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小说中的受难者形象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艳梅 《河南社会科学》 2003年第3期150-153,共4页
现代文学史上存在着大量的受难者形象,这些形象组成了一个形象群体。现代作家通过描写这些形象在生存困境中挣扎的生存状态,揭示出现代人的生存境遇;重新阐释受难的价值在于认识苦难的意义,寻求人生摆脱苦难的可能与途径。
关键词 现代文学 小说 受难者形象 人物形象 生存境遇 人生哲理
下载PDF
阿毛:被动现代化受难者的隐喻——丁玲的《阿毛姑娘》解读
2
作者 韩冷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5-18,共4页
丁玲的《阿毛姑娘》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文本,它容纳了作家对于女性命运非常密集的思考,而以往的学术界对它的关注不够。在经济基础上,阿毛的悲剧首先是贫困的悲剧,穷是所有人最深刻的人生体验。在女性权利上,阿毛是中国千千万万个被&q... 丁玲的《阿毛姑娘》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文本,它容纳了作家对于女性命运非常密集的思考,而以往的学术界对它的关注不够。在经济基础上,阿毛的悲剧首先是贫困的悲剧,穷是所有人最深刻的人生体验。在女性权利上,阿毛是中国千千万万个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派定了终身的代表。在知识启蒙上,阿毛的无智无识直接导致了她无法决定自己的人生命运。在物质欲望上,都市欲望的无限膨胀与欲望的无法满足之间的鸿沟使阿毛坠入无底深渊。在精神生活上,阿毛遭遇了爱的无法满足的悲剧。多重人生悲剧终于导致了阿毛之死。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阿毛是都市被动现代化过程中殉难的受难者的隐喻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穷困 悲剧 都市 被动现代化 受难者 隐喻
下载PDF
从印度到加拿大:代奥利集中营受难者黄英生口述史
3
作者 徐燕琳 《客家文博》 2022年第4期83-92,共10页
2020至2021年,笔者多次采访曾经在城市贾巴尔普尔(Jabalpur),在(他)哥哥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期间,被印度政府强行的劳动者店帮忙做鞋,很辛苦地工作挣钱,关押到拉贾斯坦邦(Rajasthan)代奥利集中营(Deoli Camp)的受难者。当时约三千名华侨... 2020至2021年,笔者多次采访曾经在城市贾巴尔普尔(Jabalpur),在(他)哥哥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期间,被印度政府强行的劳动者店帮忙做鞋,很辛苦地工作挣钱,关押到拉贾斯坦邦(Rajasthan)代奥利集中营(Deoli Camp)的受难者。当时约三千名华侨被无辜囚禁,有的长达数年,其中有大量广东客家华侨。黄英生先生(1945-)是印华集中营难友协会的现任会长。以下为采访实录,已经受访者本人反复审核校订。文字及图片均版权所有,引用请注明出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贾斯坦邦 采访实录 口述史 中印边境 版权所有 现任会长 受难者 集中营
下载PDF
《一头猪之死》中的受难者形象分析
4
作者 年慧敏 《喀什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71-75,86,共6页
美国当代随笔作家E.B.怀特的代表作《一头猪之死》描述了他饲养的一头猪生病死亡的痛苦过程,塑造了一个受难者形象,以此来印证人类的生存悲剧。此文的创作动机隐藏于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不可控的生活感受,以及作者同样生病的身体之中。
关键词 受难者 人类 悲剧
下载PDF
“受难者”语言的变异陈述
5
作者 刘必兰 《林区教学》 2006年第3期33-34,共2页
郁达夫的《春风沉醉的晚上》是沉沦在悲苦地狱之中的受难者的一曲哀歌。这哀调是通过其语言的变异陈述传达出来的。变异的方式有三种:词的层叠压迫;句的纠缠与段的沉溺、迷醉。这苦涩的语言产生了独特的叙述效果,强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 郁达夫的《春风沉醉的晚上》是沉沦在悲苦地狱之中的受难者的一曲哀歌。这哀调是通过其语言的变异陈述传达出来的。变异的方式有三种:词的层叠压迫;句的纠缠与段的沉溺、迷醉。这苦涩的语言产生了独特的叙述效果,强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写作意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难者 语言 悲苦 变异陈述
下载PDF
维特:“反叛的受难者” 被引量:4
6
作者 韩耀成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103-108,共6页
维特:“反叛的受难者”韩耀成1774年莱比锡秋季博览会开幕时,《少年维特的烦恼》面世了,它像一块巨石扔进当时一潭死水似的沉寂的社会,激起层层波澜。“维特热”席卷整个德国,并越过国界蔓延到欧洲,乃至遥远的东方古国──中... 维特:“反叛的受难者”韩耀成1774年莱比锡秋季博览会开幕时,《少年维特的烦恼》面世了,它像一块巨石扔进当时一潭死水似的沉寂的社会,激起层层波澜。“维特热”席卷整个德国,并越过国界蔓延到欧洲,乃至遥远的东方古国──中国。《维特》的作者约翰·沃尔夫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斯特纳 《少年维特的烦恼》 受难者 夏绿蒂 莎士比亚 人民文学出版社 阿尔贝 公使馆 韦茨拉尔 小说
下载PDF
起因与前兆:“人类+动物”受难者角色的陷困表述——中国当代动物叙事初始情境功能项设置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佳冀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8-128,共11页
立足于对当代动物叙事创作进行类型学层面的考察,对其类型本质属性——内部功能形态的相关研究是一个核心向度。其中包含对"动物叙事"各个情节功能项的分布、排列及其特质与价值规约的必要阐释,"起因与前兆"功能项... 立足于对当代动物叙事创作进行类型学层面的考察,对其类型本质属性——内部功能形态的相关研究是一个核心向度。其中包含对"动物叙事"各个情节功能项的分布、排列及其特质与价值规约的必要阐释,"起因与前兆"功能项即是研究的逻辑起点所在。有必要对人类与动物分别承担叙事主语的角色担当不同情况加以区分:把动物作为受难者,即"动物陷困"的起因与叙事前兆作为考察的核心基准,探询忍受生存之困,误入它境,目睹亲友之死三类核心功能表征;把人类作为受难者,其"陷困"情境设置及其叙事逻辑中,可推导出"重塑"、"遗失"与"允诺"功能项各自设置的方式、特质及其意义所指。这样的研究范式为后续研究中包括"陷困过程"、"解救过程"与"结局预设"等功能项的阐释做出必要的回应,最终也将导引出对动物叙事深层结构的发掘与深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叙事” 初始情境 受难者角色 陷困 功能项
下载PDF
论反思小说中的历史受难者形象
8
作者 刘卫华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37-39,75,共4页
20世纪 70年代末开始出现的反思小说中 ,涌现了一大批历史受难者的形象。他们主动地承担起民族、历史的苦难 ,象盗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一样 ,甘于自己的肉体、灵魂受难 ,坚持真理 ,执着信仰 ,为后人指出前进的方向。文章分析了李铜钟、... 20世纪 70年代末开始出现的反思小说中 ,涌现了一大批历史受难者的形象。他们主动地承担起民族、历史的苦难 ,象盗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一样 ,甘于自己的肉体、灵魂受难 ,坚持真理 ,执着信仰 ,为后人指出前进的方向。文章分析了李铜钟、罗群、郭金泰、张思远等反思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指出他们不但是历史的受难者、是昨天的悲剧主人公 ,他们也是历史的英雄、是明天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思小说 小说评论 受难者形象 历史人物
下载PDF
巴比伦《正直受难者诗篇》的主题思想探析
9
作者 赵彬宇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30-37,共8页
加喜特时期创作的《正直受难者诗篇》是一部以虔诚信徒遭受苦难为主要内容的智慧文学作品,本文在细读作品文本的基础上,引用同类作品相互参照,指出该作品的宗教思想包括鼓励敬畏神明、慨叹凡人不能理解神意、宣扬马尔杜克的至高地位这... 加喜特时期创作的《正直受难者诗篇》是一部以虔诚信徒遭受苦难为主要内容的智慧文学作品,本文在细读作品文本的基础上,引用同类作品相互参照,指出该作品的宗教思想包括鼓励敬畏神明、慨叹凡人不能理解神意、宣扬马尔杜克的至高地位这三个方面。在对马尔杜克的信仰有着深厚基础的中巴比伦时期,外族统治者加喜特人却崇奉以恩利尔为主的两河流域传统宗教,因此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很可能与不满当时加喜特王室的官方信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索不达米亚 巴比伦 加喜特 智慧文学 《正直受难者诗篇》 马尔杜克
下载PDF
潘德列茨基对采用“乐器极限音高”运用的艺术表现追求——以其代表作品《广岛受难者的挽歌》为例
10
作者 任肖宇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第5期159-161,共3页
潘德列茨基的《广岛受难者的挽歌》作为20世纪音色音乐的代表作品,它的成功不仅为波兰的音乐发展赢得世界性的荣誉,而且为20世纪新音乐的发展奠定了里程碑。本文结合时代背景,力求站在艺术之高度,深度探析作曲家对采用"乐器极限音高"... 潘德列茨基的《广岛受难者的挽歌》作为20世纪音色音乐的代表作品,它的成功不仅为波兰的音乐发展赢得世界性的荣誉,而且为20世纪新音乐的发展奠定了里程碑。本文结合时代背景,力求站在艺术之高度,深度探析作曲家对采用"乐器极限音高"这一最为先锋的创作手法所带来的艺术表现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德列茨基 《广岛受难者的挽歌》 极限音高 艺术表现追求
下载PDF
女大学生受难者媒介形象建构分析
11
作者 张珈绮 《传播与版权》 2017年第11期94-95,共2页
近些年,在众多新闻报道中,女大学生被突出地构建为"受难者"和"负面行为者"两类形象,其中"受难者"形象是近年来媒介形象构建的重点。通过内容分析法,以《中国青年报》《今晚报》《新民晚报》《南方都市报... 近些年,在众多新闻报道中,女大学生被突出地构建为"受难者"和"负面行为者"两类形象,其中"受难者"形象是近年来媒介形象构建的重点。通过内容分析法,以《中国青年报》《今晚报》《新民晚报》《南方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大河报》6家纸媒2014年至2015中涉及女大学生受难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对女大学生受害者媒介形象特征、媒体对女大学生受难事件报道的特点、媒体对女大学生受难事件报道的影响这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媒体在此类事件中该如何报道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受难者 媒介形象
下载PDF
越南南方妇女解放联合会致南方妇女的吁呼書(就各国妇女举行“同受难者、爭取独立的民族的团結周”而发出)
12
作者 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成员 《东南亚研究》 1966年第1期110-112,共3页
亲爱的姐妹們! 今年四月,全世界姐妹們举行“同受难者、爭取独立的民族的团結周”。 我們越南南方妇女对各国妇女的高尚意志,比任何人都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完全贊同。越南南方妇女象南方全休同胞一样,正是吳庭艳的最卑鄙、最殘酷的迫害政... 亲爱的姐妹們! 今年四月,全世界姐妹們举行“同受难者、爭取独立的民族的团結周”。 我們越南南方妇女对各国妇女的高尚意志,比任何人都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完全贊同。越南南方妇女象南方全休同胞一样,正是吳庭艳的最卑鄙、最殘酷的迫害政策的受害者,而且,我們也正站在各国人民为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新殖民主义制度,爭取独立而斗爭的光荣队伍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妇女 妇女解放 越南南方 受难者 新殖民主义 美帝国主义 民族 受害者 姐妹 尚意
下载PDF
史铁生散文中受难者形象分析
13
作者 刘岚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16期12-14,共3页
史铁生是我国当代文学巨匠,其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哲理性,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探索、对生命的敬畏和思考、对人性的深入剖析,无一不展现出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与创作才华。在史铁生的散文中,带有“自我”意识的受难者形象是自己对现实的... 史铁生是我国当代文学巨匠,其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哲理性,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探索、对生命的敬畏和思考、对人性的深入剖析,无一不展现出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与创作才华。在史铁生的散文中,带有“自我”意识的受难者形象是自己对现实的反思与对精神困境的刻画,是对自身苦难的一种感知与超越。本文从史铁生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介绍入手,分析史铁生散文中受难者形象产生原因,并对受难者形象表现展开探索,以充分展现出史铁生的精神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铁生 散文 受难者形象
下载PDF
受难者的精神启悟
14
作者 谢有顺 《南方文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7-90,共4页
艾伟是一个对写作有自己独特思考的作家。一方面,他以小说的方式书写人类内心的复杂经验;另一方面,又不断地通过创作谈的形式来辨明何为自己所追求的写作。艾伟的很多小说,都有观念先行的痕迹,但他的写作,又不是简单地图解自己的观念,... 艾伟是一个对写作有自己独特思考的作家。一方面,他以小说的方式书写人类内心的复杂经验;另一方面,又不断地通过创作谈的形式来辨明何为自己所追求的写作。艾伟的很多小说,都有观念先行的痕迹,但他的写作,又不是简单地图解自己的观念,而是在找寻一条日常经验和思想经验相融合的路子,以此探索一种有重量的写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经验 独特思考 艾伟 受难者 创作谈 观念先行 相融合 写作
原文传递
群像与独像:新世纪以来我国特大事故报道中的受难者形象 被引量:8
15
作者 闫岩 邹文雪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8-161,共24页
本文以新世纪以来我国所有特大事故的新华社报道为分析对象,在"人格化——去人格化"的维度下,对报道中的受难者形象进行文本分析。研究显示,官方报道中的受难者群像与独像并存。可辨识的受难者独像多数为"理想的受难者&q... 本文以新世纪以来我国所有特大事故的新华社报道为分析对象,在"人格化——去人格化"的维度下,对报道中的受难者形象进行文本分析。研究显示,官方报道中的受难者群像与独像并存。可辨识的受难者独像多数为"理想的受难者",遵循着"无辜者等级"并混合了英雄遇难的叙事,呈现出高度同质化和可替代性的面貌。群像的塑造则以"去个体化"为原则,通过引语塑造出亲历的在场者和朴素的感恩者;通过数字化将不幸者对立、比较、排序;通过指代词实现身份区隔和"熟悉的陌生化"等叙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事故 受难者 死亡观 无辜者 去人格化
原文传递
马拉默德小说中的“受难者”及其出路
16
作者 乐俊蓉 《作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X期60-61,共2页
马拉默德在看待基督教和犹太教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时明显比莎士比亚的站位要高些,他能够以客观的态度看待这个宗教的弱点。本文针对马默德的小说分析了小说中"受难者"的优点与缺点,具体包括犹太教与基督教的关系、犹太人与黑人... 马拉默德在看待基督教和犹太教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时明显比莎士比亚的站位要高些,他能够以客观的态度看待这个宗教的弱点。本文针对马默德的小说分析了小说中"受难者"的优点与缺点,具体包括犹太教与基督教的关系、犹太人与黑人的关系,深入分析了各民族之间应该友好相处取长补短,才是最后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纳德·马拉默德 小说 受难者
原文传递
牺牲者·救赎者——美国犹太小说中“受难者”形象分析
17
作者 彭晓燕 《作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5X期57-58,共2页
以"受难"、"牺牲"获得"救赎"是战后犹太作家经常描绘的一类文学人物,受难、牺牲以救赎他人、救赎自我的意识也成为犹太人传统思想中的一个重要主题。美国犹太小说家在其作品中以或"写实"、或&q... 以"受难"、"牺牲"获得"救赎"是战后犹太作家经常描绘的一类文学人物,受难、牺牲以救赎他人、救赎自我的意识也成为犹太人传统思想中的一个重要主题。美国犹太小说家在其作品中以或"写实"、或"意象化"的方式探索着人类生命中的负罪、牺牲与救赎所呈现的问题,刻画出一个个形象各异的、祈求以"牺牲"获得"救赎"的"受难者"文学人物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犹太小说 牺牲—救赎 受难者
原文传递
海战中对平民与战争受难者的保护 被引量:2
18
作者 肖凤城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66-71,共6页
1994年的《圣雷莫手册》与 190 9年的《伦敦宣言》相距 85年 ,两者都是海战法文献 ,但有关保护平民与战争受难者的规定却大不相同。《伦敦宣言》只是规定了交战国在拿捕禁运品和行使摧毁权时有关保护平民和战争受难者的问题 ,因为该宣... 1994年的《圣雷莫手册》与 190 9年的《伦敦宣言》相距 85年 ,两者都是海战法文献 ,但有关保护平民与战争受难者的规定却大不相同。《伦敦宣言》只是规定了交战国在拿捕禁运品和行使摧毁权时有关保护平民和战争受难者的问题 ,因为该宣言只是为当时打算建立的国际捕获法院制定的一个适用于国际捕获审判的国际公约 ;而《圣雷莫手册》则全面地规定了在海战中对平民与战争受难者的保护问题。因为它吸收了迄今有效的所有关于在海战中保护平民与战争受难者的国际法规范。从对两者的分析可以看出 ,2 0世纪关于在海战中保护平民与战争受难者的国际法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 ,《圣雷莫手册》有些规定在实战中难以执行 ,有些规定不够详细 ,而且缺乏对违法者的惩治机制 ,这些正是海战法今后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法 人道主义 海战法 《伦敦宣言》 《圣雷莫手册》 平民保护 战争受难者保护
原文传递
受难者的短曲
19
作者 杨西北 《闽南风》 2020年第9期55-57,共3页
1925年夏天,杨骚(当时叫维铨)到新加坡道南小学教书。维铨曾天真地认为,离开日本,离开中国,来到这个远离亲朋好友的异国他乡,那些纷繁的感情苦恼会渐渐地淡漠,再也不会那样的扰人心绪,这个初尝恋情的年青人哪里明白,这种东西并不因为空... 1925年夏天,杨骚(当时叫维铨)到新加坡道南小学教书。维铨曾天真地认为,离开日本,离开中国,来到这个远离亲朋好友的异国他乡,那些纷繁的感情苦恼会渐渐地淡漠,再也不会那样的扰人心绪,这个初尝恋情的年青人哪里明白,这种东西并不因为空间的阻隔而稀释,千山万水,哪怕这山陡立如削峰高百仞,哪怕这水浩渺无涯深难测底,也没有办法拦截它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难者 教书 年青人 新加坡
原文传递
原型与《基辅怨》中的“受难”情结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现红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6年第7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受难者形象 历史与现实 情结 原型 犹太作家 马拉默德 风格独特 美国 《基辅怨》 小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