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受损河岸生态系统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1
作者 杨海军 内田泰三 +1 位作者 盛连喜 王德利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5-100,共6页
 基于传统水利工程设计理念修建的河流护岸工程只考虑工程的耐久性及施工的方便性而使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材料,忽略了河流的生态功能,从而破坏了河流的各种生态过程,导致河流污染严重,生态作用越来越小.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受损河岸生...  基于传统水利工程设计理念修建的河流护岸工程只考虑工程的耐久性及施工的方便性而使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材料,忽略了河流的生态功能,从而破坏了河流的各种生态过程,导致河流污染严重,生态作用越来越小.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受损河岸生态系统修复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我国开展受损河岸生态系统修复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应采取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损河岸生态系统 生态设计 生态修复
下载PDF
用芦苇恢复受损河岸生态系统的工程化方法 被引量:24
2
作者 杨海军 张化永 +2 位作者 赵亚楠 封福记 于智勇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4-216,共3页
我国中小河流的护岸工程只考虑工程的耐久性多采用混凝土护岸 ,忽略了河流的生态功能 ,破坏了河流的各种生态过程 ,导致河流污染严重 ,生态作用越来越小。本研究提出一种用芦苇恢复受损河岸的工程化方法 ,以解决恢复受损河岸时成本高 ,... 我国中小河流的护岸工程只考虑工程的耐久性多采用混凝土护岸 ,忽略了河流的生态功能 ,破坏了河流的各种生态过程 ,导致河流污染严重 ,生态作用越来越小。本研究提出一种用芦苇恢复受损河岸的工程化方法 ,以解决恢复受损河岸时成本高 ,破坏了芦苇原生地的生态环境和芦苇不便于运输的问题。其优点在于 :在保证能够达到防止河岸崩塌及侵蚀的同时 ,在河岸工程设计中纳入生态学原理 ,创造出动植物及微生物能够生存的多孔隙河岸工程生态结构 ;可以减少对芦苇原生地的破坏 ,并且能够快速、大量繁殖芦苇幼苗 ,快速恢复受损河岸的芦苇群落及其生态环境 ;此方法在减少劳力、时间和成本的基础上 ,能够更容易恢复浅水带和河岸缓冲带芦苇群落 ,构建出一个芦苇繁茂的水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损河岸生态系统恢复 芦苇 工程化方法
下载PDF
受损河岸生态系统生态修复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赵亚楠 杨海军 +1 位作者 内田泰三 秦峰梅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7-113,共7页
 我国城市段河道护岸多使用混凝土等人工建筑材料,其结果导致河岸植物群落丧失,破坏了河岸连接水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纽带作用,其生态作用越来越小.因此恢复重建受损河岸生态系统,需要研究适于河岸生态环境、生态作用好的生态修...  我国城市段河道护岸多使用混凝土等人工建筑材料,其结果导致河岸植物群落丧失,破坏了河岸连接水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纽带作用,其生态作用越来越小.因此恢复重建受损河岸生态系统,需要研究适于河岸生态环境、生态作用好的生态修复材料.以恢复重建城市段受损河岸生态系统为目的,研究了作为受损河岸生态修复材料———芦苇幼苗的快速繁殖技术.结果表明:芦苇秆粗细对芦苇秆的发芽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在选取芦苇秆时,尽可能选择休眠芽多的芦苇秆,并且选用细芦苇秆,以便于运输;散状、捆状条件下,芦苇秆的发芽有显著差异,捆状芦苇秆要比散状更易发芽,可培育出优良的芦苇幼苗,因此最好将数个芦苇秆捆成一束浸泡发芽.本研究得出的技术方法,可以减少对芦苇原生地的破坏,并且能够快速、大量繁殖芦苇幼苗,为成功开发植物相容型混凝土河岸生态修复材料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损河岸生态系统 生态修复材料 芦苇
下载PDF
受损河岸芦苇群落的生态恢复实验
4
作者 杨海军 赵亚楠 +1 位作者 封福记 于智勇 《东北水利水电》 2004年第7期37-39,共3页
我国中小河流两岸自生的芦苇群落由于人类活动的严重干扰、农村的城市化和河岸的混凝土化,导致芦苇自然群落大面积减少,其具有的净化水质等环境保护作用在丧失。本研究提出一种用芦苇恢复受损河岸的工程化方法,能够更容易恢复浅水带和... 我国中小河流两岸自生的芦苇群落由于人类活动的严重干扰、农村的城市化和河岸的混凝土化,导致芦苇自然群落大面积减少,其具有的净化水质等环境保护作用在丧失。本研究提出一种用芦苇恢复受损河岸的工程化方法,能够更容易恢复浅水带和河岸缓冲带芦苇群落,恢复其具有的净化水质、为水生生物提供栖息空间等生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损河岸生态系统 芦苇群落 工程化方法 生态恢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