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周期不同LH水平下取卵时机及授精方式对胚胎实验室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丽娟 马兰 +2 位作者 姜春榕 易恬 陈娉婷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534-536,共3页
目的比较自然周期不同血清黄体生成素(LH)水平下取卵时间的差异以及获卵率和取卵后优质胚胎形成率,并探讨不同授精方式下优质胚胎的形成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医院生殖遗传中心行自然周期I... 目的比较自然周期不同血清黄体生成素(LH)水平下取卵时间的差异以及获卵率和取卵后优质胚胎形成率,并探讨不同授精方式下优质胚胎的形成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医院生殖遗传中心行自然周期IVF/ICSI助孕患者的518个周期。根据HCG日血清LH水平分为5组:LH<10 U/L组,10 U/L≤LH<15 U/L组,15 U/L≤LH<20 U/L组,20 U/L≤LH<30 U/L组和LH≥30 U/L组;根据HCG日卵泡直径分为3组:卵泡直径<14 mm组,14 mm≤卵泡直径<18 mm组,卵泡直径≥18 mm组;根据授精方式分为2组:IVF组和ICSI组。分别比较不同LH水平组和不同卵泡直径组的取卵时间、获卵率、正常受精率及优质胚胎率等;比较不同授精方式下的取卵时间、正常受精和优质胚胎形成情况。结果不同LH水平组取卵后的正常受精周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LH<10 U/L组的优质胚胎形成周期率显著高于LH≥30 U/L组(60.16%vs.48.08%,P<0.05);不同LH水平组取卵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LH水平的升高取卵时间逐渐缩短;随着LH水平升高,获卵率呈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卵泡直径组取卵后的正常受精周期率、优质胚胎形成周期率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IVF组和ICSI组的正常受精周期率和优质胚胎形成周期率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然周期取卵时间应当根据患者情况采取个性化方案,授精方式对正常受精和优质胚胎形成没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周期 促黄体生成素 取卵时机 体外受精 优质胚胎
下载PDF
不同超促排卵方案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丁培辉 王雁林 劳凯雪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401-405,共5页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控制性超促排卵方案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临床及实验室结果,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为临床医生选择最佳超促排卵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行IVF-ET共1996个新鲜周期的患...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控制性超促排卵方案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临床及实验室结果,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为临床医生选择最佳超促排卵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行IVF-ET共1996个新鲜周期的患者资料,按照超促排卵方案不同分为超长方案组(471周期)、长方案组(818周期)、拮抗剂方案组(707周期),统计分析三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用药、取卵时机、扳机类型及实验室相关数据的差异。结果拮抗剂方案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基础雌二醇(bE2)、基础黄体生成素(bLH)均高于其余两组,且与长方案组患者比较,P<0.05;拮抗剂方案组患者的基础睾酮(bT)和基础窦卵泡数(bAFC)高于超长方案组患者,P<0.05。超长方案组促性腺激素(Gn)应用天数多于其他两组,P<0.05;hCG前日雌二醇(PhCG2)、hCG日E2(hCGE2)拮抗剂方案组患者明显低于其余两组患者,P<0.05;拮抗剂方案组患者hCG日卵泡数(hCGAFC)少于其余两组,P<0.05。拮抗剂方案组患者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扳机使用量少于其余两组,P<0.05;长方案组患者可获得较多的卵子数,多于超长方案组,P<0.05;长方案组患者获得优质胚胎数、2个原核(2PN)数多于超长方案组,P<0.05。hCG扳机类型占比最高,在超长方案中没有使用Gn扳机;拮抗剂方案中H/G(hCG与Gn联合扳机)双扳机类型较多;超长方案组患者与长方案组患者扳机类型差异不明显。三组方案患者扳机类型比较,P<0.05。结论三种促排卵方案中,每种促排卵方案有各自的适应证,根据现有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基本情况,选中每种促排卵方案独特的优势,选择最佳的促排卵方案、扳机类型及掌握恰当的取卵时机,尽可能获取合适数量的卵子,培养良好的胚胎,使患者获益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超促排 扳机时机 取卵时机 临床数据 实验室数据
下载PDF
改良自然周期方案对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临床疗效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春利 徐洁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0年第11期1864-1867,共4页
目的:分析改良自然周期方案对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1月于本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的85例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助孕方案分为改良自然周期组、高孕激素下促排卵组及微刺激... 目的:分析改良自然周期方案对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1月于本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的85例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助孕方案分为改良自然周期组、高孕激素下促排卵组及微刺激组。记录3组方案启动前患者基础性激素水平、治疗情况及临床结局。结果:3组方案启动前各组基础性激素水平无差异(P>0.05)。改良自然周期方案组HCG日雌二醇、获卵数及可利用胚胎数均低于另外两组,HCG日黄体生成素(LH)最高值、未获卵率均高于另外两组(P<0.05);改良自然周期方案组单周期临床妊娠率(8.7%)与另外两组(6.3%、8.0%)无差异,累积临床妊娠率(20.0%)与另外两组(17.9%、24.3%)也无差异(均P>0.05)。结论: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采取改良自然周期方案,尽管周期取消率高、获卵率低,但具有操作简单经济等优势,临床妊娠率相对满意,但需要临床把握好取卵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储备功能低下 人工助孕 改良自然周期 临床妊娠率 取卵时机
下载PDF
两种微刺激方案在卵巢低反应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真 耿爱华 +3 位作者 秦伟 孙丽君 管一春 王兴玲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87-692,共6页
目的:探讨卵巢低反应(poor ovarian response,POR)患者在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技术中应用微刺激方案更合适的取卵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微刺激方案IVF/ICSI-ET助孕的POR患者共363个周期的... 目的:探讨卵巢低反应(poor ovarian response,POR)患者在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技术中应用微刺激方案更合适的取卵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微刺激方案IVF/ICSI-ET助孕的POR患者共363个周期的临床资料,分为来曲唑(LE)+尿促性腺素(hMG)+后半程氯米芬片(CC)组(A组)和全程CC+hMG组(B组)。观察分析临床及实验室指标、不同取卵时机获卵情况及后续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的妊娠结局。结果:患者的Gn使用天数、扳机日E2、取卵前日E2、MⅡ卵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取卵前日E2与扳机日E2相比上升者注射达菲林后33 h取卵获卵情况要差于35 h和36 h取卵者(P〈0.05),而取卵前日E2与扳机日E2相比下降者,下降比例≤1/3者获卵率要明显优于〉1/3者(P〈0.05)。结论:POR患者应用微刺激方案时,取卵前日E2与扳机日E2相比,上升者,可注射达菲林后35~36 h取卵;下降者,下降比例≤1/3,可33 h取卵,如下降比例〉1/3,则提示33 h后取卵获卵情况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刺激方案 来曲唑(LE) 氯米芬(CC) 巢低反应(POR) 取卵时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