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6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火星取样返回的必要性与科学目标
1
作者
焦维新
《国际太空》
2023年第3期44-49,共6页
1引言相信大家不会对火星取样返回(MSR)这个词感到陌生。除了中国已正式宣布火星取样返回探测计划之外,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欧洲航天局(ESA)也宣布了火星取样返回探测计划,并公布了该计划的执行细节。尽管国内外有了火星取样返...
1引言相信大家不会对火星取样返回(MSR)这个词感到陌生。除了中国已正式宣布火星取样返回探测计划之外,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欧洲航天局(ESA)也宣布了火星取样返回探测计划,并公布了该计划的执行细节。尽管国内外有了火星取样返回计划,但毕竟还都没有实现,国内对这方面的报道也比较少。本文就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介绍,主要涉及一些基本问题,如:为什么要取样返回?取样返回的科学目标是什么?到火星的什么地方选取样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航天局
取样返回
火星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必要性
探测计划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月球取样返回器舱-盖分离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
9
2
作者
高树义
王海涛
+2 位作者
程文科
荣伟
贾贺
《宇航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9-505,共7页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仿真和飞行动力学耦合的方法,对月球取样返回器伞舱盖弹射分离过程的安全性进行了仿真研究。同时利用月球取样返回器回收系统工作过程的动力学仿真系统,对舱盖伞—伞舱盖与降落伞—返回器组合体下降过程中...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仿真和飞行动力学耦合的方法,对月球取样返回器伞舱盖弹射分离过程的安全性进行了仿真研究。同时利用月球取样返回器回收系统工作过程的动力学仿真系统,对舱盖伞—伞舱盖与降落伞—返回器组合体下降过程中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月球取样返回器回收系统伞舱盖的弹射分离速度的设计是合理可行的,伞舱盖的分离是安全的;伞舱盖分离后,舱盖伞—伞舱盖组合体和降落伞—返回器组合体之间不存在碰撞的可能性,下降过程也是安全的。本文工作为月球取样返回回收系统的工程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
取样返回
回收系统
弹射分离
安全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月球取样返回器回收半实物仿真系统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海涛
程文科
秦子增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4年第6期28-36,共9页
月球取样返回器回收半实物仿真系统是通过模拟返回器取压孔附近压力环境,将回收程控装置硬件实物接入仿真系统并构成实时仿真回路的半实物仿真平台。文章介绍了月球取样返回器回收半实物仿真系统的研制意义,对系统总体结构和设计方案、...
月球取样返回器回收半实物仿真系统是通过模拟返回器取压孔附近压力环境,将回收程控装置硬件实物接入仿真系统并构成实时仿真回路的半实物仿真平台。文章介绍了月球取样返回器回收半实物仿真系统的研制意义,对系统总体结构和设计方案、网络环境、运行流程和新的设计特点进行概括,在面向对象的基础上建立了分阶段的月球取样返回器降落伞回收系统整个工作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利用空投试验测量数据对模型的仿真精度进行验证分析,并对半实物仿真系统的实时性和压力模拟精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半实物仿真系统的各项技术参数均达到设计指标,可为中国探月工程三期中月球取样返回器回收分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
取样返回
器
回收系统
半实物仿真
降落伞
月球探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人火星取样返回任务关键环节分析
被引量:
11
4
作者
孟林智
董捷
+1 位作者
许映乔
王硕
《深空探测学报》
2016年第2期114-120,128,共8页
无人火星取样返回探测在科学成果获取和工程能力提升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与国外已经多次实现的火星着陆巡视任务相比,其任务周期更长,技术风险更高。取样返回飞行方式决定了任务的系统顶层设计。通过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对比论证,认为应当...
无人火星取样返回探测在科学成果获取和工程能力提升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与国外已经多次实现的火星着陆巡视任务相比,其任务周期更长,技术风险更高。取样返回飞行方式决定了任务的系统顶层设计。通过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对比论证,认为应当在火星轨道附近完成交会捕获与样品转移任务,因此需要采用2个不同功能探测器:一个完成火星捕获、样品转移收纳与火地返回;另一个完成火星大气进入、表面上升与样品投送。在此基础上对大气进入、起飞上升、火星轨道交会捕获、样品转移、地球再入等关键环节进行任务分析,论证主要技术难点和初步的可实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
取样返回
方案规划
任务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月球取样返回器分离阻力分析与地面分离试验验证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海飞
王刚
+2 位作者
徐世峰
雷文仿
张丽丽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7年第6期662-666,共5页
探月工程三期研制的月球取样返回器与轨道器间采用导向装配方式,装配后存在一定预应力,同时在轨两器分离时受空间环境作用而出现热变形,引起的分离阻力会对两器的正常分离产生影响。文章对返回器与轨道器的分离阻力进行分析和测量,并开...
探月工程三期研制的月球取样返回器与轨道器间采用导向装配方式,装配后存在一定预应力,同时在轨两器分离时受空间环境作用而出现热变形,引起的分离阻力会对两器的正常分离产生影响。文章对返回器与轨道器的分离阻力进行分析和测量,并开展相关地面分离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轨环境引起的分离阻力约为366 N,地面装配应力引起的分离阻力约为160 N,两器分离速度约为0.24 m/s。研究结果可为轨返两器的分离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月工程三期
取样返回
器
分离阻力
有限元分析
试验验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外天体取样返回的方法
6
作者
焦维新
《国际太空》
2021年第1期37-44,共8页
2020年,深空探测可谓热闹非凡。中国的嫦娥五号从月球取样返回,日本的隼鸟-2探测器从小行星龙宫取样返回,美国的“奥西里斯-雷克斯”(OSIRIS-REx)探测器也从贝努小行星上取得了样品,正在返回地球的途中。许多国家正酝酿从火星取样返回...
2020年,深空探测可谓热闹非凡。中国的嫦娥五号从月球取样返回,日本的隼鸟-2探测器从小行星龙宫取样返回,美国的“奥西里斯-雷克斯”(OSIRIS-REx)探测器也从贝努小行星上取得了样品,正在返回地球的途中。许多国家正酝酿从火星取样返回的计划。为什么人类对取样返回这么重视呢?特别是已经有了着陆探测,甚至对一些天体发射了巡视器,为什么还热衷于取样返回呢?本文将重点讨论取样返回的重要性,以及从小行星和火星表面取样返回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表面
小行星
取样返回
奥西里斯
雷克斯
地外天体
嫦娥五号
深空探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推力取样返回轨道的全局优化
被引量:
3
7
作者
王俐云
何胜茂
高扬
《深空探测研究》
2010年第1期1-7,共7页
本文介绍了2009年首届全国深空轨道设计竞赛冠军代表队的优化方法和设计结果。竞赛的题目可以归结为指定目标天体的小推力取样返回轨道的优化设计问题(暂不考虑利用行星引力辅助)。采用一组无奇点的春分点根数来表示小推力探测器的动...
本文介绍了2009年首届全国深空轨道设计竞赛冠军代表队的优化方法和设计结果。竞赛的题目可以归结为指定目标天体的小推力取样返回轨道的优化设计问题(暂不考虑利用行星引力辅助)。采用一组无奇点的春分点根数来表示小推力探测器的动力学模型;针对任意两个开普勒轨道之间的小推力交会问题,从最优控制理论出发,给出了协态变量微分方程和最优控制律,基于庞特里亚金极小值原理对有界控制量的结论预先设定了去程和回程的开一关一开发动机工作顺序;将去程和回程的转移轨道设计问题转化为非线性参数优化问题,利用顺序二次型规划法求解,并给出了初始协态变量、发射时刻、转移时间的初值猜测方法。为了得到全局优化的设计结果,问题求解分为三个阶段:1)分别求解去程和回程转移轨道;2)将去程和回程转移轨道合并为一条轨道进行整体优化;3)遍历不同发射时刻得到一系列局部优化结果,选择最好的局部解作为最终的设计结果。最后,对其它代表队的方法(主要是智能优化算法)给出了初步的对比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推力
取样返回
春分点根数
非线性参数优化
全局优化
智能优化算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火卫一取样返回任务正式立项
8
作者
于维姝
《中国航天》
2020年第4期64-65,共2页
相关官员2020年2月20日称,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已批准一项火卫一取样回送任务正式进入全面研制阶段,打算在2024年发射。称为"火星卫星探测"(MMX)的这项任务将尝试首次把火卫一样品送回地球,以在实验室内进行分析。
关键词
火卫一
研究开发机构
宇宙航空
研制阶段
取样返回
火星卫星
实验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火卫一取样返回任务立项
9
作者
小默
《太空探索》
2020年第4期27-27,共1页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已批准“火星卫星探测”(MMX)火卫一取样回送任务正式进入全面研制阶段。这项任务将尝试首次把火卫一样品送回地球。科学家希望借此了解火星卫星的起源,确定其到底是被火星俘获的小行星,还是源自火星上一次远...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已批准“火星卫星探测”(MMX)火卫一取样回送任务正式进入全面研制阶段。这项任务将尝试首次把火卫一样品送回地球。科学家希望借此了解火星卫星的起源,确定其到底是被火星俘获的小行星,还是源自火星上一次远古撞击所产生的碎石。MMX探测器定于2024年9月由H-3火箭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开发机构
火卫一
火箭发射
小行星
宇宙航空
火星卫星
取样返回
研制阶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后来居上--浅析中美火星取样返回
10
作者
张雪松
《兵器》
2024年第12期32-39,共8页
9月7日第二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天问三号任务总设计师刘继忠透露,我国将在2028年前后实施两次发射,实现火星取样返回任务。美国航天局(NASA)和欧空局(ESA)合作,也在实施火星取样返回项目,但遇到了预算和技术等多方面问题。中国...
9月7日第二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天问三号任务总设计师刘继忠透露,我国将在2028年前后实施两次发射,实现火星取样返回任务。美国航天局(NASA)和欧空局(ESA)合作,也在实施火星取样返回项目,但遇到了预算和技术等多方面问题。中国火星取样返回任务进展顺利,有望后来居上,为人类首次取回火星土壤岩石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航天局
欧空局
深空探测
岩石样品
取样返回
火星
刘继忠
原文传递
最具挑战性的火星取样返回
11
作者
张雪松
《航天员》
2020年第5期25-28,共4页
随着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成功,中国未来的火星取样返回任务也进入了大众的视野。目前,美国和欧洲已经开始启动火星取样返回任务,我国的火星取样返回工程也将在2030年前后实施。火星取样返回任务将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具挑战性...
随着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成功,中国未来的火星取样返回任务也进入了大众的视野。目前,美国和欧洲已经开始启动火星取样返回任务,我国的火星取样返回工程也将在2030年前后实施。火星取样返回任务将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具挑战性的行星际探测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探测器
行星际探测
取样返回
挑战性
原文传递
探月返回器降落伞减速系统设计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
7
12
作者
贾贺
荣伟
+1 位作者
包进进
王海涛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6-33,共8页
针对探月返回器降落伞减速系统的任务特点,通过对返回器-降落伞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分析,提出了一种开伞载荷非均衡的两级降落伞减速系统设计方案,实现了返回器开伞载荷、器伞系统稳定性等多因素的匹配性设计,通过仿真试验和空投试验验证...
针对探月返回器降落伞减速系统的任务特点,通过对返回器-降落伞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分析,提出了一种开伞载荷非均衡的两级降落伞减速系统设计方案,实现了返回器开伞载荷、器伞系统稳定性等多因素的匹配性设计,通过仿真试验和空投试验验证了方案设计的合理性,最终通过月地高速再入返回任务飞行试验验证了降落伞减速系统性能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降落伞减速系统工作性能稳定可靠,能够确保返回器的安全回收,可以保证后续月球采样返回任务的成功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
取样返回
返回
器
降落伞减速系统
动力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行星保护标准体系研究
13
作者
刘继忠
陈杨
+4 位作者
王丰
李洋
徐航
程旋
徐孟娇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99-1208,共10页
我国行星探测工程火星取样返回任务属于国际行星保护政策中的V类限制性返回任务。需开展严格的行星保护工作,避免地球和火星之间出现交叉生物污染,并进而推动取得重大科学发现。依据天问三号任务行星保护设计规范,结合工程任务特点,利...
我国行星探测工程火星取样返回任务属于国际行星保护政策中的V类限制性返回任务。需开展严格的行星保护工作,避免地球和火星之间出现交叉生物污染,并进而推动取得重大科学发现。依据天问三号任务行星保护设计规范,结合工程任务特点,利用系统工程方法论,进行行星保护工作标准化研究和需求分析,开展行星保护标准体系顶层设计,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构建了天问三号任务行星保护标准体系框架,制定了天问三号任务行星保护标准规范明细表,支撑了天问三号任务行星保护标准规范体系化建设。该研究成果和经验对提升我国深空探测行星保护工作的标准化水平具有重要借鉴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
标准体系
行星保护
火星
取样返回
任务
深空探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两级减速再入返回系统优化设计
14
作者
黄明星
黄伟
+1 位作者
贾贺
陈旭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0-47,共8页
针对未来天体大质量取样返回需求,为了降低再入返回过程的热流密度和温度,避免降落伞被开伞时产生过大的载荷破坏,提高减速系统的工作效率,文章提出了充气锥+降落伞两级减速再入返回系统。首先,对不同取样返回方案的钝头半径进行总热流...
针对未来天体大质量取样返回需求,为了降低再入返回过程的热流密度和温度,避免降落伞被开伞时产生过大的载荷破坏,提高减速系统的工作效率,文章提出了充气锥+降落伞两级减速再入返回系统。首先,对不同取样返回方案的钝头半径进行总热流密度的优化设计;然后,获取了各方案中充气减速段驻点的热流密度、温度变化,降落伞收口、全展开开伞载荷和着陆速度;最后,根据返回舱质量与尺寸的关系,对取样质量进行估算。当返回舱的质量为6~8 t时,各方案驻点最大热流密度范围为3.35~11.4 MW/m^(2),降落伞的最小收口充满载荷为77.1 kN,最小全展开充满载荷为159.9 kN。两级减速再入返回系统的样品舱质量可达3000~6000 kg。文章的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深空探测取样返回回收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落伞
取样返回
充气式再入
优化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外星体土壤取样机构技术
被引量:
7
15
作者
杨帅
孙京
+3 位作者
殷参
李广荣
尹忠旺
莫桂冬
《航天器工程》
2011年第4期137-146,共10页
取样技术是地外星体土壤取样任务的核心技术之一。在调研各国地外星体土壤取样任务的基础上,对人工取样和无人的钻取取样、铲挖取样、夹取取样、研磨取样、复合取样等方面的国外地外星体土壤取样技术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以下结论:多数...
取样技术是地外星体土壤取样任务的核心技术之一。在调研各国地外星体土壤取样任务的基础上,对人工取样和无人的钻取取样、铲挖取样、夹取取样、研磨取样、复合取样等方面的国外地外星体土壤取样技术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以下结论:多数无人自主土壤取样机构都可以看作由决定作业方式的末端执行器和位置机构两部分组成,钻取、铲挖、研磨是有效的取样作业方式,导轨机构和臂类机构是有效的位置机构。针对我国将在探月工程中实施的无人自主月球土壤取样与返回任务,建议在一次任务中同时获取浅层和深层土壤样品,以获得更加丰富的科学信息并提高取样任务的可靠性,浅层取样使用以铲挖为主增加某种破岩方式的复合取样技术,深层取样使用钻取取样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外星体
土壤
取样
中国探月工程
取样返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宇宙探索与钻探技术
被引量:
22
16
作者
鄢泰宁
冉恒谦
段新胜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0年第1期3-7,共5页
钻探技术已成为人类探索宇宙的首批技术之一。以月球钻探为例,论述了外星球钻探的特点和难点;介绍了美国、前苏联钻探专家与航天专家合作研制的轻便、高可靠性、全自动月表取样钻机及其钻进工艺的现状;分析了各种钻进方案的优缺点;结合...
钻探技术已成为人类探索宇宙的首批技术之一。以月球钻探为例,论述了外星球钻探的特点和难点;介绍了美国、前苏联钻探专家与航天专家合作研制的轻便、高可靠性、全自动月表取样钻机及其钻进工艺的现状;分析了各种钻进方案的优缺点;结合我国将要实施的"嫦娥3期"工程,就月球自动采样并返回技术提出了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探索
嫦娥工程
月球钻探
取样返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未来的深空探测与空间环境模拟
被引量:
5
17
作者
焦维新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8年第2期103-110,共8页
文章介绍了国内外有代表性的深空探测计划的内容、特点和意义,包括:欧空局的Exo Mars火星车、美国"2020火星车"以及中国的2020火星探测计划;金星着陆探测进展情况;欧空局木星系统探测计划"木星冰月亮探索者(JUICE)"...
文章介绍了国内外有代表性的深空探测计划的内容、特点和意义,包括:欧空局的Exo Mars火星车、美国"2020火星车"以及中国的2020火星探测计划;金星着陆探测进展情况;欧空局木星系统探测计划"木星冰月亮探索者(JUICE)"和美国的"木卫二飞越任务(Europa Clipper)";"蜻蜓号(Dragonfly)"土卫六探测项目;美国的"彗星天体生物学探索取样返回(CAESAR)"项目;月球探测计划等。还分析了未来深空探测对空间环境模拟的具体要求,空间环境模拟对推动深空探测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对我国未来开展空间环境模拟试验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探测
火星
金星
木卫二
土卫六
彗星
取样返回
空间环境模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飞行控制地面验证过程探讨
被引量:
1
18
作者
高薇
《中国航天》
2022年第8期61-64,共4页
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个火星巡视器成功降落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南部,实现了我国航天史无前例的重大突破。后续,我国还将在2025年前后实现近地小行星绕飞探测、附着和取样返回,2030年前后实施火星取样返回等一系列深空探测任务。...
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个火星巡视器成功降落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南部,实现了我国航天史无前例的重大突破。后续,我国还将在2025年前后实现近地小行星绕飞探测、附着和取样返回,2030年前后实施火星取样返回等一系列深空探测任务。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简称飞控中心)负责深空探测器整个飞行任务期间的轨道测量、遥测监视、遥控操作及航天器探测应用期间的任务计划实施与操作管理等工作,为确保每一次任务的成功,在任务前,结合深空探测任务特点进行全面的飞控过程地面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小行星
飞行控制中心
地面验证
遥控操作
火星探测
轨道测量
深空探测
取样返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嫦娥”的奇妙月宫之旅
19
作者
宁靖
《百科探秘(航空航天)》
2021年第10期F0002-F0002,1,共2页
“嫦娥”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正式名称,从2007年发射的嫦娥一号到2020年发射的嫦娥五号,整个工程已经成功将5架探测器和2台月球车送往月球,正面、背面、两极地区,环绕、登陆、取样返回……“嫦娥”们完美地完成了“绕、落、回”三大目...
“嫦娥”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正式名称,从2007年发射的嫦娥一号到2020年发射的嫦娥五号,整个工程已经成功将5架探测器和2台月球车送往月球,正面、背面、两极地区,环绕、登陆、取样返回……“嫦娥”们完美地完成了“绕、落、回”三大目标,正在向着载人登月的方向稳步前行。除了高清晰度、多角度的月球照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登月
嫦娥一号
嫦娥五号
月球车
高清晰度
取样返回
三大目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类首次月背“挖土”怎么挖
20
《农民文摘》
2024年第6期55-55,共1页
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发射。此次嫦娥六号的目标是前往月球背面采集月球样品,并带回地球,这也将是人类首次开展月球背面取样返回之旅。2020年年底,嫦娥五号就已经成功实施过一次几乎一模一样的任务,只不过那一次,它着陆的地方,还...
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发射。此次嫦娥六号的目标是前往月球背面采集月球样品,并带回地球,这也将是人类首次开展月球背面取样返回之旅。2020年年底,嫦娥五号就已经成功实施过一次几乎一模一样的任务,只不过那一次,它着陆的地方,还是在月球的正面。那么接下来,嫦娥六号到底会怎样在月背挖土呢?咱们可以借着嫦娥五号来看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五号
月球样品
月球背面
取样返回
六号
探测器
着陆
挖土
原文传递
题名
火星取样返回的必要性与科学目标
1
作者
焦维新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出处
《国际太空》
2023年第3期44-49,共6页
文摘
1引言相信大家不会对火星取样返回(MSR)这个词感到陌生。除了中国已正式宣布火星取样返回探测计划之外,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欧洲航天局(ESA)也宣布了火星取样返回探测计划,并公布了该计划的执行细节。尽管国内外有了火星取样返回计划,但毕竟还都没有实现,国内对这方面的报道也比较少。本文就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介绍,主要涉及一些基本问题,如:为什么要取样返回?取样返回的科学目标是什么?到火星的什么地方选取样品等。
关键词
欧洲航天局
取样返回
火星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必要性
探测计划
分类号
V476.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P185.3 [天文地球—天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月球取样返回器舱-盖分离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
9
2
作者
高树义
王海涛
程文科
荣伟
贾贺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航天飞行动力学技术重点实验室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出处
《宇航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9-505,共7页
文摘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仿真和飞行动力学耦合的方法,对月球取样返回器伞舱盖弹射分离过程的安全性进行了仿真研究。同时利用月球取样返回器回收系统工作过程的动力学仿真系统,对舱盖伞—伞舱盖与降落伞—返回器组合体下降过程中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月球取样返回器回收系统伞舱盖的弹射分离速度的设计是合理可行的,伞舱盖的分离是安全的;伞舱盖分离后,舱盖伞—伞舱盖组合体和降落伞—返回器组合体之间不存在碰撞的可能性,下降过程也是安全的。本文工作为月球取样返回回收系统的工程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月球
取样返回
回收系统
弹射分离
安全性
Keywords
Lunar sample return
Recovery system
Ejection separation
Safety
分类号
V448.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月球取样返回器回收半实物仿真系统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海涛
程文科
秦子增
机构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4年第6期28-36,共9页
基金
国家重大专项工程
文摘
月球取样返回器回收半实物仿真系统是通过模拟返回器取压孔附近压力环境,将回收程控装置硬件实物接入仿真系统并构成实时仿真回路的半实物仿真平台。文章介绍了月球取样返回器回收半实物仿真系统的研制意义,对系统总体结构和设计方案、网络环境、运行流程和新的设计特点进行概括,在面向对象的基础上建立了分阶段的月球取样返回器降落伞回收系统整个工作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利用空投试验测量数据对模型的仿真精度进行验证分析,并对半实物仿真系统的实时性和压力模拟精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半实物仿真系统的各项技术参数均达到设计指标,可为中国探月工程三期中月球取样返回器回收分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
月球
取样返回
器
回收系统
半实物仿真
降落伞
月球探测
Keywords
slunar sample return spacecraft
recovery system
hardware-in-the-loop simulation
parachute
moon exploration
分类号
V448.1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人火星取样返回任务关键环节分析
被引量:
11
4
作者
孟林智
董捷
许映乔
王硕
机构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出处
《深空探测学报》
2016年第2期114-120,128,共8页
文摘
无人火星取样返回探测在科学成果获取和工程能力提升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与国外已经多次实现的火星着陆巡视任务相比,其任务周期更长,技术风险更高。取样返回飞行方式决定了任务的系统顶层设计。通过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对比论证,认为应当在火星轨道附近完成交会捕获与样品转移任务,因此需要采用2个不同功能探测器:一个完成火星捕获、样品转移收纳与火地返回;另一个完成火星大气进入、表面上升与样品投送。在此基础上对大气进入、起飞上升、火星轨道交会捕获、样品转移、地球再入等关键环节进行任务分析,论证主要技术难点和初步的可实现途径。
关键词
火星
取样返回
方案规划
任务分析
Keywords
Mars
sample return
scheme planning
mission analysis
分类号
V476.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月球取样返回器分离阻力分析与地面分离试验验证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海飞
王刚
徐世峰
雷文仿
张丽丽
机构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出处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7年第6期662-666,共5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工程
文摘
探月工程三期研制的月球取样返回器与轨道器间采用导向装配方式,装配后存在一定预应力,同时在轨两器分离时受空间环境作用而出现热变形,引起的分离阻力会对两器的正常分离产生影响。文章对返回器与轨道器的分离阻力进行分析和测量,并开展相关地面分离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轨环境引起的分离阻力约为366 N,地面装配应力引起的分离阻力约为160 N,两器分离速度约为0.24 m/s。研究结果可为轨返两器的分离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探月工程三期
取样返回
器
分离阻力
有限元分析
试验验证
Keywords
the 3rd phase of China lunar exploration program
sampling & re-entry capsule
separation resistanc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est validation
分类号
V416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TB115 [理学—应用数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外天体取样返回的方法
6
作者
焦维新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出处
《国际太空》
2021年第1期37-44,共8页
文摘
2020年,深空探测可谓热闹非凡。中国的嫦娥五号从月球取样返回,日本的隼鸟-2探测器从小行星龙宫取样返回,美国的“奥西里斯-雷克斯”(OSIRIS-REx)探测器也从贝努小行星上取得了样品,正在返回地球的途中。许多国家正酝酿从火星取样返回的计划。为什么人类对取样返回这么重视呢?特别是已经有了着陆探测,甚至对一些天体发射了巡视器,为什么还热衷于取样返回呢?本文将重点讨论取样返回的重要性,以及从小行星和火星表面取样返回的方法。
关键词
火星表面
小行星
取样返回
奥西里斯
雷克斯
地外天体
嫦娥五号
深空探测
分类号
V52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V476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推力取样返回轨道的全局优化
被引量:
3
7
作者
王俐云
何胜茂
高扬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出处
《深空探测研究》
2010年第1期1-7,共7页
文摘
本文介绍了2009年首届全国深空轨道设计竞赛冠军代表队的优化方法和设计结果。竞赛的题目可以归结为指定目标天体的小推力取样返回轨道的优化设计问题(暂不考虑利用行星引力辅助)。采用一组无奇点的春分点根数来表示小推力探测器的动力学模型;针对任意两个开普勒轨道之间的小推力交会问题,从最优控制理论出发,给出了协态变量微分方程和最优控制律,基于庞特里亚金极小值原理对有界控制量的结论预先设定了去程和回程的开一关一开发动机工作顺序;将去程和回程的转移轨道设计问题转化为非线性参数优化问题,利用顺序二次型规划法求解,并给出了初始协态变量、发射时刻、转移时间的初值猜测方法。为了得到全局优化的设计结果,问题求解分为三个阶段:1)分别求解去程和回程转移轨道;2)将去程和回程转移轨道合并为一条轨道进行整体优化;3)遍历不同发射时刻得到一系列局部优化结果,选择最好的局部解作为最终的设计结果。最后,对其它代表队的方法(主要是智能优化算法)给出了初步的对比和评述。
关键词
小推力
取样返回
春分点根数
非线性参数优化
全局优化
智能优化算法
分类号
O224 [理学—运筹学与控制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火卫一取样返回任务正式立项
8
作者
于维姝
机构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出处
《中国航天》
2020年第4期64-65,共2页
文摘
相关官员2020年2月20日称,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已批准一项火卫一取样回送任务正式进入全面研制阶段,打算在2024年发射。称为"火星卫星探测"(MMX)的这项任务将尝试首次把火卫一样品送回地球,以在实验室内进行分析。
关键词
火卫一
研究开发机构
宇宙航空
研制阶段
取样返回
火星卫星
实验室
分类号
V476.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P185.3 [天文地球—天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火卫一取样返回任务立项
9
作者
小默
机构
不详
出处
《太空探索》
2020年第4期27-27,共1页
文摘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已批准“火星卫星探测”(MMX)火卫一取样回送任务正式进入全面研制阶段。这项任务将尝试首次把火卫一样品送回地球。科学家希望借此了解火星卫星的起源,确定其到底是被火星俘获的小行星,还是源自火星上一次远古撞击所产生的碎石。MMX探测器定于2024年9月由H-3火箭发射。
关键词
研究开发机构
火卫一
火箭发射
小行星
宇宙航空
火星卫星
取样返回
研制阶段
分类号
P18 [天文地球—天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后来居上--浅析中美火星取样返回
10
作者
张雪松
机构
不详
出处
《兵器》
2024年第12期32-39,共8页
文摘
9月7日第二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天问三号任务总设计师刘继忠透露,我国将在2028年前后实施两次发射,实现火星取样返回任务。美国航天局(NASA)和欧空局(ESA)合作,也在实施火星取样返回项目,但遇到了预算和技术等多方面问题。中国火星取样返回任务进展顺利,有望后来居上,为人类首次取回火星土壤岩石样品。
关键词
美国航天局
欧空局
深空探测
岩石样品
取样返回
火星
刘继忠
分类号
V1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最具挑战性的火星取样返回
11
作者
张雪松
机构
不详
出处
《航天员》
2020年第5期25-28,共4页
文摘
随着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成功,中国未来的火星取样返回任务也进入了大众的视野。目前,美国和欧洲已经开始启动火星取样返回任务,我国的火星取样返回工程也将在2030年前后实施。火星取样返回任务将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具挑战性的行星际探测任务。
关键词
火星探测器
行星际探测
取样返回
挑战性
分类号
V1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探月返回器降落伞减速系统设计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
7
12
作者
贾贺
荣伟
包进进
王海涛
机构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国防科技大学
出处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6-33,共8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工程。
文摘
针对探月返回器降落伞减速系统的任务特点,通过对返回器-降落伞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分析,提出了一种开伞载荷非均衡的两级降落伞减速系统设计方案,实现了返回器开伞载荷、器伞系统稳定性等多因素的匹配性设计,通过仿真试验和空投试验验证了方案设计的合理性,最终通过月地高速再入返回任务飞行试验验证了降落伞减速系统性能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降落伞减速系统工作性能稳定可靠,能够确保返回器的安全回收,可以保证后续月球采样返回任务的成功实施。
关键词
月球
取样返回
返回
器
降落伞减速系统
动力学
Keywords
lunar sample return
return capsule
parachute deceleration system
dynamics
分类号
V412.4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行星保护标准体系研究
13
作者
刘继忠
陈杨
王丰
李洋
徐航
程旋
徐孟娇
机构
深空探测实验室
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
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出处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99-1208,共10页
文摘
我国行星探测工程火星取样返回任务属于国际行星保护政策中的V类限制性返回任务。需开展严格的行星保护工作,避免地球和火星之间出现交叉生物污染,并进而推动取得重大科学发现。依据天问三号任务行星保护设计规范,结合工程任务特点,利用系统工程方法论,进行行星保护工作标准化研究和需求分析,开展行星保护标准体系顶层设计,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构建了天问三号任务行星保护标准体系框架,制定了天问三号任务行星保护标准规范明细表,支撑了天问三号任务行星保护标准规范体系化建设。该研究成果和经验对提升我国深空探测行星保护工作的标准化水平具有重要借鉴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标准化
标准体系
行星保护
火星
取样返回
任务
深空探测
Keywords
standardization
standards system
planetary protection
mars sample return mission
deep space exploration
分类号
V1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两级减速再入返回系统优化设计
14
作者
黄明星
黄伟
贾贺
陈旭
机构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出处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0-47,共8页
文摘
针对未来天体大质量取样返回需求,为了降低再入返回过程的热流密度和温度,避免降落伞被开伞时产生过大的载荷破坏,提高减速系统的工作效率,文章提出了充气锥+降落伞两级减速再入返回系统。首先,对不同取样返回方案的钝头半径进行总热流密度的优化设计;然后,获取了各方案中充气减速段驻点的热流密度、温度变化,降落伞收口、全展开开伞载荷和着陆速度;最后,根据返回舱质量与尺寸的关系,对取样质量进行估算。当返回舱的质量为6~8 t时,各方案驻点最大热流密度范围为3.35~11.4 MW/m^(2),降落伞的最小收口充满载荷为77.1 kN,最小全展开充满载荷为159.9 kN。两级减速再入返回系统的样品舱质量可达3000~6000 kg。文章的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深空探测取样返回回收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降落伞
取样返回
充气式再入
优化设计
Keywords
parachute
sampling return
inflatable reentry
optimal design
分类号
V476.9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外星体土壤取样机构技术
被引量:
7
15
作者
杨帅
孙京
殷参
李广荣
尹忠旺
莫桂冬
机构
北京卫星制造厂
出处
《航天器工程》
2011年第4期137-146,共10页
文摘
取样技术是地外星体土壤取样任务的核心技术之一。在调研各国地外星体土壤取样任务的基础上,对人工取样和无人的钻取取样、铲挖取样、夹取取样、研磨取样、复合取样等方面的国外地外星体土壤取样技术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以下结论:多数无人自主土壤取样机构都可以看作由决定作业方式的末端执行器和位置机构两部分组成,钻取、铲挖、研磨是有效的取样作业方式,导轨机构和臂类机构是有效的位置机构。针对我国将在探月工程中实施的无人自主月球土壤取样与返回任务,建议在一次任务中同时获取浅层和深层土壤样品,以获得更加丰富的科学信息并提高取样任务的可靠性,浅层取样使用以铲挖为主增加某种破岩方式的复合取样技术,深层取样使用钻取取样技术。
关键词
地外星体
土壤
取样
中国探月工程
取样返回
Keywords
extraterrestrial body
soil sampling
China lunar exploration project
sampling and returning
分类号
V447.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宇宙探索与钻探技术
被引量:
22
16
作者
鄢泰宁
冉恒谦
段新胜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出处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0年第1期3-7,共5页
文摘
钻探技术已成为人类探索宇宙的首批技术之一。以月球钻探为例,论述了外星球钻探的特点和难点;介绍了美国、前苏联钻探专家与航天专家合作研制的轻便、高可靠性、全自动月表取样钻机及其钻进工艺的现状;分析了各种钻进方案的优缺点;结合我国将要实施的"嫦娥3期"工程,就月球自动采样并返回技术提出了设想。
关键词
宇宙探索
嫦娥工程
月球钻探
取样返回
Keywords
universe exploration
Chang' e Program
lunar drilling
sampling and returning
分类号
P63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未来的深空探测与空间环境模拟
被引量:
5
17
作者
焦维新
机构
北京大学行星与空间科学研究中心
出处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8年第2期103-11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374181)
文摘
文章介绍了国内外有代表性的深空探测计划的内容、特点和意义,包括:欧空局的Exo Mars火星车、美国"2020火星车"以及中国的2020火星探测计划;金星着陆探测进展情况;欧空局木星系统探测计划"木星冰月亮探索者(JUICE)"和美国的"木卫二飞越任务(Europa Clipper)";"蜻蜓号(Dragonfly)"土卫六探测项目;美国的"彗星天体生物学探索取样返回(CAESAR)"项目;月球探测计划等。还分析了未来深空探测对空间环境模拟的具体要求,空间环境模拟对推动深空探测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对我国未来开展空间环境模拟试验的建议。
关键词
深空探测
火星
金星
木卫二
土卫六
彗星
取样返回
空间环境模拟
Keywords
deep space exploration
Mars
Venus
Europa
Titan
CAESAR program
space environmental simulation
分类号
V476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V529.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飞行控制地面验证过程探讨
被引量:
1
18
作者
高薇
机构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出处
《中国航天》
2022年第8期61-64,共4页
文摘
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个火星巡视器成功降落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南部,实现了我国航天史无前例的重大突破。后续,我国还将在2025年前后实现近地小行星绕飞探测、附着和取样返回,2030年前后实施火星取样返回等一系列深空探测任务。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简称飞控中心)负责深空探测器整个飞行任务期间的轨道测量、遥测监视、遥控操作及航天器探测应用期间的任务计划实施与操作管理等工作,为确保每一次任务的成功,在任务前,结合深空探测任务特点进行全面的飞控过程地面验证。
关键词
近地小行星
飞行控制中心
地面验证
遥控操作
火星探测
轨道测量
深空探测
取样返回
分类号
V476.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V556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嫦娥”的奇妙月宫之旅
19
作者
宁靖
机构
不详
出处
《百科探秘(航空航天)》
2021年第10期F0002-F0002,1,共2页
文摘
“嫦娥”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正式名称,从2007年发射的嫦娥一号到2020年发射的嫦娥五号,整个工程已经成功将5架探测器和2台月球车送往月球,正面、背面、两极地区,环绕、登陆、取样返回……“嫦娥”们完美地完成了“绕、落、回”三大目标,正在向着载人登月的方向稳步前行。除了高清晰度、多角度的月球照片。
关键词
载人登月
嫦娥一号
嫦娥五号
月球车
高清晰度
取样返回
三大目标
分类号
V1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类首次月背“挖土”怎么挖
20
出处
《农民文摘》
2024年第6期55-55,共1页
文摘
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发射。此次嫦娥六号的目标是前往月球背面采集月球样品,并带回地球,这也将是人类首次开展月球背面取样返回之旅。2020年年底,嫦娥五号就已经成功实施过一次几乎一模一样的任务,只不过那一次,它着陆的地方,还是在月球的正面。那么接下来,嫦娥六号到底会怎样在月背挖土呢?咱们可以借着嫦娥五号来看看。
关键词
嫦娥五号
月球样品
月球背面
取样返回
六号
探测器
着陆
挖土
分类号
V1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火星取样返回的必要性与科学目标
焦维新
《国际太空》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月球取样返回器舱-盖分离安全性分析
高树义
王海涛
程文科
荣伟
贾贺
《宇航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月球取样返回器回收半实物仿真系统研究
王海涛
程文科
秦子增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无人火星取样返回任务关键环节分析
孟林智
董捷
许映乔
王硕
《深空探测学报》
2016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月球取样返回器分离阻力分析与地面分离试验验证
李海飞
王刚
徐世峰
雷文仿
张丽丽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地外天体取样返回的方法
焦维新
《国际太空》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小推力取样返回轨道的全局优化
王俐云
何胜茂
高扬
《深空探测研究》
201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日本火卫一取样返回任务正式立项
于维姝
《中国航天》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日本火卫一取样返回任务立项
小默
《太空探索》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中国后来居上--浅析中美火星取样返回
张雪松
《兵器》
2024
0
原文传递
11
最具挑战性的火星取样返回
张雪松
《航天员》
2020
0
原文传递
12
探月返回器降落伞减速系统设计及试验验证
贾贺
荣伟
包进进
王海涛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行星保护标准体系研究
刘继忠
陈杨
王丰
李洋
徐航
程旋
徐孟娇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一种两级减速再入返回系统优化设计
黄明星
黄伟
贾贺
陈旭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地外星体土壤取样机构技术
杨帅
孙京
殷参
李广荣
尹忠旺
莫桂冬
《航天器工程》
2011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宇宙探索与钻探技术
鄢泰宁
冉恒谦
段新胜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0
2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未来的深空探测与空间环境模拟
焦维新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8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飞行控制地面验证过程探讨
高薇
《中国航天》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嫦娥”的奇妙月宫之旅
宁靖
《百科探秘(航空航天)》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人类首次月背“挖土”怎么挖
《农民文摘》
202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