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口日本鳗鲡幼体色素发育时相及其体型变化 被引量:11
1
作者 郭弘艺 张亚 +3 位作者 唐文乔 刘东 张旭光 吴嘉敏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7-202,共6页
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降海洄游鱼类,产卵场位于西马里亚纳海脊南部[1,2],孵化的柳叶鳗仔鱼随北赤道流和黑潮输送至中国、朝鲜及日本的大陆架变态为玻璃鳗,并在河口水域变态为线鳗[3]。柳叶鳗-玻璃鳗-线... 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降海洄游鱼类,产卵场位于西马里亚纳海脊南部[1,2],孵化的柳叶鳗仔鱼随北赤道流和黑潮输送至中国、朝鲜及日本的大陆架变态为玻璃鳗,并在河口水域变态为线鳗[3]。柳叶鳗-玻璃鳗-线鳗的变态,伴随着多个形态发育和生理调节过程。其中,表皮和内部器官上渐进沉积的黑色素是最清晰的可视标志[4]。Tesch和White[3]根据色素发育特征,将变态过程划分为I-VI色素发育时相。已有研究表明,幼鳗色素发育过程中个体体长、体重、体型、丰满度以及存活率等指标发生显著变化[5—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发育时相 日本鳗鲡 玻璃鳗 日龄 长江口
下载PDF
N末端乙酰转移酶Naa20抑制植物发育时相的转变
2
作者 冯金林 姚丽霞 秦铭徽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0-54,共5页
蛋白质N末端乙酰化修饰是真核生物中重要的蛋白质修饰类型,该修饰由一系列进化保守的N末端乙酰转移酶催化完成。为了探究N末端乙酰转移酶Naa20在植物发育进程中的作用,对拟南芥Naa20基因的突变体进行表型观察,发现naa20突变体相较于野... 蛋白质N末端乙酰化修饰是真核生物中重要的蛋白质修饰类型,该修饰由一系列进化保守的N末端乙酰转移酶催化完成。为了探究N末端乙酰转移酶Naa20在植物发育进程中的作用,对拟南芥Naa20基因的突变体进行表型观察,发现naa20突变体相较于野生型表现出营养生长阶段幼年态向成年态转变的提前,并且开花时间也提前。转基因互补分析表明,naa20突变体发育时相转变提前是由于Naa20基因表达缺失引起的。遗传分析表明,naa20 hst双重突变体表现出与hst单突变体相似的幼年态向成年态转变提前和开花时间提前的表型。酵母双杂交试验表明,Naa20蛋白与Naa25蛋白具有直接的相互作用。以上结果表明,Naa20与Naa25存在于同一个复合体,通过下游调控HST进而抑制植物发育时相的转变,在植物营养生长时期转变和生殖生长转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末端乙酰转移酶 Naa20 发育时相转变 拟南芥
下载PDF
陕西农村地区10~14岁青少年性发育特点及性发育时相与认知行为发育的关联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良 祝瑛泽 +2 位作者 齐琪 朱中海 曾令霞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5,44,共7页
目的评价陕西省农村地区10~14岁青少年的性发育特点及性发育时相与认知、行为发育的关联,为促进青春期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一项出生队列研究的青少年阶段随访。使用Tanner 5分期法评价性发育水平,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目的评价陕西省农村地区10~14岁青少年的性发育特点及性发育时相与认知、行为发育的关联,为促进青春期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一项出生队列研究的青少年阶段随访。使用Tanner 5分期法评价性发育水平,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WISC-Ⅳ)评价认知发育,青少年自评量表(YSR-2001)评价行为发育。通过广义线性模型分析青少年性发育时相与认知、行为发育的关联。结果共纳入1887名青少年,男生1111人(58.9%),男、女生中性发育已启动的比例分别为78.22%和89.30%。青少年行为问题检出率为9.70%,男生11.80%,女生6.70%,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17,P<0.001)。与TannerⅠ期青少年相比,Ⅲ期青少年认知总分高出2.19分(95%CI:0.15~4.23),Ⅳ-Ⅴ期的总分要高出3.84分(95%CI:0.85~6.83,P<0.05)。TannerⅣ-Ⅴ期总行为问题检出率是Ⅰ期的2.63倍(95%CI:1.27~5.46,P<0.05),男生TannerⅣ-Ⅴ期的总行为问题检出率是Ⅰ期的3.96倍(95%CI:1.60~9.81,P<0.01),内化问题检出率是Ⅰ期的2.88倍(95%CI:1.19~7.01,P<0.05)。结论陕西省农村地区10~14岁青少年性发育时相与认知和行为发育存在显著关联,随着性发育水平的升高,认知水平提高的同时,青少年行为问题检出率也增高,且存在显著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发育时相 认知发育 行为发育
原文传递
安徽省中学生青春期发育时相与不同维度攻击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7
4
作者 韩慧 汪耿夫 苏普玉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23,34,共6页
目的探究青春期发育时相与青少年不同维度攻击行为的关系。方法按照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安徽省铜陵市、阜阳市和滁州市分别抽取1所普通初中和1所高中,共计调查5760名中学生,分别采用青春发育事件自我评定量表(PDS)和自我感知青春期发育... 目的探究青春期发育时相与青少年不同维度攻击行为的关系。方法按照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安徽省铜陵市、阜阳市和滁州市分别抽取1所普通初中和1所高中,共计调查5760名中学生,分别采用青春发育事件自我评定量表(PDS)和自我感知青春期发育时相两种方法评价青春期发育时相,同时采用Buss-Perry攻击问卷调查青少年攻击行为。结果 PDS量表评价青春期发育状况与攻击行为关系表现为:初中男女生不同维度攻击行为得分均为青春期发育提前组最高,青春期延迟组最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男生躯体攻击、言语攻击行为维度青春期发育提前组和适时组得分高于青春期延迟组,女生在躯体攻击、愤怒、敌意维度表现为发育提前组和适时组得分高于发育延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感知青春期发育状况与攻击行为关系表现为:初中和高中女生,躯体攻击、愤怒、敌意维度得分均为自我感知青春期发育提前组最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中,仅言语攻击维度在高中男生表现为青春期发育适时组和延迟组得分高于发育提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DS量表评价青少年青春期发育提前与其攻击行为密切相关,自我感知青春期发育状况对女生攻击行为影响相对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期发育时相 青少年 攻击行为
原文传递
绿豆根尖细胞微管骨架有丝分裂时相发育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顾月华 程颖红 罗江虹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1241-1246,共6页
提纯猪脑微管蛋白,制备兔抗微管蛋白抗血清,以此抗体与羊抗兔lgG-FITC抗血清,对绿豆根尖细胞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标记和荧光显微镜检,得到了绿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微管骨架周期发育变化的时相,如:早前期带、纺棰体微管、成膜... 提纯猪脑微管蛋白,制备兔抗微管蛋白抗血清,以此抗体与羊抗兔lgG-FITC抗血清,对绿豆根尖细胞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标记和荧光显微镜检,得到了绿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微管骨架周期发育变化的时相,如:早前期带、纺棰体微管、成膜体微管等,结果证明了双子叶植物具有与单子叶植物相似的细胞分裂微管周期时相,表明了微管骨架周期时相变化在高等植物中具有普遍性和共同变化的规律,讨论了微管骨架时相发育变化与染色体有丝分裂行为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有丝分裂 发育时相 根尖细胞 微管骨架
下载PDF
青春期发育时相和速度对儿童抑郁症状影响的6年随访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龚纯 方姣 +4 位作者 万宇辉 段晓楠 苏普玉 陶芳标 孙莹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47-752,共6页
目的探讨青春期发育时相与发育速度对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前瞻性预测效应。方法采用方便抽样,于2013年招募了2084名安徽省蚌埠市2所小学1~3年级学生,建立儿童青春期发育队列。随访6年,每2年开展体格、第二性征发育评价(男生睾丸容积和女生... 目的探讨青春期发育时相与发育速度对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前瞻性预测效应。方法采用方便抽样,于2013年招募了2084名安徽省蚌埠市2所小学1~3年级学生,建立儿童青春期发育队列。随访6年,每2年开展体格、第二性征发育评价(男生睾丸容积和女生乳房发育)和抑郁症状评估。使用非线性生长模型分别拟合男女生青春期发育时相与发育速度。1~2年级学生基线时与随访时分别采用《简明心境与情绪问卷》(SMFQ)与《心境与情绪问卷》(MFQ)评价抑郁症状;3年级学生基线时和随访时采用《儿童抑郁量表》(CDI)评价抑郁症状。使用Z分法将抑郁症状得分进行标准化。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评价男女生青春期发育时相与发育速度对抑郁症状发生的预测效应。结果随访6年后收集完整问卷及体格信息1909名,年龄为(13.94±0.87)岁,其中男生1052名(59.19%),女生857名(43.81%),随访率为91.60%。女生平均青春期发育时相(11.25岁)早于男生(12.70岁),且女生平均发育速度1.47(Tanner阶段/年)比男生更快1.28(Tanner阶段/年)。女生青春期发育时相与发育速度对抑郁症状的预测效应有统计学意义,与发育适时组女生相比,发育时相延迟的女生抑郁症状水平更低(β=-0.19,95%CI:-0.34,-0.01);与发育速度正常组女生相比,发育快速组女生抑郁症状风险增加(β=0.23,95%CI:0.05,0.40),而发育缓慢组女生抑郁症状风险降低(β=-0.21,95%CI:-0.39,-0.03)。青春期发育时相与发育速度对男生抑郁症状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生青春期发育速度过快可能是抑郁症状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而青春期发育时相与速度对男生青春期抑郁症状均无预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期 抑郁 青春期发育时相 青春期发育速度
原文传递
父母严厉管教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青春发育时相与性别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3
7
作者 生笑笑 李静雅 +1 位作者 牛骅 王美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99-1204,1209,共7页
目的:考察父母严厉管教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及青春发育时相与性别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中文版亲子冲突解决策略量表、青春期发育量表和儿童行为核查量表对632名初中生及其父母进行测查。结果:①母亲心理攻击和体罚可以显... 目的:考察父母严厉管教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及青春发育时相与性别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中文版亲子冲突解决策略量表、青春期发育量表和儿童行为核查量表对632名初中生及其父母进行测查。结果:①母亲心理攻击和体罚可以显著正向预测男生外化问题行为,父亲和母亲心理攻击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女生外化问题行为;②青春发育时相在父母严厉管教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关系间起调节作用,并且这一调节作用存在性别差异:青春发育时相在母亲心理攻击与男生外化问题行为关系间起缓冲作用,在父亲和母亲体罚与男生外化问题行为关系间起加剧作用,而在父母严厉管教与女生外化问题行为关系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结论:父母严厉管教这一压力性事件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受青少年青春发育调节,这一调节作用模式还因青少年性别和父母严厉管教形式的不同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攻击 体罚 外化问题行为 青春发育时相 性别
原文传递
黄海鳀鱼的卵巢发育 被引量:2
8
作者 马健 赵宪勇 +3 位作者 朱建成 李显森 戴芳群 张立敬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7,共11页
采用组织切片方法和常规目测法对黄海鳀鱼的卵巢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描述了卵巢各发育期的特征,对不同发育期卵巢内卵母细胞的发育时相组成、卵径分布、卵巢两叶及其前、中、后部发育的差异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鳀鱼卵母细胞发育... 采用组织切片方法和常规目测法对黄海鳀鱼的卵巢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描述了卵巢各发育期的特征,对不同发育期卵巢内卵母细胞的发育时相组成、卵径分布、卵巢两叶及其前、中、后部发育的差异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鳀鱼卵母细胞发育不同步;Ⅱ期卵巢由1~3时相卵母细胞组成,2时相卵母细胞在数量上占优势(66.3%);Ⅲ、Ⅳ和Ⅵ期卵巢均由1~4时相卵母细胞组成,其主要区别在于4时相卵母细胞所占比例不同,其中Ⅳ期卵巢中最高(34.8%),Ⅲ期次之(28.6%),Ⅵ期最低(17.8%);Ⅴ期卵巢由1~5时相卵母细胞组成,已发育成熟的5时相细胞所占比例最高(29.8%);卵巢由Ⅲ期到Ⅴ期的发育过程中,主要是3、4时相卵母细胞向4、5时相的发育,1、2时相细胞所占比例基本不变。卵母细胞的粒径分布呈明显的峰、谷特征,这与以前对该问题的"浅锯齿状分布"认知有明显不同;Ⅲ和Ⅵ期卵巢内的卵径(长径)呈单峰分布,优势粒径组均为0.5~0.6mm;Ⅳ和Ⅴ期卵巢呈双峰分布,优势粒径组分别为0.2~0.3mm、0.7~0.8mm和0.5~0.6mm、1.1~1.2mm;Ⅴ期卵巢两个优势卵母细胞群在粒径分布上彼此分离,粒径较大的群内均为水合卵母细胞,呈现出明显的分批产卵特征。鳀鱼卵巢左叶大、右叶小,右/左重量比值为0.71,95%置信区间为(0.67,0.75);卵巢叶间和叶内部位间卵母细胞的发育状态无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发育 卵母细胞发育时相 卵径 组织学 鳀鱼 黄海
下载PDF
Otolith development in larval and juvenile Schizothorax davidi: ontogeny and growth increment characteristics 被引量:1
9
作者 严太明 胡佳祥 +4 位作者 蔡跃平 熊森 杨世勇 王雄延 何智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5期1197-1204,共8页
Laboratory-reared Schizothorax davidi larvae and juveniles were examined to assess the form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avid’s schizothoracin otoliths.Otolith development was observed and their formation period was ... Laboratory-reared Schizothorax davidi larvae and juveniles were examined to assess the form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avid’s schizothoracin otoliths.Otolith development was observed and their formation period was verifi ed by monitoring larvae and juveniles of knownage.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lapilli and sagittae developed before hatching,and the first otolith increment was identified at 2 days post hatching in both.The shape of lapilli was relatively stable during development compared with that of sagittae;however,growth of four sagittae and lapilli areas was consistent,but the posterior area grew faster than the anterior area and the ventral surface grew faster than the dorsal surface.Similarly,the sum length of the radius of the anterior and posterior areas on sagittae and lapilli were linearly and binomially related to total fish length,respectively.Moreover,daily deposition rates were validated by monitoring knownage larvae and juveniles.The increase in lapilli width was 1.88±0.080 0μm at the ninth increment,which reached a maximum and the decreased gradually toward the otolith edge,whereas that of sagittae increased more slowly.These results illustrate the developmental biology of S.davidi,which will aid in population conservation and fish stock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TOLITH DEVELOPMENT otolith microstructure GROWTH Schizothorax davidi
下载PDF
The Study on the Gene Expression of Preimplantation IVF Bovine Embryos 被引量:1
10
作者 栗雪冰 仓明 Xue-b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0年第5期93-95,111,共4页
The cattle different stage embryos obtained from in vitro was studied using the technology of single preimplantation embryo mRNA different display:single 8-cell and blastocyst stage embryos were studied using technolo... The cattle different stage embryos obtained from in vitro was studied using the technology of single preimplantation embryo mRNA different display:single 8-cell and blastocyst stage embryos were studied using technology of mRNA different display and one different fragment was found. The result suggested that this fragment displayed high homology (99%) to cattle mRNA for ribosomal protein L31. Then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RPL31mRNA in 8 cell and blastocyst stage embryos by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the result showed the relative amount of 8 cells was 3.2 times of blastocy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gle preimplantation Embryo mRNA different display Cattle embryo Gene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