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党精神的文学轨迹及现实启示
1
作者 王慧慧 张堂会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6-187,共12页
1917—1927年,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第一个十年,也是中国革命形势最为复杂多变的阶段,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力的进步文士记述了中共发展史上深具开创意义的重要事件,呈现出对动荡现实和社会趋势的深入理解,中共酝酿、创建、成长的壮阔历史... 1917—1927年,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第一个十年,也是中国革命形势最为复杂多变的阶段,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力的进步文士记述了中共发展史上深具开创意义的重要事件,呈现出对动荡现实和社会趋势的深入理解,中共酝酿、创建、成长的壮阔历史和精神要旨便于文学阐发中崭露头角。依凭中国现当代文学最初的发展轨迹探源中国共产党发轫时期的精神品格,不仅是进入文学空间的独特视角,更是对于中共党史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进行综合研究的重新认知,足以凸显建党精神在中国共产党奋斗征途、在中华民族复兴历程中的基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发轫时期 建党精神 文学轨迹
下载PDF
中国比较教育学的发轫——基于北京师范大学18位学者的史料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晓菲 林杰 俞凌云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18,共11页
本文选取1902年京师大学堂成立师范馆到1951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成立翻译室,这50年间具有游学或留学背景、从事过比较教育研究的北师大教育学者作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学者们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分别从学科基本要素所涵盖的文化、活动... 本文选取1902年京师大学堂成立师范馆到1951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成立翻译室,这50年间具有游学或留学背景、从事过比较教育研究的北师大教育学者作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学者们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分别从学科基本要素所涵盖的文化、活动与知识三个范畴对北师大比较教育学在发轫时期的研究状况展开探索。通过归纳,可以发现这一时期具有六个显著特征,即家国情怀的研究旨趣、批判式借鉴的研究视角、基于国情的研究对象、基于教育规律的研究方法、立足社会发展的研究内容以及专一深入的研究主题。在历史与当代的对话中,比较教育的学科价值更为明确,不仅要清楚认识本国的教育,全面剖析别国的教育,而且还要肩负起社会与民族的担当,针砭时弊地看待国内外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教育学 北京师范大学 学者 发轫时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