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压力梯度下钻井环空压力预测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江帅 李军 +4 位作者 柳贡慧 陈安明 骆奎栋 黄涛 汪伟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7-504,共8页
为准确掌握变压力梯度钻井环空温度和压力分布特性,基于井筒流体流动与传热理论,充分考虑分离器位置处流体"变质量"传热传质与循环流体物性参数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建立了变压力梯度下钻井环空温度和压力预测模型,并应用双循... 为准确掌握变压力梯度钻井环空温度和压力分布特性,基于井筒流体流动与传热理论,充分考虑分离器位置处流体"变质量"传热传质与循环流体物性参数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建立了变压力梯度下钻井环空温度和压力预测模型,并应用双循环迭代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开展了环空温度和压力分布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钻井,变压力梯度钻井环空温度和压力分布曲线上均存在一个明显拐点,且拐点位置与分离器位置一致;由于具有低导热系数空心球的注入,变压力梯度钻井环空流体温度要低于常规钻井;分离器位置、分离效率、空心球注入体积分数和空心球密度等参数均对变压力梯度钻井环空压力分布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力梯度钻井 压力 预测模型 分离器 空心球
原文传递
基于压敏效应的变启动压力梯度面积井网产量计算模型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承龙 赵国忠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7-334,共8页
特低渗透油藏流体呈非线性流动,受压敏效应影响显著,渗透率随地层压力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导致启动压力梯度变化,严重制约油田生产。目前已有的特低渗透油藏面积井网产量计算模型未同时考虑压敏效应和变启动压力梯度问题,导致计算结果与... 特低渗透油藏流体呈非线性流动,受压敏效应影响显著,渗透率随地层压力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导致启动压力梯度变化,严重制约油田生产。目前已有的特低渗透油藏面积井网产量计算模型未同时考虑压敏效应和变启动压力梯度问题,导致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适用性较差。针对这一问题,文中基于特低渗透油藏渗流理论及压敏效应公式,分析了压敏效应对渗透率和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建立了变启动压力梯度模型,推导了考虑压敏效应和变启动压力梯度的五点法、四点法和反九点法井网产量计算模型以及启动系数计算模型。实例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可用于评价不同井网条件下储层动用状况,为特低渗透油藏开发调整方案编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压敏效应 启动压力梯度 面积井网 产量计算模型
下载PDF
基于压敏效应的变启动压力梯度渗流模型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承龙 李敏 何鑫迪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89,共9页
特低渗透油藏受压敏效应作用,渗透率随着地层压力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导致启动压力梯度变化,而目前已有特低渗透油藏渗流模型中仅体现静态启动压力梯度,未同时考虑压敏效应和变启动压力梯度,计算结果与矿场实际情况往往偏差较大。利用非... 特低渗透油藏受压敏效应作用,渗透率随着地层压力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导致启动压力梯度变化,而目前已有特低渗透油藏渗流模型中仅体现静态启动压力梯度,未同时考虑压敏效应和变启动压力梯度,计算结果与矿场实际情况往往偏差较大。利用非达西渗流理论及压敏效应公式等,以长垣外围扶余油层特低渗透油藏为研究对象,建立考虑压敏效应和变启动压力梯度的渗流模型,并以朝阳沟油田C区块为例分析了压力、渗透率、启动压力梯度的分布特征,以及开发效果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同时考虑压敏效应和变启动压力梯度条件下,油井渗透率、地层压力及产量大幅度下降;C区块油井井底附近,渗透率下降21.33%,启动压力梯度增加26.94%;采用小井距,同时提高储层渗透性可有效提高产量。研究成果为特低渗透油藏开发调整方案编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压敏效应 启动压力梯度 渗流模型
下载PDF
基于应力敏感的稠油油藏变启动压力梯度渗流模型与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姜瑞忠 倪庆东 +3 位作者 张春光 张凤博 郜益华 蔺靖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4-62,共9页
稠油油藏由于其高黏度特性,因此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表现出非达西渗流的特点。以达西模型为基础的数值模拟软件未充分考虑变启动压力梯度与压敏效应对油田生产指标的影响。鉴于实际储层的非均质性,在考虑压敏效应的基础上,将启动压力梯... 稠油油藏由于其高黏度特性,因此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表现出非达西渗流的特点。以达西模型为基础的数值模拟软件未充分考虑变启动压力梯度与压敏效应对油田生产指标的影响。鉴于实际储层的非均质性,在考虑压敏效应的基础上,将启动压力梯度处理成与流度相关的变量并考虑其方向性,从而建立稠油油藏变启动压力梯度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进行离散化与线性化,全隐式求解压力与饱和度,将模拟器前后处理模块对接ECLIPSE,对典型稠油区块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模拟器应用于矿场实际模型研究渗流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考虑启动压力梯度会减小水驱波及面积,加剧非活塞现象与层间矛盾,同时压敏效应会降低驱油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非均质 启动压力梯度 压敏效应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特低渗透油藏考虑变启动压力梯度的产量计算模型 被引量:2
5
作者 董郝 李承龙 《复杂油气藏》 2021年第3期77-80,共4页
特低渗透油藏流体呈非线性流动,受压敏效应作用,渗透率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启动压力梯度变化。目前已有的产量计算方法未同时考虑变启动压力梯度和压敏效应的问题,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适用性较差。针对这些问题,基于特低渗透油藏... 特低渗透油藏流体呈非线性流动,受压敏效应作用,渗透率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启动压力梯度变化。目前已有的产量计算方法未同时考虑变启动压力梯度和压敏效应的问题,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适用性较差。针对这些问题,基于特低渗透油藏渗流理论,利用压敏效应公式等,建立了变启动压力梯度的产量计算模型,并以朝阳沟油田C区块为例,分析了压敏效应和变启动压力梯度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所建模型计算C区块累计产量,计算精度提高了4.17%,其中27口采油井产量计算误差小于5%,模型计算结果更符合矿场实际情况。研究成果完善了特低渗透油藏渗流理论,可为特低渗透油藏的有效动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启动压力梯度 压敏效应 朝阳沟油田
下载PDF
考虑变启动压力梯度的技术极限井距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宇 何鑫迪 李承龙 《复杂油气藏》 2020年第3期62-66,共5页
特低渗透油藏受压敏效应影响大,而传统技术极限井距计算方法未考虑压敏效应对注采井间驱替压力及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导致计算结果与矿场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距,区块难以建立有效驱替,降低了开发效果和效益。针对这一实际问题,研究通过... 特低渗透油藏受压敏效应影响大,而传统技术极限井距计算方法未考虑压敏效应对注采井间驱替压力及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导致计算结果与矿场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距,区块难以建立有效驱替,降低了开发效果和效益。针对这一实际问题,研究通过建立考虑压敏效应油水井附近驱替压力公式及变启动压力梯度计算公式,基于传统技术极限井距计算公式,推导了考虑压敏效应的技术极限井距计算公式,并对模型进行参数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渗透率越大、地层压力保持水平越高、注入压力越大、采油井井底流压越小、压敏效应影响越小,技术极限井距越小;与传统方法计算结果相比,采用所建模型计算技术极限井距需进一步缩小,平均缩小10 m以上。研究成果可为特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压敏效应 启动压力梯度 技术极限井距
下载PDF
砂化白云岩变压力注浆扩散规律研究
7
作者 杨柳 姜晓宇 +2 位作者 陶志刚 王丰年 刘朝阳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477-3490,共14页
为研究滇中引水工程玉溪施工段白云岩砂化对隧道注浆加固的影响,进而揭示浆液扩散规律,综合开展扫描电镜(SEM)试验、理论分析以及多物理场流固耦合数值模拟一系列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白云岩在溶蚀作用下砂化且内部构造发育呈多尺度孔隙... 为研究滇中引水工程玉溪施工段白云岩砂化对隧道注浆加固的影响,进而揭示浆液扩散规律,综合开展扫描电镜(SEM)试验、理论分析以及多物理场流固耦合数值模拟一系列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白云岩在溶蚀作用下砂化且内部构造发育呈多尺度孔隙-裂隙网络体系分布特征,注浆时浆液扩散迁移的过程中存在前锋面并产生明显指进现象,发育构型不同的裂隙会导致水泥浆液扩散形态的不规则性和非稳定性。相比传统的恒压注浆,变压力梯度注浆更利于对砂化后地层复杂构造发育的多尺度裂隙进行均匀填充,浆液凝固后胶结破碎岩体减小围岩应力分布区域同时缓解拱顶、拱底的应力集中现象,对于提高围岩稳定性具有更加显著的效果。以上研究可为砂化白云岩地层隧道的实际注浆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砂化白云岩 滇中引水 注浆扩散 变压力梯度 流固耦合
原文传递
考虑动态启动压力梯度的低渗底水油藏油井见水时间预测
8
作者 张益 刘聪 +5 位作者 魏峰 何右安 陆红军 朱鹏宇 宁崇如 李鑫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6期65-70,87,共7页
为解决预测油井见水时间因没有考虑变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效应导致结果与实际值相差较大的问题,基于非达西渗流理论,建立了考虑变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效应的油井见水时间预测模型,并分析各影响因素敏感性。结果表明:预测模型计算... 为解决预测油井见水时间因没有考虑变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效应导致结果与实际值相差较大的问题,基于非达西渗流理论,建立了考虑变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效应的油井见水时间预测模型,并分析各影响因素敏感性。结果表明:预测模型计算的见水时间与油藏实际见水时间基本吻合,相对误差仅6.99%。应力敏感效应和避水高度与见水时间呈正相关性;原油黏度、产液强度、启动压力梯度系数、压敏效应及垂向渗透率与水平渗透率的比值与见水时间呈负相关性。该模型对低渗透底水油藏见水时间预测具有很好的指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水时间 低渗透底水油藏 压敏效应 启动压力梯度 应力敏感效应
下载PDF
基于变启动压力梯度的低渗透油藏两相流试井解释模型
9
作者 李卫东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年第6期199-199,共1页
低渗透油藏不仅渗透率低,储层存在一定的应力敏感性,而且原油在地层中的流动不满足达西定律。文章针对这些特点,引入变启动压力梯度和渗透率模数,建立了低渗透油藏两相流试井解释模型,并采用数值方法求解,绘制压力和压力导数双对数曲线... 低渗透油藏不仅渗透率低,储层存在一定的应力敏感性,而且原油在地层中的流动不满足达西定律。文章针对这些特点,引入变启动压力梯度和渗透率模数,建立了低渗透油藏两相流试井解释模型,并采用数值方法求解,绘制压力和压力导数双对数曲线。结果表明:初始含水饱和度、相渗曲线会使得压力和压力导数曲线的中后期出现上移或者下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启动压力梯度 两相流 试井
原文传递
低渗油藏油水相对渗透率非稳态计算方法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英芳 王晓冬 +1 位作者 李斌会 杨清彦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3-97,共5页
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是我国今后提高原油产量的重要潜力措施之一。相对渗透率曲线作为油藏数值模拟、油藏开发方案设计中的重要基础数据,在引入动态变化的油水两相启动压力梯度(SPG)后,分析了水驱低渗透岩心的分流量方程特征,在此... 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是我国今后提高原油产量的重要潜力措施之一。相对渗透率曲线作为油藏数值模拟、油藏开发方案设计中的重要基础数据,在引入动态变化的油水两相启动压力梯度(SPG)后,分析了水驱低渗透岩心的分流量方程特征,在此基础之上推导了低渗透岩心水驱油相对渗透率的算法。结果表明水相的相对渗透率包含了油水两相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油相的相对渗透率算法的形式和传统的JBN方法的形式一致,然而形式一样却不表示计算结果也一样。算例表明新算法得到的低渗透岩心水驱油相对渗透率要比传统JBN方法的值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相对渗透率 非稳态 启动压力梯度 算法
下载PDF
低渗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合理开发井距的确定——以叙利亚O油田为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宋传真 曹丽丽 曹立迎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0-214,共5页
以叙利亚O油田SH_B油藏为例,研究了低渗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采时考虑变启动压力梯度影响的有效动用范围和合理开发井距。首先采用驱替实验测定不同渗透率、不同原油黏度条件下油相的启动压力梯度,确定启动压力梯度与流度呈幂函数关系;然... 以叙利亚O油田SH_B油藏为例,研究了低渗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采时考虑变启动压力梯度影响的有效动用范围和合理开发井距。首先采用驱替实验测定不同渗透率、不同原油黏度条件下油相的启动压力梯度,确定启动压力梯度与流度呈幂函数关系;然后基于水平井焖井结束后,开井生产时的水平井沿程温度变化和建立的黏温关系,首次揭示了水平井沿程的变启动压力梯度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考虑变启动压力梯度的数值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低渗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采时考虑变启动压力梯度的油藏有效动用范围,论证了油藏合理开发井距,为O油田SH_B油藏蒸汽吞吐开发方案编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稠油油藏 启动压力梯度 有效动用半径 合理井距
下载PDF
大庆外围油田低渗透裂缝发育储层缝控窜流通道发育井层及方向精准判识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沙宗伦 姚兰 李承龙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3-72,共10页
针对已有窜流通道判识方法考虑因素不全面、不适用于裂缝发育储层的问题,按照“识裂缝、判趋势、定方向”的思路,注水井以剖面测试数据为主、采油井以全井生产数据为主,创建流度分析法识别裂缝发育井层,明确窜流层位;集成发展以隶属度... 针对已有窜流通道判识方法考虑因素不全面、不适用于裂缝发育储层的问题,按照“识裂缝、判趋势、定方向”的思路,注水井以剖面测试数据为主、采油井以全井生产数据为主,创建流度分析法识别裂缝发育井层,明确窜流层位;集成发展以隶属度区间函数、主客观组合赋权为核心的模糊数学分析法,判别注采井窜流趋势;首次建立面积井网注入水推进速度计算模型,制定小层级窜流通道判别标准,实现小层级窜流通道的有效识别。结果表明,C45区块发育各类程度窜流通道共14条,与示踪剂测试结果相近;从注入水推进速度计算结果看,误差仅为5.94%;新方法可有效解决假性窜流通道及多向连通作用影响,实现窜流通道的精准识别。研究成果可为改善大庆外围油田的资源开发效果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发育井层 小层级窜流通道 启动压力梯度 注入水推进速度 假性窜流通道
下载PDF
低渗透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吞吐开井阶段温度分布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璐 刘月田 +1 位作者 葛涛涛 陈民锋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9-513,共5页
低渗透稠油油藏开采中具有明显的启动压力梯度,启动压力梯度受流度影响。在油藏注蒸汽开采过程中,压力传播将受到储层内温度分布的制约,因此,开井生产阶段储层内的加热范围和温度分布情况的研究是确定油藏蒸汽吞吐极限动用半径的基础。... 低渗透稠油油藏开采中具有明显的启动压力梯度,启动压力梯度受流度影响。在油藏注蒸汽开采过程中,压力传播将受到储层内温度分布的制约,因此,开井生产阶段储层内的加热范围和温度分布情况的研究是确定油藏蒸汽吞吐极限动用半径的基础。文中运用马克斯-兰根海姆油藏热力学模型,建立了水平井蒸汽吞吐注汽阶段加热半径计算模型、焖井结束后加热区平均温度计算模型、开井生产加热区平均温度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又建立了开井生产阶段温度分布计算模型,研究了低渗透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吞吐开采阶段加热区内温度分布特征。分析表明:相比天然能量开采,注蒸汽开采将增大水平井的极限动用半径;在水平井蒸汽吞吐生产阶段,沿着水平井段的径向方向,渗流过程转变为变启动压力梯度的流动形式,其压力传播特征与定启动压力梯度的非达西渗流特征存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稠油油藏 水平井 蒸汽吞吐 启动压力梯度 极限动用半径
下载PDF
考虑压敏效应的技术极限井距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承龙 《非常规油气》 2021年第2期56-61,126,共7页
传统技术极限井距计算方法未考虑特低渗透油藏压敏效应对注采井间驱替压力及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导致计算结果与矿场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距。针对这一实际问题,该研究通过建立考虑压敏效应油水井附近驱替压力公式及变启动压力梯度计算公... 传统技术极限井距计算方法未考虑特低渗透油藏压敏效应对注采井间驱替压力及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导致计算结果与矿场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距。针对这一实际问题,该研究通过建立考虑压敏效应油水井附近驱替压力公式及变启动压力梯度计算公式,基于传统技术极限井距计算公式,推导了考虑压敏效应的技术极限井距计算公式,并对模型进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渗透率越大,注入压力越大,地层压力保持水平越高,采油井井底流压越小,压敏效应影响越小,启动压力梯度越小,技术极限井距越小。与传统方法计算结果相比,所建模型计算技术极限井距需要进一步缩小,平均缩小10 m以上;Y-4-W1井组根据文中计算结果优化设计压裂规模后,实现了有效驱替。该研究成果可为特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压敏效应 启动压力梯度 技术极限井距
下载PDF
考虑多因素的低渗透气藏压裂井产能公式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尹鹏 魏俊 +5 位作者 张志军 吴东明 吴慎渠 徐浩 徐良 华科良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8年第1期34-37,43,共5页
为了更加准确地预测低渗透气藏压裂井产能,应综合考虑产能影响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低渗透气藏启动压力梯度与储层平均渗透率呈幂函数关系,介质变形作用使得低渗透储层应力敏感效应较为严重;滑脱效应使得气体渗流阻力减少,气井产能增... 为了更加准确地预测低渗透气藏压裂井产能,应综合考虑产能影响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低渗透气藏启动压力梯度与储层平均渗透率呈幂函数关系,介质变形作用使得低渗透储层应力敏感效应较为严重;滑脱效应使得气体渗流阻力减少,气井产能增大。因此基于保角变换原理,建立了考虑应力敏感、滑脱效应、变启动压力梯度因素的压裂井产能预测模型,并研究了各因素对气井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应力敏感系数的增大,气井产量下降,且对低井底流压影响更大;井底流压越低,气井产量随滑脱系数的增大而变化的越明显;启动压力梯度系数在一定范围内对气井产能的影响较大。因此,对于低渗透气藏压裂井产能的预测,需要考虑多因素对气井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气藏 压裂井 产能方程 启动压力梯度 应力敏感 滑脱效应
下载PDF
Research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kage of incompressible fluid and pressure change in pipeline 被引量:2
16
作者 YANG Li ZENG Zhoumo +2 位作者 FENG Hao HE Yongfang GAO Chao 《Journal of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Instrumentation》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46-153,共8页
In practical engineering,only pressure sensors are allowed to install to detect leakage in most of oil transportation pipelines,while flowmeters are only installed at the toll ports.For incompressible fluid,the leakag... In practical engineering,only pressure sensors are allowed to install to detect leakage in most of oil transportation pipelines,while flowmeters are only installed at the toll ports.For incompressible fluid,the leakage rate and amount cannot be accurately calculated through critical pressure conditions.In this paper,a micro-element body of the pipeline was intercepted for calculati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adial displacement and pressure of pipe wall was studied based on the stress-strain equation.Then,the strain response of pipeline volume with pipeline pressure was obtained.The change in volume expansion of pipeline was used to characterize leakage of incompressible fluid.Finally,the calculation model of leakage amount of incompressible fluid was obtained.To verify the above theory,the pipeline expansion model under pressure was established by COMSOL software for simulation.Both simulation results and deduction equations show that the volumetric change has a quadratic parabolic relationship with the change of pipeline pressure.Howeve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can be approximately linear when the pressure change is not too large.In addition,the leakage of incompressible fluid under the pressure of 0 MPa-0.8 MPa was obtained by experiment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verify the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kage of incompressible fluid and the change of pipeline pressure.The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calculation of leakage of incompressible fluid in the pipel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ompressible fluid volumetric strain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pressure gradient LEAKAGE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type change of liquid flow in broken coal samples 被引量:6
17
作者 Lu-zhen WANG Zhan-qing CHEN Hai-de SHEN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2013年第1期19-25,共7页
A test system of the permeability of broken coal samples mainly consists of a CMT5305 electronic universal test machine, crushed rock compaction containing cylinder and a self-designed seepage circuit, which is compos... A test system of the permeability of broken coal samples mainly consists of a CMT5305 electronic universal test machine, crushed rock compaction containing cylinder and a self-designed seepage circuit, which is composed of a gear pump, a reversing valve, a relief valve and other components. By using the steady penetration method, the permeability and non-Darcy flow β factor of broken coal samples under five different porosity levels were measured, the grain diameters of the coal samples were selected as 2.5-5 mm, 5-10 mm, 10-15 mm, 15-20 mm, 20-25 mm and 2.5-25 ram, respectively. After measuring the permeability under each porosity, the overfall pressure of the relief valve continuously increased until the coal sample was broken down. In this way, the flow type of liquid inside the broken coal samples changed from seepage to pipe flow.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breakdown pressure gradient (BPG) and porosity was analyzed, and the BPG was compared with the pressure gradient when seepage instability occur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①the non-Darcy flow β factor was negative before broken coal samples with six kinds of diameters were broken down; ②the BPG of coal samples with a grain size of 2.5-25 mm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s; ③ the BPG of coal samples with a single diameter under the same porosity increased as the grain size increased; ④ the BPG could be fitted by an exponential function with porosity, and the exponent decreased as the grain size increased for coal samples with a single diameter; ⑤ the BPG was slightly less than the seepage instability pressure gradient. The change in liquid flow type from seepage to pipe flow could be regarded a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eepage in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oken coal sample permeability parameters breakdown pressure gradient (BPG) seepage instability flow type
下载PDF
PRESSURE GRADIENT FROM THE CONTRIBUTION OF BOTH GEOTHERMAL AND GRAVITY IN THE LITHOSPHERE 被引量:1
18
作者 HU Baoqun LU Guxian +3 位作者 WANG Fangzhang SUN Zhanxue LIU Chengdong BAI Lihong 《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2005年第2期128-138,共11页
The pressure gradient of the lithosphere is a key to explaining various geological processes, and varies also in time and space similar to the geothermal gradient. In this paper a correlation formula of geothermal gra... The pressure gradient of the lithosphere is a key to explaining various geological processes, and varies also in time and space similar to the geothermal gradient. In this paper a correlation formula of geothermal gradients and pressure gradients was built with the thermocomprestion coefficients. Based on this formula, the article has studie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ressure gradients and the geothermal gradients in the lithosphere,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essure gradient in the lithosphere is nonlinear, and its minimum value is the lithostatic gradient, and that the pressure gradient of the lithosphere will increase obviously with the contribution of both geothermal and gravity, and could be twice times more than the lithostatic grad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OSPHERE pressure gradient geothermal gradient ultrahigh pressure metamorphic rock
下载PDF
考虑多参数影响的低渗气藏气井产能方程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浩 华科良 +3 位作者 尹鹏 李百莹 张维易 石端胜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2年第1期152-153,156,共3页
为了准确预测低渗透气藏气井的产能,需要综合考虑各相关参数的影响情况。以往研究表明低渗透气藏的启动压力梯度与油藏的平均渗透率有关;储层应力敏感效应因介质变形作用而加大;气体滑脱效应使渗流阻力减小,气井产能增加。因此在考虑应... 为了准确预测低渗透气藏气井的产能,需要综合考虑各相关参数的影响情况。以往研究表明低渗透气藏的启动压力梯度与油藏的平均渗透率有关;储层应力敏感效应因介质变形作用而加大;气体滑脱效应使渗流阻力减小,气井产能增加。因此在考虑应力敏感效应、变启动压力梯度、滑脱效应等参数条件下建立了气井产能预测模型,并研究各因素对气井产能的影响。通过研究表明:随着应力敏感系数的增加,使气井产量下降,并且在低井底流压下气井产能大幅降低;不同开发时期变启动压力梯度对气井产能的影响程度则不同。因此对低渗透气藏气井产能的预测,还考虑各相关参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气藏 产能方程 启动压力梯度 应力敏感 滑脱效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