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甲基-4-乙氧羰基-5-取代肼基-1H-吡唑的合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春荣 邢建宇 柴丽红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4-226,共3页
报道了3-甲基-4-乙氧羰基-5-[α-(对硝基苯氧基)十四酸酰]肼基-1H-吡唑(Ⅲ)的合成方法。以乙酰乙酸乙酯和硫代卡巴肼为原料得到3-甲基-5-肼基-4-乙氧羰基吡唑(Ⅰ),化合物Ⅰ与α-(对硝基苯氧基)十四酸酰氯(Ⅱ)反应获得化合物Ⅲ,收率66.7... 报道了3-甲基-4-乙氧羰基-5-[α-(对硝基苯氧基)十四酸酰]肼基-1H-吡唑(Ⅲ)的合成方法。以乙酰乙酸乙酯和硫代卡巴肼为原料得到3-甲基-5-肼基-4-乙氧羰基吡唑(Ⅰ),化合物Ⅰ与α-(对硝基苯氧基)十四酸酰氯(Ⅱ)反应获得化合物Ⅲ,收率66.7%。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谱确证了化合物Ⅲ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乙氧羰基取代肼基-1H-吡唑 合成 波谱分析
下载PDF
N,N-二取代肼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2
作者 程清蓉 许建明 +1 位作者 李翔 喻宗沅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03年第4期1-3,共3页
N,N 二取代肼类化合物是有机合成和医药化学的一个很重要的中间体,在国内外受到广泛的重视,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对N,N 取代肼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
关键词 N N-取代肼 合成 综述
下载PDF
取代肼与α、β不饱和醛酮的反应机理探究
3
作者 王水晶 王洪福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49-52,共4页
就α、β不饱和醛酮与取代肼的反应机理探究对目前教科书中几种不同说法提出了新的看法,即在一定条件下α、β不饱和醛酮与取代肼的反应也可以是1、4加成为主,苯取代烷基的氮原子进攻β位的烯碳原子,反应的中间体可以分离和观察到,所以... 就α、β不饱和醛酮与取代肼的反应机理探究对目前教科书中几种不同说法提出了新的看法,即在一定条件下α、β不饱和醛酮与取代肼的反应也可以是1、4加成为主,苯取代烷基的氮原子进攻β位的烯碳原子,反应的中间体可以分离和观察到,所以这个多中心反应的主要途径和反应产物与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结构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加成 1、4加成 取代肼 中间体 产物
下载PDF
新型1,2-二取代肼的设计合成及抗癌活性初步研究
4
作者 胡健灵 张超 +6 位作者 朱文达 何业谱 彭姝羚 陈振强 李明月 刘志军 陈河如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70-1883,共14页
设计合成了13个新型1,2-二取代肼,其中包括10个2-芳基-1-(4-(N-异丙基)氨甲酰基)苄肼(9a~9j)、2个2-芳甲基-1-(4-(N-异丙基)氨甲酰基)苄肼(13a~13b)以及2-对甲基苯甲酰基-1-(4-(N-异丙基)氨甲酰基)苄肼(14).噻唑蓝法(MTT)检测发现,目标... 设计合成了13个新型1,2-二取代肼,其中包括10个2-芳基-1-(4-(N-异丙基)氨甲酰基)苄肼(9a~9j)、2个2-芳甲基-1-(4-(N-异丙基)氨甲酰基)苄肼(13a~13b)以及2-对甲基苯甲酰基-1-(4-(N-异丙基)氨甲酰基)苄肼(14).噻唑蓝法(MTT)检测发现,目标化合物对大鼠脑胶质瘤细胞(C6)、小鼠黑色素瘤复苏细胞(K1735)、人肝癌细胞(HepG-2)、人结肠癌细胞(SW620)、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人恶性黑色素瘤(A357)共六株肿瘤细胞大致显示出比阳性对照药丙卡巴肼(Pcb)更好的抗肿瘤活性.Pcb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敏感,在孵育48 h条件下,2-(4-甲氧基)苯基-1-(4-(N-异丙基)氨甲酰基)苄肼(9a)、2-(6-甲氧基-2-基)萘基-1-(4-(N-异丙基)氨甲酰基)苄肼(9b)和2-(3-溴)苯基-1-(4-(N-异丙基)氨甲酰基)苄肼(9i)均表现出比Pcb更强的抗癌活性;9a对除C6和SW620外的其它五株肿瘤细胞展现出最强的抗癌活性,其中,对MDA-MB-231细胞的IC50值为(10.8±0.9)μmol/L;13b对C6的抑制活性最强,IC50值为(15.9±3.1)μmol/L;9e则对SW620的抑制活性最高,IC50值为(62.7±1.4)μmol/L.对于化合物9a~9j,当芳基Ar上的取代基为吸电子效应基团时,通常处于间位比处于对位的抗癌活性要高(9g>9f,9i>9h);而当取代基为供电子效应的基团时,就没有这样的规律性;对于SW620而言,芳环上有弱的供电子诱导效应取代基对提高增殖抑制活性有利.化合物9a、9b、13a和13b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3T3)的增殖抑制活性较高,尤其是化合物9a和13a,在孵育48 h条件下IC50值分别为(24.9±1.2)和(13.9±1.7)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二取代肼 抗肿瘤 烷化剂 前药 药物设计合成
原文传递
阿奇霉素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Ⅱ.4''-取代酰基肼基甲酸酯 被引量:5
5
作者 葛涵 沈舜义 周伟澄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67-572,577,共7页
分别以阿奇霉素11,12-环硼酸酯和阿奇霉素为原料,设计并合成了22个阿奇霉素4''-取代酰基肼基甲酸酯及4''-取代酰基肼基甲酸酯-11,12-环碳酸酯衍生物。体外抗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所得大部分化合物对受试革兰阳性金黄色... 分别以阿奇霉素11,12-环硼酸酯和阿奇霉素为原料,设计并合成了22个阿奇霉素4''-取代酰基肼基甲酸酯及4''-取代酰基肼基甲酸酯-11,12-环碳酸酯衍生物。体外抗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所得大部分化合物对受试革兰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抗菌活性良好,部分化合物对革兰阳性表皮葡萄球菌、丙型链球菌和革兰阴性福氏志贺菌也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取代酰基基甲酸酯 阿奇霉素衍生物 合成 抗菌活性
下载PDF
通过电化学脱氢N—N偶联合成四取代肼化合物(英文) 被引量:13
6
作者 冯恩祺 侯中伟 徐海超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24-1428,共5页
通过电氧化二级芳胺合成了一系列四取代肼化合物.该电合成反应采用简单的装置如单室电解槽和恒电流电解,且无需过渡金属催化剂和氧化试剂,并可放大至克级规模.
关键词 有机电合成 电氧化 脱氢偶联 取代肼
原文传递
N-叔丁基-N-取代苯甲酰肼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毛春晖 汪清民 +1 位作者 黄润秋 刘玉秀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05年第1期31-34,共4页
采用四种不同的氨基保护法合成了九个 N 叔丁基 N (取代)苯甲酰肼,其中,氯甲酸苄酯保护法和氯甲酸苯酯保护法首次被用于该类化合物的合成,氯甲酸苄酯保护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后处理简单及污染小等优点,适宜大规模工业生产。但... 采用四种不同的氨基保护法合成了九个 N 叔丁基 N (取代)苯甲酰肼,其中,氯甲酸苄酯保护法和氯甲酸苯酯保护法首次被用于该类化合物的合成,氯甲酸苄酯保护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后处理简单及污染小等优点,适宜大规模工业生产。但是,该法的局限性是当苯环上有氯、溴或硝基等取代基时,不宜采用该法。此时,Boc保护法和氯甲酸苯酯保护法适宜作为该法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叔丁基-N-(取代)苯甲酰 合成 氨基保护 脱保护
下载PDF
取代肼基甲酸酯的制备 被引量:1
8
作者 刘长令 张国生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CAS 2001年第20期30-30,共1页
取代肼基甲酸酯尤其是3-[4-(吡啶-2-基)苄基]咔巴酸叔丁酯(carbazate)或肼基甲酸叔丁酯(I)是如下医药(Ⅱ在W097/40029中有报道)
关键词 取代肼基甲酸酯 3-[4-(吡啶-2-基)苄基]咔巴酸叔丁酯 基甲酸叔丁酯 合成路线
原文传递
N-取代酰氯水杨酰肼的合成、表征及抑菌活性研究
9
作者 朱姗姗 卢俊瑞 +3 位作者 辛春伟 鲍秀荣 邹敏 刘倩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4-6,共3页
依据邻羟基二苯醚及酰肼类化合物的抗菌特性,以"邻羟苯基"为分子核心,构建了一类N-取代酰氯水杨酰肼类化合物.以水杨酸甲酯为原料,先经溴化反应制得5-溴水杨酸甲酯,再经肼解反应、最后与酰氯反应.抑菌测试表明,在质量浓度为0.... 依据邻羟基二苯醚及酰肼类化合物的抗菌特性,以"邻羟苯基"为分子核心,构建了一类N-取代酰氯水杨酰肼类化合物.以水杨酸甲酯为原料,先经溴化反应制得5-溴水杨酸甲酯,再经肼解反应、最后与酰氯反应.抑菌测试表明,在质量浓度为0.01%时,目标化合物对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均高于90.0%,具有较强抑菌活性;对白色念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表明该类化合物对不同菌株的抑菌活性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和特异性;构效分析表明,邻羟基苯环上引入Br原子能够提高化合物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取代酰氯水杨酰 水杨酸甲酯 合成 表征 抑菌活性
下载PDF
阿奇霉素衍生物的合成和抗菌活性研究.Ⅲ.4″-取代亚乙基肼基甲酸酯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宝霞 葛涵 沈舜义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51-656,共6页
以阿奇霉素11,12-环硼酸酯为原料,设计并合成了17个阿奇霉素4″-取代亚乙基肼基甲酸酯及4″-取代亚乙基肼基甲酸酯-11,12-环碳酸酯衍生物。体外抗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受试表皮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和丙型链... 以阿奇霉素11,12-环硼酸酯为原料,设计并合成了17个阿奇霉素4″-取代亚乙基肼基甲酸酯及4″-取代亚乙基肼基甲酸酯-11,12-环碳酸酯衍生物。体外抗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受试表皮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和丙型链球菌等革兰阳性菌,以及福氏志贺菌等革兰阴性菌抗菌活性良好,部分化合物对革兰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也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取代亚乙基基甲酸酯 阿奇霉素衍生物 合成 抗菌活性
下载PDF
阿奇霉素4''-取代亚苄肼基甲酸酯衍生物的合成和抗菌活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章跃 沈舜义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5-220,共6页
以阿奇霉素11,12-环硼酸酯为原料,设计并合成了18个阿奇霉素4''-取代亚苄肼基甲酸酯及4''-取代亚苄肼基甲酸酯-11,12-环碳酸酯衍生物。体外抗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所得化合物对受试革兰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 以阿奇霉素11,12-环硼酸酯为原料,设计并合成了18个阿奇霉素4''-取代亚苄肼基甲酸酯及4''-取代亚苄肼基甲酸酯-11,12-环碳酸酯衍生物。体外抗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所得化合物对受试革兰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双球菌抗菌活性良好,部分化合物对丙型链球菌、革兰阴性菌如鲍氏志贺氏菌和普通变形杆菌也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4″-取代亚苄基甲酸酯 阿奇霉素衍生物 合成 抗菌活性
下载PDF
水相铜/十二烷基取代酰肼-吡啶-N-氧化物催化咪唑的N-芳基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汪小创 张洁 谢建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78-1184,共7页
设计合成了5种新型烷基取代酰肼-吡啶-N-氧化物,并将其作为水相铜催化含氮杂环与芳香碘代物偶联反应的配体.实验结果表明,十二烷基取代酰肼-吡啶-N-氧化物的催化效果最佳.对影响反应的其它条件,如铜源、碱、反应时间和温度等条件进行了... 设计合成了5种新型烷基取代酰肼-吡啶-N-氧化物,并将其作为水相铜催化含氮杂环与芳香碘代物偶联反应的配体.实验结果表明,十二烷基取代酰肼-吡啶-N-氧化物的催化效果最佳.对影响反应的其它条件,如铜源、碱、反应时间和温度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最佳反应条件:CuO(10%,摩尔分数),NaOH(1 mmol),TBAB(5%,摩尔分数),L5(20%,摩尔分数),于120℃反应12 h,无需惰性气体保护.在此条件下,芳香碘代物与咪唑偶联反应的产率为60%~92%.该方法的特点是以水作为反应溶剂,长链烷基取代酰肼-吡啶-N-氧化物同时起到了铜催化剂配体和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取代-吡啶-N-氧化物 C—N偶联 芳基卤化物 铜催化
下载PDF
3-取代甲撑肼基二硫代甲酸甲酯类化合物热裂解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玲珍 边高峰 +2 位作者 蒋可志 邬继荣 来国桥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1897-1901,共5页
首次采用气质联用仪研究了3-取代甲撑肼基二硫代甲酸甲酯类化合物的热裂解反应,发现其在气化室可热裂解产生芳香腈、甲硫醇和异硫氰酸.考察了3-苯基甲撑肼基二硫代甲酸甲酯在不同温度时的热裂解效率,发现温度对其热裂解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次采用气质联用仪研究了3-取代甲撑肼基二硫代甲酸甲酯类化合物的热裂解反应,发现其在气化室可热裂解产生芳香腈、甲硫醇和异硫氰酸.考察了3-苯基甲撑肼基二硫代甲酸甲酯在不同温度时的热裂解效率,发现温度对其热裂解具有重要的影响,该化合物在230℃时就能基本完全裂解.同时还考察了含有不同取代基的化合物在210℃下的热裂解情况,结果表明含推电子基的化合物比吸电子基化合物在气化室中裂解得完全,热稳定性更差,并根据实验结果推测了热裂解反应的可能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取代甲撑基二硫代甲酸甲酯 气质联用 热裂解反应 芳香腈
下载PDF
阿奇霉素衍生物的合成和抗菌活性研究.Ⅳ.4''-取代杂芳环亚甲基肼基甲酸酯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传娴 葛涵 沈舜义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90-895,共6页
以阿奇霉素11,12-环硼酸酯为原料,设计并合成了13个阿奇霉素4''-取代杂芳环亚甲基肼基甲酸酯及4''-取代杂芳环亚甲基肼基甲酸酯-11,12-环碳酸酯衍生物。体外抗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 以阿奇霉素11,12-环硼酸酯为原料,设计并合成了13个阿奇霉素4''-取代杂芳环亚甲基肼基甲酸酯及4''-取代杂芳环亚甲基肼基甲酸酯-11,12-环碳酸酯衍生物。体外抗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和丙型链球菌等革兰阳性菌,以及福氏志贺菌等革兰阴性菌抗菌活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取代杂芳环亚甲基基甲酸酯 阿奇霉素衍生物 合成 抗菌活性
下载PDF
双(取代水杨醛)缩卡巴肼正丁基锡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除草活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春林 冯泳兰 +3 位作者 张复兴 庾江喜 蒋伍玖 邝代治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95-801,共7页
在微波甲醇溶剂热中,正丁基三氯化锡(n-Bu Sn Cl3)与双[4-二乙氨基或(3,5-二叔丁基)取代水杨醛]缩卡巴肼和缩硫代卡巴肼配体反应,合成双(取代水杨醛)缩卡巴肼和缩硫代卡巴肼丁基锡配合物,(n-Bu Sn)_2Cl_3(OH_2)[(2-OH,R)Ph CH NNH]_2CX[... 在微波甲醇溶剂热中,正丁基三氯化锡(n-Bu Sn Cl3)与双[4-二乙氨基或(3,5-二叔丁基)取代水杨醛]缩卡巴肼和缩硫代卡巴肼配体反应,合成双(取代水杨醛)缩卡巴肼和缩硫代卡巴肼丁基锡配合物,(n-Bu Sn)_2Cl_3(OH_2)[(2-OH,R)Ph CH NNH]_2CX[R:4-NEt_2(4-二乙氨基),X:O(A1);R:4-NEt_2,X:S(A2);R:3,5-(t-Bu)_2,X:O(A3);R:3,5-(t-Bu)_2,X:S(A4)],经元素分析、IR、1H和13C NMR表征,X射线衍射获得的配合物A2的晶体结构表明,化合物A2是具有六配位畸形八面体构型的双锡核配合物。配体及其丁基锡配合物均对马齿苋、刺苋、四九菜心、苋菜和决明子靶标植物具有生长抑制作用,且配合物A1和A2具有较广谱、配合物A3和A4具有选择性生长抑制作用,可作为杂草生长抑制候选物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取代水杨醛)缩卡巴丁基锡配合物 晶体结构 除草活性
下载PDF
双(取代水杨醛)缩卡巴肼及其苄基锡配合物的合成、表征、荧光性质和除草活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冯泳兰 杨春林 +1 位作者 张复兴 邝代治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37-1745,共9页
用5-甲基水杨醛、4-二乙氨基水杨醛分别与卡巴肼或硫代卡巴肼缩合,制得1,5-二取代卡巴肼或硫代卡巴肼配体。在微波甲醇溶剂热条件下,二苄基二氯化锡前体与配体反应,合成了双(取代水杨醛)缩(硫代)卡巴肼苄基锡配合物T1~T4,但T4的结构与T1... 用5-甲基水杨醛、4-二乙氨基水杨醛分别与卡巴肼或硫代卡巴肼缩合,制得1,5-二取代卡巴肼或硫代卡巴肼配体。在微波甲醇溶剂热条件下,二苄基二氯化锡前体与配体反应,合成了双(取代水杨醛)缩(硫代)卡巴肼苄基锡配合物T1~T4,但T4的结构与T1~T3不同,T4由N,N′-双(4-二乙氨基水杨醛)缩连氮及甲氧基桥联锡组成的苄基锡配合物,T4还可由卡巴肼、4-二乙氨基水杨醛和二苄基二氯化锡“一锅法”合成。T1~T4的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13CNMR表征,并用X射线衍射法确证配合物T4的晶体分子结构。T4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中心锡原子与氮、氧、苄基碳和氯原子组成六配位变形八面体构型。T4在DMF-H2O溶液中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质,当含水量0~30%(V/V)时具有聚集荧光增强效应,含水量大于30%时,随含水体积分数增加荧光强度减弱,以至最后淬灭。配合物对马齿苋具有良好的生长抑制作用,T1和T3对决明子、T2对苋菜和T4对四九菜心具有选择性生长抑制作用,可作为除草剂的候选化合物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取代水杨醛)缩卡巴 苄基锡配合物 荧光性质 除草活性
下载PDF
N-[1-(取代苯基)乙基]-2-羟基苯甲酰肼的合成、表征及抑菌活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邹敏 卢俊瑞 陈慧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235-2238,共4页
依据邻羟基二苯醚及芳香肼类化合物的抗菌特性,以邻羟苯基为分子核心,酰肼键为桥基,设计合成了7种未见报道的N-(取代苯基)乙基-2-羟基苯甲酰肼类化合物.以水杨酸甲酯为原料,经肼解反应后与取代苯乙酮缩合,再与硼氢化钠反应制得目标化合... 依据邻羟基二苯醚及芳香肼类化合物的抗菌特性,以邻羟苯基为分子核心,酰肼键为桥基,设计合成了7种未见报道的N-(取代苯基)乙基-2-羟基苯甲酰肼类化合物.以水杨酸甲酯为原料,经肼解反应后与取代苯乙酮缩合,再与硼氢化钠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化合物结构经IR,1H NMR和元素分析等证实.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对不同菌株的抑菌活性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和特异性.当质量浓度为1×10-4g/mL时,化合物3b和3e对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高达100%,有极强的抑菌活性;所有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大于70%,有一定的抑菌活性.构效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苯基中引入Cl或Br等卤原子能显著增强化合物的抑菌活性,而引入—NO2及—CH3基团则会降低其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取代苯基)乙基-2-羟基苯甲酰 解反应 抑菌活性
下载PDF
新型2-(2’-取代亚肼基)-1,3-二硫杂环戊烷衍生物的合成和菌活性研究
18
作者 朱小康 《农化新世纪》 2005年第6期26-26,共1页
含硫杂环亚肼基类杀菌剂是一类有可能应用于医药和农药且具有良好杀菌活性的化合物,1964年英国学者Lemal和Banitt在研究亲核反应机理时就报道了2-(2’-取代亚肼基)-1,3-二硫杂环戊烷衍生物的合成;后来国外学者还报道了一些类似化合... 含硫杂环亚肼基类杀菌剂是一类有可能应用于医药和农药且具有良好杀菌活性的化合物,1964年英国学者Lemal和Banitt在研究亲核反应机理时就报道了2-(2’-取代亚肼基)-1,3-二硫杂环戊烷衍生物的合成;后来国外学者还报道了一些类似化合物合成方面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取代基)-1 3-二硫杂环戊烷衍生物 合成方法 菌活性 杀菌剂 农药
下载PDF
取代氨基脲的制备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玉炉 王晓阳 李建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4期65-70,共6页
本文主要综述了肼与相关化合物的取代反应,异氰酸酯与取代肼的加成反应、重排反应以及由氨基脲或单取代氨基脲等制备1.4-二取代氨基脲(R′-NH-CO-NH-NH-R,R=R′或R≠R′)的方法.
关键词 氨基脲 取代肼 制备 取代氨基脲
下载PDF
N-取代芳酰氨基-5-氟代苯基-2-呋喃甲酰硫脲的合成与生物活性测定 被引量:10
20
作者 薛思佳 卞王东 +1 位作者 柴安 吁松瑞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65-869,共5页
从5-氟代苯基-2-呋喃甲酸出发,经酰化、异硫氰酸酯化,再与取代芳酰肼反应合成了2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N-取代芳酰氨基-5-氟代苯基-2-呋喃甲酰硫脲.目标产物的结构经IR,1H NMR和元素分析测定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部分化合物对棉花枯... 从5-氟代苯基-2-呋喃甲酸出发,经酰化、异硫氰酸酯化,再与取代芳酰肼反应合成了2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N-取代芳酰氨基-5-氟代苯基-2-呋喃甲酰硫脲.目标产物的结构经IR,1H NMR和元素分析测定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部分化合物对棉花枯萎病、黄瓜灰霉病、苹果轮纹病和棉花炭疽病有较好的选择性杀菌活性;部分目标化合物有较好的除草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代芳酰 5-氟代苯基-2-呋喃甲酰硫脲 合成 生物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