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酵兔肉脯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研究
1
作者 柴利 贺稚非 李洪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0-48,共9页
为明确发酵兔肉脯在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其在原料肉、腌制后、发酵后、烤制后和成品5个加工过程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并利用相对气味活度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每个... 为明确发酵兔肉脯在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其在原料肉、腌制后、发酵后、烤制后和成品5个加工过程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并利用相对气味活度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每个加工过程中的关键风味物质.结果表明:发酵兔肉脯不同加工过程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存在明显差异,5个加工过程中共检测出128种挥发性风味物质,通过计算相对质量分数和相对气味活度值,发现原料肉中主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是己醛、 1-辛烯-3-醇和1-辛烯3-酮;腌制后和发酵后的样品中挥发性风味物质较为相似,主要为丁香酚和茴香脑;烤制后的样品中3-羟基-2-丁酮、(+)-柠檬烯和葵酸乙酯等物质对其风味贡献较大;成品由苯乙醛、(E)-2-壬烯醛、甲基环戊烯醇酮、芳樟醇和乙基麦芽酚等物质构成了主体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兔肉脯 挥发性风味物质 相对气味活度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