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受贿罪主体及相关问题的认定
1
作者 赵英杰 孙玉来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82-84,共3页
针对受贿罪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首先,受贿罪主体的认定,探讨对于离退休国家工作人员是否构成受贿罪的主体,村(居)民委员会组成人员是否能成为受贿罪的主体;其次,利用职务便利、利用本人的职权和地位所形成的便利条件的认定;最后是为... 针对受贿罪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首先,受贿罪主体的认定,探讨对于离退休国家工作人员是否构成受贿罪的主体,村(居)民委员会组成人员是否能成为受贿罪的主体;其次,利用职务便利、利用本人的职权和地位所形成的便利条件的认定;最后是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认定及法律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贿罪主体 职务便利 为他人谋取利益 认定
下载PDF
监察体制改革下受贿罪主体身份认定的思考
2
作者 陈梅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106-112,共7页
监察体制改革实现了监察对象的全覆盖,刑法作为所有法律部门的保障法,应当与监察法实现对接。在受贿罪主体问题上,“公务说”与“身份说”的纠缠表明“身份说”并非完全不具备合理性,也说明作为理论通说的“公务说”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监察体制改革实现了监察对象的全覆盖,刑法作为所有法律部门的保障法,应当与监察法实现对接。在受贿罪主体问题上,“公务说”与“身份说”的纠缠表明“身份说”并非完全不具备合理性,也说明作为理论通说的“公务说”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借鉴监察法对监察对象的规定思路,采取“身份+公权”的模式,对受贿罪的主体体系进行重构,既可以充分发挥身份对公权力的表征作用,获得受贿罪主体认定的明确性;又可以界定出受贿罪主体的核心特征,从而为堵住新型受贿与变相受贿的惩罚漏洞发挥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贿罪主体身份 国家工作人员 监察对象
下载PDF
试论受贿罪主体 被引量:2
3
作者 刘莉 《中外企业家》 2016年第3期198-199,共2页
从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中可以得出,受贿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其中,有四类人员,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 从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中可以得出,受贿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其中,有四类人员,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虽然明确了受贿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但是司法实践中对受贿罪主体的界定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进而使得受贿罪具体范围的界定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贿罪主体 国家工作人员
下载PDF
受贿罪主体疑难问题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胡雪萍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7年第2期70-72,共3页
国家工作人员是受贿犯罪的唯一主体。在现实中,诸如党政机关人员、村级基层组织人员、假国家工作人员等能否构成受贿罪主体的问题,既是界定受贿罪主体范围的疑难问题,也是有效打击受贿罪必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受贿罪主体 国家工作人员 依法从事公务
下载PDF
浅论受贿罪主体的有关问题
5
作者 杨毅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2期22-24,17,共4页
本文认为:我国受贿罪的主体属于特殊主体,包括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其他(包括依法受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集体所有制企业单位也可成为受贿罪的主体。在认定受贿罪主体时,应注意掌握两个条件,即特定身份和特定职务。国... 本文认为:我国受贿罪的主体属于特殊主体,包括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其他(包括依法受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集体所有制企业单位也可成为受贿罪的主体。在认定受贿罪主体时,应注意掌握两个条件,即特定身份和特定职务。国家工作人员配偶或家庭成员不能成为受贿罪主体。军职人员可以成为受贿罪主体。已离退休国家工作人员不能成为受贿罪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贿罪主体 国家工作人员 集体所有制企业 受贿犯罪 收受财物 行贿人 组织工作 投机倒把罪 军人违反职责罪 司法实践
下载PDF
受贿罪主体的有关问题
6
作者 杨毅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40-41,共2页
一 受贿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这在刑法理论上和实践中已是很明确了的。但是,对于如何理解集体经济组织却有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凡是自愿合伙集资,长期共同管理和经营企业,营... 一 受贿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这在刑法理论上和实践中已是很明确了的。但是,对于如何理解集体经济组织却有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凡是自愿合伙集资,长期共同管理和经营企业,营利后按股金多少分红的,就是集体经济,其工作人员可以成为受贿罪的主体。”第二种意见认为,“应以中共中央(83)1号文件规定为准。不论哪种联合,只要遵循劳动者之间自愿互利原则,接受国家的计划指导,有民主管理制度,有公共积累,积累归集体所有,实行按劳分配或按劳分配为主,同时有一定股金分红,就都属于社会主义的合作经济。”“社会主义的合作经济就是集体经济,其工作人员才可以成为受贿罪的主体。”以上两种观点,笔者认为第二种意见正确。因为,受贿犯罪既是经济犯罪,又是渎职犯罪,这些人虽然不是国家工作人员,但同样可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进行各种索取,收受财物的犯罪活动。所以,第二种观点是符合《补充规定》和当前的刑事政策及司法实践的。而且又与刑法理论相吻合。集体经济组织人员,从目前的情况看,应是城乡集体所有制经济组织中的队长、经理、厂长、主任、会计、出纳、保管、采购员等等。所谓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是指除国家工作人员和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以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贿罪主体 国家工作人员 受贿犯罪 收受财物 组织工作 刑事政策 经济犯罪 司法实践 合作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下载PDF
再论单位受贿罪——兼评公安派出所能否成为该罪主体 被引量:2
7
作者 康树华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1期57-59,共3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单位受贿罪呈现出蔓延之势,严重破坏我国经济秩序和社会生活秩序,具有较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尽管现行刑法中已设立专条规定了单位受贿罪,然而涉及单位受贿罪的许多问题,在实践中还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单位受贿罪呈现出蔓延之势,严重破坏我国经济秩序和社会生活秩序,具有较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尽管现行刑法中已设立专条规定了单位受贿罪,然而涉及单位受贿罪的许多问题,在实践中还需要进一步论证。构成单位受贿罪必须同时具备为他人谋取利益及情节严重两个条件,缺一即不构成犯罪。公安派出所不能成为单位受贿罪的主体,因为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受贿罪 单位受贿罪构成要件 单位受贿罪与非罪的界限 单位受贿罪主体
下载PDF
浅析受贿罪中受贿主体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乐 《科技信息》 2010年第31期I0393-I0393,I0398,共2页
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颁布,突破了受贿罪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的限制,新增加了5种受贿罪主体,完善了受贿罪主体的范围。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如何确定受贿罪的范围仍有一定的困难,原因在于立法者并没有对"从事公务"、"国... 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颁布,突破了受贿罪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的限制,新增加了5种受贿罪主体,完善了受贿罪主体的范围。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如何确定受贿罪的范围仍有一定的困难,原因在于立法者并没有对"从事公务"、"国家机关"等概念作出具体的立法解释,也没有明确"近亲属"、"关系密切人"的具体范围,导致对受贿罪主体的认定不统一。本文拟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结合现行刑事立法和司法解释,对影响受贿罪主体认定的问题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剖析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并对相关制度的立法完善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贿罪 受贿罪主体
下载PDF
关于受贿罪主体的议论
9
作者 韩玉胜 《法律学习与研究》 1988年第4期23-24,共2页
全国人大常委会1988年1月21日通过的《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第4条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
关键词 受贿罪主体 国家工作人员 惩治贪污 组织工作 情节严重 犯罪主体 主体范围 司法实践 司法机关 直接责任人员
原文传递
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犯罪主体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立峰 盛宏文 李震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32-134,共3页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是《刑法修正案(七)》新增罪名。然而立法对于该罪主体进行了概括性表述,以至于司法实践对该罪主体的认定具有较大的可变性。从立法原意、受贿罪的本质以及社会发展形势看,"近亲属"应限制在《刑事诉讼法》规...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是《刑法修正案(七)》新增罪名。然而立法对于该罪主体进行了概括性表述,以至于司法实践对该罪主体的认定具有较大的可变性。从立法原意、受贿罪的本质以及社会发展形势看,"近亲属"应限制在《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近亲属"范围内;对关系人应联系相关因素进行动态认定;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仅包括四类人员。国家工作人员也应当纳入本罪的主体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影响力 受贿罪犯罪主体 国家工作人员
下载PDF
受贿罪的重构——以《刑法修正案(七)》为背景
11
作者 孙向阳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3期49-51,共3页
《刑法修正案(七)》出台之前,针对官员身边人受贿行为的法律规定存在漏洞,使得官员身边人收受贿赂后往往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很多人还借此逃脱法律的制裁。《刑法修正案(七)》在《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条中增加了相应内容,这对进一步遏制腐... 《刑法修正案(七)》出台之前,针对官员身边人受贿行为的法律规定存在漏洞,使得官员身边人收受贿赂后往往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很多人还借此逃脱法律的制裁。《刑法修正案(七)》在《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条中增加了相应内容,这对进一步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与蔓延,将我国的反腐败斗争不断地向纵深推进,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贿罪 刑法修正案(七) 受贿罪主体
下载PDF
当前受贿犯罪的新特点与适用法律之我见
12
作者 郭菲力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1994年第1期15-17,共3页
几年来的司法实践表明,由于受贿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他们大多具有文化知识层次较高,社会经验丰富的特点,其中不乏知法、懂法的人员,因而犯罪手段隐蔽、狡猾,犯罪具体表现形式也随着社会... 几年来的司法实践表明,由于受贿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他们大多具有文化知识层次较高,社会经验丰富的特点,其中不乏知法、懂法的人员,因而犯罪手段隐蔽、狡猾,犯罪具体表现形式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因此,有必要对这些新情况新特点加以研究,以期正确适用法律。综合当前司法实践,我认为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贿罪主体 国家工作人员 犯罪手段 受贿犯罪 职务行为 组织工作 社会经验 司法实践 收受财物 受贿数额
下载PDF
论科技活动中的罪与非罪
13
作者 喻华明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1993年第5期12-15,共4页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使得许多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在法律调整中需要重新审视。当前,科技人员在从事科技活动中的报酬与犯罪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法学界对此研讨也众所纷云,莫衷一是,而法律也无定论,使之在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使得许多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在法律调整中需要重新审视。当前,科技人员在从事科技活动中的报酬与犯罪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法学界对此研讨也众所纷云,莫衷一是,而法律也无定论,使之在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更显复杂。基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问题 法律调整 业余兼职 司法实践 受贿罪主体 行为性质 市场经济体制 追究刑事责任 受贿犯罪 行政职务
下载PDF
新形势下贿赂犯罪若干问题刍议
14
作者 蓝标河 《社科与经济信息》 2001年第12期113-116,共4页
一、贿赂犯罪的概念 贿赂犯罪分为受贿犯罪和行贿犯罪两种,我国刑法对受贿罪定义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这是一般意义上的定义.
关键词 贿赂犯罪 财物 行贿罪 贿赂罪 国家工作人员 受贿罪主体 为他人谋取利益 违反国家规定 不正当利益 受贿犯罪 行贿人
下载PDF
对《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补充规定》几个问题之浅见
15
作者 鲁明东 金明强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1993年第4期41-44,共4页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是对我国刑法的重大修改和补充。它对于有效惩治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进一步完善刑事法律,推进廉政制度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但是,我国现行刑事立法是以刑事法典...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是对我国刑法的重大修改和补充。它对于有效惩治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进一步完善刑事法律,推进廉政制度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但是,我国现行刑事立法是以刑事法典为主轴的单项型立法模式,这种立法模式虽然能够在总体上保持刑事法典的主导地位,集中发挥刑法规范的权威效应,但因缺乏统一的立法指导原则,以及受传统的刑事立法方法和模式的客观制约,因而各种形式的立法内容出现诸多矛盾和冲突,而且很难适应同不断变化的各种犯罪,尤其是经济犯罪,进行有效斗争的需要。本文仅就《补充规定》有关法条的缺陷提出一些粗浅见解,以求教于法学界同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惩治贪污 经济犯罪 刑法规范 廉政制度建设 受贿罪主体 客观制约 情节特别严重 单位犯罪 学界同仁 单位受贿罪
下载PDF
司明林受贿案抗诉理由分析
16
作者 彭东 李成林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为他人谋取利益 高级人民法院 高级法院 明林 从事公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终审判决 李家兴 受贿罪主体 他人财物 司明 房地产开发公司 国家工作人员
原文传递
受贿案件三个常见辩护观点的答辩
17
作者 潘教平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证据使用 辩护人 法庭 构成要件 谋取不正当利益 审判庭 受贿案件 被告人 司法机关 修订刑法 受贿罪主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