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蛋白偶联受体组成性活性及反向激动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孙洪良 郑建全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2007年第1期39-43,共5页
G蛋白偶联受体(GPCR)是受体中家族成员最多的一大类,其活性涉及体内绝大部分的生理功能,在药物研发过程中是主要的药物作用靶标。研究表明,GPCR及其突变体在缺乏配体结合的情况下,能自发地产生一定程度的内在活性,即GPCR的组成性活性(co... G蛋白偶联受体(GPCR)是受体中家族成员最多的一大类,其活性涉及体内绝大部分的生理功能,在药物研发过程中是主要的药物作用靶标。研究表明,GPCR及其突变体在缺乏配体结合的情况下,能自发地产生一定程度的内在活性,即GPCR的组成性活性(constitutiveactivity);其相应的反向激动剂与GPCR结合能降低受体的组成性活性,在药物治疗学上具有重要意义。愈来愈多的实验表明,GPCR组成性活性及反向激动剂的研究具有广阔和实际的应用前景,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在受体学说领域和药物研发过程中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偶联受体 组成性活性 反向激动剂
下载PDF
组成型激活突变体在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勃 苏瑞斌 李锦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2004年第5期257-260,共4页
G蛋白偶联受体 (GPCR)组成型活性概念的提出 ,使组成型激活突变体 (CAM)成为研究GPCR的新方法。CAM促进了对GPCR的结构、激活机制、活性调节及病理生理的研究。通过对CAM的研究发现了GPCR激活的关键结构区域 ,提出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的”... G蛋白偶联受体 (GPCR)组成型活性概念的提出 ,使组成型激活突变体 (CAM)成为研究GPCR的新方法。CAM促进了对GPCR的结构、激活机制、活性调节及病理生理的研究。通过对CAM的研究发现了GPCR激活的关键结构区域 ,提出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的”扩充的三元复合物模型”和GPCR激活过程中存在多个中间激活态的观点。CAM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野生型受体激活的失敏过程 ,并为疾病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偶联受体 组成型活性 组成型激活突变体
下载PDF
G蛋白偶联受体组成型活性的理论与技术及其医药学研究
3
作者 王品 蒋萍 焦炳华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21-523,共3页
GPCR(G蛋白偶联受体)组成型活性(constitutive activity)发现和提出十几年来,对疾病机制阐明、药靶筛选和新药研发等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组成型活性相关理论和实验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功能的发现,如今GPCR已成为医药学领域的热点。
关键词 G蛋白偶联受体:受体组成型活性 受体二态模型 新药研发 工程细胞
下载PDF
层粘连蛋白受体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 被引量:3
4
作者 刘贵秋 王玉学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55-158,共4页
关键词 层粘连蛋白受体 肿瘤细胞表达 侵袭和转移 RECEPTOR LN-R 细胞外基质 生物学行为 组成成分
下载PDF
G蛋白、G蛋白偶联受体及信号传导途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王竞鹏 《医学研究杂志》 2006年第8期92-94,共3页
关键词 G蛋白偶联受体 信号传导途径 protein GTP酶 嘌呤核苷酸 异源三聚体 外周蛋白 亚基组成 分子质量 GDP
下载PDF
乳腺癌核仁组成区和类固醇激素受体与临床病理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乐承艺 张美艳 +1 位作者 李凡綵 罗虹 《华夏医学》 CAS 1994年第1期1-4,13,共5页
根据55例乳腺癌病例随访资料,应用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染色和两种类固醇激素受体(SR)检测,结果表明:组织学分化好的SR阳性多,而AgNoR计数少;组织学分化差的SR阳性少,SR阴性多,AgNoR计数也随... 根据55例乳腺癌病例随访资料,应用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染色和两种类固醇激素受体(SR)检测,结果表明:组织学分化好的SR阳性多,而AgNoR计数少;组织学分化差的SR阳性少,SR阴性多,AgNoR计数也随之增加,统计学上有高度显著性差异。乳腺良性病变AgNoR计数最低,与乳腺恶性病变之间亦呈高度显著性差异。低危组(术后五年后仍存活者)的两种SR阳性率均高于高危组(术后五年内死亡者),其AgNoR计数均低于高危组,两组间差异呈高度显著性。结果提示,检测SR水平和AgNoR计数可作为肿瘤分化和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核仁组成蛋白 类固醇激素受体(SR) 预后
下载PDF
高密度脂蛋白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田德峰 洪斌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2003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对高密度脂蛋白的结构组成、代谢、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以及高密度脂蛋白受体的确认过程、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作了综述。小鼠清道夫受体BⅠ被确认是真正介导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作用的受体 ,对于了解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代谢是... 本文对高密度脂蛋白的结构组成、代谢、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以及高密度脂蛋白受体的确认过程、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作了综述。小鼠清道夫受体BⅠ被确认是真正介导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作用的受体 ,对于了解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代谢是非常有意义的 ,它有可能作为一个新的治疗靶点 ,由此找到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脂蛋白 受体 结构组成 代谢 动脉粥样硬化 综述
下载PDF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蛋白酶激活受体
8
作者 牛青霞 陈卓毅 +1 位作者 郑坚 林洁莲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16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蛋白酶激活受体(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s,PARs)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上的组成型表达。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 目的研究蛋白酶激活受体(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s,PARs)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上的组成型表达。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PARs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结果未经任何激活剂处理的HUVECs表达PAR1、PAR2和PAR3mRNA。PAR1、PAR2和PAR3的阳性细胞率分别为43.3%、49.2%和56.7%,其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42.1、22.5和24.3。结论 HUVECs组成型表达PAR1、PAR2和PAR3,以为PARs的生理和病理生理功能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蛋白酶激活受体 组成型表达
下载PDF
光间受体视黄类物质结合蛋白基因(IRBP)在棉鼠亚科物种中的序列变异及其系统发育意义
9
作者 张静 夏珊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9-194,共6页
以光间受体视黄类物质结合蛋白基因(IRBP)为研究对象,从GenBank中下载了棉鼠亚科66个种的IRBP序列,分析IRBP的结构及其在棉鼠亚科的进化关系。G+C含量高于A+T,密码子第3位点的G+C含量高达61.2%,并且呈现出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3.786%)。I... 以光间受体视黄类物质结合蛋白基因(IRBP)为研究对象,从GenBank中下载了棉鼠亚科66个种的IRBP序列,分析IRBP的结构及其在棉鼠亚科的进化关系。G+C含量高于A+T,密码子第3位点的G+C含量高达61.2%,并且呈现出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3.786%)。IRBP在棉鼠亚科没有经历正向达尔文选择。以IRBP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和以往研究的结果总体上是一致的,但由于本文样本数量的增加,发现Oryzomyini还存在第3个分支,不同于以往研究只划分了2个分支。同时系统发育树的结构表明Ichthyomyini和Sigmodontini很可能不是两个独立的族。另外和前人以细胞色素b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相比较,树的结构总体上也是一致的。这些都表明IRBP在棉鼠亚科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但要更好地解决此亚科存在的系统发育问题,重点在于增加用于分析的物种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鼠亚科 光间受体视黄类物质结合蛋白基因 碱基组成 中性选择 系统发育
下载PDF
青年和绝经后女性乳腺癌雌激素受体与AgNOR计数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玉贞 李冰 +1 位作者 吕增华 朱玉红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57-57,49,共2页
目的研究青年与绝经后女性乳腺癌雌激素受体表达与AgNOR计数的关系。方法采用AgNOR技术和免疫组化S-P法,用抗ER单克隆抗体,研究32例青年乳腺癌和36例绝经后乳腺癌的ER表达与AgNOR的关系。结果青年乳腺癌17例(53.13%)ER阳性,绝经后乳腺... 目的研究青年与绝经后女性乳腺癌雌激素受体表达与AgNOR计数的关系。方法采用AgNOR技术和免疫组化S-P法,用抗ER单克隆抗体,研究32例青年乳腺癌和36例绝经后乳腺癌的ER表达与AgNOR的关系。结果青年乳腺癌17例(53.13%)ER阳性,绝经后乳腺癌20例(55.56%)ER阳性;青年乳腺癌ER阴性组AgNOR计数明显高于阳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绝经后乳腺癌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青年乳腺癌ER阳性组与ER阴性组相比,细胞增殖活性低;而在绝经后乳腺癌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受体 雌激素 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
下载PDF
5-羟色胺4受体调节剂对肝部分切除大鼠胃肠5-羟色胺分泌和肝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文学 卢正 +2 位作者 王峥 高道文 徐存拴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92-597,共6页
目的探讨5-羟色胺4(5-HT4)受体调节剂(激动剂和抑制剂)对肝部分切除(PH)后大鼠胃肠道5-羟色胺(5-HT)和肝再生的影响。方法 60只成年SD大鼠PH后分为对照组、西沙必利(激动剂)组和GR113808(抑制剂)组3组;西沙必利组PH后每12h按10mg/kg体... 目的探讨5-羟色胺4(5-HT4)受体调节剂(激动剂和抑制剂)对肝部分切除(PH)后大鼠胃肠道5-羟色胺(5-HT)和肝再生的影响。方法 60只成年SD大鼠PH后分为对照组、西沙必利(激动剂)组和GR113808(抑制剂)组3组;西沙必利组PH后每12h按10mg/kg体重的西沙必利灌胃,GR113808组PH后每12h按3mg/kg体重的GR113808腹腔注射;分别于PH后0h、24h、48h、72h计算肝/体重比,并取血液、胃、小肠和肝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显示胃肠中5-HT免疫阳性(5-HTIR)细胞,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胃肠5-HTIR细胞平均灰度,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ESA)检测血液中的5-HT,用银染技术显示肝细胞核仁组织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结果与对照组比,1.西沙必利组胃肠中5-HTIR细胞数于PH后48~72h显著下降(P<0.05)、细胞的灰度于PH后24~72h显著上升(P<0.05),血中5-HT的含量于PH后24~72h显著上升(P<0.05),肝/体重比和肝组织AgNORs颗粒数在PH后48~72h显著增加(P<0.05);2.GR113808组在PH后24~72h期间,5-HTIR细胞数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但细胞的灰度显著下降(P<0.05或P<0.01),血中5-HT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或P<0.01),肝/体重比于48~72h显著下降(P<0.05或P<0.01),肝中AgNORs颗粒数于24~72h显著减少(P<0.05或P<0.01)。结论用5-HT4受体调节剂改变胃肠道5-HT的分泌量,可导致肝/体重比和肝细胞的转录活性发生相应的改变;胃肠道分泌的5-HT具有促进肝细胞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4受体 西沙必利 GR113808 肝再生 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酶联免疫吸附法 大鼠
下载PDF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14
12
作者 侯可赛 王林林 +2 位作者 王洪波 傅风华 于龙川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96-400,F0003,共6页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是一种神经肽,它由3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CGRP通过激活细胞膜上的CGRP受体参与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功能的调节,特别是CGRP在血管舒张以及偏头痛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过去认为CGR...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是一种神经肽,它由3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CGRP通过激活细胞膜上的CGRP受体参与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功能的调节,特别是CGRP在血管舒张以及偏头痛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过去认为CGRP受体是一种经典的G蛋白偶联受体,具有G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特性。近年来发现,与经典的G蛋白偶联受体不同,具有生物活性的CGRP受体由降钙素受体样受体(calcitonin receptor-like receptor,CLR)、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receptor activity modifying protein,RAMP1)和受体组成蛋白(receptor component protein,RCP)组成,CGRP受体的这些不同组分在跨膜信号转导中分别发挥不同的作用。RAMP参与多种G蛋白偶联受体的组成,在G蛋白偶联受体的表型及功能调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RAMP的发现修正了有关G蛋白偶联受体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目前对CLR,RAMP以及RCP在CGRP受体激活和信号转导中作用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深入研究RAMP的胞外N末端和RAMP的单跨膜区域如何协同CLR以识别并结合相应的配体,以及G蛋白与RCP之间怎样相互作用,都将为有关G蛋白偶联受体的理论提供新的内容。本文将综述CGRP受体各组分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CGRP受体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 降钙素受体受体(CLR) 受体活性修饰蛋白(RAMP) 受体组成蛋白(rcp) G蛋白偶联受体
下载PDF
内皮素受体阻滞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杨勇 黄华利 王友群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43-544,共2页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受体阻滞 药治疗 G-蛋白偶联受体 ET-1 非心血管系统 内皮素转换酶 氨基酸组成 ET-3 细胞增殖 金属蛋白 发挥作用 酶合成 ECE 蛋白 自分泌 ETA
下载PDF
GPRC5A调控的ABCB1表达对肺腺癌增殖的影响
14
作者 李鋆 崔雯雯 +4 位作者 杨中法 刘文豪 边茂旺 邓炯 王彤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24年第1期9-18,I0002,共11页
目的ATP结合盒B亚家族成员1(ATP 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B member 1,ABCB1)的异常表达在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G蛋白偶联受体C家族5组A型(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family C group5 type A,GPRC5A)调控的ABCB... 目的ATP结合盒B亚家族成员1(ATP 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B member 1,ABCB1)的异常表达在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G蛋白偶联受体C家族5组A型(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family C group5 type A,GPRC5A)调控的ABCB1表达对肺腺癌增殖的影响仍不清楚。本研究探讨了GPRC5A调控的ABCB1表达对肺腺癌增殖的影响。方法我们采用RT-PCR、Western-blot或免疫组化实验,分析ABCB1在肺腺癌细胞系、人肺腺癌组织以及GPRC5A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的气管上皮细胞和肺组织中的表达。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分析GPRC5A基因敲除小鼠气管上皮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采用皮下肿瘤形成实验探讨下调ABCB1表达是否可抑制体内肺腺癌增殖。采用免疫荧光和免疫沉淀实验研究GPRC5A和ABCB1之间潜在的调控关系。结果ABCB1在肺腺癌细胞系和人类肺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GPRC5A基因敲除小鼠的气管上皮细胞及肺组织的ABCB1表达高于野生型小鼠。与GPRC5A野生型小鼠的气管上皮细胞相比,GPRC5A基因敲除小鼠的气管上皮细胞对塔立奇达和多柔比星更敏感。注射移植细胞28天后,接受ABCB1基因敲除细胞移植的GPRC5A-/-C57BL/6小鼠的肺肿瘤的体积和重量均明显低于野生型细胞移植小鼠(P=0.0043,P=0.0060)。此外,免疫荧光和免疫沉淀实验表明,GPRC5A通过直接结合方式调控ABCB1的表达。结论GPRC5A通过抑制ABCB1表达降低肺腺癌增殖。GPRC5A调节ABCB1表达的途径有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结合盒B亚家族成员1 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C5组成员A 肺腺癌 小鼠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睾丸中的表达及对生殖功能的调控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卫儒 梁季鸿 《医学文选》 2005年第3期414-416,共3页
关键词 生殖功能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表皮生长因子(EGF) 细胞内游离CA^2+ 表达及 多肽类生长因子 氨基酸组成 自身磷酸化 酪氨酸激酶 二脂酰甘油 三磷酸肌醇 蛋白激酶C 第二信使 骨架结构 细胞分化 功能低下 调控作用 受体表达
下载PDF
应用进化踪迹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β2肾上腺素受体突变活性(英文)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香 柳树群 孙之荣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61-868,共8页
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drenergic receptor,β2AR)是G蛋白耦联受体(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s,GPCRs)超家族中的一员,也是研究治疗哮喘的关键药物受体靶标.采用进化踪迹(evolutionary trace,ET)方法分析肾上腺素受体家族跨膜区片段序... 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drenergic receptor,β2AR)是G蛋白耦联受体(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s,GPCRs)超家族中的一员,也是研究治疗哮喘的关键药物受体靶标.采用进化踪迹(evolutionary trace,ET)方法分析肾上腺素受体家族跨膜区片段序列,识别出了44个保守的残基,然后将β2肾上腺素受体以及受体D130N活性突变体、D79N失活突变体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试图找出与受体不同功能状态相关的结构动力学特征.发现受体DRY motif中的D130远离R131而转向K149残基这一结构特征与受体活性高度关联,此外,从残基相互作用的变化推断出了受体helix 2,4 and 6伴随着受体活化而发生的运动.这些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探索β2肾上腺素受体突变体的激活机制以及所诱发疾病的分子机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素受体 组成性活性 进化踪迹方法 G蛋白耦联受体 同源模建
下载PDF
结肠癌患者组织中NCAPD2、Lnc RNA NR2F1-AS1、Nup107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戚飞飞 李广秋 冷雷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231-236,共6页
目的探究结肠癌患者组织中染色体凝缩蛋白复合物I的亚基D2(NCAPD2)、Lnc RNA核受体亚家族2F组成员1-反义RNA1(Lnc RNA NR2F1-AS1)、核孔蛋白107(Nup107)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 目的探究结肠癌患者组织中染色体凝缩蛋白复合物I的亚基D2(NCAPD2)、Lnc RNA核受体亚家族2F组成员1-反义RNA1(Lnc RNA NR2F1-AS1)、核孔蛋白107(Nup107)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暨南大学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进行根治性切除术的60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中采集患者的结肠癌组织标本和距离结肠癌组织>2 cm的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测定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Lnc RNA NR2F1-AS1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NCAPD2和Nup107表达情况。比较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Lnc RNA NR2F1-AS1、NCAPD2、Nup107表达情况,同时比较Lnc RNA NR2F1-AS1、NCAPD2、Nup107不同表达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Lnc RNA NR2F1-AS1、NCAPD2、Nup107表达对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结肠癌患者的生存曲线,分析Lnc RNA NR2F1-AS1、NCAPD2、Nup107表达情况与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结肠癌组织的Lnc RNA NR2F1-AS1相对表达量为1.09±0.28,明显低于癌旁组织的0.69±0.09,结肠癌组织的Lnc RNA NR2F1-AS1高表达率、NCAPD2阳性率和Nup107高表达率分别为55.00%、61.67%和70.0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26.67%、30.00%和3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nc RNA NR2F1-AS1高表达和低表达患者、NCAPD2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Nup107高表达患者和低表达患者在肿瘤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和远端转移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nc RNA NR2F1-AS1、NCAPD2和Nup107表达均是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nc RNA NR2F1-AS1高表达、NCAPD2阳性和Nup107高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低于Lnc RNA NR2F1-AS1低表达、NCAPD2阴性和Nup107低表达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nc RNA NR2F1-AS1、NCAPD2、Nup107的表达与结肠癌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和远端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有关,三者可能共同参与了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染色体凝缩蛋白复合物I的亚基D2 Lnc RNA核受体亚家族2F组成员1-反义RNA1 核孔蛋白107 预后
下载PDF
基于伪氨基酸组成的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的识别 被引量:2
18
作者 顾全 丁永生 +1 位作者 张同亮 沈懿珍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00-504,共5页
G蛋白偶联受体(GPCRs)是人体内最大的蛋白质受体家族,在制药业中起到很大作用。G蛋白偶联受体的功能和其超家族、子家族的分类密切相关,然而目前其空间结构却很难用实验方法获得。因此,如何用计算的方法预测G蛋白偶联受体的家族和超家... G蛋白偶联受体(GPCRs)是人体内最大的蛋白质受体家族,在制药业中起到很大作用。G蛋白偶联受体的功能和其超家族、子家族的分类密切相关,然而目前其空间结构却很难用实验方法获得。因此,如何用计算的方法预测G蛋白偶联受体的家族和超家族是生物信息学和蛋白质科学中重要的研究内容。根据Chou提出的伪氨基酸离散模型框架,使用近似熵的概念表示G蛋白序列附加特征,构造一种新的蛋白序列表示方法。采用FKNN(模糊K近邻)分类器作为预测工具,从最新的G蛋白数据抽取全部数据,经过去除同源性处理后,构成低同源性的新测试数据集。Jackknife测试结果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与之前的研究结果相比,取得了最高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此方法处理G蛋白偶联受体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偶联受体 低同源性 伪氨基酸组成 近似熵 FKNN分类器
原文传递
甲状腺癌患者组织及手术前后血清中NR3C2和ZEB1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仲亚东 孔德桐 马伯敏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94-99,共6页
目的探讨核受体亚家族3C组成员2(nuclear receptor subfamily 3,group C,member 2,NR3C2)和E盒结合锌指蛋白1(E-box-bindingzincfingerprotein1,ZEB1)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手术前后血清NR3C2mRNA和ZEB1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析... 目的探讨核受体亚家族3C组成员2(nuclear receptor subfamily 3,group C,member 2,NR3C2)和E盒结合锌指蛋白1(E-box-bindingzincfingerprotein1,ZEB1)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手术前后血清NR3C2mRNA和ZEB1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5月在邹城市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5例甲状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距癌组织>3cm)样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CC)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NR3C2和ZEB1的表达;分别收集甲状腺癌患者(实验组)手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的血清样本,以及同期到该院体检的3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R3C2 mRNA和ZEB1 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析NR3C2mRNA和ZEB1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术前NR3C2和ZEB1表达水平与甲状腺癌患者三年生存率的关系用Kaplan-Meier法分析,采用对数秩检验进行组间生存曲线差异分析;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甲状腺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显示,癌组织中NR3C2阳性表达率(36.47%)低于癌旁组织(72.94%),癌组织中ZEB1阳性表达率(67.06%)高于癌旁组织(3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814,22.624,均P<0.001);实验组术前血清NR3C2 mRNA表达水平(0.55±0.14)低于对照组表达水平(0.97±0.22),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血清NR3C2mRNA表达水平(0.55±0.14,0.69±0.15,0.89±0.19)依次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038,F=95.217,P<0.001);实验组术前ZEB1 mRNA表达水平(1.88±0.28)高于对照组表达水平(1.02±0.41),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血清ZEB1mRNA表达水平(1.88±0.28,1.43±0.32,1.15±0.29)依次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716,F=130.564,P<0.001);甲状腺癌患者血清NR3C2 mRNA表达和ZEB1mRNA表达水平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和包膜浸润有关(t=2.449,2.081,3.938,2.212;2.013,2.348,2.029,2.096,均P<0.05);NR3C2 mRNA高表达组三年生存率(86.00%)显著高于低表达组(40.00%),ZEB1 mRNA高表达组三年生存率(35.29%)显著低于低表达组(88.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68,5.593,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包膜浸润、NR3C2 mRNA和ZEB1 mRNA均为甲状腺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P<0.05)。结论甲状腺癌组织和血清中NR3C2表达下调,ZEB1表达上调,NR3C2和ZEB1表达水平影响患者预后生存率,对甲状腺癌患者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受体亚家族3C组成员2 E盒结合锌指蛋白1
下载PDF
神经降压素在伤害性信息传递和调控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振宇 王莉颖 +1 位作者 王玲 李云庆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3-456,共4页
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NT)是由13个氨基酸组成的神经肽。在中枢神经系统内,NT作为神经递质或调质而发挥作用,其效应包括降温、镇痛、调节多巴胺能传递和刺激垂体前叶激素释放。目前己经发现并克隆的NT受体(NTR)有3种,其中NTR-1[1]... 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NT)是由13个氨基酸组成的神经肽。在中枢神经系统内,NT作为神经递质或调质而发挥作用,其效应包括降温、镇痛、调节多巴胺能传递和刺激垂体前叶激素释放。目前己经发现并克隆的NT受体(NTR)有3种,其中NTR-1[1]和NTR-2[2]是有7次跨膜结构的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NT的信号传导;而NTR-3的功能尚不清楚。因此,本文只讨论NTR-1和NTR-2两种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降压素 信息传递 G蛋白偶联受体 伤害性 调控 中枢神经系统 氨基酸组成 神经递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