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衡仪训练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在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郑玲玲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5期97-99,103,共4页
目的:观察平衡仪训练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在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DCD)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8月该院收治的88例DCD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家庭康复训练,观察... 目的:观察平衡仪训练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在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DCD)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8月该院收治的88例DCD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家庭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平衡仪训练,比较两组康复效果、训练前后平衡能力[跌倒指数、功能性Berg平衡量表(BBS)、儿童运动协调能力评估量表第二版(MABC-2)]评分和运动功能[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为95.45%(42/44),高于对照组的81.82%(3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两组跌倒指数均低于训练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BBS、MABC-2评分均高于训练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B、C、D、E区等GMFM评分均高于训练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DL评分均高于训练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仪训练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应用于DCD患儿可提高康复总有效率及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改善平衡能力评分,其效果优于单纯家庭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 患儿 家庭康复训练 平衡仪训练 平衡能力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儿童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金华 柯晓燕 +3 位作者 曾美惠 邹冰 杭跃跃 张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919-920,共2页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门诊的60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进行评估,以发育性运动协调问卷(DCDQ)评定发育性运动协调问题。结果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DCDQ得分低于正常儿童,差别具有显著性意...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门诊的60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进行评估,以发育性运动协调问卷(DCDQ)评定发育性运动协调问题。结果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DCDQ得分低于正常儿童,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中20·0%同时存在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33·3%为可疑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其中25·0%的注意缺陷型、20·0%的多动-冲动型和22·2%的混合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同时存在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三种亚型与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的共病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密切相关,且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三种亚型与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均存在共病,这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精神病学 神经心理评估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
下载PDF
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的诊疗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吴德 唐久来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3-516,共4页
随着疾病谱的改变,一些儿童期发病的发育障碍性疾病越来越得到临床重视,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DCD)就是其中一种。参考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定义,DCD主要指由于运动... 随着疾病谱的改变,一些儿童期发病的发育障碍性疾病越来越得到临床重视,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DCD)就是其中一种。参考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定义,DCD主要指由于运动能力不足导致学习成就受到影响和日常生活能力受限的一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障碍疾病 美国精神病学 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 日常生活能力 诊疗研究 学习成就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 疾病谱
下载PDF
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儿童执行功能状况初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朱盛 蔡兰富 池银归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18期161-162,共2页
目的初步探讨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儿童执行功能与正常对照儿童的差异。方法采用威斯康星分类卡片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对37例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儿童(观察组)和37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的执行功能进行评估。结果在WCST测... 目的初步探讨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儿童执行功能与正常对照儿童的差异。方法采用威斯康星分类卡片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对37例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儿童(观察组)和37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的执行功能进行评估。结果在WCST测验中,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儿童错误应答数、持续性应答数和持续性错误数、非持续错误数、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数明显高于正常儿童;而完成分类数、正确应答数、概念化水平百分比均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儿童可能存在执行功能缺陷,应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 执行功能 威斯康星分类卡片测验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调查研究及干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朱敏慧 应雅静 刘相坤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2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目的调查研究本地区学龄前儿童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DCD)及医教结合的干预训练效果。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调查方法抽取永康市省属、市属、民办幼儿园各2所,对抽中幼儿园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入园的3~6岁儿童1002例儿童及其家长进行调查... 目的调查研究本地区学龄前儿童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DCD)及医教结合的干预训练效果。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调查方法抽取永康市省属、市属、民办幼儿园各2所,对抽中幼儿园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入园的3~6岁儿童1002例儿童及其家长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儿童家庭情况、儿童发育协调障碍评估工具第二版(MABC-2)、小龄儿童发育性协调障碍问卷(little DCDQ),分析DCD流行病学特点。同时将DCD阳性儿童按1∶1随机分为观察组(予以医教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干预措施)、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干预),6个月后评估干预效果。结果本次DCD阳性率为10.38%(104/1002),阳性DCD患者中MABC-2手灵巧度、目标抓握及动静态平衡得分分别为(17.24±1.78)分、(8.98±0.92)分、(23.18±2.49)分,little DCDQ得分(47.23±4.87)分;男童DCD阳性率高于女童,不同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家庭住房面积的家庭儿童DCD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9.71、8.64、6.05、89.47、56.56,P均<0.05);干预结束后观察组患儿MABC-2评分、little DCDQ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观察组家长的父母育儿压力量表(PSI)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t分别=34.37、19.80、9.57、8.06、3.88、2.17,P均<0.05)。结论永康市学龄前儿童DCD发生率高,儿童性别、父母亲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家庭住房面积对DCD有明显影响,采用医教结合干预模式可较好改善患儿症状及减轻家长育儿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 调查 医教结合干预
下载PDF
南京市区学龄前儿童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的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刘晓 杨蕾 +7 位作者 张敏 解雅春 洪琴 李希翎 童梅玲 郭锡熔 池霞 崔焱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74-1076,共3页
【目的】了解南京市区学龄前儿童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DCD)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南京市区6所幼儿园4~6岁的儿童,共750例,由儿童的父母填写儿童DCD... 【目的】了解南京市区学龄前儿童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DCD)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南京市区6所幼儿园4~6岁的儿童,共750例,由儿童的父母填写儿童DCD问卷和自编的基本情况调查表,对数据进行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南京市区学龄前儿童DCD的阳性检出率为24.7%。不同年龄儿童间阳性检出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9.748,P=0.000),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39,P>0.05)。2)DCD组儿童在年龄、早期发育时是否爬行笨拙、独立行走时间、熟练用勺时间、熟练用筷时间、平均每天运动时间、运动项目种类方面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中,是否爬行笨拙、独立行走时间和平均每天运动时间会对运动协调障碍的发生产生影响。【结论】DCD在南京市区学龄前儿童中发生率较高,应对家长和老师进行宣教并指导其采取相应的早期干预措施以促进儿童运动协调功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 危险因素 学龄前儿童
原文传递
孕期和围产期危险因素对儿童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花静 孟炜 +3 位作者 吴擢春 张郦君 古桂雄 朱丽萍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0-254,共5页
目的探讨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DCD)的孕产期和围产期危险因素,为其病因学研究以及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在苏州市区随机整群抽取15个幼儿园160个班级共4001名儿童,采用儿童运动成套评估工具(M-ABC)对DCD筛查和确诊,采用多水平log... 目的探讨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DCD)的孕产期和围产期危险因素,为其病因学研究以及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在苏州市区随机整群抽取15个幼儿园160个班级共4001名儿童,采用儿童运动成套评估工具(M-ABC)对DCD筛查和确诊,采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DCD危险因素。结果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在控制班级群内聚集性以及儿童性别、年龄、Kaup指数情况下,急性胎儿宫内窘迫史、早产史、新生儿期病理性黄疸史纳入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值分别为7.030、3.374、1.993,P值均〈0.001),可能与DCD存在关联。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轻微脑发育障碍与运动协调能力的相关系数为-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轻微脑发育障碍对运动协调能力的发育具有不良影响。结论孕期和围产期危险因素对儿童DCD存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 孕产期和新生儿期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吴德 唐久来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14-716,共3页
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DCD),是指一种主要累及儿童运动协调能力的发育障碍性疾病。定义以及临床表现变异性大,发生率多报道在5%~6%左右;病因可能与脑组织发育的一系列轻微变异、早产、围生期缺氧和... 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DCD),是指一种主要累及儿童运动协调能力的发育障碍性疾病。定义以及临床表现变异性大,发生率多报道在5%~6%左右;病因可能与脑组织发育的一系列轻微变异、早产、围生期缺氧和易感性基因有关;发病机制主要与皮层的"自处理缺陷学说"和"运动内部模式的缺陷"有关,前者主要指运动的自处理困难,皮层对运动的自动处理过程缺陷导致。即DCD的发病机制与运动形成有关,皮层形成运动过程的模式出现问题;后者认为DCD主要与运动后期的调节有关,即皮层对运动的修饰、调节障碍导致。同时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发病率高,影响儿童学业和成就的儿童期常见病,需要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 发病机制 运动功能
原文传递
晚期早产与学龄前期儿童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金华 王静 +3 位作者 秦志强 柏丹丹 马玉杰 古桂雄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084-1086,共3页
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与学龄前期发生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developmentalcoordinationdisorder,DCD)的关系,为能进行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6—12月于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随机整群抽取5个城市25所幼儿园中6811名3~6岁学龄前... 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与学龄前期发生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developmentalcoordinationdisorder,DCD)的关系,为能进行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6—12月于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随机整群抽取5个城市25所幼儿园中6811名3~6岁学龄前儿童,对儿童一般健康状况和出生史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儿童运动成套评估工具第2版(MovementAssessmentBatteryforChildren—SecondEdition,MABC-2)对递交有效问卷的6155名儿童进行运动协调能力测试,研究不良出生史对儿童运动协调能力发展的损伤。结果6147名儿童完成所有测试,晚期早产儿DCD及手灵巧度低下发生率与足月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动静态平衡能力显著低于足月儿(P=0.014),目标抓握能力低于足月儿(P=0.051)。结论晚期早产可损伤儿童学龄前期动静态平衡和目标抓握能力,其原因可能与脑发育过程中不同部位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 早产 低出生体重
原文传递
无锡市学龄前儿童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调查 被引量:4
10
作者 管萍 章丽丽 +3 位作者 魏艳 杨洁 吴燕玲 张爱萍 《华南预防医学》 2019年第6期533-535,共3页
目的分析无锡市学龄前儿童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DCD)流行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无锡市省属、市属和民办幼儿园各2所,对抽中幼儿园儿童家长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儿童家庭情况、儿童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问卷(DCDQ)2部分,采用... 目的分析无锡市学龄前儿童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DCD)流行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无锡市省属、市属和民办幼儿园各2所,对抽中幼儿园儿童家长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儿童家庭情况、儿童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问卷(DCDQ)2部分,采用描述流行病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对无锡市省属、市属、民办幼儿园共6所的999名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调查,男童518人,占51.9%,女童481人,占48.1%;年龄以4岁为主,占45.6%;家庭结构以核心家庭为主,占73.9%;家庭年收入以>10万元为主,占45.7%;儿童父亲和母亲文化程度均以初中、高中/中专为主,分别占56.1%、59.8%;出生方式主要以剖宫产为主,占55.4%。DCD阳性儿童108例,阳性率为10.8%,男、女童阳性率分别为11.4%、10.2%。年龄、幼儿园类型、家庭年收入、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不同的儿童DCD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家庭年收入>10万元(OR=0.672)、幼儿园类型为省级园(OR=0.724)的儿童DCD阳性可能性均较小。结论无锡市儿童DCD阳性率较高,建议根据不同幼儿园类型和家庭收入情况制定适宜的筛查儿童DCD的措施以便及早对阳性儿童做出干预,降低对儿童身心健康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 流行特征
原文传递
南京城区学龄前儿童发育性协调障碍流行现状与家庭环境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解雅春 刘晓 +6 位作者 杨蕾 张敏 洪琴 李希翎 郭锡熔 童梅玲 池霞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13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了解南京城区学龄前儿童发育性协调障碍(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DCD)状况及其与家庭环境的相关关系。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南京城区6所幼儿园的4~6岁儿童750例,由儿童的父母填写儿童发育性运动协调障... 目的了解南京城区学龄前儿童发育性协调障碍(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DCD)状况及其与家庭环境的相关关系。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南京城区6所幼儿园的4~6岁儿童750例,由儿童的父母填写儿童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问卷和家庭环境量表,并采用偏相关分析学龄前儿童DCD与家庭环境的关系。结果(1)南京市城区学龄前儿童DCD的阳性检出率为24.7%,其中男生26.5%,女生22.9%,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童义(x^2=0.790,P=0.423);4岁、5岁、6岁组儿童DCD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6.0%、24.2%、16.4%,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0.584,P=0.000)。(2)不同性别间DCD儿童在精细书写和协调能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9、2.045,P均<0.05);不同年龄组间DCD儿童在运动平衡控制和精细书写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26、8.704,P均<0.01)。(3)DCD与非DCD组在独立性和道德观两个维度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0.888、2.122,P均<0.05);儿童DCD与家庭环境的独立性和道德观具有相关关系(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DCD检出率较高,早期诊断和干预尤为重要,在DCD儿童的早期干预中,应考虑家庭环境对DCD儿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 学龄前儿童 家庭环境
下载PDF
儿童发育性协调障碍问卷中文版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朱庆庆 古桂雄 花静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260-1263,共4页
目的进行发育性协调障碍问卷中文版(DCDQ-C)的信效度评价,为进一步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展发育性协调障碍早期筛查提供有效的筛查工具。方法苏州市区的10所幼儿园共3 316名儿童纳入研究。采用Cronbach'α系数来确定内部一致性信度,Perso... 目的进行发育性协调障碍问卷中文版(DCDQ-C)的信效度评价,为进一步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展发育性协调障碍早期筛查提供有效的筛查工具。方法苏州市区的10所幼儿园共3 316名儿童纳入研究。采用Cronbach'α系数来确定内部一致性信度,Person相关系数评价DCDQ-C的重测信度,项目水平内容效度指数(I-CVI)评价内容效度。探索性因素分析来检验DCDQ-C测试的结构效度。采用工作者曲线(ROC)下面积分析DCDQ-C的诊断价值。结果 DCDQC内部一致性(所有项目Cronbach'α值均>0.85)和重测信度(13项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都非常高。所有项目的I-CVI均>0.78,表明DCDQ-C内容的可靠性价高。探索性因素分析的因子载荷基本均在0.7以上,提示DCDQ-C的结构效度较高。DCDQ-C的ROC曲线下面积与0.5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曲线下面积不高(0.641),去除低年龄组后ROC曲线下面积略有增加。结论中文版本的DCDQ在中国儿童中应用性较好,但在小年龄段的学龄前儿童使用时仍需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协调障碍 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问卷2007版 信度 效度 中国大陆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