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累积量斜率变化分析法及其在径流变化归因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赵益平 王文圣 +1 位作者 张丹 梁淑琪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20,共4页
综合考虑降水和气温对径流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径流变化归因分析方法——累积量斜率变化分析法,该方法原理简单,能客观地定量分离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的贡献,进而以釜溪河流域为例,探讨了累积量斜率变化分析法的可行性... 综合考虑降水和气温对径流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径流变化归因分析方法——累积量斜率变化分析法,该方法原理简单,能客观地定量分离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的贡献,进而以釜溪河流域为例,探讨了累积量斜率变化分析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结果表明,釜溪河流域年径流序列存在1989、2002年两个突变点,可以此为界将序列划分基准期和影响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在1989~2001年期间分别为63.20%、36.80%,在2002~2014年期间分别为55.64%、44.36%。计算结果符合釜溪河流域的实际情况,可在流域径流变化归因分析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量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贡献率 累积量斜率变化分析 釜溪河流域
下载PDF
青藏高原大通河流域径流变化归因分析
2
作者 王淑芝 温得平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3-213,共11页
大通河流域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开展变化环境下水资源演变、归因研究对保护区域水生态环境,保障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线性倾向估计、集中度、集中期、有序聚类检验、小波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 大通河流域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开展变化环境下水资源演变、归因研究对保护区域水生态环境,保障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线性倾向估计、集中度、集中期、有序聚类检验、小波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流域径流的年际变化、年内分配、周期和突变变化特征,基于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法和双累积曲线定量评估了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60 a大通河流域气候暖湿化明显,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潜在蒸发量增幅分别为0.42℃·(10a)~(-1)和8.9 mm·(10a)~(-1)、5.6 mm·(10a)~(-1),年径流呈减少趋势,倾向率0.67×108m3·(10a)~(-1)。(2)径流集中度和不均匀系数呈微弱下降趋势,枯季径流增加趋势明显,年内分配更趋于均匀,集中期有推迟趋势,延迟速率为3.0 d·(10a)~(-1)。(3)年径流在44 a左右尺度上周期震荡明显,突变发生在1990年,突变后径流量减少3.52×108m3,流域冰川分布呈减小趋势,植被覆盖无显著变化。(4)气候、人类活动对大通河径流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1)7.7%和117.7%,降水量是流域来水的主要补给来源,跨流域调水是引起径流减小的主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演变 累积量斜率变化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大通河流域
下载PDF
东北三省水稻种植面积时空变化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曹丹 白林燕 +5 位作者 冯建中 景海涛 李华林 张倩 张沛 孙金珂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0期260-265,271,共7页
基于2000—2015年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数据,利用分区适应性水稻判别条件提取东北三省的水稻种植面积分布,并利用重心迁移法和变化斜率法分析近15年水稻种植面积的年际变化、波动趋势及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对研究区水稻种植... 基于2000—2015年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数据,利用分区适应性水稻判别条件提取东北三省的水稻种植面积分布,并利用重心迁移法和变化斜率法分析近15年水稻种植面积的年际变化、波动趋势及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对研究区水稻种植面积提取的平均精度可达90%以上,在省级尺度上满足对水稻种植面积监测的需求。近15年间东北三省水稻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其中黑龙江省增加较快,而吉林省、辽宁省水稻种植面积只有小幅度变化;水稻种植面积出现北移为主、逐渐东移的现象;未来短时间内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变化率保持增加趋势,而吉林省基本处于平稳状态,辽宁省水稻面积则有平稳减少趋势,但减少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 水稻面积 重心迁移 变化斜率法 时空变化 东北三省 农业政策
下载PDF
四川境内赤水河流域上中游水土流失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潇 刘汉湖 吴冰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0-80,共11页
以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赤水河流域上中游(四川境内)为研究区,以2000—2015年为研究时间区间,考虑修正后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中各影响因子,综合评价得到水土流失敏感性空间分布,按照国家标准将流域土壤侵蚀由低到高分为6个等... 以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赤水河流域上中游(四川境内)为研究区,以2000—2015年为研究时间区间,考虑修正后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中各影响因子,综合评价得到水土流失敏感性空间分布,按照国家标准将流域土壤侵蚀由低到高分为6个等级,同时结合变化斜率法利用GIS软件平台,分析15 a期间流域水土流失情况的变化趋势,为研究区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2000—2015年期间,占研究区总面积34. 8%的区域水土流失呈增长趋势,65. 2%的区域水土流失呈降低趋势;水土流失显著增加的区域占6. 14%,主要集中在叙永与古蔺交界的几个乡镇;水土流失显著减少的区域占29. 43%,零星分布于研究区各处,最集中分布于合江县西北方向。赤水河流域上中游(四川境内)水土流失主要以中度侵蚀为主,空间分布特征明显,呈现南高北低的格局,轻度及以下水土流失区域主要分布在北部区域,极强烈和强烈水土流失区域集中分布于南部低中山区域。15 a间呈增长趋势的区域仅占流域全区的6. 14%,充分说明长期的治理初见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土壤侵蚀 土壤流失方程 变化斜率法 GIS 赤水河
下载PDF
乌江流域水沙变化趋势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郭文献 赵瑞超 +1 位作者 付体江 古今用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1-78,共8页
为对乌江流域水文变化趋势特征及其主要驱动力进行分析,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滑动T检验和累积曲线等方法研究了乌江武隆站1965~2017年输沙量、径流量、降水量及其变化趋势与突变特征,采用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法定量计算了乌江流域... 为对乌江流域水文变化趋势特征及其主要驱动力进行分析,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滑动T检验和累积曲线等方法研究了乌江武隆站1965~2017年输沙量、径流量、降水量及其变化趋势与突变特征,采用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法定量计算了乌江流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输沙量与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并通过河流影响因子法(River Impact,RI)对乌江水沙情势改变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江流域径流量、降水量、输沙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输沙量的下降幅度最为显著。导致径流量和输沙量下降的主要驱动因素分别是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乌江流域径流量发生轻度改变而输沙量发生严重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情势 水文改变度 累积量斜率变化 乌江流域 气候变化
下载PDF
近60 a榕江流域径流变化成因定量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黄锋华 陈思淳 《广东水利水电》 2020年第11期7-11,共5页
根据榕江流域1956—2016年实测年径流量、降水量、气温数据,采用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方法分析东桥园站年径流变化趋势及识别其突变年份,并应用累积量斜率变化分析法定量估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研究表明:东桥... 根据榕江流域1956—2016年实测年径流量、降水量、气温数据,采用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方法分析东桥园站年径流变化趋势及识别其突变年份,并应用累积量斜率变化分析法定量估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研究表明:东桥园站年径流序列存在1961年和2004年两个突变年份,以此划分为基准期和两个影响期;1962—2003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85.5%和14.5%,2004—2016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100%和0%。近60 a来榕江流域年径流变化以气候变化为主导因素,且影响程度有所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累积量斜率变化分析 榕江流域 贡献率
下载PDF
基于PSR模型的茂县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化特征分析及趋势预测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振龙 王勇 +7 位作者 王哲 冯喜杨 夏清 袁波 杨利 姜永兴 张艳 朱健美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2023年第4期1-8,共8页
为揭示岷江上游茂县段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化特征及趋势,以生态环境变化为驱动因素,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了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得到研究区2000年、2007年、2014年和2018年4期生态脆弱性指数,并利用相邻差值法和变化斜... 为揭示岷江上游茂县段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化特征及趋势,以生态环境变化为驱动因素,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了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得到研究区2000年、2007年、2014年和2018年4期生态脆弱性指数,并利用相邻差值法和变化斜率法对4个时相的生态脆弱性指数进行变化分析及趋势预测,结果表明:茂县生态环境脆弱区域主要集中在干流两侧和居民聚集区,4个时相生态脆弱性指数标准化平均值为0.371;生态脆弱性变化较大的2个时间节点为2007年后和2014年后,前者为“5·12”大地震后地质灾害频发导致生态脆弱性指数升高,后者由于大力开展干旱河谷区生态综合治理而使生态脆弱性指数降低;生态脆弱性指数显著降低区域主要集中在西部高山区,而显著增加区域则主要集中分布在岷江南部干流附近和东部居民聚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性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层次分析 时空演化 相邻差值 变化斜率法
下载PDF
金沙江支流关河流域水文情势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力文 王秀茹 +3 位作者 宋理桥 李锐 戍国标 白雪昕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2-100,共9页
水文情势变化是影响河流生态系统、功能的主要驱动力。为研究人类活动影响前后关河流域水文情势变化,在研究豆沙关水文站相关数据的过程中,以1959—2018年间的数据为参考资料,结合Mann-Kendall法分析水文数据的演变趋势,水文指标变化范... 水文情势变化是影响河流生态系统、功能的主要驱动力。为研究人类活动影响前后关河流域水文情势变化,在研究豆沙关水文站相关数据的过程中,以1959—2018年间的数据为参考资料,结合Mann-Kendall法分析水文数据的演变趋势,水文指标变化范围法分析年径流输沙年际、年内变化趋势及其水沙单项水文指标改变度;在分析该地气候变化情况时,运用双累积曲线法,同时,为了更好地分析影响径流水沙的变化的因素,特别是对人类活动因素进行分析,引入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法。结果显示:1)1959—2018年,豆沙关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和年降水总量呈下降趋势,趋势不显著;年平均输沙率呈下降趋势,趋势显著;2)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该流域的流量发生了一定改变,体现为月均流量值变化明显,与之前相比,变化幅度已经突破34%;月均含沙量值水文改变度达到40.58%,呈中度改变;3)人类活动、年降水量、年潜在蒸发量分别对年输沙量的贡献率分别为69.22%、29.66%和1.12%,1996—2018年总减沙量为2564.66万t,平均每年为116.57万t,分析造成输沙变化的因素可知,虽然许多因素都具有一定影响作用,但人类活动是最为核心且影响最大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情势 趋势分析 IHA/RVA 累积斜率变化 金沙江支流
下载PDF
基于PSR模型的塔里木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36
9
作者 薛联青 王晶 魏光辉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19,共7页
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SR)评价框架,结合模糊层次分析法定量评价塔里木河流域2005—2015年生态脆弱性,分析其时空分布和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塔里木河流域2005—2015年生态脆弱性指数平均值为0. 538,处于重度脆弱Ⅲ级;生... 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SR)评价框架,结合模糊层次分析法定量评价塔里木河流域2005—2015年生态脆弱性,分析其时空分布和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塔里木河流域2005—2015年生态脆弱性指数平均值为0. 538,处于重度脆弱Ⅲ级;生态脆弱性持续增加,综合指数最小值为2005年的1. 14,2009年到达一个峰值3. 07,2015年达到最大值3. 69;各地区的综合指数都处于2~3范围,总体呈现由西向东递增趋势,流域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呈现西低东高状态;研究时段内高度脆弱地区的脆弱性增加显著,而低度脆弱地区脆弱性变化不显著,处于中间过渡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性 PSR 模型 模糊层次分析 变化斜率法 塔里木河流域 时空分布
下载PDF
降水和人类活动对黄河源区径流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党星海 周群 周兆叶 《地理空间信息》 2020年第8期69-72,103,I0002,共6页
根据唐乃亥水文站以上的黄河源区1960-2011年的观测资料,以黄河源区的径流量及降水量为评价指标,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法、累积距平法以及5 a滑动平均法对评价指标进行演变规律分析,同时利用累积距平联合滑动T检验法进行突变分析,并根据累... 根据唐乃亥水文站以上的黄河源区1960-2011年的观测资料,以黄河源区的径流量及降水量为评价指标,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法、累积距平法以及5 a滑动平均法对评价指标进行演变规律分析,同时利用累积距平联合滑动T检验法进行突变分析,并根据累积斜率变化率法判断降水量和人类活动对黄河源区径流量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近52 a来,黄河源区的降水量和径流量均有所下降,且二者间的年代、年际变化特征基本一致。降水和径流序列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在1990年都发生显著突变。当以1960-1990年为基准期时,定量区分降水量以及人类活动对黄河源区径流量的贡献率分别为37.96%、62.04%,说明此时的人类活动已经成为引起黄河源区径流量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降水量变化是其下降的次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源区 径流 人类活动 累积斜率变化
下载PDF
密云水库流域入库径流量变化特征及归因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庞树江 王晓燕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4-148,共5页
运用累积距平法、小波分析和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对密云水库流域1960~2014年入库径流量时间序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密云水库流域入库径流量存在两个突变年份,即1979和1998年。2)1979年前流域径流量基本上呈增加趋势;1980~1998... 运用累积距平法、小波分析和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对密云水库流域1960~2014年入库径流量时间序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密云水库流域入库径流量存在两个突变年份,即1979和1998年。2)1979年前流域径流量基本上呈增加趋势;1980~1998年,径流量呈先减后增的趋势;1999年后,径流量呈明显减少趋势。3)密云水库流域入库径流量序列存在7a和16a左右的震荡周期,持续时间分别为1960~2000年和1960~2014年。4)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对入库径流量影响具有阶段性特征:1979年以前,气候是影响径流量波动的主要因素;1980~1998年,气候因素是径流增加的原因之一,人为因素成为影响径流量减少的主要因素;1999年以后,人为活动仍是入库径流减少的主要原因;与1980~1998年相比,其对径流量减少的影响有所降低,气候变化对入库径流量减少的贡献率略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量 变化特征 累积量斜率变化 密云水库流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