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取代吲哚-2-酮的合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占成 金云舟 高博 《合成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9-122,共4页
4-取代苯胺依次与水合氯醛及盐酸羟胺反应制得4-取代异亚硝基乙酰苯胺(2a~2e);2在浓硫酸作用下环合制得5-取代靛红(3a~3e);3通过改进的Wolff-Kishner-黄鸣龙反应合成了重要的药物中间体——5-取代吲哚-2-酮(5a~5e);5a通过硝化制得5-... 4-取代苯胺依次与水合氯醛及盐酸羟胺反应制得4-取代异亚硝基乙酰苯胺(2a~2e);2在浓硫酸作用下环合制得5-取代靛红(3a~3e);3通过改进的Wolff-Kishner-黄鸣龙反应合成了重要的药物中间体——5-取代吲哚-2-酮(5a~5e);5a通过硝化制得5-硝基吲哚-2-酮(5f);5f被还原制得5-氨基吲哚-2-酮(5g)。其结构经1H NMR和MS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取代吲哚-2-酮 Wolff-Kishner-黄鸣龙反应 药物中间体 合成
下载PDF
VEGF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3-取代吲哚-2-酮的合成及抑制活性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重 李钦 樊后兴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目的:合成一系列结构新颖的3-取代吲哚-2-酮类化合物,并测试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抑制活性。方法:以2-(羟甲基)-5-氰基-1H-吲哚为起始原料,经水解、氧化、缩合和胺化反应得到目标产物(6-14);以舒尼替尼为阳性对照,用MT... 目的:合成一系列结构新颖的3-取代吲哚-2-酮类化合物,并测试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抑制活性。方法:以2-(羟甲基)-5-氰基-1H-吲哚为起始原料,经水解、氧化、缩合和胺化反应得到目标产物(6-14);以舒尼替尼为阳性对照,用MTT法测试目标产物对VEGFR-2高表达的人乳腺上皮细胞(HMEC)的抑制活性。结果:合成9个未见报道的目标产物,其结构均经1H NMS,ESI-MS确证;样品浓度为10μmol/L时,化合物14对VEGFR-2的抑制率为68.56%,舒尼替尼为62.53%。结论:化合物14对VEGFR-2的抑制活性优于阳性对照舒尼替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酪氨酸激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3-取代吲哚-2-酮
下载PDF
1,3-取代吲哚-2-酮衍生物的合成与肿瘤细胞毒活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田婉蓉 陈瑶 +1 位作者 李美美 邓赟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06-612,共7页
以苯胺为原料,通过肟化、环合生成二氢吲哚-2,3-二酮,再对其进行N-烷基化、亲核加成和磺酰化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5a~5g和7a~7e。通过^(1)H NMR、^(13)C NMR确认其结构。采用噻唑蓝(MTT)法测试了目标化合物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鼠黑... 以苯胺为原料,通过肟化、环合生成二氢吲哚-2,3-二酮,再对其进行N-烷基化、亲核加成和磺酰化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5a~5g和7a~7e。通过^(1)H NMR、^(13)C NMR确认其结构。采用噻唑蓝(MTT)法测试了目标化合物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鼠黑色素瘤细胞B16、鼠结肠癌细胞CT26三种肿瘤细胞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7d、7e具有明显的肿瘤细胞毒活性,其中化合物7d对MDA-MB-231的细胞毒活性比阳性药五氟尿嘧啶更强,IC_(50)为4.63±0.14μmol/L。本文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具有肿瘤细胞毒活性的吲哚酮类衍生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取代吲哚-2-酮 亲核加成反应 肿瘤细胞毒活性
原文传递
3-取代吲哚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10
4
作者 闵真立 姜凤超 张奇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29-132,共4页
目的设计合成具有抗肿瘤活性的3-取代吲哚-2-酮类化合物,并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方法以吲哚酮和苯甲醛衍生物在微波辐射条件下进行缩合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用人肝癌HepG2细胞进行抗肿瘤活性检测。结果合成了8个化合物,其中6个未见... 目的设计合成具有抗肿瘤活性的3-取代吲哚-2-酮类化合物,并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方法以吲哚酮和苯甲醛衍生物在微波辐射条件下进行缩合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用人肝癌HepG2细胞进行抗肿瘤活性检测。结果合成了8个化合物,其中6个未见报道。其结构均经1HNMR、IR及ESIMS确证。结论初步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Ⅱe、Ⅱg有较强的活性(IC50值分别为1.4μmol·L-1和1.2μmol·L-1,小于阳性对照药5Fu)。微波辐射技术用于3取代吲哚酮的合成,能大幅度缩短反应时间,提高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 化合物制备 微波辐射 3-取代吲哚-2-酮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6-取代氨基苯甲酰基-2-吲哚酮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银科 蔡正洪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93-396,共4页
以硝基苯甲酰氯和溴苯为原料,经多步常规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标题化合物,为该类化合物的活性筛选提供物质基础。
关键词 6-取代氨基苯甲酰基-2- 磺酰胺 酰胺 衍生物
下载PDF
3,3′-双取代-2-吲哚酮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6
作者 李午戊 张尊听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4-70,共7页
以靛红(2,3-二酮二氢吲哚)及其衍生物作为先导化合物,利用活性结构单元拼接原理,通过Morita-Baylis-Hillman反应将3,3′-双取代-2-吲哚酮结构单元与丙烯酸酯基团构筑在同一分子中,合成系列3,3′-双取代-2-吲哚酮(3a—3r),结构经~1H NMR... 以靛红(2,3-二酮二氢吲哚)及其衍生物作为先导化合物,利用活性结构单元拼接原理,通过Morita-Baylis-Hillman反应将3,3′-双取代-2-吲哚酮结构单元与丙烯酸酯基团构筑在同一分子中,合成系列3,3′-双取代-2-吲哚酮(3a—3r),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或MS表征。化合物3a—3r对于人白血病细胞(K562)和前列腺癌细胞(PC-3)的体外抗增值活性采用MTT法进行测定。药理活性研究表明,该类化合物对于K562和PC-3均有抗增殖活性,其中3j对K562的抗增殖活性最强,3r对PC-3的抗增殖活性最强,这两者的抗增殖活性分别为阳性对照物顺铂的2.85倍和4.2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3′-取代-2- 合成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取代吲哚-2-酮的合成方法综述
7
作者 刘淑杰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42-246,共5页
取代吲哚-2-酮多用于现代医药化工业中,可以作为多种药物重要中间体。总结了文献报道的取代吲哚-2-酮的工艺路线和合成方法,总计12条路线。
关键词 取代吲哚-2-酮 工艺路线 合成方法
原文传递
3-取代2-吲哚酮类化合物的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熊俭 刘婧 姜凤超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5期380-383,共4页
目的寻找新的具有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活性的3取代2吲哚酮类化合物。方法以2吲哚酮为原料,利用缩合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并进行体外初步药效学评价。结果设计并合成了5种化合物,其中4种为首次发现,体外初步药效学研... 目的寻找新的具有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活性的3取代2吲哚酮类化合物。方法以2吲哚酮为原料,利用缩合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并进行体外初步药效学评价。结果设计并合成了5种化合物,其中4种为首次发现,体外初步药效学研究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均具有抑制S180肿瘤细胞生长的活性,其中化合物Ⅱ活性最强。结论3取代2吲哚酮类化合物具有抑制S180肿瘤细胞生长的活性,化合物中吲哚环平面与相应的芳环平面之间处于垂直状态时活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激酶抑制药 3-取代2- 抗癌药物
下载PDF
5-取代-2-吲哚酮的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封志远 余湖长 +1 位作者 李子成 姜红武 《四川化工》 CAS 2017年第2期1-3,25,共4页
以对位取代苯胺为原料,经酰化、肟化、环合以及黄鸣龙还原四步反应,合成了四种不同取代基的5-取代-2-吲哚酮,并对产物进行了1 H NMR表征。通过对反应温度、投料比等工艺参数进行对比,初步探究出一条产率较高的可行工艺路线。
关键词 5-取代-2- 黄鸣龙还原 合成工艺
下载PDF
N-取代-2-吲哚酮-3-酰胺的合成
10
作者 殷明星 《广东化工》 CAS 2016年第11期309-309,308,共2页
通过N-取代-2-吲哚酮与异氰酸酯反应,以80%-88%的收率方便高效地合成了5种新的N-取代-2-吲哚酮-3-酰胺类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均通过核磁共振谱(~1H NMR和^(13)C NMR)及高分辨质谱(HRMS)进行了结构表征。
关键词 N-取代-2- 异氰酸酯 N-取代-2--3-酰胺
下载PDF
银介导的N-芳基丙烯酰胺串联环化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任志军 罗维纬 周俊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26-2039,共14页
作为明星分子,N-芳基丙烯酰胺可发生自由基加成串联环化反应,从而高效构建C(3)-二取代吲哚-2-酮骨架.吲哚-2-酮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一直是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银催化剂具有独特的催化活性... 作为明星分子,N-芳基丙烯酰胺可发生自由基加成串联环化反应,从而高效构建C(3)-二取代吲哚-2-酮骨架.吲哚-2-酮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一直是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银催化剂具有独特的催化活性,毒性低,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愈加广泛.从不同的自由基前体及成键类型(C—C、C—N、C—P、C—S)出发,对银介导的N-芳基丙烯酰胺串联环化反应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代表性底物及反应机理进行了归纳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介导反应 N-芳基丙烯酰胺 串联环化反应 C(3)-取代吲哚-2-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