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深埋TBM隧洞围岩地质变化区破坏特征与类型判别方法
1
作者 王军 焦一峰 +5 位作者 毋振华 张伟 肖逸飞 陈诚 姚志宾 孔瑞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0-136,146,共8页
某深埋TBM隧洞地质变化区开挖过程中岩爆和塌方交替发生,导致工期严重延误,严重威胁现场人员及施工安全。通过现场地质踏勘、微震监测和结构面统计,研究现场工程地质灾害与围岩岩性、地质条件的关系,建立基于岩性、地质及微震活动特征... 某深埋TBM隧洞地质变化区开挖过程中岩爆和塌方交替发生,导致工期严重延误,严重威胁现场人员及施工安全。通过现场地质踏勘、微震监测和结构面统计,研究现场工程地质灾害与围岩岩性、地质条件的关系,建立基于岩性、地质及微震活动特征的地质灾害类型判别方法。结果表明,该隧洞破坏类型与围岩岩性有显著相关性,黑云母花岗岩洞段岩爆风险最高,混合花岗岩洞段次之,钾长石花岗岩与黑云母花岗岩围岩蚀变的洞段易发生塌方;岩性变化的交界面位置,破坏规模明显增大;破坏类型还与结构面密度相关,随着结构面密度减小,破坏类型由塌方转变为中等岩爆,进一步等级降低为轻微岩爆;微震特征分析表明,岩爆区域微震活动远大于塌方区域微震活动。当微震活动较低时,围岩破坏以塌方为主;当微震事件数>15,微震释放能>1000 J,围岩破坏以岩爆为主;当微震事件数>20,微震释放能>20000 J时,围岩可能发生中等岩爆。现场应用表明,该方法可准确预测掌子面前方潜在破坏类型,为类似工程灾害交替发生洞段的安全、高效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岩爆 塌方 类型判别 微震活动 地质变化区 深埋TBM隧洞
下载PDF
剖线强度梯度变化的作物软硬变化区精确划分 被引量:2
2
作者 朱爽 张锦水 崔有祯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8-46,共9页
[目的]软硬变化区的划分是进行遥感变化检测技术识别农作物的基础。为解决人工判读方法中存在人为主观因素影响以及自动判别和交互式判别方法对不同研究区的适用性问题,该文提出基于剖线梯度变化(Profile based Gradient Change Magnitu... [目的]软硬变化区的划分是进行遥感变化检测技术识别农作物的基础。为解决人工判读方法中存在人为主观因素影响以及自动判别和交互式判别方法对不同研究区的适用性问题,该文提出基于剖线梯度变化(Profile based Gradient Change Magnitude,PGCM)进行软硬变化区划分的方法。[方法]该研究选择破碎农业景观种植区域为研究区,计算拔节期Quick Bird影像和播种期模拟影像两个时相的变化强度,从作物地块内部向外绘制剖线,利用剖线强度的梯度变化确定硬变化区(Hard change region,HCR)、软变化区(Soft change region,SCR)和未变化区(Non change region,NCR)3者间的划分阈值。[结果]从识别结果来看,PGCM能够有效在地块边界处探测到软变化像元,进而确定HCR、SCR。像元分辨率在5~60 m不同尺度下,识别HCR区混入比例为11%~16%,混入比例随着分辨率下降而降低;NCR区混入比例为3%~4%,受分辨率尺度影响不大;SCR区识别比例为74%~86%,识别精度较高,识别结果与冬小麦空间分布结果保持一致。[结论]PGCM方法能够自动、便捷地确定阈值,摆脱人工判定的主观性,有效地划分出HCR、SCR和NCR 3个区域,为进一步HCR、SCR区内的作物识别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硬变化区 剖线梯度变化 变化检测 农作物 遥感
下载PDF
严寒地区水位变化区域护坡维修技术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石凤君 张利 +1 位作者 周彬 寇尔丹 《东北水利水电》 2009年第10期42-43,47,共3页
坝坡破坏最严重的部位多发生在水位变化区。辽宁省地处严寒地区,经分析认为,土石坝迎水坡处于水位变化区,由于冰推力、冻胀作用,冰层融化时风浪形成动冰撞击等因素,造成了上游护坡局部或大面积破坏。经大量的现场试验,提出了适合北方地... 坝坡破坏最严重的部位多发生在水位变化区。辽宁省地处严寒地区,经分析认为,土石坝迎水坡处于水位变化区,由于冰推力、冻胀作用,冰层融化时风浪形成动冰撞击等因素,造成了上游护坡局部或大面积破坏。经大量的现场试验,提出了适合北方地区土坝水位变化区的六种复合型护坡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坡维修 水位变化区 严寒地
下载PDF
辽宁中小型水工建筑物水位变化区的冻害分析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
4
作者 那利 李远 《东北水利水电》 2012年第10期53-55,72,共3页
文章对辽宁地区中小型水工建筑物在负温冻融情况下遭受冻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水工混凝土冻害的防治措施技术,以便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 水工建筑物 水位变化区 冻害分析 抗冻性 辽宁
下载PDF
变化区组随机化及其SAS宏实现 被引量:1
5
作者 谢金亮 何韵婷 +2 位作者 王筱金 何豪 王炳顺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29-632,635,共5页
目的非固定区组长度可有效降低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中区组随机化分组的可预测性,为此编制全自动SAS宏程序实现变化区组随机化。方法结合变化区组随机化的原理编制SAS宏程序,通过模拟实例演示程序的使用。结果输入设定的宏变量参数,运... 目的非固定区组长度可有效降低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中区组随机化分组的可预测性,为此编制全自动SAS宏程序实现变化区组随机化。方法结合变化区组随机化的原理编制SAS宏程序,通过模拟实例演示程序的使用。结果输入设定的宏变量参数,运行SAS宏程序即可生成变化区组随机化的受试者分配方案。此外,该SAS宏能实现多臂不等比RCT的分配问题,提供了受试者随机分配序列重现的功能。结论多区组长度的设置和区组长度的随机选择能够降低分组可预测性,避免随机分组阶段选择偏倚的产生。本文的SAS宏为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实现变化区组随机化提供了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随机化 变化区 SAS宏
下载PDF
多年冻土地区桥涵基础水位变化区混凝土防护技术
6
作者 李刚 《科技视界》 2014年第28期321-322,共2页
本文主要基于多年冻土地区桥涵基础水位变化区混凝土破坏的主要表征,提出了多年冻土地区桥涵基础水位变化区混凝土防护技术,包括混凝土防护技术和钢筋防护技术,最后总结提出了桥涵基础混凝土防护等级与防护体系。
关键词 多年冻土 桥涵基础 水位变化区 混凝土破坏 防护
下载PDF
龙头桥水库溢洪道工程水位变化区混凝土防护处理
7
作者 郎黎明 关守政 +1 位作者 齐占东 李向东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09年第1期51-52,共2页
针对龙头桥水库溢洪道主体混凝土水位变化区存在的问题,通过调研勘察,提出工程处理方案,并在多方案比较的基础上,采用聚合物砂浆为基础的综合工程防护处理方案对水位变化区混凝土进行了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水位变化区 聚合物砂浆 防护处理 实施流程
下载PDF
应用OCTA探究血管性麻痹性斜视黄斑区血流变化
8
作者 李秀慧 杜红艳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5-10,共6页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探究血管性麻痹性斜视患者麻痹期与恢复期黄斑区血管密度(VD)是否发生变化,分析血管性麻痹性斜视是否对黄斑区血流产生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观察实验设计,共纳入血管性麻痹性斜视患者30例...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探究血管性麻痹性斜视患者麻痹期与恢复期黄斑区血管密度(VD)是否发生变化,分析血管性麻痹性斜视是否对黄斑区血流产生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观察实验设计,共纳入血管性麻痹性斜视患者30例,这些患者在2022年12月至2023年10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就诊。利用OCTA技术对麻痹期和恢复期患者进行黄斑区6 mm×6 mm扫描。对所得图像进行定量分析,计算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SCP)和深层毛细血管(DCP)的血流密度,以及无灌注区面积(FAZ)。结果30例血管性麻痹性斜视患者,平均恢复时间为(60.87±16.77)d。第六神经麻痹最常见。对比麻痹眼与非麻痹眼的OCTA结果发现,麻痹眼的SCP明显低于对侧眼,偏斜角度越大,眼动受限越严重,SCP血流密度越低。麻痹期与恢复期相比较,SCP恢复后明显增加。结论血管性麻痹性斜视患者麻痹眼黄斑区血流密度减低,缺血程度与眼运动受限程度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麻痹性斜视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黄斑血流变化
下载PDF
太湖鱼类区系变化和渔获物分析 被引量:35
9
作者 朱松泉 刘正文 谷孝鸿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64-669,共6页
20世纪80年代之前,太湖有鱼类107种、25科,属4个生态类型:洄游型、江湖洄游型、河流型和湖沼型.自2002年9月至2006年1月进行了太湖鱼类采集,共采得鱼类60种、18科.其中,除放流的鱼类外,都能在封闭的湖泊环境中完成生命周期(湖沼生态型)... 20世纪80年代之前,太湖有鱼类107种、25科,属4个生态类型:洄游型、江湖洄游型、河流型和湖沼型.自2002年9月至2006年1月进行了太湖鱼类采集,共采得鱼类60种、18科.其中,除放流的鱼类外,都能在封闭的湖泊环境中完成生命周期(湖沼生态型);团头鲂、鲮、银鲫和尼罗罗非鱼属移植种类.团头鲂、鳙、鲢、草鱼和青鱼是从20世纪60年代起每年向湖中放流的鱼类;鳗鲡则是自1976年起放流从长江采捕的鳗苗.20世纪50年末至1985年,长江和太湖之间人为隔断,不能在静水中繁殖的鱼类在湖中消失,自然鱼类资源下降;加上过度捕捞和对繁殖群体缺少保护,导致鱼类群体小型化.最后,对太湖渔业资源的优化进行了讨论,并进一步提出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变化 渔获物分析 太湖
下载PDF
腰骶移行椎患者腰骶神经根支配区域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侯黎升 崔洪鹏 +7 位作者 阮狄克 白雪东 王亦舟 何勍 赵程 李海峰 李威 徐成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3-667,共5页
目的探讨腰骶移行椎(LSTV)患者腰骶神经根支配区域的变化规律。方法 2008年5月至2010年3月经脊柱全长片证实为LSTV,CT和/或MRI明确存在间盘突出的腰腿痛患者。查体明确其受压腰骶神经根支配区域的变化规律。不含C-I型腰椎骶化(SZ)和C-Ⅲ... 目的探讨腰骶移行椎(LSTV)患者腰骶神经根支配区域的变化规律。方法 2008年5月至2010年3月经脊柱全长片证实为LSTV,CT和/或MRI明确存在间盘突出的腰腿痛患者。查体明确其受压腰骶神经根支配区域的变化规律。不含C-I型腰椎骶化(SZ)和C-ⅢB型骶椎腰化(LZ)。结果 12例SZ和12例LZ纳入研究。12例SZ中,5例C-ⅢB、3例非矩形化型及1例ⅢA型的受压神经呈非LSTV者同节段和/或下一节段神经受压表现,3例C-IIB受压神经呈非LSTV者同神经受压表现。12例LZ中,10例完全型受压神经呈非LSTV者同节段和/或上一节段神经根受压表现,1例完全型S1~2神经受压呈非LSTV者L4~S2神经受压表现,1例C-IV型受压神经呈现正常个体同神经受压。结论 SZ时,腰神经根呈现正常个体同和/或低一节段神经根功能;LZ时,腰骶神经根易表现出正常个体同和/或高一节段神经根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移行椎 腰骶神经根 误诊 脊柱全长影像 支配变化
下载PDF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矫形后远端交界区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邢泽军 仉建国 +6 位作者 于斌 刘勇 刘景臣 汪学松 孙武 赵丽娟 邱贵兴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后路矫形术后远端交界区(LIV+2)在冠状面、矢状面和轴位上的变化。方法:2005年6月~2007年6月手术治疗AIS患者32例,男6例,女26例,年龄10~19岁,平均14.4岁。按PUMC分型,Ⅰc1例,Ⅱa4例,Ⅱb19例,Ⅱ...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后路矫形术后远端交界区(LIV+2)在冠状面、矢状面和轴位上的变化。方法:2005年6月~2007年6月手术治疗AIS患者32例,男6例,女26例,年龄10~19岁,平均14.4岁。按PUMC分型,Ⅰc1例,Ⅱa4例,Ⅱb19例,Ⅱb21例,Ⅱc11例,Ⅱc35例,Ⅱd15例,Ⅲa5例,Ⅲb1例。均采用后路全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矫形固定,其中远端融合椎(LIV)与稳定椎(SV)为同一椎体(A组)15例,LIV与SV非同一椎体(B组)17例。术前和末次随访时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冠状面上躯干偏移(TS),LIV的倾斜度(LIVT),LIV尾侧椎间盘开角(LIVA),冠状面和矢状面上远端交界区的Cobb角和椎体的旋转度(LIV+1VR和LIV+2VR)。结果:随访24~36个月,平均29个月。两组末次随访时的TS与术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LIVT由术前20.2°±5.9°下降到末次随访时的4.7°±3.8°(P<0.001),B组由17.2°±5.5°下降到4.4°±2.7°(P<0.001);A组术前和末次随访时LIVA分别为7.5°±4.7°和3.9°±3.1°(P=0.056);B组分别为4.5°±3.4°和5.4°±3.2°(P=0.492);Pearson′s相关分析显示两组远端融合椎倾斜度变化和其尾侧椎间盘开角变化之间相关性不显著(A组r=-0.067,P=0.813;B组r=0.362,P=0.154)。A组远端交界区(LIV+2)冠状面上Cobb角由术前20.5°±9.6°矫正至末次随访时9.4°±7.3°(P<0.001);B组由13.8°±6.7°矫正至8.1°±4.7°(P=0.013);A、B组末次随访时远端交界区矢状面上Cobb角与术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464,P=0.598);Pearson′s相关分析显示A组末次随访时矢状面Cobb角和术前矢状面Cobb角之间相关性不显著(r=0.076,P=0.788),B组的相关性显著(r=0.803,P<0.001)。两组末次随访时LIV+1VR和LIV+2VR与术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IS患者应用后路全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矫正后远端交界区在冠状面上矫形明显,矢状面和轴位上矫形不明显,且远端融合椎倾斜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椎弓根螺钉 远端交界变化 后路矫形
下载PDF
巴豆藤(Craspedolobium schochii)分布区的变化及其中国特有属性质的再论证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瑾 刘恩德 彭华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6-270,共5页
特有性是植物区系研究中的重要指标,中国植物区系中的中国特有属对于中国大陆腹地的类群而言是相对稳定的,但对于分布于云南的类群则需要具体分析。巴豆藤(Craspedalobium schochii)分布区发生变化的例子说明对周边国家的植物区系调查... 特有性是植物区系研究中的重要指标,中国植物区系中的中国特有属对于中国大陆腹地的类群而言是相对稳定的,但对于分布于云南的类群则需要具体分析。巴豆藤(Craspedalobium schochii)分布区发生变化的例子说明对周边国家的植物区系调查仍然不够深入、彻底,在这样的情况下,某些类群的特有概念会有时效的限制,同样,其他一些类似属的分析也支持这样的判断。如何更好地分析此类情况,需要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科技合作,加大植物区系调查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豆藤 分布变化 特有性 植物 中国特有属
下载PDF
高校校区布局变化对图书馆馆藏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汤罡辉 刘洪辉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7-79,共3页
以中山大学为例论述校区布局变化轨迹与馆藏发展变化轨迹,认为校区布局的动态调整变化会对馆藏发展带来共建共享及动态调整学科馆藏的难题,提出要设置特色的典藏管理职能部门,统一规划多校区、多学科环境下的馆藏发展。
关键词 布局变化 一校多馆制 馆藏发展 典藏管理
下载PDF
合并移行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骶神经根支配区的变化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欣 王大巍 +4 位作者 孙亦强 赵子豪 窦永峰 胡鹏 耿晓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41-746,共6页
背景:腰骶移行椎是一种常见的先天脊柱畸形,国内外学者均有报道移行椎患者的腰骶神经根支配I区可能会发生改变,但并未系统阐述其支配区的变化以及该种改变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的指导意义。目的:探讨当存在腰骶移行椎时,腰骶神经根... 背景:腰骶移行椎是一种常见的先天脊柱畸形,国内外学者均有报道移行椎患者的腰骶神经根支配I区可能会发生改变,但并未系统阐述其支配区的变化以及该种改变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的指导意义。目的:探讨当存在腰骶移行椎时,腰骶神经根的运动和感觉支配区发生改变的可能性。方法:研究方案的实施符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对研究的相关伦理要求,参与试验的患病个体及其家属对试验过程完全知情同意。回顾分析321例单一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手术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38例(11.8%)存在腰骶移行椎,包括骶椎腰化26例、腰椎骶化12例。26例骶椎腰化患者中,23例为L5/S1(L6)椎间盘突出,压迫S1(L6)神经根。12例腰椎骶化患者中,8例为L3/4椎间盘突出,压迫L4神经根。在283例正常结构的患者中,138例患者L5/S1椎间盘突出压迫S1神经根,95例患者L4/L5椎间盘突出压迫L5神经根,47例患者L3/L4椎间盘突出压迫L4神经根。比较术前骶椎腰化患者S1神经根受压的症状、腰椎骶化患者L4神经根受压的症状与正常腰骶椎患者L4、L5或S1神经根受压的症状。结果与结论:(1)S1神经根受压所致运动功能减退的分布在骶椎腰化患者组和正常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L4神经根受压所致运动功能减退的分布在腰椎骶化患者组和正常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骶椎腰化患者S1神经根受压所致的运动功能减退与正常状态下L5神经根受压所致的运动功能减退相似;而腰椎骶化患者L4神经根受压所致的运动功能减退与正常状态下L5神经根受压所致的运动功能减退相似;皮肤感觉异常的分析也显示了相似的结果;(4)结果说明,腰骶神经根的功能在移行椎患者中发生改变,使得骶椎腰化患者的S1神经根起到L5神经根的通常功能(神经根功能上移),腰椎骶化患者的L4神经根起到L5神经根的通常功能(神经根功能下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移行椎 腰骶神经根 支配变化 腰椎间盘突出
下载PDF
采区变化与带式输送机选型研究
15
作者 王奎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16年第10期271-273,共3页
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有时会因工作面的变化而导致运煤路线的延伸,原计划的皮带运输系统就需要做相应的调整,本文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开拓布置方案调整后,在矿井的西翼采区布置输送带这一实例进行了对比,通过对原皮带延长和增加另一部皮带... 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有时会因工作面的变化而导致运煤路线的延伸,原计划的皮带运输系统就需要做相应的调整,本文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开拓布置方案调整后,在矿井的西翼采区布置输送带这一实例进行了对比,通过对原皮带延长和增加另一部皮带机为例比较后找到了一个较为经济、科学、合理的方案,然后对设备主要参数进行了确定,对主要部件进行了选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 输送机 选型
下载PDF
运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分析无眼底病变的糖尿病患者黄斑区变化 被引量:9
16
作者 鲍伟利 高健 廖荣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23-1126,共4页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分析正常人与无眼底病变的糖尿病(DM)黄斑区变化。方法共纳入患者85例(共144眼),其中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的DM患者41例(共74眼)为NDR组,慢性结膜炎等眼表疾病患者44例(共70眼)为对照组...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分析正常人与无眼底病变的糖尿病(DM)黄斑区变化。方法共纳入患者85例(共144眼),其中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的DM患者41例(共74眼)为NDR组,慢性结膜炎等眼表疾病患者44例(共70眼)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需先行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及眼底检查,然后行OCTA检查,使用最新版分析软件,获取受检者的视网膜厚度、图像质量、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周长、非圆指数(AI)以及中心凹旁300μm血流密度(FD-300)、旁中心凹浅层及深层视网膜血流密度等一系列参数。结果 NDR组与对照组相比,视网膜的厚度和浅层视网膜血流密度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NDR组与对照组相比,FAZ面积及周长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DR组与对照组相比,AI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DR组与对照组对比,FD-300及中心凹深层视网膜血流密度均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通过OCTA分析,DM患者在出现眼底视网膜病变之前,FAZ面积、周长及AI增加,FD-300及旁中心凹深层视网膜血流密度下降,这为DM患者出现临床眼底改变之前提供新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黄斑变化
下载PDF
四川东南地区云豹(Neofelis nebulosa)分布区变化及其成因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蔓 付焱文 +4 位作者 廖婷 李东睿 冉江洪 杜一平 杨旭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5940-5948,共9页
物种的分布变化是衡量生物多样性变化的一个重要层面,也是生物多样性变化研究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根据对四川省东南地区6县14个乡镇的访问调查,分析了四川省东南部云豹(Neofelis nebulosa)分布区的变化趋势,并对近10年潜在有无云豹分... 物种的分布变化是衡量生物多样性变化的一个重要层面,也是生物多样性变化研究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根据对四川省东南地区6县14个乡镇的访问调查,分析了四川省东南部云豹(Neofelis nebulosa)分布区的变化趋势,并对近10年潜在有无云豹分布的区域在1988年和2017年的景观格局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四川东南地区云豹分布区变化的原因。结果显示:(1)40年前云豹曾在调查区域广泛分布,近40年来云豹分布范围呈现逐渐缩减的趋势,到近10年潜在有云豹分布的仅3个县3个乡镇;(2)天然阔叶林是云豹适宜的生境,潜在有云豹分布地区阔叶林在近30年里均是面积最大的景观类型,30年间增加了18.13%。潜在无云豹分布地区阔叶林在30年前占比为13.67%,30年间减少了39.29%,其主要景观类型在30年间由农业用地转换为竹林类型;(3)30年间,潜在有无云豹分布地区阔叶林破碎化程度均加剧,而潜在无云豹分布地区的破碎化程度较潜在有云豹分布地区严重;(4)潜在有无云豹分布区域居民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均不强烈,在潜在无云豹分布区域的保护意识和意愿稍高;(5)本研究认为,早在40年前由于人为捕杀和土地开垦,就导致云豹种群在研究区域内衰退,近30年虽然农业用地大幅转换为竹林使森林总面积增加,但并未对云豹的保护起到积极作用,阔叶林的生境退变则使前期已经衰退的云豹种群分布区持续缩减,以致难觅踪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豹 访问调查 分布变化 濒危动物 景观格局 栖息地破碎化
下载PDF
利用OCTA观察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抗VEGF治疗后黄斑区血流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秦程 刘晓辉 崔鲲龙 《华夏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由糖尿病引起的黄斑中心两个视盘直径范围内的视网膜增厚和硬性渗出沉积称之为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严重者可致失明[1],是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由糖尿病引起的黄斑中心两个视盘直径范围内的视网膜增厚和硬性渗出沉积称之为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严重者可致失明[1],是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抗体、视网膜光凝、糖皮质激素玻璃体腔注射等是DME的有效治疗方法[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VEGF 黄斑血流变化
下载PDF
焊接工艺参数对旋转摩擦焊铝-铜接头弯曲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丁凯 刘伟 +4 位作者 敖余达 余乃铨 董武峰 胡天寒 高玉来 《上海金属》 CAS 2024年第2期26-33,共8页
对1070纯铝和T2纯铜进行了旋转摩擦焊接。研究了摩擦焊工艺参数对铝-铜接头弯曲性能的影响。采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检测了铝-铜接头界面的微观形貌和元素分布。结果表明:较短时间(2 s)摩擦焊制备的铝-铜接头(1号试样)弯曲试验时断裂于... 对1070纯铝和T2纯铜进行了旋转摩擦焊接。研究了摩擦焊工艺参数对铝-铜接头弯曲性能的影响。采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检测了铝-铜接头界面的微观形貌和元素分布。结果表明:较短时间(2 s)摩擦焊制备的铝-铜接头(1号试样)弯曲试验时断裂于铝-铜界面,为脆性断裂,随着摩擦时间的增加,铝-铜接头弯曲试验时断裂于铝侧,为韧性断裂;以2~5 s的摩擦时间制备的铝-铜接头界面均未发现有明显的金属间化合物,但发生了成分变化;较短时间摩擦焊制备的1号试样成分变化区宽约1.6μm,较长时间(5 s)摩擦焊制备的4号试样成分变化区宽约2.7μm;较宽的成分变化区能提高铝-铜接头界面的结合强度,从而提高铝-铜接头的弯曲性能,较窄的成分变化区是弯曲试验过程中铝-铜接头界面断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工艺参数 旋转摩擦焊 铝-铜接头 弯曲性能 成分变化区
下载PDF
无人机技术在建筑区变化监测中的应用
20
作者 龙静怡 刘鹏 《电子世界》 2018年第7期124-125,共2页
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建筑区变化的监测工作越来越重要。建筑区监测的途径有人工进行调查和测量、航空影像或卫星影像监测、最新地形图资料监测等几种。随着无人机技术发展成熟,无人机以其作业方式灵活、快捷,效率高、数据易解译、便于携... 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建筑区变化的监测工作越来越重要。建筑区监测的途径有人工进行调查和测量、航空影像或卫星影像监测、最新地形图资料监测等几种。随着无人机技术发展成熟,无人机以其作业方式灵活、快捷,效率高、数据易解译、便于携带、成本低、易维护、智能化程度高等特点在诸多领域得到应用。本文以某县美丽乡村建设宅基地监测为案例,探讨利用无人机技术对美丽乡村建设建筑区进行监测,对建筑区的产生、扩张、消亡进行监控,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技术 美丽乡村建设 建筑变化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