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4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类型地震震级与重力变化异常的统计特征及其机理分析
1
作者 李树鹏 胡敏章 +5 位作者 祝意青 朱成林 崔华伟 陆汉鹏 张刚 王锋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032-3059,共28页
依据收集到的107个4.0级以上地震震例,研究中国陆区中强地震震前重力变化异常统计特征,探讨地震震级与震前重力变化异常各要素及地震性质之间的统计关系,给出了5、6、7、8级地震震级判定的重力变化异常时变距S、量级G和时间T参考指标,... 依据收集到的107个4.0级以上地震震例,研究中国陆区中强地震震前重力变化异常统计特征,探讨地震震级与震前重力变化异常各要素及地震性质之间的统计关系,给出了5、6、7、8级地震震级判定的重力变化异常时变距S、量级G和时间T参考指标,并对比、分析了逆冲型、走滑型和正断型地震的重力变化特点,进而结合流体物质运移假说及岩石物理实验结果,探讨了震前重力变化异常的物理机制,以及其与亚失稳阶段、地震孕育能量的联系.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震前重力变化异常参量与震级之间更符合非线性关系,5、6、7、8级地震的震前重力变化异常时变距参考指标分别为67、111、185、305 km,重力变化异常量级参考指标分别为49、67、92、125μGal,重力变化异常时间参考指标分别为1.6、2.5、3.7、5.2 a.(2)地震类型对震前重力变化参量有一定影响,尤其是7级以上强震的差异更加明显,逆冲型地震的重力变化量级及时变距可能更大;重力变化异常时间方面,正断型地震可能对应更长的重力变化时间,逆冲型次之,走滑型最短.(3)震前重力变化异常的物理机制可能是,在孕震晚期、亚失稳阶段,震中周边区域岩石裂隙增多、扩展、贯通,引起流变性的深部幔源物质向地壳运移,同时地壳内先存的流体物质由于应力分布不均而大规模迁移,最终在地表引起重力场变化响应.(4)目前流动重力观测受到时空密度的制约,地震预报主要针对5级以上地震,且震级越大预报效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报 重力变化异常 震级 震源机制解
下载PDF
地磁日变化异常与强震的关系 被引量:50
2
作者 丁鉴海 刘杰 +1 位作者 余素荣 肖武军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79-87,共9页
强震前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异常主要表现在幅度与相位上的变化 .本文利用中国地磁台网多年观测资料 ,研究了 2 0 0 1年 1 1月 1 4日昆仑山口西 8.1级地震、2 0 0 3年 2月 2 4日巴楚 伽师 6.8级地震和 1 989年 9月 2 2日小金 6.6级等 3 0... 强震前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异常主要表现在幅度与相位上的变化 .本文利用中国地磁台网多年观测资料 ,研究了 2 0 0 1年 1 1月 1 4日昆仑山口西 8.1级地震、2 0 0 3年 2月 2 4日巴楚 伽师 6.8级地震和 1 989年 9月 2 2日小金 6.6级等 3 0多次 6.6级以上强震前 ,地磁垂直分量日变极小值出现的时间 (低点时间 )在空间分布上的异常特征 ,即低点位移现象 .这种少见的异常现象与强震发生有较好的相关性 .发震日期为异常日后的第 2 7天或 41天的前后 4天 ,强震发生地区在低点位移突变分界线附近 .此外 ,还研究了昆仑山口西 8.1级地震和巴楚 伽师 6.8级地震临震前 ,震中周围出现的地磁日变幅异常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日变化异常 地磁低点位移 日变幅 强震
下载PDF
昌黎地磁台地磁变化异常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娜 王允棣 +2 位作者 李玉华 岳秀侠 王艳荣 《华北地震科学》 2005年第1期41-45,共5页
根据磁暴报告,得出昌黎地磁台与同一纬度各台垂直分量△Z的最大幅度差值从几nT到60多nT的差异,初步探讨了昌黎地磁台及其地域地磁变化异常现象。
关键词 地磁场 磁暴 垂直分量 地磁变化异常
下载PDF
我国的地磁短周期变化异常
4
作者 范国华 姚同起 +1 位作者 顾左文 朱克佳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0-14,共5页
扼要叙述了地磁短周期变化异常,利用地磁三分量短周期变化野外同步观测网在我国进行的调查观测以及有关的研究。通过研究发现了我国许多不同种类的地磁短周期变化异常。并对唐山周围地区、云南地区、长江下游及海南岛周围地区的地磁短... 扼要叙述了地磁短周期变化异常,利用地磁三分量短周期变化野外同步观测网在我国进行的调查观测以及有关的研究。通过研究发现了我国许多不同种类的地磁短周期变化异常。并对唐山周围地区、云南地区、长江下游及海南岛周围地区的地磁短周期变化异常的特征和引起这些异常的可能的地下源作了简单的描述。对利用地磁短周期变化异常研究地下介质导电率结构的困难、特点以及这一方法本身在地震监视预报研究中的前景提出了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短周期变化异常 非均匀性 逆矩阵反演 数值计算模拟
下载PDF
新疆伽师MS6.4地震前地磁日变化异常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艾萨·伊斯马伊力 冯志生 +2 位作者 毛志强 孙昭杰 邱大琼 《内陆地震》 2020年第1期79-86,共8页
以新疆伽师M S6.4地震为案例,利用地磁日变化异常分析方法,对中国地磁台网所记录的地磁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离震中最近的喀什台震前59 d和39 d出现一组逐日比高值异常,排除干扰,且地磁日变形态也出现明显的畸变,异常集中于震... 以新疆伽师M S6.4地震为案例,利用地磁日变化异常分析方法,对中国地磁台网所记录的地磁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离震中最近的喀什台震前59 d和39 d出现一组逐日比高值异常,排除干扰,且地磁日变形态也出现明显的畸变,异常集中于震中附近台站,震中位于异常阈值线附近;2、震前,新疆及周边地区出现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幅度的极小值时间在空间上出现地磁低点位移现象,低点时间分界线横穿南天山西段,呈现近EW走向分布,分界线两侧低点时间相差超过2 h,发震日期为异常发生后的38(41±4)d,震中位于低点位移分界线附近;3、地磁逐日比和低点位移异常的发生时间和空间分布可能与伽师M S6.4地震的孕育和发生有非常高的关联性。该研究进一步推广和检验了地磁日变化异常分析方法在地震预报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师MS6.4地震 地磁日变化异常 低点位移 逐日比
下载PDF
南极海冰变化异常与全球海平面变化(英) 被引量:5
6
作者 解思梅 包澄澜 郝春江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73-480,共8页
In this paper, the long-term variation trend of the Antarctic sea ice in 1973~1994 and the inter-decade variation rule of the global sea level are analyzed. It is foundthat, the Antarctic sea ice area in 1980’s was ... In this paper, the long-term variation trend of the Antarctic sea ice in 1973~1994 and the inter-decade variation rule of the global sea level are analyzed. It is foundthat, the Antarctic sea ice area in 1980’s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in 1970’s but with regional difference:decreasing in Regions Ⅰ, Ⅱ, and Ⅲ, and increasing in Region Ⅳ, the average global sea levelheightvalue in 1980’s was also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1970’s but also with very large regional difference.Connecting variation of both to analyze their physical mechanism, it is pointed that, the accumulated seaice anomaly value in 1980’s less than in 1970’s means a global climate warming, the sea watertemperature and air temperature rising, sea water volume expanding, and more icebergs transportingfrom the ice cover on the Antarctic continent to ocean in the warmer years. As a result, the global sealevel rais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global average sea level value in 1980’s was 22 mm higher than in 1970’s. The Sea Level Raising (SLR) distributed uneven. It is especially true in the Pacific Ocean andAtlantic. This kind of uneven SLR distribution closely relates to, or is introduced by the uneven sea ice change of the Antarctic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海冰 变化异常 海平面变化
下载PDF
地磁Z分量的变化异常与地震
7
作者 韩宗德 曾小萍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1991年第4期58-62,共5页
本文采用回归分析法,分析了1989年和1990年发生在吉林省盘石地磁台附近70km和34km的M_L=3.9和4.3级的地震,提出了震前异常报告,并给出用Pc-1500计算器的计算程序。
关键词 地磁 Z分量 变化异常 地震
下载PDF
卵石层冻结地层温度变化异常原因剖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彦 张步俊 《建井技术》 2019年第4期39-43,共5页
姑山铁矿充填井冻结施工期间,位于冻结孔布置圈外侧的T1测温孔垂深50 m处的地层温度极其异常:冻结22 d时,仅降至15.44℃,且均比上、下测点温度高出10℃之多。通过对含水层构造、水流方向、水文孔冒水规律等因素的分析,准确判断了冻结壁... 姑山铁矿充填井冻结施工期间,位于冻结孔布置圈外侧的T1测温孔垂深50 m处的地层温度极其异常:冻结22 d时,仅降至15.44℃,且均比上、下测点温度高出10℃之多。通过对含水层构造、水流方向、水文孔冒水规律等因素的分析,准确判断了冻结壁交圈时间,合理确定了井筒开挖时间,既避免了工期延后(节约10 d以上时间),还实现了少挖冻土,为掘砌施工创造了良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石层 冻结 温度变化异常 冻结壁交圈
下载PDF
中国夏冬季近极端温度变化异常事件的空间分布特征
9
作者 钱忠华 曹春红 封国林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06-315,共10页
基于近极值事件广义态密度估计方法,针对1961—2013年中国近极端温度异常变化事件构建了近极值广义态密度的参数,定义rp为近极端温度变化异常事件最概然强度,max为近极端温度变化异常事件最大聚集程度,研究了1961—2013年中国近极端... 基于近极值事件广义态密度估计方法,针对1961—2013年中国近极端温度异常变化事件构建了近极值广义态密度的参数,定义rp为近极端温度变化异常事件最概然强度,max为近极端温度变化异常事件最大聚集程度,研究了1961—2013年中国近极端温度异常变化事件的聚集特征.结果表明:夏季,西北地区西部、华南地区以及西南地区南部,当日最高温度变化量达到离高温正距平阈值1.0—2.8℃并达到44%的聚集程度时,应及时给出极端高温异常增温事件的预警信息;在华南地区、西南地区南部以及西藏地区,当出现日最高温度变化量高于高温负距平阈值0.5—2.5℃的近极端高温异常降温事件并达到34%的聚集程度时,下一时刻出现极端高温异常降温事件的概率最大.冬季,对于西南地区,当日最低温度变化量达到离低温正距平阈值1.0—2.0℃并达到32%的聚集程度时,下一时刻最有可能发生极端低温异常增温事件;西南地区,华南地区和江南地区当日最低温度变化比低温负距平阈值高1.0—4.0℃时近极端低温异常降温事件会聚集发生.因此近极端温度变化异常事件最概然强度rp和近极端温度变化异常事件最大聚集程度max在一定程度上给出了下一刻极端温度异常变化事件的预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极值广义态密度 最概然强度 最大聚集程度 近极端温度异常变化
下载PDF
澳大利亚冷高压的年际变化异常与广东前汛期降水的关系
10
作者 邓良焱 薛惠娴 《广东气象》 1992年第2期6-8,5,共4页
关键词 气压 冷高压 年际变化异常 降水 汛期 广东
下载PDF
山东平原M_(S)5.5地震前岩石圈磁场异常变化及发震机理
11
作者 张海洋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92-898,904,共8页
基于冀鲁交界地区2020~2023年连续4期的流动地磁观测资料,分析区域岩石圈磁场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2023-08-06山东平原M_(S)5.5地震的关系,并结合岩石磁学的实验室结果和断层亚失稳理论,探讨平原地震前的亚失稳特征及发震机理。结果表明:1... 基于冀鲁交界地区2020~2023年连续4期的流动地磁观测资料,分析区域岩石圈磁场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2023-08-06山东平原M_(S)5.5地震的关系,并结合岩石磁学的实验室结果和断层亚失稳理论,探讨平原地震前的亚失稳特征及发震机理。结果表明:1)研究区岩石圈磁场时空变化特征在平原地震前有较为明显的异常反映,2020~2023年震中附近始终存在水平矢量的弱化区,并随着时间推移,出现水平矢量的弱化区逐渐向震中逼近的现象;震中附近始终存在地磁总强度、磁偏角、垂直分量的0值线。2)2020~2021年度震中附近各测点时序变化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较好地反映出测点附近断裂的协同化活动状态,或许可以作为识别断层进入亚失稳阶段的特征之一。3)分析应力与磁场强度的关系可知,林南断裂中东段、聊城-兰考断裂东北段地磁场总强度增大,地壳应力应处于释放状态;堂邑断裂、林南断裂西段地磁场总强度减小,地壳应力应处于积累状态。前者应力释放对后者的应力积累有促进作用,可能会导致后者的剪应力瞬时增加并超过其强度发生失稳,从而引发平原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M_(S)5.5地震 流动地磁 岩石圈磁场异常变化 亚失稳理论 发震机理
下载PDF
鄱阳湖氮磷时空特征和异常变化及其影响途径
12
作者 孙继万 王佳 +3 位作者 杨玉龙 陈江 周强 钟文军 《江西水利科技》 2024年第3期199-205,共7页
为进一步掌握鄱阳湖水环境演变趋势,维护鄱阳湖生态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本研究深入分析了近13年鄱阳湖水体氮磷时空特征及其异常情况,剖析了其主要驱动因素的影响途径。研究发现,2010-2022年期间,鄱阳湖总氮(TN)和总磷(TP)浓度丰水期总... 为进一步掌握鄱阳湖水环境演变趋势,维护鄱阳湖生态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本研究深入分析了近13年鄱阳湖水体氮磷时空特征及其异常情况,剖析了其主要驱动因素的影响途径。研究发现,2010-2022年期间,鄱阳湖总氮(TN)和总磷(TP)浓度丰水期总体低于枯水期,南部湖区高于北部的入江水道。而在2015年,鄱阳湖氮磷时空特征出现异常变化,丰水期TN和TP高于枯水期,北部湖区TN和TP浓度高于南部湖区。入湖污染负荷与水文变化仍然是影响鄱阳湖水体氮磷浓度的主要因素,而中低水位时期湖泊格局造成的“碟形湖”结构和水量分布差异是鄱阳湖TN和TP时空特征异常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本研究可为鄱阳湖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氮磷 时空特征 异常变化 影响途径
下载PDF
基于LV-DBSCAN算法的大坝安全监测数据异常检测 被引量:6
13
作者 戴领 李少林 +2 位作者 刘光彪 纪传波 段国学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6-241,共6页
大坝安全监测数据原始序列中常存在异常测值,极大影响了大坝安全监测资料分析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此,在分析异常值特性及传统异常检测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分别从局部与整体角度研究监测数据异常检测方法。首先针对多重局部异常系数法... 大坝安全监测数据原始序列中常存在异常测值,极大影响了大坝安全监测资料分析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此,在分析异常值特性及传统异常检测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分别从局部与整体角度研究监测数据异常检测方法。首先针对多重局部异常系数法要求数据序列较长且数据等时间间距等缺陷,提出了局部变化异常系数法(LV)及局部方法与整体方法协同判别策略;进一步引入密度聚类算法(DBSCAN),提出了兼顾数据整体与局部特性的LV-DBSCAN异常检测方法。以某混凝土重力坝两垂线测点顺流向位移监测数据为实例,对比分析了不同方法在不同类型数据集上的检测精度。研究结果表明,所提LV-DBSCAN方法适用性更广,准确率更高,误判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安全监测 异常 局部变化异常系数法(LV) 密度聚类算法(DBSCAN) 置信度
下载PDF
2021—2022年川滇地区4次M_(S)≥6.0地震前井下地电阻率观测的异常变化
14
作者 解滔 韩盈 于晨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70-1384,共15页
2021—2022年川滇地区先后发生了云南漾濞M_(S)6.4、四川芦山M_(S)6.1、马尔康M_(S)6.0和泸定M_(S)6.84次M_(S)≥6.0地震。距这些地震震中400km的范围内布设有红格、冕宁、甘孜井下地电阻率观测站,其观测数据在这4次地震前出现了不同程... 2021—2022年川滇地区先后发生了云南漾濞M_(S)6.4、四川芦山M_(S)6.1、马尔康M_(S)6.0和泸定M_(S)6.84次M_(S)≥6.0地震。距这些地震震中400km的范围内布设有红格、冕宁、甘孜井下地电阻率观测站,其观测数据在这4次地震前出现了不同程度和形态的中短期异常变化。红格站EW和NS测道自2020年12月开始出现同步下降变化,2021年漾濞M_(S)6.4地震后NS测道的异常恢复,但EW测道仍然持续下降,截至2022年9月5日泸定M_(S)6.8地震发生,EW测道的异常持续时间约为21个月。甘孜站N10°E测道的下降异常变化始于2022年4月,6月底开始出现转折回升,10月异常恢复,其间先后发生芦山M_(S)6.1、马尔康M_(S)6.0、泸定M_(S)6.8地震。2022年9—11月,甘孜站N60°W测道出现年变畸变异常,2023年1月26日泸定再次发生M_(S)5.6地震。冕宁站EW、NS、N45°W测道自2022年6月下旬开始出现同步上升变化,于泸定M_(S)6.8地震后异常恢复。依据这些异常变化,在周、月会商中对2021年漾濞M_(S)6.4、2022年泸定M_(S)6.8、2023年泸定M_(S)5.6地震做出了短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阻率 井下观测 川滇地区 地震 异常变化
下载PDF
2001年新疆昆仑山M_(S)8.1地震前地脉动参数异常变化
15
作者 李志雄 周雯 +1 位作者 施春花 卢启明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年第S01期106-108,共3页
1研究背景。冯德益等(1994)研究发现,在中强地震发生前后地震波参数和地脉动参数都会有各种异常形态出现,且短周期地脉动参数异常可用于地震短期预报。李志雄等(2008)编制了海南数字地脉动参数处理系统,系统自动计算2005—2007年海南地... 1研究背景。冯德益等(1994)研究发现,在中强地震发生前后地震波参数和地脉动参数都会有各种异常形态出现,且短周期地脉动参数异常可用于地震短期预报。李志雄等(2008)编制了海南数字地脉动参数处理系统,系统自动计算2005—2007年海南地震台网各个台站的地脉动参数,发现在海南及邻区显著地震前和地震活动活跃时地脉动参数有一定异常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山M_(S)8.1地震 地脉动参数 异常变化 空间线性度 方位角
下载PDF
基于双空间共轭自编码器的多时相高光谱异常变化检测
16
作者 李沙沙 邢红杰 李刚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5-184,共10页
高光谱异常变化检测能够从多时相高光谱遥感图像中寻找到数量稀少、与整体背景变化趋势不同、难以发现且令人感兴趣的异常变化。数据集规模较小、存在噪声干扰以及线性预测模型存在局限性等问题,极大地降低了传统高光谱异常变化检测方... 高光谱异常变化检测能够从多时相高光谱遥感图像中寻找到数量稀少、与整体背景变化趋势不同、难以发现且令人感兴趣的异常变化。数据集规模较小、存在噪声干扰以及线性预测模型存在局限性等问题,极大地降低了传统高光谱异常变化检测方法的检测性能。目前,自编码器已被成功地应用于高光谱异常变化检测。然而,单个自编码器在处理多时相高光谱图像时,仅关注图像的重构质量,在获取瓶颈特征时往往忽略了图像中复杂的光谱变化信息。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空间共轭自编码器的多时相高光谱异常变化检测(Multi-temporal Hyperspectral Anomaly Change Detection Based on Dual Space Conjugate Autoencoder,DSCAE)方法。所提方法包含两个共轭的自编码器,即它们从不同方向构造各自的潜在特征。在该方法的训练过程中,首先,两幅不同时刻的高光谱图像经过各自的编码器分别获得相应的潜在空间特征表示,再分别经过各自的解码器获得另一时刻的预测图像;其次,在样本空间和潜在空间中施加不同的约束条件,并在两个空间中最小化相应的损失函数;最后,两幅输入图像经过共轭自编码器后获得各自的异常损失图,对所得的两幅异常损失图采用取小运算得到最终的异常变化强度图,以便在减小输入图像间背景光谱差异的同时突出异常变化。在高光谱异常变化检测基准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10种相关方法相比,DSCAE展现了更优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异常变化检测 自编码器 深度学习 异常检测 多时相高光谱图像
下载PDF
泸定M_(S)6.8地震同震应变状态及震前应变异常变化分析
17
作者 唐磊 樊俊屹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年第S01期262-265,共4页
1研究背景北京时间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M_(S)6.8地震(29.59°N,102.08°E),震源深度16 km。此次泸定M_(S)6.8地震发生在鲜水河断裂带南端,鲜水河断裂是中国大陆地壳运动最强烈的断裂带之一,与甘孜—玉树... 1研究背景北京时间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M_(S)6.8地震(29.59°N,102.08°E),震源深度16 km。此次泸定M_(S)6.8地震发生在鲜水河断裂带南端,鲜水河断裂是中国大陆地壳运动最强烈的断裂带之一,与甘孜—玉树断裂、东南部的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等共同构成了川滇活动块体的北东边界,该区域构造复杂,川滇地区绝大部分强震发生于该断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定地震 四分量钻孔应变 同震应变阶 附加应力 异常变化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异常变化风险及其主要危险因素分析
18
作者 王波 肖孟珍 《当代医学》 2023年第29期63-66,共4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并发骨质疏松(OP)患者骨密度(BMD)异常变化风险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深圳华侨城医院收治的170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进行BMD测定及骨折风险评估。分析BMD测定结果,根据BMD值...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并发骨质疏松(OP)患者骨密度(BMD)异常变化风险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深圳华侨城医院收治的170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进行BMD测定及骨折风险评估。分析BMD测定结果,根据BMD值将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比较两组BMD-T值和骨密度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输出值(10年内骨折发生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T2DM并OP的危险因素。结果170例患者中,存在骨质疏松80例,纳入骨质疏松组;非骨质疏松90例,纳入非骨质疏松组。骨质疏松组无BMD的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率、无BMD的髋骨骨折率、代入BMD的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率、代入BMD的髋骨骨折率均高于非骨质疏松组,BMD-T值低于非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糖尿病(DM)病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水平、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值、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骨钙素(O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年龄≥65岁、DM病程≥10年、HOMA-β<50%、mALb>30 mg/L、OC<10.2μg/L是T2DM并发OP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与T2DM患者相比,T2DM并发OP患者的BMD更低,10年内骨质疏松骨折、髋骨骨折的发生率更高,女性、高龄、病程长、胰岛功能差、糖尿病肾病及骨代谢功能差是引发T2DM并OP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 骨密度 异常变化 危险因素
下载PDF
2020年伽师M_(S)6.4地震前柯坪台地电阻率数据变化分析
19
作者 刘海洋 艾萨·伊斯马伊力 +1 位作者 徐衍刚 韩时雨 《内陆地震》 2024年第3期273-280,共8页
2020年1月19日位于新疆南天山西的柯坪推覆体附近发生了伽师MS6.4地震,通过对距离震中169 km的柯坪地电阻率观测数据分析显示:自2017年10月开始柯坪台两分量地电阻率观测值出现明显速率异常变化,NS向异常变化幅度为-2.33%,EW向为-0.72%... 2020年1月19日位于新疆南天山西的柯坪推覆体附近发生了伽师MS6.4地震,通过对距离震中169 km的柯坪地电阻率观测数据分析显示:自2017年10月开始柯坪台两分量地电阻率观测值出现明显速率异常变化,NS向异常变化幅度为-2.33%,EW向为-0.72%;同时两分量表现出各向异性变化,异性度S出现快速下降变化。为了探讨柯坪地电阻率异常同伽师M_(S)6.4地震是否存在力学机理上的联系,本文中通过断层虚位错模型计算了地震前观测点区域内应力应变的分布,并结合震源机制解计算的P轴方向,发现在地震前柯坪地电阻率的异常变化同此次地震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师M_(S)6.4地震 柯坪台地电阻率 异常变化 断层虚位错模式
下载PDF
肿瘤患者血液异常变化与临床病情关系的研究
20
作者 汪玉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1期113-116,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肿瘤患者血液异常变化与临床病情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肿瘤患者的血液检查结果,我们希望能够了解血液异常在肿瘤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及其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之间的关联性。这将有助于提高对肿瘤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本研究旨在探究肿瘤患者血液异常变化与临床病情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肿瘤患者的血液检查结果,我们希望能够了解血液异常在肿瘤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及其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之间的关联性。这将有助于提高对肿瘤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及预测疾病的进展和预后,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方法 文章随机选取本院患有肿瘤的患者病例50例,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进行新型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通过进行血常规检测,观察血液异常变化与临床病情的关系。结果 通过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对比,发现治疗组患者经过新治疗方法后,血液异常指标呈现明显改善,如白细胞计数的增加、血红蛋白水平的提高等,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同时,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病情得到明显改善,如肿瘤大小的缩小、症状的缓解等。这些结果表明肿瘤患者血液异常变化与临床病情密切相关,新治疗方法或综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血液异常并提升治疗效果。这些发现为肿瘤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助于优化治疗策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结论 血液异常指标的改善与肿瘤患者的临床病情改善密切相关。治疗组患者经过新治疗方法或综合治疗后,血液异常指标明显改善,如白细胞计数的增加、血红蛋白水平的提高等,并伴随着肿瘤大小的缩小、症状的缓解等临床病情的改善。这表明肿瘤患者的血液异常变化可以作为一种监测和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因此,在肿瘤治疗中,应重视并及时纠正患者的血液异常,以提升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异常变化 临床病情 肿瘤患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