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岩溶发育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盛建龙 乔宇 +2 位作者 俞栋华 王平 张彦文 《水力发电》 CAS 2022年第7期28-33,共6页
结合武汉市某工程地质条件,选取5种输入参数,应用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得到各评价区域的岩溶发育预测结果,并与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在高风险区和安全区的相对误差分别为-9.6%、1.3%,均小于BP神经... 结合武汉市某工程地质条件,选取5种输入参数,应用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得到各评价区域的岩溶发育预测结果,并与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在高风险区和安全区的相对误差分别为-9.6%、1.3%,均小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13.5%、3.6%;中风险区的相对误差相近,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模糊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比BP神经网络模型效果更好,精度更高。此外,对误差产生的原因也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发育预测 预测模型 模糊神经网络 模糊系统 BP神经网络 预测结果对比 相对误差
下载PDF
儿童少年发育的微机评价与预测 被引量:1
2
作者 余乃登 张世功 +1 位作者 陈绪光 周石 《数理医药学杂志》 1997年第2期186-188,共3页
本文介绍儿童少年发育评价预测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原理及应用实例。
关键词 发育 发育预测评价 儿童 微机评价
下载PDF
董家河井田断层构造的发育规律及预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生全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7-50,共4页
在收集大量地质资料的基础上 ,总结了董家河井田中小型断层构造的发育特征与展布规律 ,预测了二水平浅部地区断层的复杂程度。
关键词 董家河井田 中小型断层 发育预测 断层构造 发育规律 发育特征 煤矿 错位 成带性 等距性 褶皱关系
下载PDF
福利院病残儿童情感发育预测的研究
4
作者 卢亦鲁 张哲 杨路 《社会福利(实务版)》 2003年第5期4-5,共2页
为了构筑福利院病残儿童的健康人格,正确地预测和评估福利院内儿童的情感发育,我们对杭州市儿童福利院0-3岁儿童进行了早期情感发育预测和评估的研究,为以后开展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积累经验。
关键词 福利院 病残儿童 情感发育预测 测量工具 测试对象 测试结果 早期预测 心理教育 情感教育
原文传递
塔河油田X2井区三叠系河道边界及发育期次预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荣 李清松 杜伟维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5年第3期385-389,共5页
塔河油田三叠系是塔河碎屑岩油气勘探的主要层系,X2井区是三叠系发现的第一个河道型岩性油气藏。本文通过常规地震属性提取分析、RGB分频混色技术的应用,对X2井区河道边界进行了刻画,同时应用地震沉积学中的沿层切片技术对河道期次进行... 塔河油田三叠系是塔河碎屑岩油气勘探的主要层系,X2井区是三叠系发现的第一个河道型岩性油气藏。本文通过常规地震属性提取分析、RGB分频混色技术的应用,对X2井区河道边界进行了刻画,同时应用地震沉积学中的沿层切片技术对河道期次进行了划分,得出了X2井区共有2期7条河道,其中有1期2号、3号为油藏河道,2期3号、4号河道为气藏河道,1期1号河道为待定油气藏河道,该7条河道的预测与实钻井相符合,为塔河油田碎屑岩油气增储上产提供了有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叠系 河道边界预测 发育期次预测 RGB分频混色技术 沿层切片技术
下载PDF
三峡库区消落带草本植物根际细菌群落季节变化特征及功能预测 被引量:3
6
作者 谭雪 董智 +2 位作者 张丽苗 袁中勋 李昌晓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9699-9709,共11页
为了研究三峡库区消落带人工修复植被下不同季节根际细菌群落特征,选取位于三峡库区核心地带的忠县石宝镇汝溪河流域消落带生态修复示范基地内两种适生草本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牛鞭草(Hemarthria altissima)根际土壤进行16S rDN... 为了研究三峡库区消落带人工修复植被下不同季节根际细菌群落特征,选取位于三峡库区核心地带的忠县石宝镇汝溪河流域消落带生态修复示范基地内两种适生草本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牛鞭草(Hemarthria altissima)根际土壤进行16S rDNA高通量测序。研究结果显示:在消落带退水后的春季、夏季、秋季3个季节共检测到细菌60门、151纲、403属,主要优势门为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和芽单胞菌门的相对丰度在季节水平上存在差异,夏季芽单胞菌门丰度较高,秋季放线菌门相对丰度显著减少。适生草本的根际土壤细菌α多样性表现出一定的季节变化规律,即秋季>夏季>春季;通过冗余分析发现,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主要有土壤全磷(TP)、速效钾(AK)、含水量(SWC)、有机质(OM)。基于未观测状态重建的群落系统发育研究(PICRUSt2)功能预测共发现6个一级功能层和45个二级功能层;代谢功能在一级功能层中占比最高,其有利于提高消落带适生草本植物抑制病原菌的能力,促进植物的生长;一级功能层中有两个功能基因表现出季节差异,二级功能层中有14个子功能的相对丰度在不同季节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可见,根际细菌群落对狗牙根、牛鞭草两种草本植物能够广泛分布且适生于三峡库区消落带的土壤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群落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三峡库区 消落带 基于未观测状态重建的群落系统发育研究(PICRUSt2)功能预测
下载PDF
桃蛀螟卵巢发育过程及其与温度的关系 被引量:6
7
作者 张胜男 李国平 +2 位作者 田彩红 黄建荣 封洪强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4-138,共5页
本文明确了桃蛀螟的雌性生殖系统由1对卵巢、1对侧输卵管、1根中输卵管、1个交配囊和1个受精囊组成。依据雌性生殖系统发育的典型特征,即卵巢小管形态、卵粒的成熟度、脂肪体的多少及形态,将卵巢发育过程分为乳白透明期(Ⅰ级)、卵黄沉积... 本文明确了桃蛀螟的雌性生殖系统由1对卵巢、1对侧输卵管、1根中输卵管、1个交配囊和1个受精囊组成。依据雌性生殖系统发育的典型特征,即卵巢小管形态、卵粒的成熟度、脂肪体的多少及形态,将卵巢发育过程分为乳白透明期(Ⅰ级)、卵黄沉积期(Ⅱ级)、成熟待产期(Ⅲ级)、产卵盛期(Ⅳ级)及产卵末期(Ⅴ级)5个发育时期。在温度为20、25℃和30℃下,桃蛀螟初羽化成虫完成卵巢发育的全部过程(Ⅰ级~Ⅴ级)所需时间分别为11.43、9.38、8.62 d。经推算,桃蛀螟卵巢各级(Ⅰ级~Ⅴ级)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22.88、21.1、16.55、18.44、11.19℃,有效积温分别为0.37、4.45、23.22、35.10日·度和125.91日·度。根据不同温度下卵巢发育的速度,建立了卵巢发育速率的预测模型,这为桃蛀螟的短期精准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蛀螟 卵巢解剖 分级标准 卵巢发育速率预测模型
下载PDF
R/S分析方法在储层裂缝预测中的应用——以定边东仁沟长7~3储层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张亮 施里宇 梁卫卫 《非常规油气》 2020年第4期91-96,84,共7页
定边东仁沟区块为典型的超低孔、超低渗透油藏,有效识别储层裂缝对油藏高效开发意义重大。为准确预测储层裂缝,针对常规测井曲线识别裂缝准确度低的问题,运用R/S分析方法,对东仁沟区块长7~3储层139口油井的声波时差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了... 定边东仁沟区块为典型的超低孔、超低渗透油藏,有效识别储层裂缝对油藏高效开发意义重大。为准确预测储层裂缝,针对常规测井曲线识别裂缝准确度低的问题,运用R/S分析方法,对东仁沟区块长7~3储层139口油井的声波时差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了东仁沟区块裂缝发育井的分形维数等值图界限值为1.15;利用裂缝相对发育井点绘制分形维数等值线图,预测得到东仁沟区块长7~3储层的裂缝相对发育区主要集中在中北部,东南部次之,其他区域零星分布,裂缝发育区呈条带状分布,以北东—南西向裂缝为主。裂缝发育区的识别与预测对东仁沟长7~3储层综合评价和开发技术政策制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时差 R/S分析 东仁沟 裂缝发育预测
下载PDF
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9
作者 孟祥永 《新疆林业》 1990年第5期36-38,共3页
第二讲 森林害虫预测预报方法(续) 3.发育进度预测法 发育进度预测法又叫历期推算预测法。这种方法是根据害虫的发育进度,加上相应的虫态历期,推算以后各虫态的发生期。例如,春尺蠖最佳防治时间即三龄幼虫盛期的预测公式为: 三龄... 第二讲 森林害虫预测预报方法(续) 3.发育进度预测法 发育进度预测法又叫历期推算预测法。这种方法是根据害虫的发育进度,加上相应的虫态历期,推算以后各虫态的发生期。例如,春尺蠖最佳防治时间即三龄幼虫盛期的预测公式为: 三龄幼虫盛期=成虫羽化盛期+卵前期+卵历期+1.2龄幼虫历期 首先要调查得到准确的成虫羽化盛期,再根据气象预报预测出成虫的卵前期、卵历期和1.2龄幼虫历期,从而推算出三龄幼虫盛期,定为防治的最佳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病虫害 发育进度预测 历期 预测预报 三龄幼虫 森林害虫 春尺蠖 羽化盛期 虫态 成虫羽化
下载PDF
处理解释一体化的层间多次波识别与压制——以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灯影组为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甘利灯 戴晓峰 +9 位作者 徐右平 杨昊 魏超 胡天跃 肖富森 吕宗刚 张明 刘卫东 宋建勇 李艳东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8-422,共15页
层间多次波的存在严重影响地震资料品质,造成合成地震记录与实际资料不匹配,对油气勘探开发造成许多负面影响。由于层间多次波来自表层以下的反射位置,因而与一次波差异小,且多源叠加造成多次波周期性特征复杂,目前还没有非常有效的压... 层间多次波的存在严重影响地震资料品质,造成合成地震记录与实际资料不匹配,对油气勘探开发造成许多负面影响。由于层间多次波来自表层以下的反射位置,因而与一次波差异小,且多源叠加造成多次波周期性特征复杂,目前还没有非常有效的压制方法可以借鉴。针对层间多次波“识别难,压制难”问题,在广泛技术调研的基础上,改变思路,提出了一种处理解释一体化的层间多次波识别与压制技术方案,以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灯影组为例,介绍其实际应用效果。首先,研发了基于反射率法的多次波正演模拟技术,通过含与不含多次波正演模拟结果与实际资料对比分析,结合其它多种手段论证了高石梯—磨溪地区井震不匹配主要是由层间多次波造成的,并得到VSP资料的验证。其次,利用剥层法多次波正演模拟与周期性分析,明确了灯影组层间多次波主要来源于其上覆4组速度反转层。其后,在层间多次波模拟与来源层位指导下,通过多次波压制试验优选技术,建立了偏移前、偏移后和叠后分步组合迭代的多次波压制技术流程,并通过层控剩余速度分析与叠加速度优化,以及层控Radon变换解决了层间多次波与一次波速度差异小的瓶颈问题。最后,基于速度谱上速度展度,研发了多次波发育强度平面预测技术,形成了点、线、面完整的多次波压制处理质控技术,保障了在压制多次波的同时不伤及有效波。该技术方案在高石梯—磨溪地区已经得到规模化应用,落实了超深层地层结构,取得了显著地质效果;在GS1井区应用中提高了井震匹配程度,储层预测符合率提高了20%以上;在GS19井区应用中首次在灯影组内幕发现了大量弱“串珠”反射,它们是未来重要的资源接替区;在高石梯东地区应用中消除了台缘带假像,降低了井位部署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旦系灯影组 井震匹配 速度反转 层间多次波 反射率法多次波正演模拟 多次波来源分析 多次波发育强度预测 层控Radon变换 分步组合迭代多次波压制 多次波压制处理质控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Geophysical Techniques to Predict Carbonate Fractured Reservoirs inQingxi Oilfield 被引量:1
11
作者 师永民 撒利明 +3 位作者 陈广坡 田鑫 李虹 王斌婷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05年第2期119-126,F0003,共9页
Inter-crystalline pores, cavities, and fractures created from diagenetic shrinkage of dolomite are inter-connected each other, forming fine oil- and gas-bearing reservoirs. It is hard to predict these complex fracture... Inter-crystalline pores, cavities, and fractures created from diagenetic shrinkage of dolomite are inter-connected each other, forming fine oil- and gas-bearing reservoirs. It is hard to predict these complex fracture-cavity reservoirs because of their random distribution, different growth timing, and so on. Taking the lacustrine dolomite fracture-pore reservoir in the Lower Cretaceous Xiagou Formation in the Qingxi oilfield within the Jiuquan basin as an example, we put forward a comprehensive geophysical method to predict carbonate fra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ngxi oilfield imaging logging waveform analysis tectonic stress field CARBONATE and fracture prediction
下载PDF
地震瞬空参数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贺锡雷 黄德济 +1 位作者 文晓涛 贺振华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37-242,225,共6页
提出了一种变有害奇异值为更有利于横向储层预测有效信息的提取方法———瞬空参数法(SIPA),并与时间域中基于复数道分析的常规瞬时参数法进行了对比。瞬空参数法是通过将地震数据沿层重组后,构成沿层变化的反射振幅信号道,以它为实数... 提出了一种变有害奇异值为更有利于横向储层预测有效信息的提取方法———瞬空参数法(SIPA),并与时间域中基于复数道分析的常规瞬时参数法进行了对比。瞬空参数法是通过将地震数据沿层重组后,构成沿层变化的反射振幅信号道,以它为实数道进行瞬空复数道分析,计算出瞬空参数。横向振幅的变化点正是不满足解析条件和性质的奇点,这些奇点所对应的奇异值,刚好对应沿层横向地质结构的突变点。又由于瞬空相位和瞬空波数沿层方向的相对变化率大于振幅的相对变化率,因此利用瞬空参数进行断层、裂缝、缝洞发育带、河道、地层尖灭点等各种岩性突变点更有效。通过瞬空参数应用效果的数值模拟和Y地区的资料处理,以及裂缝性储层预测的实际效果,证明了上述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空参数 复数道分析 储层预测 裂缝发育
下载PDF
覆盖型岩溶塌陷动态演化数值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熊启华 高旭 +3 位作者 徐庆 王芮琼 李祖春 陶良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5-92,共8页
预测不同水动力环境下岩溶覆盖层土洞发育规模和极限规模尺寸对于评价覆盖层稳定性意义重大。以武汉市烽火村覆盖型岩溶塌陷为实例,利用弹塑性理论和变饱和渗流理论建立了渗流-应力单向耦合控制方程,结合土洞剥蚀判据提出覆盖型岩溶塌... 预测不同水动力环境下岩溶覆盖层土洞发育规模和极限规模尺寸对于评价覆盖层稳定性意义重大。以武汉市烽火村覆盖型岩溶塌陷为实例,利用弹塑性理论和变饱和渗流理论建立了渗流-应力单向耦合控制方程,结合土洞剥蚀判据提出覆盖型岩溶塌陷动态演化数值模型,并以此模型预测在不同孔隙水位与岩溶水位之差ΔH水动力环境下覆盖层中潜在土洞的发育规模,以及临界致塌水位差和极限土洞尺寸并加以验证。结果表明:孔隙水位与岩溶水位之差ΔH小于8 m时土洞将保持较小的规模不变,而当水位差超过8 m后土洞将扩展演化,且水位差越大最终形成的土洞规模越大;临界致塌水位差为16 m,对应极限土洞高、宽分别为5 m、9 m,相较于普氏平衡拱理论的预测值偏小,其误差为15%,说明覆盖型岩溶塌陷演化数值模型可较好地模拟土洞扩展演化及其失稳塌陷过程,定量解释覆盖型岩溶塌陷的潜蚀—渗压—自重致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型岩溶塌陷 动态演化 数值模型 土洞发育规模预测
下载PDF
可可盖煤矿采煤对地下水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任利波 《陕西水利》 2016年第3期157-158,共2页
本文结合陕北已成榆横矿区可可盖煤矿开采经验,结合工程区条件,研究了陕北地区煤炭开采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结合地质构造情况,综合论证,初步比选出较优的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预测,对榆横矿区煤炭开采对地下水影响分析可供同类工程设计参考。
关键词 煤炭开采 地下水影响 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预测 比选研究
下载PDF
累计发育进度预测法的简化计算方法
15
作者 周权康 《病虫测报参考资料》 1981年第3期58-59,共2页
当前常用的累计发育进度预测法,多采用求出各令幼虫(或各级蛹)的百分率,累计后再行计算的方法,在计算过程中比较烦琐。'简化计算法'在舍去计算各令(或各级蛹)幼虫百分率和累计百分率的过程,将虫数直接累加,并以16%、48%、84%等... 当前常用的累计发育进度预测法,多采用求出各令幼虫(或各级蛹)的百分率,累计后再行计算的方法,在计算过程中比较烦琐。'简化计算法'在舍去计算各令(或各级蛹)幼虫百分率和累计百分率的过程,将虫数直接累加,并以16%、48%、84%等发生期的理论标准值为线索,直接求出标准令(级)的发育指数及其历期,而后加上尚需发育的虫态历期,得出预报虫态的发生期。由于'简化计算法'不必求出各令(级)的百分率和累加百分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进度预测 虫态 历期 发育指数 简化计算 始盛期 成虫发生期 计算程序 大田防治 龄级
原文传递
Predicting the Reproduction Strategies of Several Microalgae Through Their Genome Sequences 被引量:1
16
作者 GUO Li YANG Guanpin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15年第3期491-502,共12页
Documenting the sex and sexual reproduction of the microalgae is very difficult, as most of the results are based on the microscopic observation that can be heavily influenced by genetic, phys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 Documenting the sex and sexual reproduction of the microalgae is very difficult, as most of the results are based on the microscopic observation that can be heavily influenced by genetic, phys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Understanding the reproduction strategy of some microalgae is required to breed them in large scale culture industry. Instead of direct observation of sex and sexual reproduction under microscope, the whole set or the majority of core meiosis genes may evidence the sex and sexual reproduction in the unicellular algae, as the meiosis is necessary for maintaining the genomic stability and the advantages of genetic recombination. So far, the available genome sequences and bioinformatic tools (in this study, homolog searching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allow us to propose that at least 20 core meiosis genes (among them 〉6 must be meiosis specific) are enough for an alga to maintain its sexual reproduction. According to this assumption and the genome sequences, it is possible that sexual reproduction was carried out by Micromonas pusilla and Cyanidiosehyzon merolae, while asexual reproduction was adopted by Bigelowiella natans, Guillardia theta, Nannochloropsis gaditana, N. oeeanica, Chlorella variablis, 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and Thalassiosira pseu- donana. This understanding will facilitate the breeding trials of some economic microalgae (e.g., N. gaditana, N. oceanica, C. vari- ablis and P. tricornutum). However, the reproduction strategies of these microalgae need to be proved by further biological exper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ALGA sexual reproduction MEIOSIS core meiosis gene meiosis specific gene homolog searching phylogenetic analysis
下载PDF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of reservoir fractures in the Chaoyanggou oil field 被引量:3
17
作者 ZHANG Zhen TONG Heng-mao BAO Zhi-dong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09年第3期373-379,共7页
The Chaoyanggou oil field is a fractured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 where the distribution of oil and gas is controlled by the distrib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ractures.Based on outcrop, drilling core, thin section a... The Chaoyanggou oil field is a fractured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 where the distribution of oil and gas is controlled by the distrib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ractures.Based on outcrop, drilling core, thin section and log data,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fractures in this area are described.On this basis, the degree of fracture development was predicted by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fracture strength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The result shows that four groups of structural fractures, i.e., in near NS, and EW directions and in due NW and NE directions, were developed in the reservoir, with the nearly NS and EW fractures dominant, which are the along bedding decollement fractures formed by compressive folding action, while low angle shear fractures are related to thrusts.These fractures are mainly formed in the reversed tectonic stage at the end of the Mingshui formation during the Cretaceous period.The degree of fracture development is controlled by such factors as lithology, stratum thickness, faults, folds and depth.The fractures are developed with a clear zonation and are best developed in the northern zone, moderately developed towards the south and poorly developed in the middle zone.These prediction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interpretation results from lo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CTUR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 fracture strength numerical simulation Chaoyanggou oil field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