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双耳上头皮后切口的取脑法
1
作者 王建伟 刘怀存 +6 位作者 程全成 丁慧如 孙艳荣 谷培良 栾英杰 张军伟 张卫光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3-125,共3页
目的传统的环状切口或十字切口取脑法无法满足保护捐献者遗容的要求。我们提出经双耳上头皮后切口的取脑法,有效地保护了捐献者的遗容。方法采用距枕外隆凸上方2.0 cm,至耳廓最前缘切口,获取完整的脑。结果该切口未涉及头面部皮肤,且切... 目的传统的环状切口或十字切口取脑法无法满足保护捐献者遗容的要求。我们提出经双耳上头皮后切口的取脑法,有效地保护了捐献者的遗容。方法采用距枕外隆凸上方2.0 cm,至耳廓最前缘切口,获取完整的脑。结果该切口未涉及头面部皮肤,且切口小,有利于缝合修复,减少了渗液。结论该切口有效地保护了捐献者的遗容,将有利于脑库的建立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切口 取脑 头皮 解剖学
下载PDF
解剖实验教学中取脑标本方法新探 被引量:2
2
作者 秦学联 宋石林 +1 位作者 宋世安 柳长友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41-42,共2页
1传统取脑方法及存在问题解剖实验教学中,所用的取脑标本方法,主要采用《解剖学及解剖学方法》和《人体测量手册》提供的方法。一是采用前到眉弓,后到枕外隆凸,两侧达耳根。在眉弓和枕外隆凸上1cm高度,环形锯开颅骨。二是根据颅骨... 1传统取脑方法及存在问题解剖实验教学中,所用的取脑标本方法,主要采用《解剖学及解剖学方法》和《人体测量手册》提供的方法。一是采用前到眉弓,后到枕外隆凸,两侧达耳根。在眉弓和枕外隆凸上1cm高度,环形锯开颅骨。二是根据颅骨定位标准即:颅上点(op)和两眉之间的眉间上点(on),水平向后,到枕骨枕外隆突上方的颅上点,画一水平方向的环形线,而后锯开颅骨取脑标本,见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整体标本 颅骨 取脑方法
下载PDF
颅骨脱钙后取脑方法的改良 被引量:1
3
作者 曾效恒 《衡阳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43-43,共1页
颅骨脱钙后取脑方法的改良曾效恒(衡阳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衡阳,421001)解剖教学法的改进与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求标本制作必须同步。传统的去顶取脑法,既繁琐费时,又难保证12对脑神经和脑血管完整无损地取出,更难将... 颅骨脱钙后取脑方法的改良曾效恒(衡阳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衡阳,421001)解剖教学法的改进与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求标本制作必须同步。传统的去顶取脑法,既繁琐费时,又难保证12对脑神经和脑血管完整无损地取出,更难将脑垂体连同脑一起取出,在教学中只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教学 标本 取脑方法 硝酸浸泡脱钙法
下载PDF
带脑膜取脑法及硬脑膜标本的制作 被引量:1
4
作者 邓志豪 胡群山 《四川解剖学杂志》 1994年第3期164-165,共2页
关键词 标本制作 取脑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取栓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何世珍 郑秀娟 黄温馨 《中外医疗》 2024年第3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取栓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6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急诊行动脉取栓术的10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发生PON...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取栓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6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急诊行动脉取栓术的10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发生PONV情况分为PONV组(n=34)、非PONV组(n=69)。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生活习惯(吸烟、饮酒)、晕动史、偏头痛史、预防性使用止吐药、使用镇痛泵、手术时长等基础资料,分析急性脑梗死取栓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影响因素。结果103例脑梗死取栓术患者,发生PONV34例。PONV组、非PONV组患者的年龄、吸烟、饮酒、偏头痛史、手术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性别、晕动史、预防性使用止吐药、使用镇痛泵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女性、晕动史、使用镇痛泵是急性脑梗死取栓术患者PONV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性使用止吐药是急性脑梗死取栓术患者PONV发生的保护性因素(OR=1.732、1.653、1.498、0.565,P均<0.05)。结论女性、晕动史、使用镇痛泵是急性脑梗死取栓术患者PONV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性使用止吐药是急性脑梗死取栓术患者PONV发生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梗死栓术 恶心呕吐 危险因素 保护性因素
下载PDF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脑卒中机械取栓治疗患者延续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1
6
作者 吴玲玲 王雪梅 《现代临床护理》 2023年第3期40-45,共6页
目的构建科学的脑卒中机械取栓治疗患者延续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护理质量管理者及其护理人员客观评价脑卒中机械取栓治疗患者延续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0年11月-2021年4月通过文献回顾和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确定脑卒... 目的构建科学的脑卒中机械取栓治疗患者延续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护理质量管理者及其护理人员客观评价脑卒中机械取栓治疗患者延续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0年11月-2021年4月通过文献回顾和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确定脑卒中机械取栓治疗患者延续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及各指标权重。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4.12%、100.0%,2轮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78、0.888,2轮Kendall’s W系数均>0.70(P<0.05)。该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包括延续护理的延续性信息平台建设、延续性护理知识获取、人员配备、管理方案的延续、医患关系的延续以及术后的康复指导、健康教育、随访、依从性、满意度、临床结局等,共包括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37个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脑卒中机械取栓治疗患者延续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脑卒中机械取栓治疗患者延续护理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机械栓患者 延续护理 护理质量 德尔菲法 信息护理 健康教育
下载PDF
替罗非班联合脑动脉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7
作者 顾晓泓 陈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8期6-10,共5页
目的探究替罗非班联合脑动脉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6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划分成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脑动脉支架取栓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探究替罗非班联合脑动脉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6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划分成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脑动脉支架取栓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治疗效果、血管再通率、远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7.15±2.82)分低于对照组的(12.14±4.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社会、环境、躯体、心理评分分别为(27.55±5.18)、(24.67±5.43)、(25.36±5.41)、(24.50±5.47)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20±4.26)、(17.28±4.14)、(17.25±4.11)、(17.26±4.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22%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管总再通率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两组远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远期神经功能恢复预后良好率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0%,观察组预后不良率2.78%低于对照组的3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替罗非班联合脑动脉支架取栓术治疗,对提升患者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和远期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意义重大,同时能够明显改善血管再通率,适合应用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梗死 替罗非班 动脉支架栓术 疗效评估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肾功能损伤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取栓后脑水肿治疗效果研究
8
作者 叶明炎 叶啸宇 陈碧霞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15期119-123,共5页
目的探讨3%高渗盐水和20%甘露醇对肾功能损伤伴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取栓术后脑水肿、脱水降颅压效果的研究。方法对福建省宁德市闽东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行介入取栓的48例急性脑梗死伴有肾功能损伤并继发中重度脑水肿的患者作为研究... 目的探讨3%高渗盐水和20%甘露醇对肾功能损伤伴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取栓术后脑水肿、脱水降颅压效果的研究。方法对福建省宁德市闽东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行介入取栓的48例急性脑梗死伴有肾功能损伤并继发中重度脑水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高渗脱水治疗,其中20%甘露醇组23例,高渗盐水组25例。对比用药前后的肾功能电解质、血浆渗透压变化,以及用药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脑水肿的变化及90 d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等指标,并进行组内与组间对比分析。结果甘露醇组用药前后,血肌酐与尿素氮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钠、血氯、血肌酐、尿素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介入取栓术后中重度脑水肿,3%高渗盐水与甘露醇的高渗脱水治疗均有效果,且3%高渗盐水对肾功能影响可能更小,值得进一步大样本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梗死 梗死栓术 水肿 肾功能损伤 高渗盐水 甘露醇
下载PDF
胎儿脑标本取出固定新方法
9
作者 吴国运 梁成清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4年第2期184-184,共1页
成年人脑组织发育完善,不会由于操作不慎引起损伤而变形,而胎婴儿脑组织发育不熟,质脆易脆,尤其是畸形者,在取脑,固定,切面,任何一个环节操作不慎,均引起不同程度损伤,或变形失去原有形态结构,给诊断和教学工作带来不必要困难.为了保持... 成年人脑组织发育完善,不会由于操作不慎引起损伤而变形,而胎婴儿脑组织发育不熟,质脆易脆,尤其是畸形者,在取脑,固定,切面,任何一个环节操作不慎,均引起不同程度损伤,或变形失去原有形态结构,给诊断和教学工作带来不必要困难.为了保持原有形态结构,根据别人介绍经验,寻找一种比较适应行之有效方法,水浮取脑法,我们作了一些尝试,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标本 标本固定 水浮取脑 组织
下载PDF
探析解剖实验教学中取脑标本方法
10
作者 李红强 《生物技术世界》 2014年第6期110-110,共1页
随着解剖实验教学的发展,人们对于实验教学中的人体标本的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脑标本的制作,因为涉及到大量的脑神经,其质量的优劣对于教学效果有着明显的影响。因此,如何创新取脑标本的方法,为解剖实验教学创造先进的硬件环境... 随着解剖实验教学的发展,人们对于实验教学中的人体标本的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脑标本的制作,因为涉及到大量的脑神经,其质量的优劣对于教学效果有着明显的影响。因此,如何创新取脑标本的方法,为解剖实验教学创造先进的硬件环境成为相关专家学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论文结合笔者研究,分析了目前解剖实验教学中取脑标本方法及其缺陷,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了一种新型的取脑标本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实验教学 ——神经整体标本 颅骨 取脑方法
原文传递
移取尸体脑的方法与技巧
11
作者 谷学静 《锦州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尸体 方法 技巧 标本 解剖学
下载PDF
胎儿脑的取出固定和切片技术探讨
12
作者 王玉民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1991年第2期3-4,共2页
本文主要阐明处理胎儿和新生儿脑组织的一种新方法,有水浮取脑法,漂浮固定法和明胶基质法等技术,从而保持了正常脑组织的三维结构.
关键词 胎儿 新生儿 胎儿发育规律 水浮取脑 漂浮固定法 明胶基质法
下载PDF
机械取栓再通后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永建 石柳 尹祥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2年第5期182-184,共3页
目的 探讨机械取栓成功再通后再行去骨瓣减压术以治疗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21例机械取栓术后血管成功再通后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治疗效... 目的 探讨机械取栓成功再通后再行去骨瓣减压术以治疗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21例机械取栓术后血管成功再通后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头颅CT复查,所有患者中线结构偏移明显好转,环池显示出现好转。术后患者昏迷时间3~21 d[(13.2±1.8)d]。住院治疗时间为3~8周[(5.2±0.4)周]。患者存活率76.1%(16/21),死亡率23.8%(5/21),重残率52.3%(11/21),轻残率23.8%(5/21)。结论 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再通术后患者,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可以明显降低病死率,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梗死 机械栓术后大面积梗死 去骨瓣减压术 手术治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性别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术后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高洁 程哲 +1 位作者 姜尚前 耿晓坤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0-36,共7页
目的探讨性别对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卒中中心接受机械取栓术治疗的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00例,发病均在6 h内... 目的探讨性别对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卒中中心接受机械取栓术治疗的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00例,发病均在6 h内,年龄≥18岁,并经头部CT血管成像和(或)MR血管成像证实存在大血管闭塞,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6分且入院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ASPECT)评分>5分。按照性别,将200例患者分为男性组(116例)和女性组(84例)。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入院NIHSS评分、入院ASPECT评分、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糖尿病、心房颤动、吸烟)、闭塞部位、静脉溶栓、入院至再通时间、发病至再通时间、取栓次数、症状性颅内出血、死亡,并进行组间比较。取栓术后血管成功再通为脑梗死溶栓(TICI)分级≥2b级。主要终点事件为机械取栓术后90 d时的神经功能预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为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根据术后90 d时的神经功能预后情况,将200例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112例)和预后不良组(88例),采用单因素对比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性别等因素对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预后的影响。结果(1)男性组患者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均低于女性组[(64±11)岁比(70±9)岁,t=4.524;16.0(14.0,18.0)分比17.5(15.0,20.0)分,Z=3.200],吸烟、颈动脉起始段闭塞比例均高于女性组[47.4%(55/116)比6.0%(5/84),χ2=39.882;18.1%(21/116)比2.4%(2/84),χ2=10.339],心房颤动比例低于女性组[30.2%(35/116)比57.1%(48/84),χ2=14.598],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性别的两组患者入院时ASPECT评分、高血压病、糖尿病、大脑中动脉闭塞、颈内动脉末端闭塞、静脉溶栓、治疗至再通时间、发病至再通时间、取栓次数、TICI分级≥2b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不同性别的两组患者发生症状性脑出血、死亡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组预后良好比例高于女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7.2%(78/116)比40.5%(34/84),χ2=14.165,P<0.01]。(3)预后良好组患者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治疗至再通时间、发病至再通时间均低于预后不良组[(63±13)岁比(71±11)岁,t=3.469;15(14,16)分比18(16,20)分,Z=5.133;56(39,74)min比65(46,84)min,Z=2.116;220(180,280)min比256(200,323)min,Z=2.389],入院时ASPECT评分高于预后不良组[9(8,9)分比8(6,8)分,Z=7.444],男性、颈内动脉起始段闭塞、成功再通比例均高于预后不良组[69.6%(78/112)比43.2%(38/88),χ2=14.165;16.1%(18/112)比5.7%(5/88),χ2=5.227;96.4%(108/112)比75.0%(66/88),χ2=20.008],颈内动脉末端闭塞比例低于预后不良组[13.4%(15/112)比27.3%(24/88),χ2=6.048],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预后的两组患者危险因素、大脑中动脉闭塞、静脉溶栓、取栓次数<2次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经变量的共线性检验和变量筛选,以不良预后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退法),结果显示,男性(OR=0.381,95%CI:0.163~0.892,P=0.026),入院时高ASPECT评分(OR=0.375,95%CI:0.250~0.561,P<0.01)、血管成功再通(OR=0.259,95%CI:0.143~0.471,P<0.01)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取栓术后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入院时高NIHSS评分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1.23,95%CI:1.068~1.417,P=0.004);年龄、闭塞部位、治疗至再通时间、发病至再通时间与预后无关(均P>0.05)。结论性别可能影响机械取栓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功能预后,相对于女性,男性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治疗90 d时神经功能更可能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动脉机械栓术 功能预后 性别
下载PDF
脑动脉介入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围术期护理分析
15
作者 劳建新 林桂兰 +2 位作者 杨姬 周敏 吴茵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2期0091-0092,共2页
浅析脑动脉介入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围术期护理。方法:研究时间: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研究对象: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要点。结果:干预后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躯体化症状... 浅析脑动脉介入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围术期护理。方法:研究时间: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研究对象: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要点。结果:干预后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 SSS )评分低、简化舒适状况量表( GCQ )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出现颅内出血2例、穿刺部位血肿1例、消化道出血0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例(3.75%)。结论:急性脑梗死行脑动脉介入取栓治疗围术期期加强护理干预可促进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介入栓术 急性梗死 围术期护理 护理
下载PDF
不同时机行Solitarie支架动脉取栓术治疗大动脉闭塞性急性脑梗死的效果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黎雪 王洁 王彦平 《中国实用医刊》 2021年第6期90-93,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时机行Solitarie支架动脉取栓术治疗大动脉闭塞性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大动脉闭塞性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按照发病至就医时间分为两组,发病至就医时间<4.5 h者纳入观察组4... 目的分析不同时机行Solitarie支架动脉取栓术治疗大动脉闭塞性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大动脉闭塞性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按照发病至就医时间分为两组,发病至就医时间<4.5 h者纳入观察组44例,发病至就医时间≥4.5 h者42例纳入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Solitarie支架动脉取栓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清神经营养因子(NT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及并发症。结果术前对照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7.21±1.62)分,低于观察组的(7.28±1.65)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为(4.41±1.71)分,低于对照组(6.07±1.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BDNF、NTF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增加;术后观察组患者BDNF水平为(13.71±2.67)ng/ml、NTF水平为(6.43±0.26)ng/ml,高于对照组的(11.98±2.63)ng/ml、(4.68±0.21)ng/ml(P<0.05)。术前两组患者VEGF、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VEGF、TGF-β1降低水平;其中观察组患者VEGF水平为(21.74±6.82)pg/ml,低于对照组的(35.97±6.84)pg/ml(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血管再开通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发病至就医时间<4.5 h进行Solitarie支架动脉取栓术可保护大动脉闭塞性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减少血栓形成,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栓术 大动脉闭塞性 急性梗死 神经功能 并发症 因子
原文传递
阶段性功能康复锻炼指导在脑梗死取栓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凤霞 刘亚男 任双双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第18期3318-3322,共5页
目的探究阶段性功能康复护理锻炼指导在脑梗死取栓术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通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在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接收的脑梗死行取栓治疗的患者94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 目的探究阶段性功能康复护理锻炼指导在脑梗死取栓术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通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在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接收的脑梗死行取栓治疗的患者94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干预,实验组实施阶段性功能康复锻炼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肢体、平衡、吞咽等功能恢复、干预3 d、7 d、15 d生活能力等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肢体功能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实验组患者上肢、下肢功能的综合评分呈逐步提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平衡、吞咽功能综合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平衡、吞咽等功能与对照组患者比较,综合评分增长趋势较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3 d、7 d、15 d与对照组比较,生活能力综合评分呈逐步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行取栓术治疗患者采取阶段性功能康复锻炼护理干预,促使患者躯体平衡、肢体驱动及吞咽能力能够得以早期改善与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水平也随干预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栓术 功能康复 平衡能力 肢体功能 日常生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