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动取向影响因素的多元非线性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杜凤沛 陈兰 +1 位作者 蔡遵生 赵学庄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4-137,共4页
在不同拓扑特征的London-Eying-Polanyi-Sato(LEPS)型势能面上,应用经典轨线法计算了不同动态条件下的58个样本,应用多元非线性分析方法研究了势能面及动态条件对转动取向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A+BC→AB+C类反应,反应物分子的质量比、势... 在不同拓扑特征的London-Eying-Polanyi-Sato(LEPS)型势能面上,应用经典轨线法计算了不同动态条件下的58个样本,应用多元非线性分析方法研究了势能面及动态条件对转动取向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A+BC→AB+C类反应,反应物分子的质量比、势能面出口处的宽度和相对平动能对产物分子的转动取向有重要作用,且发现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乘积对产物的转动取向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反应过程 分子反应动态学 转动取向 模式识别 多元非线性分析 势能面 动态条件
下载PDF
Ba原子与溴代烷烃反应产物转动取向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刘玉芳 孟慧艳 丛书林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9-122,共4页
本文应用准三体模型及扩展的LEPS势能面 (PES)、准经典轨线和CPOAM模型计算了Ba +RBr(R =CH3 ,C2 H5,C3 H7,C4H9,n C5H1 1 )→BaBr +R反应体系产物BaBr的转动取向 ,结果表明产物BaBr的转动取向随碰撞能的增加越趋强烈 。
关键词 LEPS势能面 准经典轨线(QCT)计算 转动取向
下载PDF
碰撞能量对反应Sr+ HF转动取向的影响(英文)
3
作者 蔡孟秋 唐璧玉 +2 位作者 杨国伟 杨益明 韩克利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21-525,共5页
在推广 LEPS势能面上,用经典轨线方法,研究了反应碰撞能量对反应 Sr+ HF的转动取向的影响 .计算结果与产物轨道角动量模型进行比较 .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碰撞能量的增加,产物转动取向越强烈 .
关键词 轨线计算 推LEPS势能面 碰撞能量 转动取向 氟化氢 反应机理
下载PDF
势垒位置对产物转动取向的影响
4
作者 韩克利 何国钟 楼南泉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6期481-484,共4页
利用经典轨迹计算,在两个不同的势能面上,研究了反应物相对平动能对产物转动角动量方向分布的影响.从而把反应产物的转动取向与反应体系势能面的性质关联起来了.为实验学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经典轨迹计划 势能面 转动取向 平动能 化学反应
下载PDF
N(2D)+H2(D2,HD)反应的积分截面与产物转动取向研究
5
作者 岳现房 《济宁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9-11,共3页
利用Ho等人的势能面,对题目中的反应进行了准经典轨线计算.计算出的反应积分截面结果与近期两个量子力学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我们的计算结果在碰撞能量较高时与其中的一个量子力学计算结果一致,而在碰撞能量较低时与另外一个量子力学计... 利用Ho等人的势能面,对题目中的反应进行了准经典轨线计算.计算出的反应积分截面结果与近期两个量子力学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我们的计算结果在碰撞能量较高时与其中的一个量子力学计算结果一致,而在碰撞能量较低时与另外一个量子力学计算结果一致.本文对产物转动取向〈P2(j′.K〉也进行了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经典轨线 反应积分截面 转动取向
下载PDF
用瞬时碰撞模型处理化学反应产物的转动取向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润君 韩克利 +3 位作者 李芙萼 吕日昌 何国钟 楼南泉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1993年第1期1-5,共5页
由瞬时碰撞模型出发,给出一种计算A+BC→AB+C型反应产物转动取向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产物转动角动量相对于反应物相对速度的取向<P_2((?)·(?)>由排斥能R释放后A、B原子动量大小之比唯一确定,比值越大,产物的转动取向越强... 由瞬时碰撞模型出发,给出一种计算A+BC→AB+C型反应产物转动取向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产物转动角动量相对于反应物相对速度的取向<P_2((?)·(?)>由排斥能R释放后A、B原子动量大小之比唯一确定,比值越大,产物的转动取向越强。进一步得出,排斥能R增加,或C原子质量增加,都使产物转动取向减弱,而A原子速度增加使产物转动取向加强。此模型适用于碱金属及碱土金属原子与氧化剂分子的反应,计算结果和一些实验结果作了比较,二者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碰撞模型 化学反应 转动取向
下载PDF
Sr与CH_3I反应的的准经轨线计算—能量分布和转动取向(英文)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小学 李亚民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45-1351,共7页
首次构造了放热反应Sr+CH3I的LEPS势能面,并进行了准经典轨线计算.重点计算了该反应产物平动能、振动能、转动能分布和转动取向与碰撞能的关系.其他方面如在更广碰撞能范围内的反应截面以及产物振动分布也做了研究,以便与相应的实验结... 首次构造了放热反应Sr+CH3I的LEPS势能面,并进行了准经典轨线计算.重点计算了该反应产物平动能、振动能、转动能分布和转动取向与碰撞能的关系.其他方面如在更广碰撞能范围内的反应截面以及产物振动分布也做了研究,以便与相应的实验结果相比较—反应截面、产物振动分布与实验吻合.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碰撞能的增加,产物转动取向逐渐增强;平动能、转动能、振动能均增加,但平动能占总可用资能的比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动取向 能量分布 势能面 准经典轨线计算
下载PDF
Sr(~1S)+CH_3I,C_2H_5I反应产物转动取向的研究
8
作者 李润君 李芙萼 +3 位作者 韩克利 吕日昌 何国钟 楼南泉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 1994年第1期37-40,共4页
在束-气反应装置上,用LIF方法研究了反应Sr(~1S)+CH_3I,C_2H、I的产物SrI(X^2Σ^+)的转动取向,并讨论了烷基自由基对转动取向的影响。
关键词 分子束反应 激光诱导荧光 转动取向
下载PDF
CoCrFeMnNi高熵合金单向拉伸的组织和取向演变 被引量:5
9
作者 唐群华 戴品强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9-103,共5页
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研究了室温下CoCrFeMnNi高熵合金在单向拉伸(真应变量为0%~12.4%)过程中的组织和取向演变。结果表明,初始组织表现为等轴晶形貌,退火孪晶形成于等轴晶粒内;拉伸后,等轴晶粒被拉长,小角度晶界急剧增多且主要分... 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研究了室温下CoCrFeMnNi高熵合金在单向拉伸(真应变量为0%~12.4%)过程中的组织和取向演变。结果表明,初始组织表现为等轴晶形貌,退火孪晶形成于等轴晶粒内;拉伸后,等轴晶粒被拉长,小角度晶界急剧增多且主要分布在细小孪晶界和大角度晶界附近。该合金通过位错滑移的方式协调其室温下的拉伸变形。在变形过程中,晶粒取向不均匀转动,但晶粒内基体和孪晶的取向大体上沿着相同的方向转动,基体拉伸轴的转动规律为,反极图〈112〉和〈111〉附近的基体拉伸轴向〈111〉方向转动,符合Taylor模型;反极图中心和〈101〉附近的基体拉伸轴向〈001〉-〈111〉连线转动,符合Sachs模型;反极图〈001〉附近的基体拉伸轴转动无明显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单向拉伸 背散射电子衍射 微观组织 取向转动
下载PDF
铝合金塑性变形的原位背散射电子衍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峰 陈鹏 +3 位作者 毛圣成 张跃飞 张泽 韩晓东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5期391-397,共7页
利用扫描电镜中的拉伸台和原位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研究了Al-Zn-Mg合金在单轴拉伸过程中塑性变形的显微结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晶粒的取向在塑性变形过程中会发生明显的转动行为。晶粒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取向,其转动会沿近似的趋势进行... 利用扫描电镜中的拉伸台和原位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研究了Al-Zn-Mg合金在单轴拉伸过程中塑性变形的显微结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晶粒的取向在塑性变形过程中会发生明显的转动行为。晶粒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取向,其转动会沿近似的趋势进行。〈101〉取向附近的晶粒其取向转动按照Sachs模型进行,向〈001〉-〈111〉连线方向转动;〈001〉-〈111〉连线附近的晶粒其取向转动按照Taylor模型向〈111〉方向转动,或按照Sachs模型向〈001〉-〈111〉方向转动。取向转动可以导致Schmid因子的增大或减小。实验结果说明,晶粒取向的转动行为受邻近晶粒的取向、变形行为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合金 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 晶体取向转动 塑性变形
下载PDF
立体化学反应动态学 被引量:5
11
作者 韩克利 何国钟 楼南泉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6期525-529,共5页
综述了所在实验室最近在立体反应动态学方面的实验与理论研究,内容包括反应产物转动取向的测定以及反应物转动取向的制备。
关键词 立体反应动态学 转动取向 分子束 激光 立体化学
下载PDF
Sr+HF体系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玉芳 孟慧艳 +2 位作者 王永 朱遵略 孙金锋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5-168,共4页
应用扩展的LEPS势能面 ,对处于高碰撞能零振动激发 (Ecol=5 4 .18kJ/mol ,ν =0 ,j=0 )和低碰撞能低振动激发 (Ecol=7.5 6kJ/mol ,ν =1,j=0 )两种初始条件下的Sr+HF体系的竞争反应模式、定态分布函数Pν(b)以及反应碰撞能对产物SrF转... 应用扩展的LEPS势能面 ,对处于高碰撞能零振动激发 (Ecol=5 4 .18kJ/mol ,ν =0 ,j=0 )和低碰撞能低振动激发 (Ecol=7.5 6kJ/mol ,ν =1,j=0 )两种初始条件下的Sr+HF体系的竞争反应模式、定态分布函数Pν(b)以及反应碰撞能对产物SrF转动取向的影响进行了准经典轨线计算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及相关理论符合得很好 ,且能给予实验以合理的动力学解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HF体系” 动力学 LEPS 势能面 准经典轨线计算 竞争反应模式 转动取向
下载PDF
Cl+HD反应产物的极化与态分布(英文)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茂笃 唐壁玉 +1 位作者 韩克利 楼南泉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7-254,共8页
利用准经典轨线理论 ,在BW 2和G3两个势能面上 ,研究了Cl +HD反应的动力学 .计算结果表明 ,产物的转动取向对势能面及反应体系的质量因子非常敏感 .在BW 2势能面上 ,计算的两个产物的转动取向强于在G3势能面上计算的结果 ,而无论是在BW ... 利用准经典轨线理论 ,在BW 2和G3两个势能面上 ,研究了Cl +HD反应的动力学 .计算结果表明 ,产物的转动取向对势能面及反应体系的质量因子非常敏感 .在BW 2势能面上 ,计算的两个产物的转动取向强于在G3势能面上计算的结果 ,而无论是在BW 2势能面上还是在G3势能面上 ,DCl产物的取向都强于HCl产物的取向 .计算结果还表明 ,在不同的势能面上反应物的转动激发对反应的影响有着显著的不同 .在BW 2势能面上 ,反应物的初始转动激发有利于Cl+HD反应的进行 ;而在G3势能面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 HD 反应产物 极化 态分析 准经典轨线理论 势能面 转动取向 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O+DC1→OD+Cl反应在~3 A″势能面上的动力学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4
作者 葛美华 郑雨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1-215,共5页
在3A11势能面上,在散射能为14-20kcal/mol的范围内,运用准经典轨线方法对0+DCl→0D+C1进行了动力学研究.我们发现积分散射截面随着散射能的增加而增大,产物OD的振动分布发生了很强的粒子数的反转现象,且振动激发较弱、转动激发... 在3A11势能面上,在散射能为14-20kcal/mol的范围内,运用准经典轨线方法对0+DCl→0D+C1进行了动力学研究.我们发现积分散射截面随着散射能的增加而增大,产物OD的振动分布发生了很强的粒子数的反转现象,且振动激发较弱、转动激发较强.后向散射居于主导地位,碰撞能的变化对产物转动取向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经典轨线方法 积分散射截面 产物的振动分布 后向散射 转动取向
下载PDF
准经典轨线法对O+HD→H(D)+OD(OH)的动力学研究
15
作者 李亚民 解智敏 党琼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64-66,共3页
利用准经典轨线法在DK势能面上对反应O+HD进行了理论计算研究.在碰撞能为1.1~11 kcal/mol的范围内计算了反应产物的转动取向;在碰撞能为2.05 kcal/mol时对产物OH渠道的角分布与实验结果和BR势能面上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的吻... 利用准经典轨线法在DK势能面上对反应O+HD进行了理论计算研究.在碰撞能为1.1~11 kcal/mol的范围内计算了反应产物的转动取向;在碰撞能为2.05 kcal/mol时对产物OH渠道的角分布与实验结果和BR势能面上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的吻合程度较好;研究了反应物的初始转动激发改变后对产物的转动取向和角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动激发对产物转动取向和角分布的影响均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经典轨线法 DK势能面 转动取向 角分布
下载PDF
基态H+LiH^+在宽域碰撞能下的反应动力学
16
作者 雷亚 李亚民 +3 位作者 李英 车如心 杨民 段志欣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79-82,87,共5页
使用准经典轨线计算方法,研究了宽碰撞能范围下H+LiH^+反应动力学.反应几率和反应截面均显示这是一个没有阈能的反应.通道1(H+LiH^+→H_2+Li^+)和通道2(H+LiH^+→LiH^++H)之间的分支比随0.433 6到2.602 eV范围的碰撞能变化.所得到的H_2... 使用准经典轨线计算方法,研究了宽碰撞能范围下H+LiH^+反应动力学.反应几率和反应截面均显示这是一个没有阈能的反应.通道1(H+LiH^+→H_2+Li^+)和通道2(H+LiH^+→LiH^++H)之间的分支比随0.433 6到2.602 eV范围的碰撞能变化.所得到的H_2产物转动取向和角分布表明涉及两种反应模式:在不同的能量区域分别占主导地位的直接提取和间接插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经典轨线 转动取向 反应截面
下载PDF
非球形颗粒两相流的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崔智文 王泽 +1 位作者 蒋新宇 赵立豪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23-672,共50页
非球形颗粒两相流是多相流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常见于自然界及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同于球形颗粒,由于非球形颗粒形状的各向异性,除了颗粒平动行为,还需要考虑颗粒的转动与取向行为,颗粒的取向与转动行为会影响颗粒所受的力和力矩.为了准... 非球形颗粒两相流是多相流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常见于自然界及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同于球形颗粒,由于非球形颗粒形状的各向异性,除了颗粒平动行为,还需要考虑颗粒的转动与取向行为,颗粒的取向与转动行为会影响颗粒所受的力和力矩.为了准确模拟非球形颗粒的运动行为,目前非球形颗粒两相流的数值模拟研究主要基于欧拉-拉格朗日的求解框架展开,常见的非球形颗粒两相流数值模拟方法主要包括点颗粒法与全分辨颗粒法.本文将对这两类方法进行介绍,同时会全面介绍非球形颗粒两相流研究的基础理论模型,并系统总结非球形颗粒在简单基本流和复杂湍流中的研究进展,包括对于非球形颗粒在湍流中的取向与转动行为机理,以及颗粒对湍流减阻调制作用的研究.最后,本文提出了非球形颗粒两相流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球形颗粒两相流 颗粒取向转动 湍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F+H_2反应的准经典轨线研究
18
作者 刘浩 岳大光 孟庆田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61-64,共4页
应用拟合得到的LEPS势能面和准经典轨线计算方法对反应F+H2→HF+H进行了研究,对该体系不同情况下的竞争反应模式以及反应碰撞能对产物转动取向的影响进行了准经典轨线计算,计算结果和相关理论符合得很好.
关键词 LEPS势能面 准经典轨线 转动取向 直接提取反应 间接插入反应
下载PDF
准经典轨线计算同位素对反应H+OCl的影响
19
作者 韩成利 李亚民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80-83,共4页
用准经典轨线的方法计算了反应H(D,T)+OCl,主要是研究同位素效应对反应截面、产物的转动取向和分支比的影响.准经典轨线的计算选择了PSB2势能面,在0.2~1.2eV碰撞能范围内计算了H(D,T)+OCl反应的反应截面和分支比等结果.同位素对... 用准经典轨线的方法计算了反应H(D,T)+OCl,主要是研究同位素效应对反应截面、产物的转动取向和分支比的影响.准经典轨线的计算选择了PSB2势能面,在0.2~1.2eV碰撞能范围内计算了H(D,T)+OCl反应的反应截面和分支比等结果.同位素对反应截面和产物分支比的影响很明显,而对产物转动取向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反应截面 转动取向 准经典轨线计算 势能面
下载PDF
准经典轨线法研究F+HBr反应
20
作者 段志欣 齐艳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102-106,共5页
利用准经典轨线方法在最新构造的扩展Lond-Eyring-Polanyi-Sato势能面上对放热反应F+HBr→HF+Br进行了动力学计算。在碰撞能为0.01-0.5eV的范围内,计算了反应几率、反应物HBr分子的转动激发对反应几率的影响、积分散射截面和产物H... 利用准经典轨线方法在最新构造的扩展Lond-Eyring-Polanyi-Sato势能面上对放热反应F+HBr→HF+Br进行了动力学计算。在碰撞能为0.01-0.5eV的范围内,计算了反应几率、反应物HBr分子的转动激发对反应几率的影响、积分散射截面和产物HF分子的角度分布。在同样碰撞能范围内,碰撞能对产物HF转动取向参数的影响也得到了研究。最后结合F+HBr反应体系的质量组合效应和势能面的性质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给出了合理的动力学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经典轨线方法 LEPS势能面 反应几率 积分散射截面 角分布 转动取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