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低温发芽性QTL的分子标记定位 被引量:23
1
作者 姜旋 李辰昱 毛婷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6-220,共5页
利用1个粳/籼交来源的重组自交系群体,采用纸卷法在15℃低温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在发芽培养的6~14d中每天观测统计1次发芽率(%)。结合一张含有198个DNA标记的连锁图谱,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定位水稻低温发芽性QTL。共检测到7个主效应QTL,... 利用1个粳/籼交来源的重组自交系群体,采用纸卷法在15℃低温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在发芽培养的6~14d中每天观测统计1次发芽率(%)。结合一张含有198个DNA标记的连锁图谱,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定位水稻低温发芽性QTL。共检测到7个主效应QTL,分别位于水稻1、3、5、6和8号染色体上,单个QTL对性状的贡献率为5%~16%。其中,位于3号染色体标记区间RM148-RM85的qLTG-3-2和位于8号染色体标记区间RM223-RM210的qLTG-8-1对性状的贡献率最大,分别达16%和14%。QTLqLTG-3-2在发芽培养6~10d中表达,其效应由强渐弱,对性状的贡献率由发芽培养6d时的16.4%逐渐降低为发芽11d时的5.1%;而QTLqLTG-8-1则在发芽培养9~14d中起作用,其效应值由小逐渐增大,对性状的贡献率由发芽9d时的8.6%逐渐上升为发芽13~14d的14%。尽管这2个QTL加性效应的大小在低温发芽过程中按一定趋势变化,但加性效应的方向始终是一致的。QTLqLTG-3-2的增效基因来源于亲本特青,而QTLqLTG-8-1的增效基因来自于亲本Lemont。这2个QTL的增效等位基因有望作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操作对象,用于水稻品种低温发芽性的遗传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重组自交系 低温发芽性 数量状基因座位
下载PDF
江苏省白皮小麦地方品种抗穗发芽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蔡士宾 曹旸 方先文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11,共5页
1994~1997年选用原产江苏的49份白皮地方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用周转箱保湿法进行抗穗发芽性筛选鉴定,每年保留穗发芽率在5%以下的材料进行复鉴。筛选出11个抗穗发芽性强而稳定的白皮地方品种,其抗性不仅明显强于国内... 1994~1997年选用原产江苏的49份白皮地方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用周转箱保湿法进行抗穗发芽性筛选鉴定,每年保留穗发芽率在5%以下的材料进行复鉴。筛选出11个抗穗发芽性强而稳定的白皮地方品种,其抗性不仅明显强于国内外抗穗发芽对照品种,而且还强于大面积推广种植的红皮品种“扬麦5号”。剥粒发芽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出的11个白皮抗穗发芽地方品种中,除“大玉花”为非种子休眠因素所致外,其余10个品种的抗性都是种子休眠所致。杂种F1穗上发芽鉴定结果表明,大玉花的抗性为部分显性,“秃头麦(甲)”的抗性呈完全显性。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地方品种 抗穗发芽性
下载PDF
小麦品种抗穗发芽性及其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蔡士宾 曹阳 朱伟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2-25,共4页
用NCII设计,对4个抗穗发芽亲本和3个易穗发芽亲本配制含正反交的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在开花后35天用整穗保湿法鉴定其F1的穗发芽率,同时测定开花期、株高、主穗粒数和千嵙V亍=峁砻鳎钚宰凑唇徊钜觳幌灾话闩... 用NCII设计,对4个抗穗发芽亲本和3个易穗发芽亲本配制含正反交的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在开花后35天用整穗保湿法鉴定其F1的穗发芽率,同时测定开花期、株高、主穗粒数和千嵙V亍=峁砻鳎钚宰凑唇徊钜觳幌灾话闩浜狭吞厥馀浜狭Φ牟钜炀锏较灾健2螎试亲本中,红皮亲本穗发芽率的配合力效应显著小于白皮亲本。红皮亲本中,西风小责的穗发芽率嵉停话闩浜狭πвπ。厥馀浜狭Ψ讲钜嘈。以缡煨院桶研缘呐浜狭茫呓洗蟮睦们睄力;白皮亲本中,丰产3号的抗穗发芽性年度间较为稳定,一般配合力小,特殊配合力方差大,而且主穗粒数和千粒重的配合力好,是较好的白皮抗穗发芽亲本;在抗穗发芽的变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穗发芽性 配合力 农艺
下载PDF
小麦白粒品种抗穗发芽性遗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陈兆夏 蒋国梁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6,共6页
小麦白粒品种抗穗发芽性具有明显的倾母现象,28个组合正、反交杂种F1穗发芽率差异显著。不抗×抗和抗×不抗两组杂交组合F1、F2的抗穗发芽性表明,F1代的母体效应在F2仍能得到保持,抗穗发芽性遗传可能具有倾母遗... 小麦白粒品种抗穗发芽性具有明显的倾母现象,28个组合正、反交杂种F1穗发芽率差异显著。不抗×抗和抗×不抗两组杂交组合F1、F2的抗穗发芽性表明,F1代的母体效应在F2仍能得到保持,抗穗发芽性遗传可能具有倾母遗传特点。白粒小麦品种的抗穗发芽性以多基因遗传为主,但亦有主基因的作用。多数组合的穗发芽敏感性呈部分显性。抗穗发芽性的广义遗传力中等偏高,平均6307%。用抗性亲本回交可提高其后代的抗穗发芽性。在小麦白粒抗穗发芽新品种选育中,早、中代选择及回交育种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白粒种质 抗穗发芽性 遗传
下载PDF
小麦抗穗发芽性的机理与遗传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何萍 冯宗云 张静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3-34,共2页
从品种本身原因综述了小麦抗穗发芽性的机理与遗传,认为籽粒低的α-淀粉酶活性、小的籽粒吸水速率、低的GA3含量及颖壳(种子)中发芽抑制物是小麦抗穗发芽性的主要机理。前二者直接影响穗之发芽性。品种的形态结构对抗穗发芽性起修饰... 从品种本身原因综述了小麦抗穗发芽性的机理与遗传,认为籽粒低的α-淀粉酶活性、小的籽粒吸水速率、低的GA3含量及颖壳(种子)中发芽抑制物是小麦抗穗发芽性的主要机理。前二者直接影响穗之发芽性。品种的形态结构对抗穗发芽性起修饰作用。其遗传机制比较复杂,存在显著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种子发芽敏感性同时受加性和非加性基因效应影响,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α-淀粉酶活性受两个主效互补基因或3个基因控制。在鉴定稳发芽抗性时,应把α-淀粉酶活性、籽粒吸水速率及降落值作为选择指标,结合测定籽粒发芽力做出综合评价。针对不同品种抗穗发芽性的主要机理研究其遗传,才能更有效地进行穗发芽抗性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穗发芽性 机理 遗传育种
下载PDF
小麦白粒种质资源抗穗发芽性的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蒋国梁 陈兆夏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91-496,共6页
用我国抗穗发芽性显著不同的21个白粒小麦品种(系)及1个红皮品系为材料,分别配成5×6、4×7和7×5三套NCⅡ交配设计,以穗发芽率为指标对杂种F_1及亲本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一般配合力方差达极显著水平,特殊配合力方差亦显... 用我国抗穗发芽性显著不同的21个白粒小麦品种(系)及1个红皮品系为材料,分别配成5×6、4×7和7×5三套NCⅡ交配设计,以穗发芽率为指标对杂种F_1及亲本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一般配合力方差达极显著水平,特殊配合力方差亦显著或极显著,基因加性效应起主要作用。抗性亲本对杂种抗穗发芽性表现的作用显著大于敏感亲本,其平均穗发芽率与其一般配合力效应间相关较高,平均相关系数为0.816。穗发芽抗性遗传力较高,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平均分别为83.30%和58.96%,可以在杂种早代-中代对其进行选择。涪陵须须麦、万县白麦子、遂宁坨坨麦、万雅M120E6、丰产3号等具有较好的一般配合力,可作为优良白粒抗源在育种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育种 白粒种质 发芽 配合力
下载PDF
抗穗发芽性育种
7
《麦类文摘》 1995年第5期40-42,共3页
W953337 小麦抗穗发芽育种进展〔会,英〕/Ra-jaram, S. …//Pre-harvest sprouting in cereals 1992/Walker-Simmons, M. K. …. -St Paul, Minnesota,USA: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ereal Chemists.1993, -104~112. -ISBN 0-913250-8... W953337 小麦抗穗发芽育种进展〔会,英〕/Ra-jaram, S. …//Pre-harvest sprouting in cereals 1992/Walker-Simmons, M. K. …. -St Paul, Minnesota,USA: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ereal Chemists.1993, -104~112. -ISBN 0-913250-81-3〔WBTA,1994, 11(6), 52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穗发芽性 小麦基因型 发芽小麦 淀粉酶 遗传育种 育种进展 小麦穗发芽 白粒小麦 休眠 矮化
下载PDF
将低温发芽性导入水稻优良食味品种
8
作者 福冈律子 《国外作物育种》 2000年第1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低温发芽性 水稻品种 优良食味品种 粳稻
下载PDF
植物生长抑制剂对藜麦农艺性状和穗发芽抗性的影响
9
作者 杨招娣 郭凤根 +2 位作者 王仕玉 刘正杰 龙雯虹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51,共8页
藜麦果实无休眠或休眠期短,成熟时云南大部分地区雨季尚未结束,在收获前期遇持续阴雨天气或在潮湿环境下易发生穗发芽现象,严重影响藜麦产量和品质。为有效地控制藜麦穗发芽,以易穗发芽的WQ6为试验材料,分别在初花期(B1)、盛花期(B2)、... 藜麦果实无休眠或休眠期短,成熟时云南大部分地区雨季尚未结束,在收获前期遇持续阴雨天气或在潮湿环境下易发生穗发芽现象,严重影响藜麦产量和品质。为有效地控制藜麦穗发芽,以易穗发芽的WQ6为试验材料,分别在初花期(B1)、盛花期(B2)、灌浆期(B3)分别喷施脱落酸(A1)、矮壮素(A2)、多效唑(A3)3种植物生长抑制剂,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探究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植物生长抑制剂对藜麦农艺性状和穗发芽抗性的影响。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穗发芽抗性,发现各处理的穗发芽隶属函数均值都小于CK,盛花期喷施矮壮素处理的隶属函数平均值最低,穗发芽抗性最强。各处理均能极显著矮化植株、影响产量,A2B1、A1B2、A2B2、A3B2、A1B3处理能够显著增加产量。综合藜麦产量、穗发芽抗性以及抑制剂成本,在盛花期喷施200mg·L^(-1)多效唑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抑制剂 藜麦 农艺 发芽
下载PDF
黄淮南片育成小麦品种(系)的穗发芽抗性研究
10
作者 张玉娥 王岩 +3 位作者 胡卫国 杨剑 王西成 曹廷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18,共8页
为研究黄淮南片麦区新育成小麦品种的抗穗发芽现状,将参加国家黄淮南片小麦区试的593份小麦新品种(系)作为供试材料,采用种子发芽指数法和整穗发芽法进行穗发芽抗性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供试材料的抗穗发芽能力存在差异,以感型和高感型为... 为研究黄淮南片麦区新育成小麦品种的抗穗发芽现状,将参加国家黄淮南片小麦区试的593份小麦新品种(系)作为供试材料,采用种子发芽指数法和整穗发芽法进行穗发芽抗性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供试材料的抗穗发芽能力存在差异,以感型和高感型为主,但抗性品种占比呈逐年增加趋势,由5.4%增长至19.4%。鉴定出中抗整穗发芽和籽粒发芽的小麦品种有‘徐麦0054’和‘淮麦4046’;抗整穗发芽品种5个,包括‘机麦212’、‘西农733’、‘西农633’、‘保丰1530’和‘济麦44’;‘西农528’、‘龙科1221’等39个品种为中抗整穗发芽;16个品种大田穗发芽率较低。研究结果可为黄淮南片小麦抗穗发芽育种提供种质资源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发芽 黄淮南片
下载PDF
不同颜色小麦籽粒的发芽特性和生理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纪民 刘世家 +1 位作者 魏燮中 徐勇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1-24,共4页
用3个不同籽粒颜色的小麦品种进行发芽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红皮小麦品种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低于白皮小麦品种,不同颜色籽粒的吸水速率没有明显差异,呼吸强度、电导率和α淀粉酶活性随色级的增加而降低。3个小麦品种的淀粉同工酶有... 用3个不同籽粒颜色的小麦品种进行发芽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红皮小麦品种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低于白皮小麦品种,不同颜色籽粒的吸水速率没有明显差异,呼吸强度、电导率和α淀粉酶活性随色级的增加而降低。3个小麦品种的淀粉同工酶有8条共显带,而扬麦5号有一特殊的小分子酶带。GA_3处理可明显提高发芽速度、显著增加PP紫色和扬麦5号的苗高和牙鞘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籽粒颜色 发芽性 生理特征 种子
下载PDF
四川小麦地方品种抗穗发芽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志容 兰秀锦 罗明诚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203-206,共4页
本试验对113个小麦品种(其中106个四川小麦地方品种)在开花后25、30、35天分别进行小麦种子发芽及穗发芽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抗穗发芽性存在着极显著差异。红皮品种以资中大红花的抗性最强,白皮品种以渠县光头... 本试验对113个小麦品种(其中106个四川小麦地方品种)在开花后25、30、35天分别进行小麦种子发芽及穗发芽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抗穗发芽性存在着极显著差异。红皮品种以资中大红花的抗性最强,白皮品种以渠县光头麦抗性最强。同时本文对穗发芽测定的最佳时期及穗发芽的评定标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地方品种 抗穗发芽性 休眠特 品种试验
下载PDF
华山松种子及其发芽习性的地理变异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晓洁 徐化成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7-35,共9页
研究了自然分布区内6个不同种源华山松种子,发现存在显著的地理变异,并与植被地带有密切关联。温带草原地带(循化)和西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会东)华山松林种子大而重,休眠性弱或不休眠;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蓝田)和东部亚热带常绿... 研究了自然分布区内6个不同种源华山松种子,发现存在显著的地理变异,并与植被地带有密切关联。温带草原地带(循化)和西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会东)华山松林种子大而重,休眠性弱或不休眠;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蓝田)和东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宜昌、江油)华山松林种子较小较轻,休眠性较强。在含油率及脂肪酸与氨基酸组成上亦存在随植被带不同而变异的情况。不论休眠深浅,冷层积(0-5℃)20天均可促进发芽。种子发芽的温度要求也因种源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松 林木种子 发芽性 地理变异
下载PDF
不同粒形水稻种子发芽期耐冷性鉴定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建昌 马静 +2 位作者 段彩林 吴斌 王兴盛 《宁夏农林科技》 2015年第11期1-3,22,共4页
以24份不同粒形宁夏水稻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粒形与低温发芽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圆粒群体的耐低温发芽特性稍强于偏长粒材料,但群体间差异不显著;发芽初期,随着时间的延长,2种材料间发芽特性差异性逐渐变小。相关性分析表明,低... 以24份不同粒形宁夏水稻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粒形与低温发芽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圆粒群体的耐低温发芽特性稍强于偏长粒材料,但群体间差异不显著;发芽初期,随着时间的延长,2种材料间发芽特性差异性逐渐变小。相关性分析表明,低温胁迫下宁夏水稻粒形与发芽率、成苗率、苗高、根长和根数均呈负相关关系,但不显著,进一步表明宁夏水稻粒形与低温发芽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显著。并筛选出6份耐低温发芽性较强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粒形 发芽期耐冷 低温胁迫 发芽性
下载PDF
普通小麦穗发芽抗性相关分子标记在RIL群体中的验证与评价 被引量:11
15
作者 马丽 李治 +3 位作者 任天恒 唐宗祥 晏本菊 任正隆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5-442,共8页
为了鉴定我国西南冬麦区普通小麦品种的穗发芽抗性,筛选能鉴定穗发芽抗性的相关分子标记,利用小麦品种川农17和新品系R146构建的重组自交系(F7:8)共135个家系作为研究材料,通过测定种子的发芽指数和降落值来共同鉴定小麦的穗发芽抗... 为了鉴定我国西南冬麦区普通小麦品种的穗发芽抗性,筛选能鉴定穗发芽抗性的相关分子标记,利用小麦品种川农17和新品系R146构建的重组自交系(F7:8)共135个家系作为研究材料,通过测定种子的发芽指数和降落值来共同鉴定小麦的穗发芽抗性。选择7个已发表的与穗发芽抗性相关的分子标记(Xgwm46、Xgwm269、Xgwm282、Xgwm328、Xgwm397、Xwmc468和Xgwm518)对这些材料进行PCR扩增,分析扩增片段与发芽指数和降落值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135份重组自交系材料中,发芽指数小于0.4的材料有21份,介于0.4~0.8的材料有86份,高于0.8的材料有28份;降落值小于250的材料有20份,大于400的有16份。标记扩增片段与发芽指数和降落值相关分析表明,7个标记中有3个标记(Xgwm397、Xgwm282和Xwmc468)与穗发芽抗性相关,标记Xgwm397和Xwmc468可作为穗发芽抗性选择的分子标记在育种中加以利用;另外三个标记Xgwm269、Xgwm328、Xgwm518与穗发芽抗性不相关;标记Xgwm46只与发芽指数相关,与降落值相关不显著,能否用作穗发芽筛选标记需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发芽 降落值 发芽指数 分子标记
下载PDF
春小麦育种材料抗旱性和穗发芽抗性分子标记鉴定 被引量:12
16
作者 孙晓燕 魏旭 +1 位作者 赵春芝 杨燕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6-43,共8页
为给春小麦生育早期抗旱和收获期抗穗发芽育种提供抗性亲本,利用与小麦抗旱性相关的分子标记TaNRX-B1a1、TaNRX-B1b1和FerA1-intrl以及与小麦穗发芽抗性相关的分子标记Vp1B3、Vp1A3和Tamyb10D对137份内蒙古春小麦育种材料进行检测。结... 为给春小麦生育早期抗旱和收获期抗穗发芽育种提供抗性亲本,利用与小麦抗旱性相关的分子标记TaNRX-B1a1、TaNRX-B1b1和FerA1-intrl以及与小麦穗发芽抗性相关的分子标记Vp1B3、Vp1A3和Tamyb10D对137份内蒙古春小麦育种材料进行检测。结果表明,73B609等共58份材料的抗旱性分子标记均属于抗旱基因型,占供试材料的42.34%,其单倍型组合为TaNRX-B1a/TaFer-A1a,可以用作抗旱育种的亲本材料。中国春既属于Vp-1Bb等位基因类型,同时用标记Tamyb10D检测时也属于抗穗发芽类型。辽春10号在3个分子标记的检测中均属于抗穗发芽的等位基因类型,同时又是TaNRX-B1a/TaFer-A1a单倍型,所以辽春10号在抗穗发芽和抗旱性聚合育种中可以作为亲本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旱 发芽 STS标记
下载PDF
四川小麦品种籽粒硬度和穗发芽抗性相关基因的分子标记鉴定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式昭 郑建敏 +7 位作者 伍玲 李俊 万洪深 杨漫宇 罗江陶 刘廷辉 杨开俊 蒲宗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41-645,共5页
【目的】鉴定四川小麦品种籽粒硬度和穗发芽抗性相关基因的组成,可为四川小麦的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个籽粒硬度和1个穗发芽抗性等位基因分子标记,对105份2000年后育成的四川小麦品种进行上述基因的检测。【结果】本研... 【目的】鉴定四川小麦品种籽粒硬度和穗发芽抗性相关基因的组成,可为四川小麦的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个籽粒硬度和1个穗发芽抗性等位基因分子标记,对105份2000年后育成的四川小麦品种进行上述基因的检测。【结果】本研究表明:(1)针对籽粒硬度,含有Pinb-D1b基因(Pinb突变)的品种有11份,频率为10.5%,非Pinb-D1b等位基因类型则占到89.5%。(2)针对穗发芽抗性,含Vp-1Bc(抗穗发芽)的品种有88份,频率为83.8%;含Vp-1Ba(感穗发芽)的品种有17份,频率为16.2%;未能扩增出含Vp-1Bb(抗穗发芽)的品种。(3)聚合2项优质基因(Pinb-D1b和Vp-1Bc),品质优良的品种有11份,频率为10.5%。【结论】利用这些含有优异基因资源的品种,在四川小麦品质育种中逐步导入上述优质基因,是综合提高四川小麦品质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籽粒硬度 发芽 分子标记
下载PDF
穗发芽抗性相关分子标记在优质小麦中的有效性验证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亚青 张楠 +2 位作者 彭义峰 张士昌 李孟军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8-26,共9页
利用42个优质小麦(Triticum aestivum)品种籽粒发芽指数对6个小麦穗发芽抗性相关基因[Tamyb10、TaDFR(Dihydroflavone reductase)、TaVp-1(Viviparous‑1)、TaSdr(Seed dormancy)、TaPM19-A1(Plasma membrane 19‑A1)、TaMFT(Mother of FT... 利用42个优质小麦(Triticum aestivum)品种籽粒发芽指数对6个小麦穗发芽抗性相关基因[Tamyb10、TaDFR(Dihydroflavone reductase)、TaVp-1(Viviparous‑1)、TaSdr(Seed dormancy)、TaPM19-A1(Plasma membrane 19‑A1)、TaMFT(Mother of FT and TFL1)]的分子标记的有效性进行验证,以期为抗穗发芽优质小麦品种的筛选及选育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小麦穗发芽抗性相关基因Tamyb10、TaDFR、TaVp-1、TaSdr、TaPM19-A1、TaMFT在42个优质小麦品种中均检测到2种等位变异,优异等位基因所占比例存在明显差异,介于4.8%~78.6%,未发现TaVp-1的TaVp-1 Bb基因型。等位基因类型与籽粒发芽指数相关性分析表明,标记myb10D、MFT-3A和MFT-A2与优质小麦穗发芽抗性极显著相关,而标记DFR-B、Vp1B3、Sdr2A、Sdr2B和PM19-A1与优质小麦穗发芽抗性相关性不显著。STS标记myb10D可用于红粒优质小麦的穗发芽抗性筛选,CAPS标记MFT-3A和STS标记MFT-A2可用于白粒优质小麦的穗发芽抗性筛选,TaMFT可能在优质小麦抗穗发芽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小麦 发芽相关分子标记 发芽相关基因 等位变异 发芽指数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穗发芽抗性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清海 刘华山 +5 位作者 孟凡庭 张石头 刘广华 赵武英 刘广军 霍金中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1999年第6期5-8,共4页
采用培养皿种子发芽法,对10个不同白皮小麦品种进行种子活力各项指标及淀粉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种子活力及淀粉酶活性均存在差异。高活力种子α-淀粉酶活性大。相关分析还显示,α-淀粉酶活性与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成高度正... 采用培养皿种子发芽法,对10个不同白皮小麦品种进行种子活力各项指标及淀粉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种子活力及淀粉酶活性均存在差异。高活力种子α-淀粉酶活性大。相关分析还显示,α-淀粉酶活性与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成高度正相关,致使种子发芽快;小麦收获期遇阴雨潮湿环境易穗上发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皮小麦 发芽 种子活力 淀粉酶活
下载PDF
四川省小麦品种(系)穗发芽抗性评价 被引量:5
20
作者 罗江陶 郑建敏 +1 位作者 蒲宗君 李式昭 《中国农学通报》 2019年第5期1-6,共6页
穗发芽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受到生长环境、种皮颜色和遗传基因的共同控制。由于四川地区在小麦收获季节容易出现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是小麦穗发芽的常发和重发区。依据材料的穗发芽抗性,有目的性地配制杂交组合选育抗性品种是控制... 穗发芽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受到生长环境、种皮颜色和遗传基因的共同控制。由于四川地区在小麦收获季节容易出现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是小麦穗发芽的常发和重发区。依据材料的穗发芽抗性,有目的性地配制杂交组合选育抗性品种是控制小麦穗发芽的重要策略,而系统鉴定分析各优良品种及品系的穗发芽抗性是亲本选配的重要依据。本研究调查分析了242份2000年来四川省审定小麦品种及即将成为未来几年新品种的2017—2018年四川省区试品系的田间穗发芽情况,发现分别有23(9.5%)和67 (27.7%)份材料具有强(穗发芽率低于5%)和高(穗发芽率介于5%~15%)的穗发芽抗性。这为穗发芽抗性育种亲本的选择提供了参考;并且发现穗发芽抗性在不同类型材料中存在差异:2000年来审定品种<区试普通小麦品系<区试早播早熟小麦品系<区试特殊用途小麦品系,穗发芽抗性在未来几年品种中将有所增强;种皮颜色对穗发芽抗性具有强烈影响,随着种皮颜色加深,穗发芽抗性越强,但仍发现3份(‘川育26’、‘川辐9号’、‘川辐17号’)白皮小麦材料具有强的穗发芽抗性,为白皮小麦抗穗发芽育种提供参考。其次发现在四川环境下,早播可能会提高小麦品种的穗发芽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发芽 四川品种(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