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特异性脑白质纤维束改变-基于白质骨架的弥散定量分析
1
作者 郑卫敏 王玲 +3 位作者 杨贝宁 李坤成 卢洁 陈楠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6,共6页
目的 探讨儿童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SCIWOFD)患者脑白质纤维束的特异性改变。方法 选取25例儿童SCIWOFD患者(SCIWOFD组)及27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发育儿童(对照组)的弥散张量成像(DTI)数据,利用基于白质纤维骨架的空间统计学方法(T... 目的 探讨儿童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SCIWOFD)患者脑白质纤维束的特异性改变。方法 选取25例儿童SCIWOFD患者(SCIWOFD组)及27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发育儿童(对照组)的弥散张量成像(DTI)数据,利用基于白质纤维骨架的空间统计学方法(TBSS)分析两组之间脑白质纤维束的差异,并进一步量化分析儿童SCIWOFD患者脑白质纤维束改变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最后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计算利用TBSS进行儿童SCIWOFD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与HCs相比,儿童SCIWOFD患者右侧上纵束、左侧胼胝体压部和右侧内囊后肢的各向异性分数(FA)显著增加,平均扩散率(MD)、纵向弥散率(RD)显著减低,未发现DTI相关指标与感觉运动评分、患者年龄、病程之间的显著相关性。在使用右侧上纵束的FA值作为两组样本的分类指标时,其曲线下面积(AUC)达到了0.903。结论 儿童SCIWOFD患者存在显著的脑白质纤维束改变,同时TBSS作为儿童SCIWOFD筛查工具具有一定的潜力,并为未来的康复治疗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 基于白质纤维骨架的空间统计方法 脑白质纤维束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鸡胴体表面稀释污染物的连续投影-多元线性回归-受试者特性分析检测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威 吴明清 +2 位作者 陈桂云 于镇伟 陈坤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247-252,共6页
建立基于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SPA)-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受试者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鸡胴体表面稀释污染物识别方法。首先采用高光谱成像系统获取了2... 建立基于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SPA)-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受试者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鸡胴体表面稀释污染物识别方法。首先采用高光谱成像系统获取了20个涂有稀释污染物的鸡胴体图像,再利用SPA从1 232个波长中提取出10个特征波长,然后通过MLR方法构建识别函数和特征波长光谱值之间的回归模型,最后通过ROC分析方法,确定出能够获得高真阳性率(true positive rate,TPR)和低假阳性率(false positive rate,FPR)的最佳分类阈值,并据此对鸡胴体表面稀释后的污染物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利用SPA-MLR-ROC分类器检测20个污染鸡胴体样本,检出污染区域的TPR达到98.08%,FPR仅为0.39%,高于波段比算法以及双波段算法检测相同样本的准确率,可见,SPA-MLRROC分类器方法检测鸡胴体表面稀释污染物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样本数量有限,还需要具有较大样本量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此方法检测结果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投影-多元线性回归-受试者特性分析 分类器 污染物 高光谱图像 鸡胴体
下载PDF
CT血流动力学用于乳腺癌诊断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张静 王培军 +1 位作者 袁小东 田建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0-193,共4页
目的应用临床流行病学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对CT组织灌注用于乳腺癌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估。资料与方法对81例(84个)体检或钼靶发现乳腺占位性病变者行MSCT组织灌注扫描,由去卷积法得出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血... 目的应用临床流行病学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对CT组织灌注用于乳腺癌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估。资料与方法对81例(84个)体检或钼靶发现乳腺占位性病变者行MSCT组织灌注扫描,由去卷积法得出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血容量(BV)],按病理结果的良、恶性分组,行统计学检验。比较BF、MTT、BV相应的ROC特征,确定各参数的诊断价值。结果乳癌组的BF为(0.735±0.440)ml·min-1·ml-1,MTT为(22.771±7.647)s,BV为0.234±0.082;良性组的BF为(0.466±0.527)ml·min-1·ml-1,MTT为(26.712±12.934)s,BV为0.179±0.117。BF、BV在乳腺癌和良性病灶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F在判断乳腺良恶性病变时曲线下面积(AUCROC)最大,为0.832±0.086,BV的AUCROC为0.695±0.09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TT的AUCROC最小,为0.473。BF临界值为0.381ml·min-1·ml-1时,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82.3%,特异性为73.2%,阳性似然比为3.071,阴性似然比为0.242;BV临界值为0.190时,敏感性为73.3%,特异性为56.5%,阳性似然比为1.685,阴性似然比为0.473。结论CT血流动力学参数(BF\BV)对乳腺癌的诊断有应用价值,但尚不能作为单一指标肯定或否定乳腺癌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乳腺癌 灌注 流行病学 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分析
下载PDF
MRI-DWI对早期转移性去分化低级别骨肉瘤患者效价评估及效能分析
4
作者 张乐 和富群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24期109-111,115,共4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技术对早期转移性去分化低级别骨肉瘤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4月-2023年4月于泰安八十八医院经病理诊断明确的早期转移性去分化低级别骨肉瘤患者80例的病例资料。研究对象均经病理学检查...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技术对早期转移性去分化低级别骨肉瘤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4月-2023年4月于泰安八十八医院经病理诊断明确的早期转移性去分化低级别骨肉瘤患者80例的病例资料。研究对象均经病理学检查确定为早期转移性去分化低级别骨肉瘤亚型。全部研究对象均于住院期间接受DWI-MRI、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统计两种检测方式的诊断准确率及转移跳跃病灶检出率,采用ROC曲线分析比较MRI、CT检查在早期转移性去分化低级别骨肉瘤中的诊断效能。结果: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MRI-DWI诊断准确率96.25%高于CT检查的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MRI-DWI检测跳跃转移病灶检出率91.25%高于CT检测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早期转移性去分化低级别骨肉瘤新辅助化疗后跳跃病灶的精准识别鉴定中,MRI-DWI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8.31%和71.43%,均高于CT诊断的86.44%和61.90%,且MRI-DWI鉴别诊断效能[AUC=0.849(0.729~0.969)]优于CT[AUC=0.742(0.606~0.877)]。结论:DWI-MRI在早期转移性去分化低级别骨肉瘤的诊断效能效果明显,能减少病症漏诊、误诊,并提高诊断准确率,可为后期针对性治疗计划的拟定提供数据支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转移性去分化低级别骨肉瘤 跳跃转移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鉴别诊断 受试者分析
下载PDF
定量CT对慢性肾脏病患者骨密度测定价值分析
5
作者 夏旺旭 何永芳 +1 位作者 陈肖波 黄传芬 《大理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定量CT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骨密度测定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确诊CKD患者(病例组)及同期行骨密度检查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使用双能X线吸收法和定量CT检测骨密度,根据T值结... 目的:探讨定量CT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骨密度测定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确诊CKD患者(病例组)及同期行骨密度检查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使用双能X线吸收法和定量CT检测骨密度,根据T值结果将病例组患者分为骨量正常亚组、骨量低下亚组和骨质疏松亚组,根据CKD分期情况将病例组患者分为CKD 1~2期亚组、CKD 3期亚组、CKD 4期亚组和CKD 5期亚组,比较各组人群骨密度,并以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定量CT对CKD患者骨质疏松的诊断价值。结果:不同骨量亚组骨密度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不同CKD亚组骨密度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KD 4期亚组、CKD 5期亚组与对照组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定量CT检测骨密度对CKD患者骨质疏松的敏感度为80.99%,特异度为83.10%,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结论:定量CT可用于CKD患者骨密度测定,该方法对于CKD患者骨质疏松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CT 慢性肾脏病 骨密度 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
下载PDF
两种胸片摄影方法对肺结节诊断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吕德林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7期2224-2225,共2页
目的评价常规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与增感屏摄影系统(CR)胸片对肺结节诊断效果,为合理应用DR摄影技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7年2月至2012年1月该院收治的肺结节病例300例,低年资医师与高年资医师对所有患者进行DR与CR胸片检查,... 目的评价常规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与增感屏摄影系统(CR)胸片对肺结节诊断效果,为合理应用DR摄影技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7年2月至2012年1月该院收治的肺结节病例300例,低年资医师与高年资医师对所有患者进行DR与CR胸片检查,同时进行 ROC曲线分析。结果高年资放射医师与低年资放射医师对于DR图像的Az值判定明显高于CR图像(P<0.05),DR胸片 ROC曲线较CR胸片明显上移。在肺结节3~6 mm和7~10 mm组,DR的结节检出率明显高于CR(P<0.05);而在11~14 mm ,15~20 mm ,DR的结节检出率高于CR ,但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R胸片较CR胸片能明显提高医师对肺结节的鉴别能力,尤其在检出肺微小结节方面,从而显著提高肺结节的检出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 增感屏摄影系统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
下载PDF
QT间期离散度联合心脏超声对酒精依赖患者潜在心脏事件的评价作用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立凡 陈科奇 吴子平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第5期27-30,共4页
目的研究QT间期离散度(QTd)联合心脏超声对酒精依赖患者潜在心脏事件的评价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有心脏事件的酒精依赖患者20例作为有心脏事件组。另取同期该院收治的无心脏事件酒精依赖患者2... 目的研究QT间期离散度(QTd)联合心脏超声对酒精依赖患者潜在心脏事件的评价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有心脏事件的酒精依赖患者20例作为有心脏事件组。另取同期该院收治的无心脏事件酒精依赖患者20例记作为无心脏事件组,再取同期于该院体检的健康人员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3组分别于静息状态下安静15 min,随后描记体表12导联同步心电图,计算QTd及校正后的QTd(QTcd)水平。所有受检者均予以心脏超声检查,分析比较3组各项心脏超声相关指标水平。予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QTd与心脏超声在酒精依赖患者潜在心脏事件中的诊断效能。结果有心脏事件组QTd与QTcd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与无心脏事件组(P<0.05)。有心脏事件组左房内径、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舒张末期内镜(LVDd)、舒张末器左室后壁厚度(LVPWT)及右室内径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与无心脏事件组(P<0.05)。QTd联合心脏超声诊断酒依赖患者潜在心脏事件的曲线下面积、敏感性、特异性均明显高于QTd、心脏超声单独诊断(P<0.05)。结论QTd联合心脏超声对酒精依赖患者潜在心脏事件的评价效果较佳,即随着QTd和QTcd值越大及各项心脏超声指标水平的升高,酒精依赖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风险越大,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依赖 潜在心脏事件 QT间期离散度 心脏超声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
下载PDF
双能量减影技术对肺间质性疾病诊断的ROC分析
8
作者 马宇航 陈枫 张必全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31期135-136,共2页
目的:研究双能量减影技术(DES)对肺间质性疾病(ILD)检出的意义。方法:收集同时做双能量减影胸片检查和CT检查患者112例,以CT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其中CT诊断为肺间质性疾病的患者56例作为试验组,另5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双能量减影图像与传... 目的:研究双能量减影技术(DES)对肺间质性疾病(ILD)检出的意义。方法:收集同时做双能量减影胸片检查和CT检查患者112例,以CT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其中CT诊断为肺间质性疾病的患者56例作为试验组,另5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双能量减影图像与传统胸片图像在肺间质性疾病检出方面的差异。结果:在本次肺间质性疾病的ROC分析中,DES曲线下面积值较DR高。结论:双能量减影技术对肺间质性疾病的检出有潜在提升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量减影 受试者操作曲线分析 肺间质性疾病
下载PDF
结石CT值对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效率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夏旺旭 何永芳 +1 位作者 陈肖波 黄传芬 《大理大学学报》 2023年第10期81-84,共4页
目的:分析结石CT值对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效率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行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患者135例的病历资料,记录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和结石数据(数量、体积和CT值)。术后3个月复查,根据结石清除情况将患者分为结石... 目的:分析结石CT值对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效率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行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患者135例的病历资料,记录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和结石数据(数量、体积和CT值)。术后3个月复查,根据结石清除情况将患者分为结石清除组和结石残留组,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结石数量、结石体积和结石CT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石数量≥2个、结石CT值升高均为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术后结石残留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结石CT值对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术后结石残留的预测cut-off值为1092.75 HU,曲线下面积为0.725,95%CI为0.632~0.791,敏感度为51.91%,特异度为84.72%。结论: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术后结石残留主要受结石数量、结石CT值影响,结石CT值用于预测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术后结石残留诊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CT值 输尿管软镜取石术 结石残留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
下载PDF
MR弥散加权成像对无精子症患者睾丸无创性诊断的价值
10
作者 张进华 蔡威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6-512,共7页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MR)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无精子症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146例无精子症患者的MR影像资料,其中61例梗阻性无精症患者,85例非梗阻性无精症患者,术前1个月进行DWI扫描,测量两组患者睾丸不同扩散敏感因子(b值)...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MR)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无精子症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146例无精子症患者的MR影像资料,其中61例梗阻性无精症患者,85例非梗阻性无精症患者,术前1个月进行DWI扫描,测量两组患者睾丸不同扩散敏感因子(b值)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ADC_(50-0),ADC_(100-0),ADC_(500-0),ADC_(1000-0),ADC_(1500-0),ADC_(2000-0),ADC_(2500-0),ADC_(3000-0)),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非梗阻性无精症患者在不同b值的DWI图像下的ADC值均显著高于梗阻性无精症患者(P<0.001),且在各个b值下的ADC值ROC分析结果AUC均大于0.7,且P<0.001,说明其诊断效能较高。ADC_(3000-0)的曲线下面积(AUC)显著高于其他b值下的AUC值(P<0.05)。结论:DWI序列在梗阻性无精症与非梗阻性无精症患者中ADC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高b值(b值=3000)弥散加权序列可以作为无精症鉴别诊断的高效能、无创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精子症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ADC) 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分析
下载PDF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法分析粪便幽门螺杆菌特异性抗原试验的诊断效率 被引量:4
11
作者 闫伟 曹建彪 +2 位作者 王继恒 王志红 韩英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4-157,共4页
目的探讨粪便幽门螺杆菌特异性抗原(HpSA)在诊断Hp感染中的价值。方法因上消化道症状就诊的患者35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酶免疫法(EIA)检测HpSA,以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为诊断Hp感染的“金标准”。应用不拘分... 目的探讨粪便幽门螺杆菌特异性抗原(HpSA)在诊断Hp感染中的价值。方法因上消化道症状就诊的患者35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酶免疫法(EIA)检测HpSA,以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为诊断Hp感染的“金标准”。应用不拘分布形式参数法(拟合双正态模型)和非参数法分别绘制光滑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经验R0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z)评价HpSA试验的诊断价值。结果ELISA和EIA法检测Hp感染阳性数与13C-UBT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9例和170例比177例,P值均〉O.05)。ELISA和EIA法检测HpSA符合率98.58%(Kappa值:0.97)。ELISA法检测HpSA的不拘分布形式参数法和非参数法Az分别为0.96和0.95,EIA法检测HpSA的不拘分布形式参数法和非参数法Az分别为0.97和0.94,与完全无诊断价值的机会线下面积(O.5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d0.001);两种方法Az相关系数为0.61,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ROC曲线作为一种统计学工具可以更加客观、真实的评价诊断试验。ELISA和EIA法检测HpSA诊断Hp感染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均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诊断试验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双地震动强度指标的桥墩地震易损性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力波 王化河 +2 位作者 黄才贵 涂意 谷音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8-525,共8页
基于双地震动强度指标,开展典型桥墩的地震易损性模型研究.采用Open Sees软件建立桥墩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增量动力分析方法计算得到桥墩的地震响应.根据受试者工作特性分析方法对地震动强度指标进行评价,选择出有效性较好的地震动强... 基于双地震动强度指标,开展典型桥墩的地震易损性模型研究.采用Open Sees软件建立桥墩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增量动力分析方法计算得到桥墩的地震响应.根据受试者工作特性分析方法对地震动强度指标进行评价,选择出有效性较好的地震动强度指标组合,基于线性组合的方法分别建立双地震动强度指标桥墩易损性模型,并和单地震动强度指标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双地震动强度指标的有效性普遍优于单一地震动强度指标;桥墩发生相同损伤状态时,基于双地震动强度指标建立的易损性曲面的中位值小于基于单一地震动强度指标得到的中位值.研究结果可为桥梁结构的后续风险评估及加固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易损性模型 增量动力分析 桥墩 地震动强度指标 受试者工作特性分析
下载PDF
ROC曲线评价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子痫前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4
13
作者 靳桂香 孙珍妮 +1 位作者 刘品 于小玲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50-51,共2页
目的评价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子痫前期(P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PE患者88例(重度56例、轻度32例)和正常妊娠妇女43例,检测各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以及出凝血相关指标,并分析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PE病情程度的关系;同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 目的评价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子痫前期(P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PE患者88例(重度56例、轻度32例)和正常妊娠妇女43例,检测各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以及出凝血相关指标,并分析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PE病情程度的关系;同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法评价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PE诊断中的价值。结果与正常妊娠妇女比较,PE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重度PE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轻度PE患者(P<0.05)。血浆D-二聚体诊断PE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1。当血浆D-二聚体取值0.685μg/m L时,预测PE的敏感性为96.2%,特异性为71.4%,95%CI为0.729~1.000。相关分析发现,PE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随SBP、DBP水平升高而升高,呈正相关(r分别为0.32、0.33,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PE病情发展密切相关,是评估PE病情程度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D-二聚体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
下载PDF
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影像诊断方法的ROC评价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国珍 孙锟 +5 位作者 钟玉敏 吴兰平 孙爱敏 张玉奇 王谦 朱铭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4-288,共5页
目的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法评价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影像诊断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由三位医师双盲对28例复杂型先心病的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DSA)、磁共振成像(MRI)... 目的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法评价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影像诊断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由三位医师双盲对28例复杂型先心病的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DSA)、磁共振成像(MRI)或多层螺旋CT资料进行观察后,对有无心内、大血管根部畸形及心外畸形等作出各自诊断,并以手术诊断为金标准,按"完全正确"至"完全不正确"5个诊断精度进行ROC分析法评价。结果对复杂型先心病心内及大血管根部畸形诊断,RT-3DE的ROC曲线最偏左上角,曲线下面积为RT-3DE(0.96)>2DE(0.92)>MRI/CT(0.91)>DSA(0.89)。Z检验示RT-3DE优于2DE(Z=2.30,双侧P=0.0215)、MRI/CT(Z=2.80,双侧P=0.0050)、DSA(Z=3.18,双侧P=0.0015)。而对心外畸形的诊断,DSA的ROC曲线最偏左上角,曲线下面积为DSA(0.99)>MRI/CT(0.98)>2DE(0.92)。Z检验示DSA优于2DE(Z=2.67,双侧P=0.0075),但与MRI/CT诊断结果相似(Z=1.52,双侧P=0.12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OC评价提示对复杂型先心病心内及大血管根部畸形诊断首选超声,当要进一步明确畸形空间位置、立体形态时可加做RT-3DE;而对心外血管畸形诊断MRI、多层螺旋CT准确性高,在某种程度上可替代心血管造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 影像诊断 受试者工作特征分析
下载PDF
猕猴胸骨柄性差及与锁骨、股骨长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晓进 韩霄帆 王凤产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9-253,共5页
目的探讨猕猴胸骨柄性差特征、胸骨柄与锁骨、股骨长的相关性。方法太行山猕猴胸骨、锁骨和股骨标本45例(雄13例,雌32例)。选择6个线性测量变量,包括胸骨变量4个、锁骨长和股骨长。数据分析采用SPSS 22. 0统计学软件,计算变量之间相关... 目的探讨猕猴胸骨柄性差特征、胸骨柄与锁骨、股骨长的相关性。方法太行山猕猴胸骨、锁骨和股骨标本45例(雄13例,雌32例)。选择6个线性测量变量,包括胸骨变量4个、锁骨长和股骨长。数据分析采用SPSS 22. 0统计学软件,计算变量之间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性别之间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得到每个变量识别性别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t检验显示胸骨变量性别差异显著(P<0. 05)。胸骨柄前面宽正确判别率较高(84. 4%),后面宽相对较低(66. 7%)。胸骨变量与锁骨长相关性较强,与股骨长相关性较弱,通过胸骨柄去推测猕猴个体大小时误差较大。结论利用猕猴个体的胸骨柄标本可以识别个体的性别。运动方式和生活习性是造成胸骨形态特征差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骨 性差 个体大小 线性测量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 猕猴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补体C1q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6
作者 侯素芝 刘会 刘瑞芳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年第8期978-980,98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补体C1q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急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类型的不...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补体C1q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急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类型的不同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n=43)及稳定性心绞痛组(n=49)。另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50例记为对照组(n=50)。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肌酐水平;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清补体C1q水平。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补体C1q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诊断能效。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患者TG、TC、LDL-C水平分别为(2.11±1.18)mmol/L、(4.49±1.01)mmol/L、(2.56±0.62)mmol/L,相比稳定性心绞痛组、对照组较高,而HDL-C水平为(1.05±0.23)mmol/L,相比稳定性心绞痛组、对照组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患者血清补体C1q水平为(306.27±93.11)mg/L,相比稳定性心绞痛组、对照组的(203.10±24.58)mg/L、(199.11±20.37)mg/L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ROC曲线分析可得:血清补体C1q水平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曲线下面积、敏感性、特异性均在0.8以上。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补体C1q水平异常升高,临床工作中可通过检测血清补体C1q水平,进行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补体C1Q 血脂指标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
下载PD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etiology score for predicting variceal and non-variceal bleeding 被引量:12
17
作者 Supot Pongprasobchai Sireethorn Nimitvilai +1 位作者 Jaroon Chasawat Sathaporn Manatsathit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9期1099-1104,共6页
AIM: To identify clinical parameters, and develop an Upper Gastrointesinal Bleeding (UGIB) Etiology Score for predicting the types of UGIB and validate the score. METHODS: Patients with UGIB who underwent endoscop... AIM: To identify clinical parameters, and develop an Upper Gastrointesinal Bleeding (UGIB) Etiology Score for predicting the types of UGIB and validate the score. METHODS: Patients with UGIB who underwent endoscopy within 72 h were enrolled. Clinical and basic laboratory parameters were prospectively collected. Predictive factors for the types of UGIB were identified by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es and were used to generate the UGIB Etiology Score. The best cutoff of the score was defined from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urve and prospectively validated in another set of patients with UGIB. RESULTS: Among 261 patients with UGIB, 47 (18%) had variceal and 214 (82%) had non-variceal bleeding. Univariate analysis identified 27 distinct parameter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types of UGIB.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identified only 3 independent factors for predicting variceal bleeding; previous diagnosis of cirrhosis or signs of chronic liver disease (OR 22.4, 95% CI 8.3-60.4, P 〈 0.001), red vomitus (OR 4.6, 95% CI 1.8-11.9, P = 0.02), and red nasogastric (NG) aspirate (OR 3.3, 95% CI 1.3-8.3, P = 0.011). The UGIB Etiology Score was calculated from (3.1× previous diagnosis of cirrhosis or signs of chronic liver disease) + (1.5× red vomitus) + (1.2× red NG aspirate), when 1 and 0 are used for the presence and absence of each factor, respectively. Using a cutoff ≥ 3.1,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ccuracy,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PPV),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NPV) in predicting variceal bleeding were 85%, 81%, 82%, 50%, and 96%, respectively. The score was prospectively validated in cases (46 variceal and 149 another set of 195 UGIB non-variceal bleeding). The PPV and NPV of a score ≥ 3.1 for variceal bleeding were 79% and 97%,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UGIB Etiology Score, composed of 3 parameters, using a cutoff ≥ 3.1 accurately predicted variceal bleeding and may help to guide the choice of initial therapy for UGIB before endosco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variceal bleeding PREDICTOR SCOR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Variceal bleeding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新疆高发肝包虫病的分型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岁霞 木拉提.哈米提 +5 位作者 严传波 孙静 姚娟 孔喜梅 杨芳 伊力扎提.阿力甫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6年第5期521-528,共8页
目的探讨数据挖掘技术在新疆肝包虫病分型中的应用。方法提取肝包虫病CT图像的灰度-梯度共生矩阵(GGCM)和灰度共生矩阵(GLCM)特征,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纹理特征及混合特征分别进行降维,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决策树C4.5分类器、L... 目的探讨数据挖掘技术在新疆肝包虫病分型中的应用。方法提取肝包虫病CT图像的灰度-梯度共生矩阵(GGCM)和灰度共生矩阵(GLCM)特征,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纹理特征及混合特征分别进行降维,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决策树C4.5分类器、Logistic回归分类器对降维后的特征进行分类,最后对各分类模型进行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及参数评估。结果 SVM分类器对不同纹理特征下3种肝脏CT图像(单囊型、多囊型肝包虫病和正常肝脏)分类效果都明显优于决策树C4.5分类器和Logistic回归分类器。综合特征分类结果要明显优于单一特征分类结果;GGCM特征对综合分类结果的分类贡献率要高于GLCM特征。结论将SVM分类器应用于新疆肝包虫病CT图像的分型中具有一定分类优势,为肝包虫病影像学诊断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也为后期新疆肝包虫病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的研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理特征 数据挖掘 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 决策树C4.5分类器 Logistic回归分类器 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 图像分类
下载PDF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病风险评估的判别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任洪芹 朱鸿 施彩虹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439-443,共5页
目的 探讨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筛选有诊断价值的因子,构建判别函数对糖尿病人群进行视网膜病变(DR)的风险评估.方法 横断面研究.以2型糖尿病(DM)人群为研究对象,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为分组金标准,收集对照组150例(无DR... 目的 探讨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筛选有诊断价值的因子,构建判别函数对糖尿病人群进行视网膜病变(DR)的风险评估.方法 横断面研究.以2型糖尿病(DM)人群为研究对象,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为分组金标准,收集对照组150例(无DR),病例组100例(DR).病例组又按照眼底病变分型标准分为早期非增殖性DR组(轻度NPDR组)33例、中重度非增殖性DR组(中重度NPDR组)50例、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组17例.对血浆内皮素(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镁、肾功能相关指标、胰岛功能相关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等DR相关指标进行配对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和ROC筛选,制订判别模型.结果 病例组的年龄、DM病程、血浆ET-1、血镁、尿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指数均大于对照组,而甘油三酯、C肽、VEGF指数则低于对照组,病例组3个亚组间血浆ET-1、尿白蛋白指数随着DR的进展而依次增长,而年龄、矫正视力等依次降低,余指标先增长后下降或先下降后上升,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ROC分析显示,轻度非增殖性DR组和增殖性DR组血浆ET-1诊断效力最高(AUC轻度NPDR=0.742,AUCPDR=0.857);中、重度非增殖性DR组尿白蛋白诊断效力最高(AUC中重度NPDR=0.742).结合统计学分析和ROC分析筛选出四个指标(VEGF、尿白蛋白、ET-1、血浆黏度200)入选判别分析,建立判别公式,回代法验证早期非增殖性DR组回代符合率可达96.4%,中重度非增殖性DR组和增殖性DR组回代符合率达100%.结论 在DM人群中可以使用判别模型为DR发病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受试者曲线分析 判别分析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双能量减影技术对模拟肺间质性疾病检出能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宇航 沈月平 +2 位作者 朱逸明 赵建中 任荣 《临床医学》 CAS 2010年第11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双能量减影技术对模拟肺间质性疾病检出的临床价值。方法征集健康志愿者259名,模拟颗粒、网状、蜂窝状三种肺间质性病变表现,对其进行直接数字化放射(DR)及双能量减影(DES)胸片检查。结果在2名医师对三种类型模拟肺间质病变的... 目的研究双能量减影技术对模拟肺间质性疾病检出的临床价值。方法征集健康志愿者259名,模拟颗粒、网状、蜂窝状三种肺间质性病变表现,对其进行直接数字化放射(DR)及双能量减影(DES)胸片检查。结果在2名医师对三种类型模拟肺间质病变的受试者操作曲线分析中,DES Az值均比普通DR高,其中模拟蜂窝状病变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能量减影技术对肺间质性疾病的检出有潜在应用价值,值得作为日常检查推广以达到最大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探测器 双能量减影 受试者操作曲线分析 肺间质性疾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