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期库种子发芽前处理方法研究
1
作者 李灵芝 马榕荫 《河北农作物研究》 1992年第3期44-49,共6页
关键词 中期库 种质 发芽前处理 种子库
下载PDF
黄瓜种子采前发芽性状的数量遗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曹明明 王惠哲 +2 位作者 邓强 杨瑞环 李淑菊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4-38,共5页
以黄瓜种子采前不发芽自交系Q12和采前极易发芽自交系P60为亲本,构建P_1、P_2、F_1、B_(1:2)、B_(2:2)、F_(2:3)群体,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方法对黄瓜种子采前发芽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瓜种子采前... 以黄瓜种子采前不发芽自交系Q12和采前极易发芽自交系P60为亲本,构建P_1、P_2、F_1、B_(1:2)、B_(2:2)、F_(2:3)群体,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方法对黄瓜种子采前发芽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瓜种子采前发芽性状的遗传符合D-1遗传模型,即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在B_(1:2)、B_(2:2)、F_(2:3)群体中,主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76.38%、45.59%、87.54%,多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3.12%、41.18%、3.36%,表明主基因对黄瓜种子采前发芽性状的遗传起到重要作用。环境方差所占比例较小,说明黄瓜种子采前发芽性状主要受遗传基因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种子 发芽 数量遗传分析
下载PDF
黄瓜种子采前发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曹明明 管炜 +3 位作者 王惠哲 邓强 李淑菊 杨瑞环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期127-130,共4页
从黄瓜种子采前发芽现象的危害、性状表现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综述了黄瓜种子采前发芽的研究进展,进而针对性地提出黄瓜采前发芽应该从遗传、分子标记、基因克隆、生理生化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提出黄瓜种子采前发芽会严重危害黄瓜种子... 从黄瓜种子采前发芽现象的危害、性状表现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综述了黄瓜种子采前发芽的研究进展,进而针对性地提出黄瓜采前发芽应该从遗传、分子标记、基因克隆、生理生化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提出黄瓜种子采前发芽会严重危害黄瓜种子产量和质量,该性状由基因型决定并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特别是温度的影响;对于不易发生采前发芽的品种,即使环境适宜,种子也不会在瓜腔内发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种子休眠 发芽
下载PDF
蔬菜作物种子采前发芽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庞金安 李怀智 马德华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3期42-46,共5页
综述了蔬菜作物种子采前发芽研究的现状,概括了未来研究的方向。指出影响作物采前发芽的因素较多,但起主要作用的是内因,即休眠期短或没有休眠期。而休眠期过长又容易造成种子在休眠期内播种出苗差、出苗不整齐。因此,选育出休眠期长但... 综述了蔬菜作物种子采前发芽研究的现状,概括了未来研究的方向。指出影响作物采前发芽的因素较多,但起主要作用的是内因,即休眠期短或没有休眠期。而休眠期过长又容易造成种子在休眠期内播种出苗差、出苗不整齐。因此,选育出休眠期长但容易被打破的品种是育种工作者的奋斗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作物 种子 发芽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小麦穗发芽抗性分子标记的有效性检测与验证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海萍 冯继明 +3 位作者 殷波 常成 司红起 马传喜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9年第1期45-50,共6页
小麦收获前穗发芽严重影响加工品质,来年种用价值以及产量。本研究利用万县白麦子/京411穗发芽重组自交系群体对已报道的第3染色体上有关穗发芽抗性分子标记XBarc321、XBarc310和XBarc57以及第4染色体上Xbarc170、Xgwm397和Xgwm269进行... 小麦收获前穗发芽严重影响加工品质,来年种用价值以及产量。本研究利用万县白麦子/京411穗发芽重组自交系群体对已报道的第3染色体上有关穗发芽抗性分子标记XBarc321、XBarc310和XBarc57以及第4染色体上Xbarc170、Xgwm397和Xgwm269进行有效性检测,并在穗发芽抗性不同的40份地方品种以及推广品种中进一步验证,结果表明,小麦第3染色体上的分子标记XBarc321、XBarc310和XBarc57在穗发芽群体以及穗发芽抗性不同的品种中选择效应较大,尤其是XBarc321和XBarc310,证实该标记与穗发芽抗性紧密相关,而第4染色体上的分子标记在该群体中并没有显示与穗发芽相关。本研究结果为定位控制该群体中穗发芽抗性的QTL位点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收获发芽 休眠 分子标记
下载PDF
分子标记PM19-A1对1015份小麦抗穗发芽基因型的筛选及其有效性验证 被引量:7
6
作者 曹雪连 张衡 +7 位作者 姜昊 吴曾云 曹佳佳 朱玉磊 王升星 常成 张海萍 马传喜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83-1290,共8页
为了解与穗发芽抗性相关基因PM19-A1在我国小麦品种资源中的分布及其分子标记PM19-A1的有效性,并筛选抗穗发芽等位基因组合,利用标记PM19-A1对1 015份小麦品种资源(包括我国253份微核心种质、603份全国主要麦区品种资源以及153份国外引... 为了解与穗发芽抗性相关基因PM19-A1在我国小麦品种资源中的分布及其分子标记PM19-A1的有效性,并筛选抗穗发芽等位基因组合,利用标记PM19-A1对1 015份小麦品种资源(包括我国253份微核心种质、603份全国主要麦区品种资源以及153份国外引进材料)进行检测,于2015年测定其中540份材料的种子萌芽指数(GI)和田间自然降雨整穗发芽率(FS),验证该基因标记的有效性;结合TaVp-1B的基因型,筛选PM19-A1/TaVp-1B抗穗发芽等位基因组合;并以大白皮和六月黄(携带PM19-A1a等位基因类型)通过后熟的种子为材料,进行高温(38.5℃)、不同浓度ABA(50μmol·L-1和125μmol·L-1)以及GA(1mmol·L-1)处理,分析该基因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PM19-A1基因存在两种等位基因类型(PM19-A1a和PM19-A1b),等位基因类型为PM19-A1a的材料,其平均GI和FS均显著低于等位基因类型为PM19-A1b的材料,为抗穗发芽等位类型;PM19-A1a在我国微核心种质、全国主要麦区品种资源和国外引进材料中的分布频率分别是17.4%、7.7%和31.8%;筛选出抗穗发芽等位基因组合PM19-A1a/TaVp-1Bc;高温和ABA处理均能诱导PM19-A1基因表达上调,GA处理则抑制其表达上调;不同抗穗发芽品种中PM19-A1基因对ABA(P<0.01)以及GA(P<0.05)的敏感性反应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收获发芽 种子休眠 PM19-A1 TaVp-1B
下载PDF
小麦籽粒休眠Vp1-B1基因的等位变异检测与分离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海萍 常成 +3 位作者 冯继明 殷波 司红起 马传喜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9年第2期297-302,共6页
Vp1基因是控制籽粒休眠性的重要基因之一,检测该基因的等位变异类型,可以进一步理解籽粒休眠以及穗发芽抗性的遗传控制机理。本文根据GenBank中小麦Vp1-B1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检测我国小麦微核心种质以及地方品种和推广品种,结果表明,... Vp1基因是控制籽粒休眠性的重要基因之一,检测该基因的等位变异类型,可以进一步理解籽粒休眠以及穗发芽抗性的遗传控制机理。本文根据GenBank中小麦Vp1-B1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检测我国小麦微核心种质以及地方品种和推广品种,结果表明,本研究除了发现已报道的3种等位变异类型,分别为Vp1-B1a、Vp1-B1b和Vp1-B1c,另外检测到一种新的变异类型,暂命名为Vp1-B1x。经改良的变性PAGE凝胶电泳检测以及序列比对分析表明,Vp1-B1x与Vp1-B1c基因的序列相似性最高,达99%;其在第3内含子区域发生"ATAT"4个碱基的插入以及4个SNP,但是该等位类型在所检测的品种中分布较少,其与籽粒休眠水平及穗发芽抗性之间的关系尚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休眠 收获发芽 Vp1-B1
下载PDF
四川甘蓝型油菜地方种和推广品种休眠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锦芳 蒲晓斌 +2 位作者 李浩杰 张启行 蒋梁材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12期135-137,208,共4页
对52份四川甘蓝型油菜地方种和24份四川推广品种作了收获前种子发芽试验,研究了四川 甘蓝型油菜的休眠特性。结果表明四川甘蓝型油莱品种间的休眠期差异达显著水平,抗收获前发芽 资源数量少;地方种与推广品种间发芽指数差异不显著,但发... 对52份四川甘蓝型油菜地方种和24份四川推广品种作了收获前种子发芽试验,研究了四川 甘蓝型油菜的休眠特性。结果表明四川甘蓝型油莱品种间的休眠期差异达显著水平,抗收获前发芽 资源数量少;地方种与推广品种间发芽指数差异不显著,但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变幅及分布差异达 0.05显著水平,四川甘蓝型油菜推广品种发芽指数的分布较地方种更集中于低和高的范围内;根据 材料发芽进程和发芽指数进行聚类分析,将推广品种聚为三类:第一类为第1天发芽高峰类型,第二 类为第1、2天发芽高峰类型,第三类为抗收获前发芽类型;地方种聚为四类,比推广品种多一种类 型:第1、2天发芽高峰类型。鉴定筛选的四川甘蓝型油菜抗收获前发芽的宝贵资源及其休眠特性,将 为甘蓝型油菜的抗收获前发芽生理研究和育种提供信息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地方种 推广品种 休眠 收获发芽 发芽指数
下载PDF
四川甘蓝型油菜地方种休眠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锦芳 蒋梁材 +2 位作者 蒲晓斌 李浩杰 张启行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1期25-28,共4页
对65份四川甘蓝型油菜地方种和1份对照种蜀杂6号作了收获前种子发芽试验,研究了四川甘蓝型油菜地方种的休眠特性。结果表明四川甘蓝型油菜地方种间休眠期差异显著,抗收获前发芽资源数量少;根据材料发芽进程和发芽指数进行聚类分析,参试... 对65份四川甘蓝型油菜地方种和1份对照种蜀杂6号作了收获前种子发芽试验,研究了四川甘蓝型油菜地方种的休眠特性。结果表明四川甘蓝型油菜地方种间休眠期差异显著,抗收获前发芽资源数量少;根据材料发芽进程和发芽指数进行聚类分析,参试材料被聚为4类:第一类为第1天发芽高峰类型,第二类为第2天发芽高峰类型,第三类为第1、2天发芽高峰类型,第四类为抗收获前发芽类型。本研究显示的甘蓝型油菜地方种的休眠特性和筛选到的抗收获前发芽的宝贵资源,将为甘蓝型油菜的抗收获前发芽生理研究和育种提供信息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地方种 休眠 收获发芽 发芽指数
下载PDF
药剂除治臭椿沟眶象试验
10
作者 胡建 祁振坤 +3 位作者 李晓建 刘平秀 贾玉玲 胡新玥 《吉林农业(学术版)》 2012年第3期58-58,共1页
臭椿沟眶象危害严重,幼虫蛀蚀枝干和根部韧皮部及木质部,切断苗木的输导组织导致枝干流胶、树干千疮百孔造成整株死亡。严重影响种苗质量和经济效益,试验筛选出了防除效果理想的药剂,除治沟眶象成虫、幼虫及老熟幼虫。
关键词 臭椿沟眶象 发芽前 发芽 药剂除治
下载PDF
小麦品质性状的分子改良
11
作者 管延安 黄承彦 +2 位作者 隋新霞 李根英 楚秀生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79-285,共7页
小麦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世界各主产国对小麦品质性状开展了深入地研究。本文从影响小麦品质的主要方面 ,如小麦籽粒蛋白质数量和质量 ,小麦籽粒硬度 ,小麦面粉粉色 ,小麦籽粒淀粉品质 ,小麦收获前穗发芽等综述了当前转基因... 小麦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世界各主产国对小麦品质性状开展了深入地研究。本文从影响小麦品质的主要方面 ,如小麦籽粒蛋白质数量和质量 ,小麦籽粒硬度 ,小麦面粉粉色 ,小麦籽粒淀粉品质 ,小麦收获前穗发芽等综述了当前转基因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研究现状和研究进展 ,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质性状 分子改良 蛋白质性状 籽粒硬度性状 面粉粉色性状 收获发芽性状 转基因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下载PDF
外源脱落酸和冠菌素对小麦籽粒萌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正斌 谈成 +1 位作者 徐明华 牟会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3期5649-5652,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外源脱落酸(ABA)和冠菌素(COR)对小麦籽粒萌芽的影响,探索COR用于防治小麦收获期穗发芽的可行性。[方法]以易穗发芽的白皮小麦品种济麦22和抗穗发芽的红皮小麦品种扬麦16为材料,以不同浓度ABA和COR处理两品种小麦籽粒后... [目的]通过研究外源脱落酸(ABA)和冠菌素(COR)对小麦籽粒萌芽的影响,探索COR用于防治小麦收获期穗发芽的可行性。[方法]以易穗发芽的白皮小麦品种济麦22和抗穗发芽的红皮小麦品种扬麦16为材料,以不同浓度ABA和COR处理两品种小麦籽粒后进行萌芽,测定萌芽率、芽长以及萌芽过程中的α-淀粉酶活性。[结果]38μmol/L以上浓度的ABA处理和0.05μmol/L以上浓度的COR处理均对两品种籽粒的萌发及芽的生长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且COR抑制小麦种子萌发的生物活性约为ABA的200~1 500倍;浓度高于76μmol/L的ABA和0.05μmol/L的COR对两品种小麦籽粒萌发过程中的α-淀粉酶活性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程度越大。[结论]ABA和COR可能通过抑制α-淀粉酶活性来抑制小麦籽粒的萌发和芽的生长;同浓度同一抑制剂处理下,白皮的济麦22萌芽及α-淀粉酶活性受抑制的程度显著高于扬麦16。该研究为COR用作控制大田小麦收获期穗发芽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获发芽 脱落酸 冠菌素 Α-淀粉酶 小麦
下载PDF
抗穗发芽春小麦品种的鉴定与筛选
13
作者 籍依安 马殿一 《小麦研究》 2013年第1期4-6,共3页
小麦成熟期穗发芽(Pre-harvest sprouting)是世界性自然灾害,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发生严重。小麦穗发芽(Preharvest sprouting,PHS)是指收获前遇到阴雨天气时籽粒在穗上发芽的现象,主要在收获时期易降雨的地区发生... 小麦成熟期穗发芽(Pre-harvest sprouting)是世界性自然灾害,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发生严重。小麦穗发芽(Preharvest sprouting,PHS)是指收获前遇到阴雨天气时籽粒在穗上发芽的现象,主要在收获时期易降雨的地区发生[1]。小麦发生穗发芽,对产量和品质都有很大影响。穗发芽严重地区小麦一般减产6%~10%,在穗发芽严重的年份产量损失则高达20%,以至小麦脱粒和贮藏期间仍在发生着发芽和霉变[2]。这给广大生产者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探讨和明确减轻小麦收获前穗发芽的途径与措施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获发芽 抗穗发芽 籽粒发芽 春小麦品种 小麦穗发芽 长江中下游地区 东北地区 不同品种 途径与措施 地区发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