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曹氏归义军时期敦煌壁画中的发钗首饰研究
- 1
-
-
作者
刘馨阳
王胜泽
-
机构
宁夏大学美术学院
-
出处
《民族艺林》
2023年第2期97-106,共10页
-
文摘
本文以五代、宋初时期曹氏归义军时期,敦煌壁画中人物佩戴的发钗作为研究对象,对发钗的源流、形制、类型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同地区不同时代发钗的发展变化与当地的经济水平、审美需求和民族文化交流来探讨其社会意义。
-
关键词
曹氏归义军
供养人像
发钗
-
Keywords
Cao family's administration over the Return-to-Allegiance Army regime
donors'portrait
hairpin
-
分类号
J218.6
[艺术—美术]
-
-
题名交流与融合:古代新疆发钗考略
- 2
-
-
作者
高彦
-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舞蹈学院
-
出处
《丝绸之路》
2023年第1期151-159,共9页
-
基金
2022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青年博士基金项目“4-14世纪敦煌首饰与妆饰研究”(2022QB-043)
2021年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敦煌壁画中首饰资料的整理和研究”(NWNU-SKQN2021-35)。
-
文摘
钗为双股,有固发和饰发之用,其名目、式样繁多而包含甚广,是古代新疆的重要首饰。本文征引、梳理敦煌吐鲁番文书中的有关记载,考证新疆墓葬中的若干出土实物,并比照新疆石窟壁画中的发钗图像,对于古代新疆发钗的造型式样、艺术价值及演变历程进行了系统考证。同时,着重分析和解读妆饰、首饰背后蕴藏的文化渊源以及多民族文化融汇的历史状况,以期对于敦煌吐鲁番学的研究,以及文化浸润边疆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所助益。
-
关键词
古代新疆
发钗
敦煌吐鲁番文书
文化交流
-
分类号
K875.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隋炀帝萧后墓出土发钗材料与工艺初步研究
被引量:3
- 3
-
-
作者
党小娟
杨军昌
李睿
束家平
-
机构
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纳米能源材料研究中心
西安市钟鼓楼博物馆
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
出处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0,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1674206)
-
文摘
2013年扬州隋炀帝萧后墓出土一组发钗(十二支),是目前考古发现隋唐时期墓主身份确定为皇后级别的一组发钗。本研究采用X光探伤技术、显微观察、扫描电镜能谱、显微红外光谱等多种现代分析手段对萧后发钗进行了检测分析,成功揭示了钗的纹饰特点、结构特征、材料属性和加工工艺等,为考古学、技术史、艺术史等深入研究提供了诸多科学依据。
-
关键词
隋炀帝萧后墓
发钗
材料
工艺
-
Keywords
Empress Xiao of Emperor Sui Yang
Hairpin
Material
Craftsmanship
-
分类号
K876.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876.4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东晋南朝时期女性的“时尚发型”
被引量:5
- 4
-
-
作者
张珊
-
机构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
出处
《大众考古》
2016年第2期42-47,共6页
-
文摘
提起东晋南朝时期,总会让人想起士人肆意酣畅的身影,又有王羲之遒美健秀的笔势、顾恺之紧劲连绵的线条、陶渊明淳朴高远的诗行。可以说,东晋南朝是古代中国最"浪漫"的时代,而此时对美的追求也是强烈的。对于女性而言,爱美更是天性,东晋南朝的女性自然也会抓住一切机会去妆扮自己,让自己始终站在"时尚前沿"。发型是女性仪表仪容最为显著和重要的部分。发型的变化,
-
关键词
东晋南朝
南朝画像砖
仪表仪容
古代中国
宋书·五行志
东汉墓
发钗
石子岗
朱然墓
南朝宋
-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乐章集》钗意象探析
- 5
-
-
作者
孙慧婷
曹丽芳
-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2年第11期126-128,共3页
-
文摘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钗”的身影随处可见,发钗作为一种女性专属的饰品,在诗词的表现中往往与女性息息相关。柳永作为婉约派代表人物,他的词集中充斥大量女性元素。基于此,通过对“钗”这一意象进行探析,总结钗意象的流变,认为全宋词中钗意象用于指代女性群体、展现宋词中的古典美、委婉地表达情色和烘托词作整体氛围,而且与诗歌主旨密切相关。
-
关键词
发钗
意象
《乐章集》
柳永
文化内涵
-
Keywords
hairpin
image
Collected Melodies
Liu Yong
cultural connotation
-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南昌市郊塘山发掘一座明墓
- 6
-
-
作者
继增
传云
-
机构
南昌市博物馆筹备组
-
出处
《南方文物》
1983年第3期21-,共1页
-
文摘
今年二月一日市郊塘山公社塘山大队在平整土地时发现一座古墓,当即打电话通知市博物馆筹备组,我们即刻派员赶往现场。 该墓为券顶砖室结构,短两道,单室,系一座明代墓葬,距今已有四百多年。 出土器物有圹志一方、金凤钗一枚,金发钗一对,金戒指一只。
-
关键词
塘山
平整土地
圹志
发钗
金戒指
金凤钗
出土器物
券顶
行人司
辅国将军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说叉——兼谈衣物疏几种发饰
- 7
-
-
作者
陈美兰
-
机构
台湾暨南国际大学中文系
-
出处
《古文字研究》
2022年第1期582-589,共8页
-
基金
科技部专题计划(108-2410-H-260-023-MY2)之部分研究成果,谨致谢忱。
-
文摘
汉魏晋以下的衣物疏记录不少发钗,表示发钗之{钗}有叉、钗、杈、扠等写法(1),早期以叉字居多,后来才多写作钗。对于钗子的名称来源,乃是取发钗像叉子、树杈之形,可固发,学者多无异议(2)。以“叉”字表示钗饰,取钗簪分歧两股的意思;至于从金、木、手三种形声字,不难理解书手的思维,从金、木表示材质,从手则表示戴钗的动作。
-
关键词
发钗
名称来源
形声字
汉魏晋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花开-齐放
- 8
-
-
-
出处
《中国宝玉石》
2023年第6期72-73,共2页
-
文摘
钗是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成的一种发饰。发钗在中国古代是定情之物,折柳与分钗都是独属于中国文化的浪漫惜别仪式,而赠钗的关系则更加亲密一些。“明镜半边钗一股,此生何处不相逢”,情人在分离的时候将发钗分开,各人一半,作为重逢的信物,分钗寄意重逢,并蒂齐放之时便是爱人重聚之日。牡丹花在中国文化中寓意富贵吉祥、圆满幸福,用牡丹纹饰设计的发钗隐含对恋人或夫妻美好的祝福。
-
关键词
发钗
富贵吉祥
折柳
交叉组合
重逢
牡丹花
-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南昌市发现三国墓一座
被引量:2
- 9
-
-
作者
李家和
-
出处
《文物工作资料》
1973年第4期3-,共1页
-
文摘
南昌市区都司前某人防工程工地,于今年三月问发现古墓一座,我们配合进行了清理。该墓系卷顶单室砖结构,基门正南北,平面呈凸字形,距地表深5.2米。全墓分甬道与墓室两部分。甬道长80、宽30、高35厘米。随葬器物大都放置于甬道内。墓室长310、宽70、高70厘米,室内尚保存着长方匣形木棺。甬道与墓室相通。墓室砖墙为花纹砖单层平铺错缝迭砌,底砖为横行对缝平铺。墓室南端设有排水沟;木棺靠墓室北端放置,棺长206、前宽42、后宽40、高37.5厘米。
-
关键词
随葬器物
花纹砖
对缝
错缝
砖结构
斜方格纹
弦纹
白膏泥
发钗
都司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波阳发现宋墓一座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余家栋
-
出处
《文物工作资料》
1973年第4期4-,共1页
-
文摘
去年9月,波阳县团林公社东湖大队东湖生产队社员,在平整土地时,发现北宋熊本妻施氏墓一座。墓为长条形麻石砌叠。出土文物计27件:瓷碗2,瓷钵1,瓷罐1,瓷碟1,瓷粉盒3,金龙头杖1,金发钗2,金发簪3,银筷2,银勺1,银盒1,铜镜1,水晶项饰1,铁牛4,铁板1,碑记1,墓志铭1。碑记置梆上,直行阴刻楷书,文曰:“宋故中大夫龙图阁待制熊公讳本之夫人,咸宁郡太夫人施氏,享年六十有九。其终以大观三年十二月十一日辛已。
-
关键词
宋墓
发钗
阴刻
郡太夫人
波阳
瓷罐
公讳
宋熊
平整土地
林公
-
分类号
K8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正是青杏挂枝头
- 11
-
-
作者
伍梦尧
-
机构
《纺织科学研究》编辑部
-
出处
《纺织科学研究》
2015年第4期106-107,共2页
-
文摘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的及笄礼,预示着女孩儿走向成熟,开始承担社会责任"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这句诗词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丽人行》,而他所描述的就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上巳节的情景。作为古人举行"祓除畔浴"(春浴)的日子,除了出游踏青,增进社交之外,在上巳节还会举行一项重要的活动,那就是女孩儿的成人礼——及笄礼。古时,小孩儿无论男女在未成年时皆"黄发垂髫",
-
关键词
笄礼
成人礼
上巳节
三月三日
黄发
多丽
曲裾
深衣
发钗
丽人行
-
分类号
K892.21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宜春市清理一座宋墓
被引量:2
- 12
-
-
作者
尹福生
易明晃
-
机构
宜春市文物办
-
出处
《南方文物》
1983年第4期31-137,共2页
-
文摘
宜春市春台公社珠泉大队肖家牛形里是一个小山坡,比肖家屋场高出20米,坡的北端有一简易公路通过,东西两端全是肖姓居民,南端通问坡顶。宜春市煤球厂在这里挖泥做煤球,从屋后的表土挖深到2米处,露出了一穴砖室券顶宋墓。该墓右前方,有一明墓露于地面,我们在此捡到了陶鸡、陶犬、陶屋三件明器。发现宋墓后,我们于1982年9月14日进行了清理。
-
关键词
宋墓
券顶
右前方
挖泥
发钗
随葬器物
家屋
家牛
黑釉
坡顶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南水北调中线干渠上考古的日子
- 13
-
-
作者
许卫红
-
机构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
出处
《文博》
2007年第4期63-65,共3页
-
文摘
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开始了,这是继三峡文物保护工作后的第二次全国"考古会战".重在参与,我幸运的成为一名河南中线发掘项目的"参与者".2006年6月,收拾好行囊和新结识的搭档上路了,庆幸和忐忑是一天旅途的心情.……
-
关键词
考古
墓群
工地
探方
瓷片
文物保护
发钗
干渠
渠道
南水北调
跨流域引水
啤酒
酿造酒
-
分类号
K871.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此“李慧娘”与彼“李慧娘”有何不同?
- 14
-
-
作者
记者
李梅
-
出处
《时代人物》
2015年第6期100-101,共2页
-
文摘
Q为什么想做这么一部戏?
A我从艺30年,16岁第一次演出《鬼怨》,可以说对李慧娘这个人物是怀有一种情结的。这是个凄美的故事,哀怨而婉约。但是秦腔的高亢唱段与《鬼怨·杀生》等经典折子戏,都着重表现了李慧娘刚烈怨愤的复仇女神形象,而不足以表现她多情重义的内心世界。这让我有种不满足,一直希望能够重新做一部戏完整诠释李慧娘这个人物,表现她既痴情缠绵又嫉恶如仇的内心世界。
-
关键词
李慧娘
复仇女神
红梅记
去芜存精
柳成荫
昭容
发钗
目外
写作经验
文学色彩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基于形态学的金钗、金钗石斛名实续考
被引量:11
- 15
-
-
作者
明兴加
赵纪峰
米本中
王刚
罗毅波
-
机构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濒危药材繁育国家工程实验室重庆市中药资源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重庆分中心
重庆罗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出处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396-2401,共6页
-
基金
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cstc2014 jcsf-nycgzh B80001)
重庆市重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专项(cstc2016zdcy-ztzx10003)
+1 种基金
重庆市社会事业与民生保障项目(cstc2017shms-xdny80013)
万州区科技创新项目(wzstc-022017043)
-
文摘
金钗石斛简称金钗,是复杂的石斛类药材中较早被明确记载的名称,可追溯至唐·卢道元之《太上肘后玉经方》,并被其后历代医药学家所推崇。形态学特征是中药命名的规律之一,该文从形态学角度,采用文献学、历史学、考古学和文字学等多学科证据,考证"金钗""金钗石斛"植物基原。结果表明,"单股为簪,双股为钗",金质发钗(金钗)具有2根钗股是其显著特征,钗股通常为圆柱形,中上部粗细均匀,钗脚渐尖。金质发钗由钗股和钗头2部分组成,钗股装饰简单,钗头样式较多。根据本草记载,"金钗""金钗石斛"具有"色黄如金、茎如钗股、无歧、旁枝如钗、股短中实"的形态特点。通过10种石斛属植物形态对比结果表明,本草所述"金钗""金钗石斛"的植物基原应为曲茎石斛Dendrobium flexicaule,而曲茎石斛独特的人字形生长特性可能是其被称为金钗的主要原因。同时,明代出现"金钗花"可能源于花钗钗头花朵装饰的缘故,即"金钗""金钗石斛"源于钗股,"金钗花"源于钗头。
-
关键词
首饰
发钗
金钗
金钗石斛
曲茎石斛
形态学
-
Keywords
Chinese characters
hairpin
Jinchai
Jinchai Shihu
Dendrobium flexicaule
dried vegetative morphology
-
分类号
S567.239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
-
题名抚州镇清理东晋永和四年墓
被引量:1
- 16
-
-
作者
余家栋
-
出处
《文物工作资料》
1965年第3期2-,共1页
-
文摘
1965年5月5日,我们在抚州镇南郊约4华里的“江西建新砖瓦厂”工地上,清理了晋墓一座。此墓系券棚式砖室墓,平面呈凸字形,分甬道、前室、后室三部分。甬道宽86、长162厘米;前室宽199、长246厘米;后室宽199、长417厘米,后室高265厘米;前室低于后室16厘米。前室前端与后室后壁及前后室交接处各砌一券拱。后壁中央砌一砖柱,直接券拱。
-
关键词
后室
前室
砖室墓
砖柱
州镇
四年
发钗
棚式
钱牧
出土遗物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南昌市清理晋墓二座
被引量:1
- 17
-
-
作者
余家栋
-
出处
《文物工作资料》
1974年第1期3-,共1页
-
文摘
南昌市郊永和门外和老福山上窑湾,于基建工程中发现晋代夫妇合葬墓两座。今年三月与五月间,我们配合工程进行了清理。(一)永和门外晋墓,系券顶砖室墓,平面呈长方形,全长5.75米,宽1.55米分前后两室。
-
关键词
砖室墓
券顶
随葬器物
青瓷四系罐
基建工程
窑湾
后室
发钗
墓主
银顶针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母亲的发髻
- 18
-
-
作者
张寄寒
-
出处
《岁月(原创)》
2005年第6期63-64,共2页
-
文摘
母亲开始留发髻,那年我10岁,母亲40刚出头。母亲那白白胖胖的鹅蛋形脸上,一双又黑又亮的眼睛,乌黑的发髻上插着一支闪闪发光的白银发钗,显得更加楚楚动人。每天早晨,母亲用盛在青花碗里的刨花水,抹着那一头浓密乌黑的长发,再盘上一个巴掌大的横爱司发髻,高高地翘在脑后。
-
关键词
青花碗
蛋形
发钗
金戒指
月光下
桅子
小石桥
金耳环
这个世界
张洗
-
分类号
I24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海淀区四季青镇双新村清墓出土头饰漫谈
- 19
-
-
作者
张子晗
-
机构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
-
出处
《收藏家》
2023年第8期58-65,共8页
-
文摘
清代是中国古代女性头饰发展史中工艺技术最发达、装饰纹样最丰富的时期。海淀区四季青镇双新村清墓出土了一批具有典型意义的精美饰物,部分尚在修复整理中。本文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几件头饰,从其源流与发展、种类和样式、材质与工艺、文化意蕴和用途四个方面略作阐述。
-
关键词
清代墓葬
头饰
发簪
发钗
金饰件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遗留在千年古画中的 悬案
被引量:3
- 20
-
-
作者
陈零初
-
出处
《文物天地》
2002年第12期66-71,共9页
-
文摘
远去的历史就像流水一样,掬起一捧,它也会顺着指缝溜走。剩下的也许只有一些沙砾和细石。在经过沉淀和冲刷之后,这些砂砾和细石也逐渐改变了形状。同样,历史留下的记忆在经过沉淀和冲刷之后也逐渐模糊了本来的面貌。变成了历史的疑问。有形的艺术品是最容易被人们从历史的长河中捡拾起来的记忆,我们今天依然可以看到这么多来自晋唐宋元的书画瑰宝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在经过了千年的临摹、复制、秘藏、易手之后,在笔墨的映衬下。一些蛛丝马迹也提示着我们还有很多疑点悬而未决。于是个中专家皓首穷经、遍查典籍,虽然各自观点不尽相同,但都是严格秉承着"赛先生"的态度,且目的只有一个:为国宝正名。
-
关键词
《游春图》
南宋人
章伯益
摹本
展子虔
山水画
发钗
《簪花仕女图》
-
分类号
G262.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