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受体配体结合技术研究酸枣仁镇静催眠活性成分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佳虹 唐旗羚 +11 位作者 郭纪全 王其友 祝曙光 王有娣 杨晨 高思远 刘金泳 高瑞萍 王军业 叶晓琼 潘雪刁 臧林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8-513,共6页
目的利用受体配体结合法探索酸枣仁中镇静催眠的活性成分,以及该成分的镇静催眠作用机制与苯二氮卓受体的关系。方法首先,对酸枣仁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乙醇粗提;其次,制备Wistar大鼠脑组织匀浆液;根据受体-配体结合原理,采用体外饱和分子... 目的利用受体配体结合法探索酸枣仁中镇静催眠的活性成分,以及该成分的镇静催眠作用机制与苯二氮卓受体的关系。方法首先,对酸枣仁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乙醇粗提;其次,制备Wistar大鼠脑组织匀浆液;根据受体-配体结合原理,采用体外饱和分子竞争的方法,利用高浓度的地西泮作为阳性竞争药,竞争低浓度的酸枣仁中可与脑组织中苯二氮卓受体结合的配体化合物;收集这些镇静催眠有效化合物,利用HPLC和LC-MS方法对酸枣仁与脑组织孵育提取化合物、地西泮与脑组织孵育提取化合物、地西泮+酸枣仁与脑组织孵育提取化合物进行谱图表征差异性分析鉴定,以确认被地西泮竞争置换出的酸枣仁中的有效镇静催眠化合物。结果 HPLC检测结果显示,与地西泮组、酸枣仁+地西泮组对比,酸枣仁作用组在出峰时间2.71min和46.87min处出现特殊峰。LC-MS检测结果表明,酸枣仁中与苯二氮卓受体结合的配体化合物分别为274.28 m/z、453.34 m/z、496.34 m/z和608.38 m/z,根据酸枣仁指纹图谱的比对这些化合物可能是脂肪酸类物质和三萜类化合物。结论利用受体配体结合技术的原理,结合HPLC和HPLC-MS分析技术研究酸枣仁中镇静催眠活性成分,实验结果发现,酸枣仁中镇静催眠的活性成分可能是脂肪酸类物质棕榈酸(palmitic acid,C_(16)H_(32)O_2)、三萜类化合物麦珠子酸(alphitolic acid,C_(30)H_(48)O_4)和斯皮诺素(spinosin,C_(28)H_(32)O_(15)),这3种化合物由于与地西泮竞争结合苯二氮卓受体,可能具有类似的镇静催眠作用,这为进一步开发新型镇静催眠药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 受体配体结合 苯二氮卓受体 地西泮 镇静催眠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癫痫持续状态大鼠模型的GABAA受体亚单位α1的mRNA表达及[^3H]Flunitrazepam受体配体结合的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陆钦池 苗玲 蔡琰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1年第3期133-136,共4页
目的 :本实验研究大鼠癫痫持续状态动物模型的海马等部位 GABAA受体α1亚单位基因表达和受体一配体结合的变化。方法 :成年雄性大鼠经腹腔内注射 32 0~ 34 0± 5 .87毫克 /公斤毛果芸香碱 (Pilocarpine)以制成癫痫持续状态动物模... 目的 :本实验研究大鼠癫痫持续状态动物模型的海马等部位 GABAA受体α1亚单位基因表达和受体一配体结合的变化。方法 :成年雄性大鼠经腹腔内注射 32 0~ 34 0± 5 .87毫克 /公斤毛果芸香碱 (Pilocarpine)以制成癫痫持续状态动物模型 ,能在癫痫持续状态 (定义为在皮质脑电图上显示痫性放电的至少 40分钟的持续性痫性发作 )下存活的大鼠在 1小时和 2小时后处于死 ,分别研究 GABA受体基因表达和放射结合位点 ,用原位杂交方法来测定脑部 m RNA水平 ,用 [3H]flunirazepam标记 GABAA 受体 benzodiazepam结合位点。结果 :动物痫性发作 2小时后海马的 CA1和CA3区域 GABAA受体 α1亚单位 m RNA显著下降 ,但是齿状回的 α1m RNA没有变化。 [3H]flunirazepam标记受体 -配体放射结合在持续 2小时持续痫性发作后可见海马的 CA1及 CA3和齿状回中均见下降 ,1小时的持续痫性发作尚未引起海马区域的任何α1m RNA或 [3H]flunirazepam受体 -配体放射结合的任何改变 ,并用结晶染色 1及 2小时后的大脑海马部位。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大鼠的癫痫持续状态可诱发海马区 GABAA 受体 α1基因表达的改变和 [3H]flinirazepam受体 -配体结合的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持续状态 GABAA受体 α1亚单位 [^3H]flunitrazepam受体-配体结合
下载PDF
川芎嗪对VEGF受体与其放射性配体结合的抑制 被引量:14
3
作者 丰俊东 徐晓玉 +3 位作者 胡益勇 陈刚 陈伟海 杨丽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39-942,共4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VEGF受体与其放射性配体结合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分别制备川芎嗪大剂量、小剂量、阳性对照组鱼精蛋白、生理盐水各组含药血清,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川芎嗪含药血清中药物浓度。将各组血清作用于人脐...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VEGF受体与其放射性配体结合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分别制备川芎嗪大剂量、小剂量、阳性对照组鱼精蛋白、生理盐水各组含药血清,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川芎嗪含药血清中药物浓度。将各组血清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采用放射配体受体结合分析法(RBA)观察川芎嗪对VEGF受体最大结合容量(Bmax)和解离常数(Kd值)的影响。结果川芎嗪大剂量组Kd=343.30±36.64pmol·L-1,Bmax=46.26±5.85fmol/2×105cells,与生理盐水组相比Kd增大(P<0.05),Bmax减小(P<0.05)。川芎嗪小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Kd有增大趋势、Bmax有减小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阳性对照组Kd=179.07±25.65pmol·L-1,受体最大结合容量Bmax=38.65±9.83fmol/2×105cells,与生理盐水组相比Kd差异无显著性(P>0.05),Bmax减小(P<0.05)。结论在川芎嗪作用下VEGF受体与125IVEGF结合的亲和力下降,VEGF受体数目下降,川芎嗪抑制VEGF受体与125IVEGF结合。川芎嗪含药血清(143.0mg·kg-1组)抑制VEGF受体与125IVEGF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放射配体受体结合分析法 最大结合容量 解离常数 血清药理学
下载PDF
左旋咪唑对大鼠脑组织咪唑啉2受体-配体结合试验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殷为勇 郑荣远 +4 位作者 陈国钱 韩钊 潘建春 李云峰 陈洪霞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338-340,共3页
目的研究左旋咪唑(LMS)对大鼠脑组织咪唑啉2受体(I_2R)的影响。方法采用受体-配体竞争结合试验,观察LMS与受体的结合能力;采用受体-配体饱和试验,测定LMS处理大鼠和对照组大鼠脑内I_2R最大受体结合容量(B_(max))和平衡解离常数(K_d)变... 目的研究左旋咪唑(LMS)对大鼠脑组织咪唑啉2受体(I_2R)的影响。方法采用受体-配体竞争结合试验,观察LMS与受体的结合能力;采用受体-配体饱和试验,测定LMS处理大鼠和对照组大鼠脑内I_2R最大受体结合容量(B_(max))和平衡解离常数(K_d)变化。结果LMS抑制了放射性配基[~3H]idazoxan与大鼠脑组织内I_2R的结合,其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4.04×10^(-7)mol·L^(-1)。LMS长期处理大鼠,脑内I_2R亲和力上调63%。结论LMS能与I_2R结合,长期应用LMS能通过刺激I_2R而改变了受体亲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咪唑 咪唑啉2受体 受体-配体结合
下载PDF
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实验方法介绍 被引量:3
5
作者 班婷婷 吴强恩 周志俊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1-232,共2页
关键词 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 经验介绍 方法小结
下载PDF
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郁证大鼠下丘脑ERβ的表达及配体受体结合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宋春红 高杰 +1 位作者 陈志恒 张惠云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探讨经前期综合征(PMS)肝气郁证发病的微观分子机理和中药经前舒颗粒对PMS肝气郁证的干预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经前舒组。慢性束缚应激法复制PMS肝气郁证大鼠模型,以经前舒颗粒进行药物干预。放射... 目的探讨经前期综合征(PMS)肝气郁证发病的微观分子机理和中药经前舒颗粒对PMS肝气郁证的干预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经前舒组。慢性束缚应激法复制PMS肝气郁证大鼠模型,以经前舒颗粒进行药物干预。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技术测定下丘脑中雌激素受体β亚型(ERβ)的结合活性变化;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下丘脑中ERβ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MS肝气郁证模型组大鼠下丘脑中ERβ的配体受体结合活性、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而经前舒组可纠正其异常升高。结论下丘脑中ERβ表达量、配体受体结合活性的升高可能是导致PMS肝气郁证的重要病因;经前舒颗粒对下丘脑中ERβ表达、配体受体结合活性的异常变化有纠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前期综合征 肝气郁证 下丘脑 雌激素受体β 配体受体结合活性 经前舒颗粒
下载PDF
G蛋白偶联受体配体结合分析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君 金亚 +1 位作者 叶燕锐 谭文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共7页
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是迄今发现的最大的多药物靶点的受体超家族,其激动剂或拮抗剂常被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在药物研发中扮演重要角色。测定配体与受体亲和力的结合实验是药物评价、研发和作用机理研究中不... 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是迄今发现的最大的多药物靶点的受体超家族,其激动剂或拮抗剂常被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在药物研发中扮演重要角色。测定配体与受体亲和力的结合实验是药物评价、研发和作用机理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用于研究GPCRs与其配体结合的分析技术,可以按照标记方式的异同分为三类:同位素标记法、非同位素标记法和非标记法。非同位素标记法多采用荧光配体标记,利用竞争法或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直接获知结合情况;非标记法中利用各种生物传感器,通过检测配体结合受体后胞内分子运动引起的电信号或光信号的变化来表征结合情况。此外,质谱也已被用于受体-配体平衡解离常数的测定,显示了其在非标记结合分析及受体功能研究中的潜力。本文归纳了目前用于GPCRs结合分析的主要技术,对其原理及优缺点进行了综述,并对受体-配体结合分析中新方法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偶联受体 受体-配体结合分析 多药物靶点 同位素标记法 非标记法 生物传感器 质谱
原文传递
铁蛋白受体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
8
作者 刘玉峰 李丰益 +1 位作者 廖清奎 罗春华 《中国小儿血液》 CAS 1997年第2期70-72,共3页
本文采用差速离心法制备胎盘微绒毛膜,用125I-Hunter试剂联接标记铁蛋白,在国内首次建立了胎盘微绒毛膜铁蛋白受体放射配体分析法,并进行了最适反应条件及铁蛋白受体的特性研究。所标记的125I一铁蛋白放化纯达95%以上,且免疫活性... 本文采用差速离心法制备胎盘微绒毛膜,用125I-Hunter试剂联接标记铁蛋白,在国内首次建立了胎盘微绒毛膜铁蛋白受体放射配体分析法,并进行了最适反应条件及铁蛋白受体的特性研究。所标记的125I一铁蛋白放化纯达95%以上,且免疫活性和生物活性均较好。用放射配体受体分析测定了11例正常足月孕妇胎盘微绒毛膜铁蛋白受体数为(3.534土1.105)×1012位点/毫克膜蛋白,亲和力常数Ka为(2.203土0.622)×107mol-1.L。实验条件为:膜蛋白160ug,125I互铁蛋白与游离铁蛋白分离的PEG浓度为12%。对铁蛋白受体特性研究表明:铁蛋白受体与铁蛋白结合具有高度特异性、可饱和性和中度亲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微绒毛膜 铁蛋白受体 受体放射配体结合分析
下载PDF
基于受体配体-HPLC-MS联用技术筛选五味子镇静催眠成分方法学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有娣 杨圆圆 +3 位作者 李佳虹 高思远 杨晨 臧林泉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建立基于受体配体结合竞争试验和HPLC-MS分析技术联用初步确认五味子镇静催眠成分的方法学,为快速高效地分析五味子镇静催眠活性有效成分并确认作用靶标奠定方法学基础,也为简便迅速地研究中药中有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提供新的研... 目的建立基于受体配体结合竞争试验和HPLC-MS分析技术联用初步确认五味子镇静催眠成分的方法学,为快速高效地分析五味子镇静催眠活性有效成分并确认作用靶标奠定方法学基础,也为简便迅速地研究中药中有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方法运用受体配体结合原理,先制备大鼠脑组织中包含GABA(γ-氨基丁酸)受体的蛋白质提取物,构建供药物与GABA受体结合的体外模型,采用已知具有通过结合GABA受体发挥镇静催眠作用的地西泮,与五味子竞争性结合同一受体成分GABA的方法,用地西泮竞争置换出结合GABA受体的五味子中单体成分,通过HPLC-MS分析表征,鉴定结合GABA受体的五味子成分,再通过检索文献确认该成分是否具有镇静催眠活性的作用。结果利用受体配体结合技术和HPLC-MS联用技术成功建立了快速筛选单味中药中结合已知药靶成分的方法。利用该方法研究五味子中镇静催眠活性有效成分,通过模型药地西泮与五味子提取液竞争结合脑组织中的GABA受体,结合HPLC-MS检测分析结果,初步筛选出五味子中结合GABA受体的成分可能为五味子甲素(分子式:C24H32O6,相对分子质量:416.51),对比文献结果提示五味子甲素为五味子产生镇静催眠作用的有效成分。结论初步建立了基于受体配体结合-HPLC-MS联用技术筛选单味/复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方法学,同时利用该方法初步分析出了五味子中结合GABA受体的成分为五味子甲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配体结合 HPLC-MS 五味子 有效成分 方法学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激酶受体及其膜结合配体对牙槽骨改建作用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王琳璇 王琦 +1 位作者 赵云 米方林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6期724-729,共6页
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激酶受体及其膜结合配体(ephrin/Eph)是除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骨保护素(RANKL/RANK/OPG)外与骨改建相关的新的信号通路。在牙槽骨改建过程中ephrin/Eph相关因子不仅与骨细胞之间的相... 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激酶受体及其膜结合配体(ephrin/Eph)是除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骨保护素(RANKL/RANK/OPG)外与骨改建相关的新的信号通路。在牙槽骨改建过程中ephrin/Eph相关因子不仅与骨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关,同时还受牙周膜细胞的影响。与正常骨组织相比,牙槽骨组织改建过程中相关因子表达存在明显差异,这说明了ephrin/Eph相关因子对骨改建过程的调控具有复杂性和重要性。本文就ephrin/Eph通路在骨细胞与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中的相互作用进而参与牙槽骨改建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激酶受体 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激酶受体结合配体 牙槽骨 骨改建 牙周膜
下载PDF
芳烷酮哌嗪类化合物SCP-1和SCP-2与5-HT_(1,2)受体的结合实验
11
作者 董文心 倪湘莲 顾丰华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71-874,共4页
目的:研究芳烷酮哌嗪类化合物SCP-1和SCP-2与5-HT1和5-HT2受体体外是否有结合作用。方法:5-HT1受体取材于大鼠大脑皮质,5-HT2受体取材于大鼠海马。采用受体-配体结合测定法测定10-3mol·L-1的SCP-1和SCP-2对5-HT1,5-HT2受体的最大... 目的:研究芳烷酮哌嗪类化合物SCP-1和SCP-2与5-HT1和5-HT2受体体外是否有结合作用。方法:5-HT1受体取材于大鼠大脑皮质,5-HT2受体取材于大鼠海马。采用受体-配体结合测定法测定10-3mol·L-1的SCP-1和SCP-2对5-HT1,5-HT2受体的最大结合率、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Hill系数。结果:10-3mol·L-1的SCP-1和SCP-2与5-HT1受体的最大结合率分别为75%和63%。SCP-1和SCP-2与5-HT1受体结合的IC50分别为1.584和5.495μmol·L-1,二者与5-HT1受体结合的Hill系数分别为0.98和1.02。10-3mol·L-1的SCP-1和SCP-2与5-HT2受体的最大结合率分别为92%和87%。SCP-1和SCP-2与5-HT2受体结合的IC50分别为1.0和2.512μmol·L-1,二者与5-HT2受体结合的Hill系数分别为0.86和0.88。结论:SCP-1和SCP-2与5-HT1受体的结合方式是与单一受体位点结合,并且这种结合服从质量作用定律(Hill系数接近于1)。SCP-1和SCP-2与5-HT2受体呈现不规则性结合,也可能有负相互作用或多种结合位点(Hill系数偏离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烷酮哌嗪类化合物SCP 5-HT1受体 5-HT2受体 受体配体结合实验 Hill系数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激酶受体及其膜结合配体相关因子在口腔疾病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王琦 刘琰 +4 位作者 赵云 孙立众 王琳璇 韩梅 米方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8-223,共6页
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激酶受体及其膜结合配体(Eph/ephrin)可以通过细胞与细胞间短距离的信号传导,参与调节生长发育,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过程。研究Eph/ephrin与口腔相关疾病的机制可以为口腔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近年来,针对Ep... 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激酶受体及其膜结合配体(Eph/ephrin)可以通过细胞与细胞间短距离的信号传导,参与调节生长发育,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过程。研究Eph/ephrin与口腔相关疾病的机制可以为口腔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近年来,针对Eph/ephrin通路调控口腔相关疾病,尤其是在牙周疾病防治、正畸骨改建以及口腔肿瘤的生物学治疗领域的研究逐渐深入,本文即对这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激酶受体及其膜结合配体 牙周炎 正畸 肿瘤
下载PDF
vMIP对细胞膜上趋化因子受体亲和力的结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清玲 丁勇兴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9-392,共4页
目的通过病毒巨噬细胞炎性蛋白(vMIP)对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PBMC)膜上趋化因子受体结合的比较性研究,阐明vMIP与受体的结合能力。方法通过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实验,利用饱和实验、动力学实验和特异性分析,鉴定vMIP的受体结合能力。结果v... 目的通过病毒巨噬细胞炎性蛋白(vMIP)对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PBMC)膜上趋化因子受体结合的比较性研究,阐明vMIP与受体的结合能力。方法通过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实验,利用饱和实验、动力学实验和特异性分析,鉴定vMIP的受体结合能力。结果vMIP与人、食蟹猴PBMC膜上受体结合的Kd分别为11.1、14.3nmol/L,对趋化因子受体CCR5和CXCR4竞争结合的IC50分别为3.4、4.5nmol/L。结论提示了vMIP与膜上受体有较高的亲和力,并对CCR5和CXCR4具有高度特异性,可能对防治炎症及HIV1感染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趋化因子受体 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实验
下载PDF
普鲁泊福对GABA_A受体结合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曹云飞 马蓓 +1 位作者 杨立群 俞卫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85-988,共4页
目的 :观察普鲁泊福对离体小鼠脑细胞膜GABAA 受体结合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放射配体受体结合分析法 ,测定普鲁泊福对小鼠脑细胞膜3 H GABA特异性结合以及GABAA 受体饱和曲线的影响。 结果 :特异性结合试验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 ,1 0~... 目的 :观察普鲁泊福对离体小鼠脑细胞膜GABAA 受体结合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放射配体受体结合分析法 ,测定普鲁泊福对小鼠脑细胞膜3 H GABA特异性结合以及GABAA 受体饱和曲线的影响。 结果 :特异性结合试验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 ,1 0~ 30 0 μmol/L浓度组的普鲁泊福明显增强3 H GABA与脑细胞膜GABAA 受体的特异性结合 ,并呈浓度依赖性 (P <0 .0 5 ) ,而浓度低于 1 0 μmol/L的普鲁泊福无明显增强作用 (P >0 .0 5 )。GABAA 受体饱和试验显示 ,普鲁泊福组 (1 0 μmol/L)的饱和曲线解离常数Kd2 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 ,但 2组的Kd1 、Bmax1 及Bmax2 值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结论 :临床相关浓度的普鲁泊福可显著增强内源性GABA与GABAA 受体的结合功能 ,其主要机制是通过提高GABA低亲和力结合位点的亲和性而起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泊福 GABAA受体 结合功能 放射配体受体结合分析法 小鼠 麻醉药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检测IgD与IgD受体结合实验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恒石 吴育晶 +3 位作者 黄琼 陈文生 董进 魏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05-1110,共6页
目的建立非放射性荧光标记的配体受体结合实验,检测Ig D与其受体结合的作用特性。方法以配体受体结合理论为基础,利用荧光标记抗体技术,建立非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实验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人CD4+T细胞和人滑膜细胞上Ig D与Ig D受体... 目的建立非放射性荧光标记的配体受体结合实验,检测Ig D与其受体结合的作用特性。方法以配体受体结合理论为基础,利用荧光标记抗体技术,建立非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实验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人CD4+T细胞和人滑膜细胞上Ig D与Ig D受体结合的亲和力。结果人CD4+T细胞上Ig D与Ig D受体结合的解离常数(KD)和受体最大结合容量(Bmax)分别是8.10×10-10mol/L和6 605相对值/104细胞,人滑膜细胞上Ig D受体与Ig D结合的KD和Bmax值分别是7.02×10-10mol/L和5 977相对值/104细胞。结论该方法避免了传统受体与配体结合分析中放射性标记的问题,操作简便、稳定性好、灵敏度及选择性均较高,可为分析配体受体结合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体受体结合 亲和力 IGD 荧光标记
下载PDF
经前平颗粒对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模型大鼠不同脑区γ-氨基丁酸A受体结合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斌 薛玲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肝气逆证模型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γ-氨基丁酸A受体(GABAAR)结合活性变化,探讨中药经前平颗粒对PMS肝气逆证的干预作用。方法多因素综合刺激法复制PMS肝气逆证大鼠模型。放射性配体... 目的通过检测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肝气逆证模型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γ-氨基丁酸A受体(GABAAR)结合活性变化,探讨中药经前平颗粒对PMS肝气逆证的干预作用。方法多因素综合刺激法复制PMS肝气逆证大鼠模型。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技术测定大鼠皮质和海马GABAAR的结合活性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肝气逆证造模组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GABAAR结合活性均明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经前平颗粒组大鼠皮质和海马GABAAR活性均明显下降。结论大鼠皮质和海马GABAAR结合活性增加可能是PMS肝气逆证的重要机制之一。中药经前平颗粒可对GABAR结合活性含量异常变化起到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气逆证 皮质 海马 Γ-氨基丁酸A受体 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实验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受体水平在白血病、肾病治疗中临床意义的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超 刘德宜 +2 位作者 王浩丹 侯桂华 李曙光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5期506-507,510,共3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受体(GCR)水平高低对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肾病综合征(NS)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受体放射配体结合技术测定ALL、NS和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高亲和力受体GCRH和低亲和力受体GCRL位点数,分析GCR与疗效之...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受体(GCR)水平高低对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肾病综合征(NS)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受体放射配体结合技术测定ALL、NS和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高亲和力受体GCRH和低亲和力受体GCRL位点数,分析GCR与疗效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中药小柴胡汤对应用糖皮质激素所产生的GCR“降调节”效应的影响。结果:疗前GCRH>4000位点/细胞的ALL患者对激素联合化疗疗效好,化疗后GCRH明显降调,但GCRL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NS患者疗前GCRH>6000位点/细胞,则对GC疗效好,当GCRH<3000位点/细胞,则GC治疗无效。SD大白鼠实验表明,小柴胡汤具有显著的调控GCR水平作用。结论:对ALL患者和NS患者治疗前检测GCR水平,有助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糖皮质激素 受体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 白血病 肾病综合征 小柴胡汤 大鼠 近交系
下载PDF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脑内咪唑啉受体密度变化初步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殷为勇 郑荣远 +4 位作者 朱振国 邱伟文 潘建春 李云峰 高燕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510-512,共3页
目的:探讨咪唑啉2受体(I2R)和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性受体-配体饱和实验,以[3H]idazoxan标记I2R,检测EAE大鼠脑内I2R受体密度和亲和力变化。结果:EAE大鼠脑组织的I2R受体密度上调74.5%(n=3,P<0.05... 目的:探讨咪唑啉2受体(I2R)和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性受体-配体饱和实验,以[3H]idazoxan标记I2R,检测EAE大鼠脑内I2R受体密度和亲和力变化。结果:EAE大鼠脑组织的I2R受体密度上调74.5%(n=3,P<0.05),I2R亲和力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I2R在EAE大鼠脑组织中受体密度上调,可能与EAE发病有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咪唑啉2受体 受体-配体结合实验
下载PDF
梗阻性黄疸大鼠肝脏GHR最大结合容量及结合力的改变 被引量:1
19
作者 别平 刘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318-1320,共3页
目的 研究梗阻性黄疸大鼠肝脏生长激素受体 (GHR)表达及结合力的改变。方法 采用受体放射配体结合分析(RBA)技术检测肝脏GHR的最大结合容量和解离常数 ,并与血清总胆红素、前白蛋白、肿瘤坏死因子 α作相关分析。结果 梗阻性黄疸大... 目的 研究梗阻性黄疸大鼠肝脏生长激素受体 (GHR)表达及结合力的改变。方法 采用受体放射配体结合分析(RBA)技术检测肝脏GHR的最大结合容量和解离常数 ,并与血清总胆红素、前白蛋白、肿瘤坏死因子 α作相关分析。结果 梗阻性黄疸大鼠肝脏GHR最大结合容量 (Bmax)明显下降 ,解离常数 (kd)明显增加。Bmax值与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 ,与血清总胆红素、肝组织匀浆肿瘤坏死因子 α水平呈明显负相关 ;而kd 值与血清前白蛋白呈负相关 ,与血清总胆红素、肝组织匀浆肿瘤坏死因子 α水平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梗阻性黄疸大鼠GHR的最大结合容量和结合能力均明显降低 ,可能与梗阻时TNF α等炎症因子的高表达、肝细胞胆盐蓄积等有关。GHR容量和结合能力的降低 ,可显著下调肝脏蛋白合成 ,并且可加重肠粘膜屏障的损伤 ,促进内毒素的吸收、TNF α等炎症因子的释放。因此GHR的最大结合容量及结合力的降低是梗阻性黄疸时病理生理改变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生长激素受体 结合容量 结合 受体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技术
下载PDF
二苯氰胂对毒蕈碱性受体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鹿晓晶 王惠芳 +2 位作者 张瑞华 李丽琴 徐建富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研究了日本在我国遗弃的化学武器———二苯氰胂(DC)对离体豚鼠回肠纵肌和毒蕈碱性受体的作用机制,为评估DC的毒理学作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取豚鼠8只,分离豚鼠回肠纵肌16条,分4组,用累积给药法,从低到高分别给予不同... 目的研究了日本在我国遗弃的化学武器———二苯氰胂(DC)对离体豚鼠回肠纵肌和毒蕈碱性受体的作用机制,为评估DC的毒理学作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取豚鼠8只,分离豚鼠回肠纵肌16条,分4组,用累积给药法,从低到高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DC,记录离体豚鼠回肠纵肌收缩的幅度,求出DC作用于离体回肠纵肌的EC50值,并通过DC与乙酰胆碱(AChR)的相互作用,研究DC的作用机制。在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实验中,从10只大鼠大脑中提取受体,通过DC与[3H]QNB的竞争结合作用,研究了DC对毒蕈碱性受体的作用。结果DC可抑制离体豚鼠回肠纵肌的收缩作用,其对离体豚鼠回肠纵肌的EC50值为(7.335±2.377)×10-7mol/L,AChR可收缩离体豚鼠回肠,并可反转DC引起离体豚鼠回肠纵肌的舒张作用。在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实验中,DC与毒蕈碱性受体结合的Ki值为(9.19±1.52)nmol/L,IC50值为(16.00±2.65)nmol/L。结论DC可作用于mAChR受体上,初步断定为AChR的拮抗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氰胂 毒草碱性受体 豚鼠离体回肠纵肌实验 放射配体受体结合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