤僻、古怪、不适应周围人群,常抱有敌意,进攻、仇视、喜恶作剧、捣乱等心理方面的不健康发展。也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率增高的直接原因。减少和预防离异家庭子女的犯罪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同时帮助和教育已失足的离异家庭子女,培养健康的人格,也应得到全社会的关注。结论:离异家庭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多方位、多渠道地进行,需要家庭、学校、广大心理工作者和社会管理教育体系都来关心帮助这些孩子,使之能保持心理健康,幸福成长,才能从根本上减少青少年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亲家庭 青少年犯罪 情绪障碍 离异家庭 心理特征 子女 儿童心理健康 智力发育低下 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教育
下载PDF
UNC80合并ZIC1变异致婴儿型肌张力低下伴精神运动发育退化和特殊面容2型合并结构性脑异常伴智力发育受损和颅缝早闭1例
13
作者 赖明昱 弓毅谷 叶新华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4年第7期1453-1458,共6页
目的 探讨UNC80和ZIC1基因变异致婴儿型肌张力低下伴精神运动发育退化和特殊面容2型(IHPRF2)和结构性脑异常伴智力发育受损和颅缝早闭(BAIDCS1)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基因型。方法 对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1例IHPRF2合并BAIDCS1患儿的临床... 目的 探讨UNC80和ZIC1基因变异致婴儿型肌张力低下伴精神运动发育退化和特殊面容2型(IHPRF2)和结构性脑异常伴智力发育受损和颅缝早闭(BAIDCS1)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基因型。方法 对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1例IHPRF2合并BAIDCS1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基因型进行分析,对近年来与UNC80和ZIC1基因变异相关IHPRF2和BAIDCS1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患儿存在小头畸形、生长发育迟缓、智力受损、肌张力异常等临床表现,对患儿基因组DNA行全外显子组基因检测发现UNC80和ZIC1存在基因变异,诊断为IHPRF2合并BAIDCS。结论 IHPRF2和BAIDCS对患儿生长发育影响重大,基因检测对明确此病有重要意义,目前该病报道较少,故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C80基因 ZIC1基因 婴儿型肌张力低下伴精神运动发育退化和特殊面容2型 结构性脑异常伴智力发育受损和颅缝早闭
原文传递
600例高危儿DDST筛查结果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裘景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21期99-100,共2页
目的以DDST的方法对本辖区高危儿进行筛查,从而找出影响其发育的因素,为患儿制定有效的恢复正常发育的保健方案。方法选取本辖区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的600例高危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均用丹佛发育筛查测试的检查方法进行相关发育... 目的以DDST的方法对本辖区高危儿进行筛查,从而找出影响其发育的因素,为患儿制定有效的恢复正常发育的保健方案。方法选取本辖区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的600例高危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均用丹佛发育筛查测试的检查方法进行相关发育的筛查,将检查的患者最终的检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母亲文化为本科及以上的患儿发育不良的可能要比母亲文化为专科及以下的患儿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危儿的筛查中,通过DDST的方法进行筛查,可以有效检出发育欠佳的患儿,应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患者母亲的文化水平,提升母亲在孕期的保健水平,对高危儿早日进行相关干预,提早进行有效的胎教,从而有效降低高危儿的发生率,控制高危儿发育低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儿 DDST筛查 发育低下 智能 发生率
下载PDF
高危儿DDST筛查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赵卫红 刘玲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第17期233-234,236,共3页
目的:分析高危儿的丹佛智能发育筛查量表(DDST)筛查结果,分析影响因素。方法:以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的120例2~12个月间的疑似高危儿童为研究对象,经五项筛查法和DDST筛查选出高危患者,再对高危患者予以格赛尔发育量表、儿童孤独... 目的:分析高危儿的丹佛智能发育筛查量表(DDST)筛查结果,分析影响因素。方法:以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的120例2~12个月间的疑似高危儿童为研究对象,经五项筛查法和DDST筛查选出高危患者,再对高危患者予以格赛尔发育量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和婴儿-初中生活能力量表诊断,分析影响筛查结果的因素。结果:120例疑似高危患者中,52例经筛查为高危患者,其中86.54%确诊为高危患者;正常患儿和筛查阳性患儿性别、分娩方式和喂养方式无差异(P>0.05),正常患儿高危儿概率为40.38%,低于筛查阳性的59.62%,母亲文化水平在本科及以上概率为70.45%,6个月以内早教概率为74.36%,高于筛查阳性的29.55%和25.64%,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正常儿、母亲文化水平在本科及以上和6个月内早教是DDST筛查结果阳性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高危因素、母亲文化程度和6个月内早教在2~12个月婴儿智能发育中作用明显,应予以针对性干预,促进婴儿智力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儿 丹佛智能发育筛查量表 影响因素 发育低下
下载PDF
补碘——人类的自卫
16
作者 《农业科技与装备》 1994年第3期48-48,共1页
地球上大部分陆地缺碘,而海洋却是碘的贮存库。 碘,这个排列在元素周期表53位的元素,在被认识之前,曾使人类饱尝了缺乏它的痛苦。早产、死胎、甲状腺肿。
关键词 补碘 元素周期表 甲状腺激素 地方性甲状腺肿 智力发育低下 补给速度 自然生存 生命体 克汀病 海洋
下载PDF
合同制新工人招工后体检结果分析
17
作者 潘允军 张永顺 《预防医学论坛》 1996年第2期180-181,共2页
1991~1995年,铁道部第十四工程局和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先后录用了5000名合同制工人,为确保这部分人员的身体合格,在其走上工作岗位后,两个局分别组织卫生人员对其进行了体检,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
关键词 新工人 体检结果 合同制工人 不合格率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 工程局 合格者 工后 心血管疾病 智力发育低下
下载PDF
李白为何有个低能儿
18
作者 陈昌甲 《家庭医学(上半月)》 1994年第11期37-37,共1页
众所周知,在古今中外诗坛上,李白乃是一颗光辉灿烂的巨星。在他诗中那豪放的气概,丰富的想象,炽烈的感情,深深地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但谁能想到,就是这个才华横溢的伟大天才,却偏偏有一个个低能儿。“育儿不识字”,个个为弱智者。... 众所周知,在古今中外诗坛上,李白乃是一颗光辉灿烂的巨星。在他诗中那豪放的气概,丰富的想象,炽烈的感情,深深地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但谁能想到,就是这个才华横溢的伟大天才,却偏偏有一个个低能儿。“育儿不识字”,个个为弱智者。为什么?从医学遗传基因上探查似乎很难理解,是否因为近亲结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遗传基因 胎儿酒精综合征 近亲结婚 低能儿 染色体畸变 习惯性流产 优生优育 智力发育低下 慢性酒精中毒
下载PDF
漫谈胎儿宫内生长迟媛
19
作者 李金福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00年第10期22-23,共2页
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UCR)亦称胎儿营养不良综合征。胎儿生长发育与遗传、营养、环境及调节胎儿生长的激素等很多因素有关。当胎儿生长受到某些不利因素影响时,即可发生IUGR。凡孕周超过37周,胎儿体重不足2 500克者即为IUGR儿,而孕周不足3... 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UCR)亦称胎儿营养不良综合征。胎儿生长发育与遗传、营养、环境及调节胎儿生长的激素等很多因素有关。当胎儿生长受到某些不利因素影响时,即可发生IUGR。凡孕周超过37周,胎儿体重不足2 500克者即为IUGR儿,而孕周不足37周时,胎儿体重小于同孕周胎儿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数或两个标准差者才称为IU-GR儿。IUGR严重者可发生远期智力发育低下或运动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也是围生儿发病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应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宫内生长 染色体异常 胎儿体重 胎儿营养不良 胎盘功能不良 胎儿生长发育 孕期体重增长 智力发育低下 运动神经系统 胎儿双顶径
下载PDF
应用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不明原因智力低下/发育迟缓患者基因组拷贝数变异 被引量:7
20
作者 宋辉 时盼来 +3 位作者 肖艳华 侯雅勤 陈铎 孔祥东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9期953-957,共5页
目的评估低深度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技术(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在不明原因智力低下/发育迟缓(mental retardation/developmental delay,MR/DD)患者遗传病因中的诊断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在郑... 目的评估低深度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技术(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在不明原因智力低下/发育迟缓(mental retardation/developmental delay,MR/DD)患者遗传病因中的诊断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145例MR/D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外周血样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联合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MR/DD患者所携带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相关信息。结果145例MR/DD患者中检出49例有基因组CNVs,共发现67个CNVs,CNVs平均长度为5.27 Mb。通过评估,22例患者携带与MR/DD相关的CNVs,涉及21种综合征,涵盖174个智力低下相关基因,分布于10条染色体的18个不同区段。CNV-seq在不明原因MR/DD患者中发现携带与疾病相关的CNVs的诊断率为15.17%(22/145例)。结论基因组CNVs相关的微缺失/重复是不明原因MR/DD患者的遗传学病因之一,全基因组CNV-seq技术可为MR/DD患者提供准确的遗传学病因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 智力低下/发育迟缓 基因组拷贝数变异 微缺失/重复综合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